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对“与抗战无关论”的批判对梁实秋“与抗战无关论”的批判,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影响较大的一场论争。1938年12月1日,梁实秋应邀主编内迁重庆的《中央日报》《平明》副刊。创刊伊始,梁实秋照例刊出一则《编者的话》,既约稿,也借此表明自己的编辑旨趣。在《编者的话》中,梁实秋表示:第一,是不“拉稿”。梁说,自己的“交游不广,所谓‘文坛’我就不知其座落何处,至于‘文坛’上谁是盟主,谁是大将,我更是茫然。所以要想拉名家的稿子来给我撑场面,我未曾无此想,而实无此能力”;第二向广大读者征稿。梁说“选择编排是我的事。稿件的主要来源却不能不靠读者的赞助。我们希望读者不要永远作读者,让这小小篇幅做为读者公共发表文字的场所”;第三阐明了自己关于稿件性质的基本态度——“现在抗战高于一切,所以有人一下笔就忘不了抗战。我的意见稍微不同,于抗战有关的材料,我们最为欢迎,但是与抗战无关的材料,只要真实流畅,也是好的,不必勉强把抗战截搭上去。至于空洞的“抗战八股”,那是对谁都没有益处的。”针对《编者的话》,孔罗荪于同月5日在《大公报》发表题为《“与抗战无关”》的文章,对梁实秋提出了批评。孔罗荪指出,抗日战争“已然成为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主要枢纽,它波及到的地方,已经不仅限于通都大邑,它已扩大到达于中国底每一个纤微,影响之广,可以说是历史所无,在这种情况之下,想令人紧闭了眼睛,装作看不见,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在今日的中国,要使一个作者既忠实于真实,又要找寻‘与抗战无关的材料’,依我笨拙的想法实在还不容易,除非他把真实丢开。”
本文标题:与抗战无关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389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