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三年级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三年级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政治试题YCY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电子政务正在走进我们的生活。许多人购物和旅行时经常使用信用卡。信用卡作为电子货币的一种,在使用中执行的货币职能有()①一般等价物②流通手段③贮藏手段④支付手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06年6月24日,反垄断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作为规范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法律制度,反垄断法有“经济宪法”之称。该法主要规定了禁止垄断协议、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控制经营者集中这三大制度。回答2—3题。2.有些地方政府滥发文件、滥推派,人为地破坏市场经济规则。这样做()A.有效地保护了地方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B.有利于当地财政收入的增长C.有利于提升企业的信誉和形象D.其实质是在利益的驱动下以行政手段干预经济,是典型的地方保护主义3.有些行业的工资水平凭其地位远远地高于其他行业()A.这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B.体现了效率优先的原则,但有失公平C.违反了公平的原则,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D.违反了公平原则,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2006年5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关于商业银行与电信企业共享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要求银行和电信部门从共享企业和个人欠缴电信费用信息起步,逐步扩大信息共享范围,发挥诚信体系为企业和个人积累信用财富的功能。据此回答4—5题。4.据了解,话费拖欠一直是电信部门的老大难问题,国家每年损失上百亿元。这次两大政府主管部门牵头,行业间通力合作,是一次非常好的资源共享,对失信者会起到巨大的震慑作用。从经济常识角度看,是因为()A.宏观调控是国家的重要目标B.趋利弊害是市场主体经济行为的必然选择C.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D.失信惩戒是国家社会管理职能的体现5.建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记录,健全失信惩戒制度,属于社会主义的()①物质文明建设②精神文明建设③政治文明建设④建设和谐社会A.②③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006年的十一黄金周可能是商家疯狂促销的最后表演,今后商家促销将戴上“金箍”!从10月15日起,由国家商务部、发改委、公安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5部门联合发布的、新的《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将开始实施。据此回答6—7题。6.按《办法》规定:商家的兑奖券不允许标注“最终解释权归本店所有”;促销时不允许有“打折商品不退不换”的说法;对不参加促销活动的柜台或商品,应当明示,并不得宣称“全场促销”。促销活动要明示其促销内容方式、规则、期限、商品的范围等。5部门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①促进经济发展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②就是要祢补市场经济的缺陷③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④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精神A.①②④B.①④C.①②D.①②③④7.10月15日以后,消费者如果发现商家存在虚假打折等促销行为,可向上述5部门举报。如违反《办法》规定,可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罚款,最高3万元。这是()A.国家运用经济手段保护消费者的利益B.国家运用行政手段规范市场经济秩序C.国家运用法律手段打击不法行为D.这是市场经济竞争性和法制性的表现据《中国证券报》报道,2006年我国将进一步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坚持国家绝对控股,完善它们的内控机制和管理制度。回答8—9题。8.我国对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革是为了()①使国有银行转变为商业银行②扩大分有资本的支配范围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经营机制,增强国有银行的活力④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A.②③B.①②C.①④D.②③④9.中国工商银行于2006年10月15日在香港宣布,从10月16日起,中国工商银行向香港公众人士公开发售H股股份。与此同时,工商银行也将在内地同步进行A股的公开发售。这是中国内地首家H股与A股同时发行、在香港和内地同时上市的企业。这意味着()①中国工商银行已成为股份有限公司②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已开始步入市场经济轨道③中国工商银行已是股份制企业④中国工商银行已成为有限责任公司A.①③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10.中等收入者的存在,减轻了低收入者的压力,还让低收入者看到了希望。可见,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①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②能够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③有助于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④能够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扩大,实现同步富裕A.①③B.②④C.①②D.①③④11.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有可能形成稳定的中等收入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根本之策是:()A.大力发展经济B.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C.提高低收入者基本生活保障水平D.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12.2005年我国城市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14105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我国储蓄率接近50%,居全球首位。过量的储蓄存款和过高的储蓄率会导致:()A.商品供不应求,引发通货膨胀发生B.国家建设资金不足,影响经济发展C.消费需求不旺,影响经济快速增长D.货币流通速度过快,物价水平下降13.要把过量的储蓄存款和过高的储蓄率降下来,就必须()①推进直接融资发展,增加居民投资渠道②加快社保障体系建设,稳定居民支出预期③大量发生国债,吸纳银行的部分储蓄资金④修订现行抑制消费的规定和政策,扩大消费需求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14.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从2006年4月1日起对消费税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进行调整。其中,新增税目有高尔夫球及球具(税率10%),高档手表(税率20%),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税率5%)等,1升至1.5升小排量汽车税率下降(3%),4升大排量汽车税率提高到20%。这一调整()①有利于抑制人们对汽车的消费需求②有利于促进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③能引导消费方向,调节市场供求,缓解社会分配不均④目的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5.2006年6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9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开始实施。采取的下面措施中属于用财税、信贷、利率手段调控的是()①90平方米以下住房须占70%以上②对购买住房不足5年转手交易的征收营业税③提高住房贷款利率和按揭贷款首付比例④对不按规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银行不发放贷款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6.2006年5月17日,国家财政部副部长李勇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财政政策研讨会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50周年社庆专家座谈会上表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进一步加强公共财政的公共性、公平性和公益性建设,这就要求我国的财政()①积极促进就业、再就业②充分发挥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③支持教育、科研、卫生等管理体制改革④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2005年,党中央、国务院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以及“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英才全年仅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就达1975亿吨,比上年增长13.3%,不少地方对“三农”投入的增长幅度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据此回答17—18题。17.我国的国家财政是通过实现的。①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②国家财政拨款③国家预算④国家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计划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8.国家注入巨额财政资金支持“三农”必然有利于()A.消除城乡差别B.农村三大产业同步发展C.统筹城乡协调发展D.减缓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农村建设19.2006年高考揭榜后,社会各界纷纷重奖高考状元,广东省某高校开出的新生奖学金最高数额10万元。有人认为,获得巨额奖金的高考状元不在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范围内。这种说法()A.是正确的,因为这些奖金不属于个人所得B.是正确的,因为学生们没有固定收入,不是地税局监管的重点C.是错误的,因为不应该发给高考状元巨额奖金D.是错误的,因为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20.我国积累率与消费率相比,积累率长期偏高,消费率较低,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这也是我国长期低水平重复建设原因之一。对此,国家应控制这种现象,提高消费率。这是因为()A.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B.消费、投资是经济拉动因素C.积累、消费基金应与国民收入物质构成相一致D.必须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21.构建和谐社会,确保社会稳定,中央提出05—06年城市居民中困难人口做到“应保尽保”,都得到最低生活保障。中央这部分支出属于国民收入中的()A.积累基金B.个人消费基金C.公共消费基金D.物资储备基金22.2006年我国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必须要()①增加长期建设国债和增加中央财政赤字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减少货币供应量③减少国债和赤字,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有保有压④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控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杭州有关部门出台有关简化用人单位招工手续的规定,要求杭州市的用人单位所招人员统称为“合同制职工”不再有“正式工”和“临时工”等各种不同的称呼。北京市有关部门也要求用人单位招聘时取消本地户口的要求。23.在上题中,用人制度上的变化体现了()A.市场经济中的平等原则B.市场交易中的公平原则C.我国劳动者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D.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24.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论坛首次部长级会议于2006年5月5日—6日在斐济举行。南太平洋岛国是“台独”势力活动的活跃地区。在台湾现有25个“邦交国”中,太平洋岛国就有6个,在此次论坛中国播撒了“和平、发展、合作”的理念。这样做的意义在于:()①增加中国的影响力,树立强国形象②有助于争取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的认同③有利于遏制“台独”,和平统一祖国④对压缩台湾的“外交空间”,拓展我国的外交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006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部署文化建设的中长期规划。《纲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对未来五年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目标任务作出了全面阐述,描述了“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壮丽图景。据此回答25—26题。25.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以下有关第三产业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扩大就业领域,增加就业人数②第三产业对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起决定作用③在我国,第三产业包括国家机关、党政机关等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④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A.①④B.①②④C.②③D.①③④26.《纲要》指出,要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加快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保证一定数量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新增文化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文化建设。这说明了财政可以()①调整资源配置②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③促进经济发展④提高劳动者素质A.①③B.①②C.①②④D.②③④27.2006年10月12日,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就朝鲜核试验在例行记者会上说,国际社会无论采取何种措施都应有利于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有利于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有处于六方会谈尽早复会。在朝核问题上中国总是积极通过外交翰旋阻止朝核危机升级,凸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这说明我国的外交政策是()①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②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③以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为目标的④由国际关系原则决定的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③④D.③④28.主权是一个国家处理其对内事务和国际事务的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对内最高性和对外独立性是它的基本特征。这意味着主权国家:()①不论大小、强弱及制度差异,在国际法上享有地位平等的权利②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和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的控制和干预③在处理内政事务时不受国际环境的影响④在处理外交事务时不受国内政治的影响A.①②B.③④C
本文标题:高三年级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399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