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三中国古代史测试1
高三中国古代史测试出卷人:钟文麟审卷人:王丽珍成绩: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不断,井田制崩溃,封建制确立。回答l~3题。1.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指A.铁器的运用B.牛耕的运用C.水利灌溉的运用D.铁口犁的运用2.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在秦国修建的有①芍陂②都江堰③西门豹渠④郑国渠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关于我国使用铁器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器B.我国是世界上首先使用铸铁的国家C.我国春秋战国时已发明铸铁柔化技术D.我国战国时期普遍使用铁农具“汉承秦制”,汉朝在废除秦苛法的前提下,对这些制度又有损益变化。回答4~5题。4.秦汉时期,实行严密的监察制度,东汉刺史制度比西汉进一步加强,表现在A.定期巡行所属郡国,检阅刑狱情况,考查长吏政绩B.全国分13州,每一州设刺史一名进行监察C.刺史没有固定治所D.代表中央,可以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5.汉代实行的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A.九品中正制度B.科举制度C.察举制度D.刺史制度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朝代,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回答6~8题。6.秦朝时最西和最南的两个郡,治所分别是今天的A.甘肃临洮南、广西桂林B.甘肃岷县、广东广州C.甘肃临洮、广西崇左D.甘肃岷县、广东惠州7.秦朝“三公”的权限中,属于御史大夫的是①负责管理军事②负责国家监察事务③执掌群臣奏章④帮助皇帝处理政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8.秦朝制定的秦律①分类较细②集中体现了地主阶级意志③参照了六国律令④因过于残暴,被后世所抛弃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战国时期,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代替。各国纷纷变法,封建制度确立。回答9~1l题。9.各国变法的主要动力来源于A.诸侯国君B.奴隶主贵族C.奴隶的反抗斗争D.新兴地主推动lO.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中,最直接触犯旧贵族政治利益的是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耕织C.建立县制D.禁止弃农经商11.推动秦国封建化进程的核心措施是A.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B.建立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C.重农抑商,奖励耕织D.奖励军功,废除贵族特权魏晋南北朝时,佛教盛行。回答12~14题。12.下列现象与佛教无关的是A.《洛神赋图》B.《敕勒歌》C.石窟艺术D.《神灭论》13.范缜在《神灭论中说:“浮图(佛教)害政,桑门(僧侣)蠹俗。……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而不恤亲戚,不怜穷匮。……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续,以至兵挫于行间,吏空于官府,粟罄于情游,货殚于泥土。”以上文看,范缜反佛是因为①佛教造成了社会的分裂战乱②佛教破坏了家庭和亲属关系③佛教防碍了政府的行政活动④佛教造成了社会的经济负担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4.我国古代唯物论思想家王充和范缜思想的共同点是A.自然界变化有一定的规律B.具有反封建的思想C.人的精神和肉体共存亡D.人是能战胜自然的府兵制、募兵制是隋唐时期重要的军事制度。回答15~16题。15.对府兵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源于西魏,初创时,采取鲜卑人当兵、汉人务农的政策B.隋朝时,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寓兵于农”“兵农合一”C.唐朝时,府兵制的兵将平时不在一起,将帅难以拥兵自重D.安史之乱后,府兵制崩溃,实行了募兵制16.下列关于募兵制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它形成于武则天时期②它是均田制遭破坏的产物③它使兵将之间逐渐形成隶属关系.易导致军阀形成④它是唐前期国家富强的重要措施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是北宋中期两次重要的政治改革。回答17~19题。17.有关庆历新政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严格官吏升迁考核制度B.裁并州县,减轻徭役C.设立市易务,稳定物价D.严肃中央政令,取信于民18.王安石变法中与唐代的“庸”相似的措施是A.青苗法B.方田均税法C.农田水利法D.募役法19.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共同原因是A.大官僚的反对B.用人不当,危害百姓C.阶级矛盾尖锐D.边境少数民族进攻,无暇改革20.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的目的是()。A.加强对西域的控制B.解除北匈奴的威胁C.恢复汉朝和西域各国的交往D.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的奴役21.我国大规模北民南迁时期不包括()。A.春秋时期B.三国两晋南北朝C.五代十国D.北宋末至南宋22.1683年,康熙帝命清军进入台湾,对此事最正确的评价是()。A.坚持了国家统一的立场B.消灭了明朝的残余势力C.扩大了清朝的统治地域D.驱除了外来势力的入侵23.下列战争中维护了中华民族利益,抗击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是()。A.郑成功收复台湾B.雅克萨之战C.戚继光抗倭D.牧野之战明清时期,封建制度虽渐趋衰落,但封建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超过了前代。回答24~25题。24.明朝的商业,与战国时期相比,其进步性表现在①封建政府放弃了轻视商业的政策②商业活动的内容更加贴近人民的日常生活③盐、铁贸易已经趋于衰落④出现了具有明确分工的工商业中心城市A.①②③④B.①④C.②③D.②④25.明朝后期出现“末富居多,本富益少”,这反映出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贫富分化日益严重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商品经济日益发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而且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的历程。回答26~27题。26.下列关于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说法,正确的有①职权有分工、有合作,相互牵制,相互监督②三省的运行机制是:中书——尚书——门下③三省长官的品级较低④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提高了行政效率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7.宋太祖及其继承者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是由于A.朝中大将权势过重B.中央财政出现严重困难C.宋太祖是通过政变获取皇位D.地方藩镇容易形成割据势力28.明太祖和宋太祖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最相似的是A.设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控制B.改变地方行政机构,分散其权力C.废l除原来的全国行政区划D.改变选官制度,实行八股取士29.明清时期中国封建制度衰落,最能反映这一特征的历史现象是A.封建专制王权发展到极点B.封建经济发展缓慢下来C.封建文化发展停滞D.出现新的生产关系成分30.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基本原因是()。A.统治阶级的改革B.社会生产的不断进步C.各民族间战争D.各族人民的长期交往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2小题,第31题8分,第32题12分。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省,中书省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子类语》材料二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贞观政要》材料三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戴青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唐初的一道旨意主要包括了哪些人的意见?(1分)(2)材料二说明唐初政治的特点是什么?这种特点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什么?(2分)(3)材料三所述故事实质上是哪两种权威之间的冲突?结局说明了什么?(2分)(4)据上述材料,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力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结合我国封建制度的政治特点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认识。(3分)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凡赋役之制……课户每丁租粟二石。其调随乡土所产绫绢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者锦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无事则收庸,每日三尺。——《大唐六典》材料二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夏秋两入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夏税尽六月,秋税尽十一月。——《新唐书·杨炎传》材料三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留存、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明史·食货志》材料四令各省将丁口之赋摊入地亩,输纳征解,丁随地起……统谓之地丁银。——《清史稿·食货志》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哪几种赋税制度?(4分)(2)归纳材料一中赋税制度的特点。(3分)(3)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的赋税制度有哪些进步性?(2分)(4)比较材料三、四所反映赋税制度的主要异同点。(3分)三、问答题:本大题2小题,第33题8分,第34题12分33.两宋时期政治格局的特点是什么?概括并用史实说明这种特点对时中国济发展趋势、民族关系、对外交往和科技文化等方面所产生的主要影响。(8分)34.概括指出宋元与明清时期我国文化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这种不同特点的原因形成,据此你有何认识?(12分)
本文标题:高三中国古代史测试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399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