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统一是我国历史的主旋律
难点5统一是我国历史的主旋律中国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尽管在历史上曾有过几次大分裂时期,但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我国历史的主旋律。这一难点不仅是历年高考的考点,也是一个热点。●难点磁场1.(★★★★★)据史书记载:“当满洲人入主中原时,原明朝将领郑芝龙(郑成功之父)投降清朝:郑成功坚持抗清且与郑芝龙断绝父子关系,并光复台湾,未几病故。1683年,其后代郑克塽遣使诣清军前请降,台湾与大陆统一,次年清设台湾府。你是如何看待郑氏三代人的行为的?结合所学知识论证之。(注意:本题旨在考查独立思考能力,不论持同意态度,还是反对态度,只要是有理有据,均同等评分。)2.(★★★★)元朝和清朝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统一全国建立的封建王朝,请回答:(1)它们建立起对全国统治的条件是什么?(2)简述元朝和清朝前期在祖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3)谈一谈你对它们历史作用的认识。●案例探究1.(★★★★★)形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上分裂局面的社会根源是A.北方各族人民被迫大量南迁B.汉族封建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C.西汉王国问题没有解决D.东汉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学生要通过分析比较导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上分裂的众多原因,然后才能找出社会根源。知识依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上的分裂局面及原因。错解分析:解答该题较容易犯的错误是错选B项,汉族封建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因为在这一时期确实存在这一问题,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南北不能统一。但这毕竟只是政治上分裂局面的表现,而不是社会根源。解题方法与技巧:(1)从题干的关键语“社会根源”入手。导致分裂局面的社会根源不会是分裂的表现,也不是经济根源,我们知道分裂的经济根源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那么社会根源是什么呢?在此题目中,指的是历史根源,我们知道东汉豪强地主势力膨胀,这是形成地方割据的政治因素。东汉末年政治腐败,中央集权削弱,豪强地主割据一方,后来演变成三国两晋南北朝长达三四百年的分裂局面。(2)用排除法去做。选项A、B都是当时的具体现象:选项C又离题太远,而且西汉王国问题在汉武帝时期已经很好地解决了。故此题答案只能是D。答案:D2.(★★★★★)两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请回答:(1)这一时期政治格局的特点是什么?(2)概括指出并简要说明这种特点对当时中国经济发展趋势、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科技文化等方面所产生的主要影响。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两宋时期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科技文化的发展状况的再现和理解,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知识依托:两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科技文化的概况,两宋时期的阶段特征。错解分析:解答本题比较容易出现的错误有两种:一是全部答成这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方面的阶段特征;二是罗列史实,没有概括归纳。出现上述错误的原因是没有审好题,没有弄清题目的要求。解题方法与技巧:全题两问,实际是五个求答项目,第一问要求回答的是“政治格局”的特点,不要误答成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第二问的四个方面的影响,都要以这种政治特点为出发点,说明这些影响是由这种政治特点产生的。因此,能否准确地概括出两宋时期政治格局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答案:(1)特点:多民族政权并立,国家不统一。(列出其他类似特点,文字有差异的也可)(2)影响概括说明(1)发展趋势①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如南宋“苏湖熟,天下足”。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如辽、西夏、金等民族的封建化。(2)民族关系各民族政权之间有战有和,以和为主如宋辽战争,“榷场”的出现。(3)对外关系北方陆路对外贸易受阻,南方海外如南宋有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贸易空前发展(4)科技文化①为了战争的需要,火药、火器的研制如北宋广泛使用火药和火药与生产得到发展武器。②大量文学作品反映了战争与分裂的如辛弃疾、李清照、陆游的社会现实诗词。●锦囊妙计1.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分析和认识中国历史上的分裂和统一的历史现象。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是大势所趋:分裂是短暂的,暂时的,在分裂中往往孕育着统一的因素。2.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地评价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几次大分裂时期。中国古代历史上几次大分裂时期,政权并立,战争不断,人民生活困苦;但是社会经济仍在继续向前发展,民族融合出现高潮,科技文化取得重大成就,分裂中孕育着走向统一的历史因素。3.中国古代史上国家分裂的经济根源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中国近代史上军阀割据,国家不能统一的根源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4.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问题的出现是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内战的结果。外国反华势力插手台湾问题,推行“以台制华”战略,是台湾问题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5.坚持“一国两制”,台湾迟早要回归祖国,中华民族一定能完成统一大业。●歼灭难点训练一、单项选择题自秦汉以来的二千多年历史,统一趋势是主流,国家分裂是暂时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统一史。据此回答1~6题。1.(★★★★★)秦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是A.商鞅变法比较彻底,秦在七国中实力最强B.秦在统一过程中采取了远交近攻的正确策略C.统一条件成熟,秦顺应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D.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和将领的英勇善战2.(★★★★★)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地理条件的巨大差异B.三国相对独立的区域经济发展形成均势C.赤壁之战结局的影响D.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延续3.(★★★★)西晋能够形成统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B.江南的初步发展C.豪强地主势力的衰弱D.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4.(★★★★★)(1997年上海高考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隋朝统一全国的历史背景的是A.南北经济的发展B.大运河的开凿C.北方民族的融合D.人民渴望统一5.(★★★)(2000年上海高考题)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早将台湾纳入其行政管辖范围的是A.三国B.隋朝C.元朝D.清朝6.(★★★★★)从根本上说,元朝能够统一先进的中原地区并能维持近百年的原因是A.蒙古族善于骑射,军事力量强大B.忽必烈等君主善于谋略,统治经验丰富C.重用“汉人”和“汉法”,适应和接受先进的社会经济和意识形态D.推行民族分化政策7.(★★★★)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表明①旧的军阀统治结束②军阀割据局面完结③全国形式上统一④维护民族利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二、非选择题8.(★★★★★)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请回答问题:材料1下面一节诗摘自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材料21999年7月9日,李登辉在接受世界第三大广播公司“德国之声”电台专访时,宣称台湾海峡两岸为“国与国的关系”。据材料回答:(1)远古时代,台湾与祖国大陆连成一体,后来与大陆分离的原因是什么?(2)从哲学角度看,这节诗中蕴含了什么哲理?(3)在历史上,台湾被迫和大陆数次分离,后又是怎样重归祖国怀抱的?参考答案[难点磁场]1.解析:本题是一道典型的开放型试题,情景新,设计巧,设问灵活,综合性强。解题关键是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对郑氏父子的评价要结合其处的时代背景分析,主要从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一角度考虑。答案:郑芝龙:(1)同意:降清是在明政府腐朽统治被推翻,清军入主中原时,他顺应了统一的趋势,虽有苟且偷生之嫌,但有利于国家的统一。(2)反对:此时正值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满汉地主联合镇压李自成的农民起义之际,故此时降清表明他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郑成功:(1)同意:他在不期而遇的国事、家事变故时坚持抗清,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维护了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2)反对:在统一的大趋势下,仍幻想恢复腐朽的汉族明政权,逆潮流而动,既反映了他封建的正统思想,也反映了他错误的大汉族主义观。郑克塽:(1)同意:他深明大义,有助于祖国统一,其降清顺应了清朝完成统一的历史潮流,合乎民心国情,应肯定。(2)反对:其降清不利于台湾的暂时发展,且郑成功多年之功毁于一旦,是贪生怕死之举。也可把两种观点结合起来进行评论,但必须言之有理。2.解析:全题五个求答题目。元、清两朝都是我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统治者建立起来的全国性的统一的封建王朝,它们入主中原统一全国的原因(条件),有其自身的政治、经济诸方面的因素,也有被它们征服的汉族王朝衰弱的因素,概述时必须全面思考。这两个朝代,对于祖国历史的发展都有过重要贡献,也起过一定的破坏作用,在评述它们的历史作用时,应坚持两点论和主流论。第二、三两问的区别在于:第二问要求分别简述两个朝代在历史上所起过的作用,重在客观概括:第三问要求答题人阐述自己对这种作用的看法,重在主观评价。答案:(1)元朝建立对全国统治的条件:①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强大的政权后,他和他的后裔先后攻灭和臣服中国北部几个政权,攻占大理,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②蒙古政权建立后,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元世祖继位后重视农业生产,经济发展。③南宋政权偏安苟且,无法抵御强大蒙古军队的进攻而灭亡。清朝建立对全国统治的条件:①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实行八旗制度,建立后金,夺取辽河以东大片土地。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这些为入关统治全国准备了条件。②腐朽的明政权被李自成起义所推翻,以及农民军攻占北京后所出现的错误,为清军入关提供了有利时机。③吴三桂降清引导清军入关,满汉地主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农民军,使清朝取代了明朝的统治。(2)元朝的地位作用:①元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元朝在全国推行行省制度,设立澎湖巡检司,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各族交往加强和回族的形成,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②陆路、海路、内河航运等相继开通和都市的繁荣都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③蒙古族在征服过程中造成的破坏与杀戮,元朝建立后推行的民族歧视政策,使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长期交织在一起。清朝前期的地位作用:①清初,加强对边疆的管辖,使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②清初的经济政策,促进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也有缓慢发展。③清初镇压人民的专制主义大大加强。(3)元、清两朝是我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统治者建立起来的全国性统一王朝。在初期都采取了一些进步措施,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对中国历史发展起了进步的作用。当然,统治者也带来了破坏,一度阻碍过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从两个朝代的全过程看,这是暂时的,有时也是局部的。[歼灭难点训练]1.解析:本题为最佳选择题,社会经济的发展,各族各地联系的加强,人民对统一的渴望等,都属统一的条件,当时已经具备,表明统一的条件成熟,这是统一的前提和基础。而其他条件,只有建立于基本前提条件下才能实现。答案:C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题干关键词“根本原因”的准确理解,有助于解题。“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对应,由此可排除选项C。选项A、B、D分别是地理因素、经济因素和历史因素,经济因素起决定作用,故选B。答案:B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经济决定政治,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是由于经济上的相对均衡性。而三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北方经济恢复,使经济达到新的不平衡,是统一局面的主要原因。答案:D4.解析:此题为逆向单选题,考查对于隋朝统一原因的再认和理解能力。可用排除法解答此题,A、C、D三项都是背景,根据题意可排除,就剩下B项。也可用再认四个选项的时间来判断,关键是理解“背景”这一概念。只有发生在统一之前与统一有因果关系的才称为背景。B项发生在隋统一之后,不能成为背景。答案:B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央政权对台湾的行政管辖等有关基础知识的再忆、再现能力,解答时,要注意“最早纳入行政管辖”这一条件。三国、隋时,大陆虽与台湾有了来往,但还无行政隶属关系。元朝所设澎湖巡检司,是中央政府最早设立的管辖台湾的行政机构。答案:C6.解析:注意此题界定的空间范围是“先进的中原地区”。一、联系教材中讲述的元朝实行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分析判断”;
本文标题:统一是我国历史的主旋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400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