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理论 >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建模及仿真
书书书第24卷Vol.24 第3期No.3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NaturalScience)2010年3月Mar.2010 收稿日期:2009-12-16基金项目:江苏省汽车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QC200703);2009年度扬州大学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作者简介:钱学武(1981—),男,山东临沂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研究;马明星(1974—),男,安徽巢湖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汽车系统动力学和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建模及仿真钱学武,马明星,徐国民,管延才(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扬州 225127)摘 要:建立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主要部分的数学模型,根据助力原理设计了助力特性曲线,采用Matlab/Simulink工具箱建立了无电机助力、无PID控制算法助力和有PID控制算法助力的仿真模型。分析了3种模型的仿真结果,为进一步控制系统性能研究提供依据。关键词:助力特性;Matlab;PID中图分类号:U46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425(2010)03-0014-04SimulationandModelingofElectricPowerSteeringSystemQIANXuewu,MAMingxing,XUGuomin,GUANYancai(SchoolofMechanicalEngineering,YangzhouUniversity,Yangzhou225127,China)Abstract:Atfirst,themathematicmodelsofelectricpowersteeringsystemisbuilt.Theassistingcharacteristicscurveisdesignedaccordingtotheassistingprinciple,andsimulationmodelsofsystemswithnopowermotor,noPIDcontrolassistandwithPIDcontrolassistarebuiltthroughMatlab/Simulinktoolbox.Atlast,thesimulationresultsofthethreemodelsareanalyzedtoprovidereferenceforfurtherstudyontheperformanceofcontrolsystem.Keywords:assistcharacteristic;Matlab;PID1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lectricpowersteering,简称EPS)主要由机械转向系统、转矩传感器、车速传感器、电流传感器、控制单元(ECU)、离合器、助力电动机及减速机构等组成,如图1所示。其工作原理:汽车在运行过程中,扭矩传感器、车速传感器及电流传感器会产生相应的传感器信号,这些信号经过滤波、信号电平调整后传给ECU,ECU经过分析处理后对助力电机进行相应控制[1-2]。图1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结构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建模在构建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模型时,分析了实际电动助力系统与模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区别,尽量结合实际构建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模型。但转向轴、齿条、助力电机的动力学模型与实际系统差别较大,因此在建模时都加入了相应的仿真系数(如加入了阻尼、刚性系数等),以达到实际工况,这样有助于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设转向轴转角、电机转角分别为θs,θm;转向轴转动惯量、电机转动惯量分别为Js,Jm;转向盘转矩、电机输出转矩分别为Td,Tm;转向轴阻尼系数、齿条阻尼系数和电机阻尼系数分别为bs,b,Bm。电机减速机构减速比为G,小齿轮半径为rs,齿条和车轮的等效质量为m,齿条的位移输出为x,电机的扭转刚度为Km,转向轴的刚性系数为Ks,转向系的阻力设为Fr。以转向系为对象,建立各部分的动力学平衡方程[3-4]。转向轴的动力学方程为JS·θ··S+bS·θ·S+TS=Td(1)其中:TS=KSθS-xr()S为转矩传感器的输出转矩信号齿条。齿条动力学方程为m·x··+b·x·+Fr=KSrSθS-xr()S+KmrSθm-xrS·()G(2) 电机动力学方程为Jm·θ··m+Bm·θ·m+Kmθm-xrS·()G=Tm(3)L·i·+R·i+Kv·θ·m=u(4)Tm=Ka·i(5)式中:L为电机线圈电感;R为电枢电阻;u为电机端子电压;Kv为电机反电势系数;Ka为电机转矩系数。3 助力特性曲线的建立EPS的助力特性属于车速感应型,即助力特性不但随着转向盘转矩的变化而变化,而且随着车速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可以较好地协调转向轻便性与路感的关系。在实际的EPS中,ECU根据转向盘转矩Td与车速V两方面的信号确定助力大小,其数值通过对助力特性曲线族查表来确定。也就是说,电动机的助力矩Tm是转向盘转矩Td和车速V的函数,可以表示成助力增益和车速感应系数的乘积。EPS的助力特性具有多种曲线形式,典型的助力特性曲线有3种:直线型助力特性、折线型助力特性、曲线型助力特性[5]。考虑实际ECU的控制性能和控制方便,本文中采用了直线型助力特性建立助力特性曲线。Tm=0,0≤Td<Td0f(v)·K(0)·(Td-Td0),Td0≤Td<Tdmaxf(v)·Tmax,Td≥Τd{max(6)式中:Tm为电机的目标转矩;f(v)为车速感应系数;Tmax为电机最大助力力矩;K(0)为0km/h车速下的车速感应系数,K(0)=TmaxTdmax-Td0;Td0为开始助力时的转向盘最小力矩。经过模拟仿真分析后设计的基本助力特性如图2所示。图2 助力曲线特性51钱学武,等: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建模及仿真4 仿真研究采用Matlab/Simulink工具箱对转向控制系统的无电机助力、没有控制算法的电机助力及有控制算法的电机助力进行模拟仿真,并分析、比较了仿真结果。4.1 无助力转向系统模型建立无助力转向系统仿真模型,主要是考察系统参数是否反映实际系统模型的动态特性,从而证实其仿真模型的可行性,为EPS系统和PID控制的研究提供依据。在无助力转向系统中,没有电机的参与,只有方向盘对转向系提供动力。建立的仿真模型如图3所示。图3 无助力转向系统仿真模型方向盘:JS·θ··S+bS·θ·S+TS=Td齿条:m·x··+b·x·+Fr=KSrSθS-xr()S4.2 有助力转向系统的仿真模型忽略非线性的影响,根据式(1)~(3),结合本文中建立的特性曲线,建立了EPS系统模型,如图4所示。图4 有电机助力转向系统仿真模型PID控制器是在自动控制中经常使用的模块[6],本文中采用控制电压法,实现对电机转矩的闭环控制。数学模型为u=Kp1+Tds1+sTd(/NKsθmG-xr)s 在模型当中加入PID控制器,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4.3 仿真结果分析本研究中采用阶跃信号作为方向盘转矩的仿真工况,观察齿条位移的移动距离及稳定性,并加以分析。当方向盘转矩信号为4N·m,车速为0km/h,齿条的位移的阶跃响应效果如图5所示。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输入相同的转向盘转矩,在有电机助力的情况下,齿条位移明显增加,而且控制效果较为稳定。图5 当Td为4N·m时,齿条的位移的阶跃响应当方向盘转矩信号为4N·m,车速为0km/h时,无助力和有助力时的转矩传感器输出转矩响应如图6所示。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到,有助力时,转矩传感器输出转矩较稳定,这有助于避免对硬件的破坏,而且可以减小对信号的采样误差。当方向盘转矩信号为4N·m,车速为0km/h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带有控制算法的转矩传感器输出转矩的控制效果,如图7所示。在车速为10km/h,路面冲击幅度为0.01m,角频率为π/4的正弦信号输入仿真模型时,作用到转向轴的力矩响应曲线,如图8所示。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系统加入PID算法后较没有加入PID算法要稳定,该算法对控制转矩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当方向盘转矩信号为4N·m时,对车速分别61重庆理工大学学报为0,20,40,60km/h的齿条位移输出响应进行比较,如图9所示。从图9中可以看出,随着车速的升高,齿条位移逐渐减小,这有助于增强驾驶员的路感,符合高速路感增强的要求。图6 当Td为4N·m,有助力和无助力时Ts的输出响应图7 PID控制器对转矩的控制效果图8 路面冲击对转向轴的力矩响应图9 当Td为4N·m时,不同车速下齿条位移的输出响应5 结束语采用Matlab的Simulink工具箱建立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控制模型。比较了无助力与有助力控制系统的助力效果,在助力控制系统中比较了无PID控制与有PID控制算法的控制性能。仿真效果较为满意,符合实际的控制要求,为进一步研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性能提供了必要依据。参考文献:[1] 申荣卫,林逸,台晓虹,等.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建模与补偿控制策略[J].农业机械学报,2007,38(7):6-9.[2] 王若平,杨国荣.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助力特性的仿真研究[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8,35(4):93-97.[3] 唐新蓬,杨树.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与汽车转向盘力特性的仿真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5,24(12):1387-1390.[4] 何仁,耿国庆,苗立东,等.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曲线型助力特性设计及分析[J].中国机械工程,2007,18(20):2515-2518.[5] 史剑宗,王小青,许南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策略[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3(1):15-18.[6] KimHJ,SongJB.Controllogicforanelectricpowersystemusingassistmotor[J].Mechatronics,2002(12):447-459.(责任编辑 陈 松)71钱学武,等: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建模及仿真
本文标题: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建模及仿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502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