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三级化学科二轮复习训练题
高三级化学科二轮复习训练题第I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K39Ca40Na23Mg24Al27Zn65Fe56H1Cu64Ag108F19Cl35.5Br80I127O16S32N14P31C12Si28Ba137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都正确的是(括号里的是类别)()A.空气(混合物)、C2H5OH(醇)、H2SO4(离子化合物)、CO2(非电解质)B.液氨(氢化物)、NH4Cl(铵盐)、HNO3(氧化性酸)、NaOH(强电解质)C.HCl(共价化合物)、CH3COOH(羧酸)、Na2O2(碱性氧化物)、CH3I(卤代烃)D.NO2(酸性氧化物)、CH3CHO(有机物)、CO(有机物)、CH3COOCH3(酯)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CO2分子内含有极性键,所以CO2分子是极性分子B.分子晶体、原子晶体中一定含有共价键,离子晶体一定含有离子键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NH3>PH3>AsH3D.某非金属元素从游离态变成化合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3.下列说法或表示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B.由C(石墨)=C(金刚石);△H=+119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kJ/mol,若将含1molCH3COOH的溶液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D.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H=-285.8kJ/mol4.在元素周期表短周期中的X和Y两种元素可组成化合物XY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Y3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B.若Y的原子序数为m,X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m±4C.X和Y可属于同一周期,也可属于两个不同周期D.X和Y一定不属于同一主族5.下列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NaOH溶液中加入小苏打溶液:OH-+HCO3-=CO32―+H2OB.氯化铁溶液中通入硫化氢气体:2Fe3++S2-=S↓+2Fe2+82615980C.向Fe(OH)3中加入氢碘酸:Fe(OH)3+3H+=Fe3++3H2O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4NH3·H2O+Al3+=4NH4++AlO2-+2H2O6.向含1molHCl和1molMg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1mol·L—1的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V)间的关系图正确的是()7.工业由粗硅制取纯硅有以下反应:①Si(s)+3HCl(g)SiHCl3(g)+H2(g);△H=-318kJ·mol—l②SiHCl3(g)+H2(g)Si(s)+3HCl(g);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①、②均为氧化还原反应B.反应①、②均为置换反应C.反应②一定吸热D.欲提高SiHCl3产率,可减压或升温8.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1)用托盘天平称取5.2gNaCl;(2)用50mL量筒量取5.2mL盐酸;(3)用蒸发皿加热KNO3溶液制取KNO3晶体;(4)用100mL容量瓶配制50mL0.1mol/LH2SO4溶液;(5)用带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存放浓HNO3;(6)用煤油液封保存锂、钠、钾单质A.(2)(3)(5)B.(2)(4)(5)C.(1)(4)(6)D.(2)(4)(6)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索镁粉与溴水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四组实验:①将镁粉投入冷水中,未见任何现象;②将镁粉放入溴水中,观察到只是开始时产生极少量的气泡,但溴水的颜色逐渐褪去;③将镁粉放入液溴中,未观察到任何明显现象;④向含足量镁粉的液溴中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则下列关于镁与溴水的反应机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镁粉只直接与溴水中的溴反应B.镁粉只与溴水中的酸反应C.产生极少量的气泡是由于镁粉与水反应得到n/molV/L1212n/molV/L1212V/Ln/mol1212n/molV/L1212ABCD82615980D.镁粉在水的催化下与溴发生反应10.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A(g)B(g)达到化学平衡时,平衡混合物中某组分质量分数(ω)与压强(p)和温度(T)的关系可用下图曲线表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增大压强,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B.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纵坐标表示A的质量分数D.该反应的△H0二、选择题(每题有一至二个正确选项。正确答案有二个时,只选一个正确答案得2分,答案中只要有一个选项错误,得0分。共40分。)11.有人建议用AG表示溶液的酸碱度,AG定义为AG=lg[c(H+)/c(OH-)],在AG=12的某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a+、Al3+、SO42-、NO3-B.K+、Na+、HCO3-、Cl-C.NH4+、K+、Cl-、I-D.Cu2+、Fe2+、SO42-、NO3-12.纽扣电池的电极反应为:Zn+2OH—=ZnO+H2O+2e-;Ag2O+H2O+2e—=2Ag+2OH-。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Zn是负极,Ag2O是正极B.电池放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基本保持不变C.Ag2O发生了还原反应D.电池放电时,溶液中OH-向正极移动,H+向负极移动13.脑白金中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对脑白金主要成分的推断错误的是A.其分子式为C13H16N2O2B.它能水解得到乙酸C.该物质是苯的同系物D.该物质不属于蛋白质或蛋白质的水解产物14.关于下列的实验描述中,错误的是A.做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时,向加有乙酸乙酯的试管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并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B.只用溴水就可以将苯、四氯化碳、苯酚溶液、乙醇、乙烯五种液体区别开来C.除去CO2中混有的SO2,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D.现需1mol/L的NaOH溶液90mL,配制时需取用NaOH固体的质量为4.0g15.常温下,甲、乙两种醋酸稀溶液,甲的pH=3,乙的pH=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等体积的甲、乙两种溶液分别与足量的锌充分反应,甲中产生的H2大于10倍乙中产生的H2B.物质的量浓度c(甲)=10c(乙)C.若把甲用水稀释至pH=4,则稀释后的体积小于原来溶液体积的10倍D.将甲稀释10倍,溶液pH变为416.短周期元素A、B、C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和C处于同主族,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BCAB.A、B、C的固态氧化物分别是分子晶体、离子晶体和原子晶体C.A单质的熔点高于C单质的熔点D.A与B或C均可形成离子化合物17.某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S2-、HS-、OH-、Na+、H+:则下列对该溶液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离子浓度一定是c(Na+)c(S2-)c(OH-)c(HS-)c(H+)B.组成该溶液的溶质只能是Na2S或NaHS或两者的混合物C该溶液可能呈中性,或碱性,或酸性D.离子物质的量的关系一定是2n(S2-)+n(HS-)+n(OH-)=n(Na+)+n(H+)18.与铁相似,金属锡能溶于盐酸生成氯化亚锡,氯化亚锡又能被氯化铁氧化为氯化锡。则下列有关微粒氧化、还原能力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氧化能力:Sn4+<Sn2+B.氧化能力:Fe3+<Sn4+C.还原能力:Fe2+<Sn2+D.还原能力:Fe<Sn19.用6.02×1023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1.4g中约含有6.02×1022个碳原子B.6.8g熔融的KHSO4中含有6.02×1022个阳离子C.23.4gNaCl晶体中含有6.02×1022个右图所示的结构单元D.电解精炼铜时转移了6.02×1022个电子,阳极溶解3.2g铜20.用含少量镁粉的铝粉制取纯净的氢氧化铝,下述操作步骤中最恰当的组合是:①加盐酸溶解②加烧碱溶液溶解③过滤④通入过量CO2生成Al(OH)3沉淀⑤加入盐酸生成Al(OH)3沉淀⑥加入过量烧碱溶液A.①⑥⑤③B.②③⑤③C.②③④③D.①③⑤③○:Na+●:Cl-第II卷三、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共29分)21.(12分)已知氨气跟氧化铜反应可以制备氮气,有关化学方程式:,纯氮气跟镁在高温下反应可得到氮化镁,但氮化镁遇水即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氨气。(1)下面是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提出的实验制备氨气的几种方案A.硫酸铵固体与消石灰共热B.浓氨水逐滴加到新制的生石灰中C.在一定条件下,氮气与氢气化合D.加热分解氯化铵固体你认为其中合理的方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小组同学设计的制备氮化镁的方案有以下两个。分别见实验方案的装置图。且在实验前系统内的空气均已排除。[方案一]ABCDEF①该实验完成后,能否得到纯净的氮化镁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二]已知:ABCDEF①该方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如何才能解决上述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8分)各地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中都要预报城市的空气质量。预报中一般将城市空气中的SO2含量和可吸入颗粒的含量(可用g/cm3表示)分为8个等级。目前,测定空气中SO2含量时主要用一些氧化还原法。已知:SO2气体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时,MnO4—被还原为Mn2+,SO2被氧化为SO42—。现有药品:KMnO4固体、硫酸、颗粒吸附剂、品红试纸、pH试纸。完成下列各题:(1)配制250mL0.100mol/L的酸性KMnO4溶液需用的仪器有、、玻璃棒、胶头滴管、烧杯、量筒等。玻璃棒的作用是和。(2)写出SO2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向200mL0.1mol/L的酸性KMnO4溶液通入空气至恰好褪色,若气体的流速为acm3/min,当tmin时,则空气中SO2的含量为g/cm3。23.(9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按照下列方案进行“由含铁废铝制备硫酸铝晶体”的实验:步骤1:取一定量含铁废铝,加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完全后过滤。步骤2:边搅拌边向滤液中滴加稀硫酸至溶液的pH=8~9,静置、过滤、洗涤。步骤3:将步骤2中得到的固体溶于足量的稀硫酸。步骤4:将得到的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干燥。请回答以下问题:⑴上述实验中的过滤操作需要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玻璃仪器。⑵步骤1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当步骤2中的溶液pH=8~9时,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步骤2中溶液的pH控制较难操作,可改用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EH2OABCDFECJKLHIH2SO4H2SO4①②③B。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31分)24.(10分)短周期的四种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C三种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是5。A、B两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电子数之
本文标题:高三级化学科二轮复习训练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556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