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第5章专题2 增分突破3演练反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行走的死亡沙漠黄雅思在没有水的时候,各样的生命被从领土上驱赶,唯一留下来的是支撑着所有生命与自己生命的泥土。在最后一点生命被榨干的时候,它们留下最后也是最坚定、最宝贵的意志,用无法想象的巨大压力把这最重要的部分压进自己的骸骨,然后用哆嗦着的、枯瘦的手抹去嘴角最后一点残笑。这时,一个全新的载体就生成了。成片的泥土接二连三地死掉,累成巨大的沙堆,而当沙互相渗透,它们的意志合为一体时,——沙漠就形成了。成片的泥土接二连三地死掉,垒成巨大的沙堆,而当沙互相渗透,它们的意志合为一体,它——沙漠就形成了。沙是死者的尸骸,不同的是这尸骸居然还保留着自己的意志,而且似乎越发坚定,这也就是它存在的意义。沙与泥土的最大不同在于:它不需要任何其他生命与非生命的支持,支撑它的是自己的意志。它有最简单的构造,不需要新陈代谢,甚至也不需要水来固定,因为它,是漂泊的、孤独的生灵。世上再没有能超过沙的浪子,它总在不停地流浪,永不停歇。微尘也好大漠也罢,总是从一处漂移到另一处,没有哪一个地方可以让它停下,除非这里有泥土,有湿润的回忆阻拦。这大概也是我们畏惧沙漠的原因,除了荒凉,还有就是对流浪的恐慌。我们都是有家的幸运儿,就算没有家,总也有个容身之所,而且也不用被自己心中的什么东西驱赶着前进,我们渴望的是安定,不是四处奔逃。沙不一样,它要不停地走,你今天在这里看到的沙和昨天在这里看到的沙是不同的。是因为它要不停地追寻和逃离。追寻,是因为意志。沙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追随自己背负的意志,并寻找一个适合的地方让其繁茂生长。这是它绝对无法摆脱更不能背叛的使命,因为如果没有这个,它的存在就失去意义。逃离,仍是意志在作祟。它不能停下,因为停下就等于背叛自己的使命,这是一种无耻的怯懦,对于一位只剩下枯骨的勇士,更是一种莫大的凌辱,它要远远离开这难以忍耐的煎熬。还有更危险的,沙一旦放慢脚步,时间的利齿就会把它嚼碎,连同它那可怜的,还未生根的小小梦想一起,咽下黑洞似的胃袋。因为沙在走,于是沙漠也跟着聚拢或扩张。成片的沙漠,呈现令人心碎的柔黄色光泽,几乎没有人能理解它们的执著,或者根本就没有人尝试过要去揣摩它们的心思。这些可怜而可爱的生灵,一路劳累奔波,但即使是一位英雄,又经得起几次雨雪风霜?太多的泥土不能等到最后,比如屈原、杜甫,又或者是苏东坡——无边的痛苦无疑征服了他们,摧毁了他们,这种征服与摧毁是强有力的、无可抗拒的。于是他们看到自己的破裂,无数的烟尘从心中迸出,只留下一片衰微的枯黄。但泥土毕竟没有真的毁灭,沙会代替他们前进,不过这时他们更加坚强也更轻快,没有肉体和各种欲念的牵绊,他们的脚步会变得更加坚定,因此虽然要付出极为惨痛的代价,他们也乐于经历这样的蜕变——虽然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无边的精神折磨。沙继续在励志的道路上前行,有时会遇到同类,于是他们聚集但又不黏合,互相扶持又不相互牵制,他们聚聚散散,沙漠也跟着扩大缩小。沙漠不过是沙的集合,说得更具体,不过是一堆尸骨的坟丘,然而它却负担着最艰巨的任务。可怜沙漠多么劳累,清晨刚送走东坡一樽的江月,傍晚又迎来希文一楼的感伤,“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它要以怎样的心情来理解这其中的悲情与凄苦?这决不是落魄不得志的醋酸笑骂与讥讽那般简单,这是宏大的、孤独的悲壮。但他们又实在还有希望,对自己的希望和对人世的希望,这希望只带来了更深的绝望,然而希望是不可消灭的,于是他们扭曲地前行着,像是跳给谁的祭亡之舞。或许我不该这样描述,毕竟希望是不可磨灭的。也许有那么一天,沙漠会停止流浪,沙会找到自己的家园,重新变为泥土,生根发芽。但是现在,仍有无边的沙漠覆盖着地表,无边的沙在前进,狂风肆虐,遮天蔽日,遥远的夕阳从丘顶倾泻而下,无数的光珠在沙上滚过,溅起绛紫的血滴染红天际的云霞。这时或许会有一个诗人,从和自己融为一体的沙中走过,远远地瞥见了滴血的残日,并由此缔造出一个完满无缺而又悲从中来的世界。这会是一个巨大的伤痕,因为从这里透视着人世的创痛——我们本来不该有这样的故事。1.文章第六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写了“我们有家”或“有安身之所”的生活现状以及对安定的渴望。与沙进行对比,突出沙子不停流浪的特点。2.结合全文,按照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1)沙是死者的尸骸,不同的是这尸骸居然还保留着自己的意志,而且似乎越发坚定,这也就是它存在的意义。(从修辞方法角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决不是落魄不得志的醋酸笑骂与讥讽那般简单,这是宏大的、孤独的悲壮。(从句式角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运用了比喻、拟人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沙虽然失去了生命,但仍然有自己坚定的意志。(2)运用否定和肯定句式。肯定了历史上仁人志士身上的精神不会消亡,并深深影响和激励着后人。3.结合全文,概括“沙”的形象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是泥土的新的生命(或“泥土的全新的载体”等),这个生命是用意志支撑的,它是漂泊的、孤独的生灵,它不停地追寻和逃离。4.文章最后说“本来不该有这样的故事”,你如何理解?请从“该有”和“不该有”两个角度分别加以探究。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该有”: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仁人志士在追寻理想的过程中,遭受到无边痛苦的征服和摧残,出现了许多死亡,诞生了很多悲剧;悲剧的产生意味着真善美的毁灭,意味着人类文明的倒退。“该有”:悲剧是将人类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剧的出现对所有人来说起到了警醒、劝诫的作用,促使他们认真思考并追求真善美。磨难、痛苦对于意志坚强者来说是动力,促使他永不停息地追寻自己的理想,直至最终实现。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像树一样活着丁尚明一整夜的暴风雪,没有阻挡住人们早起的脚步。天刚一放亮,我便被卖早点的小贩的吆喝声吵醒。到年关了,手头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想到这里,一向懒起的我赶紧来了个鲤鱼打挺翻身下床。我走出家门,很快淹没在猎猎的风雪中。踩着“咯吱咯吱”的积雪,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踉跄前行,不经意间,我被沿途的那一幕幕惊住了:昔日那错落有致的霓虹灯,已被蹂躏得不成样子,有的灯箱被扯得龇牙咧嘴,有的玻璃碎片撒了一地,有的蜘蛛网似的电线垂在空中……而那被钢筋铁骨支起的一块块广告板,看后更是让人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有的摇头晃脑摇摇欲坠,有的倒卧雪中形同僵尸……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道路两旁那一排排极不起眼的白蜡树,却好似铜墙铁壁,依然整整齐齐地屹立在大地上!我在白蜡树下驻足,仰望着它那被积雪压弯的枝头,抚摸着它那粗糙干瘪的树干,我在思索:同在一片天空下,作为黄河口地区最普通的白蜡树,为什么会遭严寒摧残而不屈?为什么会被风吹雪打而不弯腰?思索中,已在我记忆深处落地生根的那些树,又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我的家坐落在鲁西平原一个贫瘠的山冈上,院门前生长着一棵粗大的山椿树,这棵树在这里生长了多少年,连父亲也说不清,但这棵树却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尽的欢乐,我也是在这棵山椿树的庇护下长大成人的。夏天,在浓浓的绿荫下,我看娘织布纺线,我跟奶奶学唱一首又一首好听的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叫奶奶,奶奶不在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在与奶奶的玩耍中,祖孙俩笑声不断。累了,我就偎在奶奶的臂弯里呼呼大睡。一觉醒来,我又到树下逮几只椿咕咕把玩。手一碰它,那椿咕咕就倒下装死再也不动,无奈,我只好把它放在手心里,一只手不停地敲打着另一只手腕,嘴里一边念叨“椿咕咕喝凉水,你娘打你三棒槌”。这招果然灵验,眨眼间那椿咕咕又爬动起来……那种愉悦、惬意,至今想来,心里还暖暖的,甜甜的。记得在我参军那年的夏天,山椿树不幸被雷电拦腰击断。看着它折断的躯干,我心疼得号啕大哭,好几天茶饭不思。后来,爹劝我说:“这山椿树泼辣着呢,甭看它折了,明年它还会发出新枝,还会在周围长出很多小树呢!”果不其然,如爹所说,翌年春天,那棵山椿树不仅长出了新枝叶,而且在它周围还萌发出许多小树。如今,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奶奶早已故去,爹娘也辞世三载,我也即将告别不惑之年,而故乡老宅门前的那棵山椿树,依然把根深深扎进故乡贫瘠的石缝间,迎着岁月的风霜雪雨,顽强地扩展着它生命的年轮!岁月的河流冲走了我的青春,生活的磨砺让我变得沉稳坚强。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上,我遇见过形形色色的男女老幼,他们让我懂得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看到过林林总总的灌木乔木,尽管这些树普通如白蜡、山椿……但它们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如佛日“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无论它是什么树,都须先从一粒种子开始,随风飘散,回归大地。无论是身处戈壁沙漠,还是盐碱荒滩,它们总是把根深深地扎进泥土里,从不过多地乞求阳光雨露的恩赐,从不惧怕风刀霜剑的侵袭,从容地生根发芽,默默地开花结果,最终为大地送去一片绿荫!我想,作为有思想、有意志的人,如果谁走进了树的内心,具备了树的品质,那么他一定会变得更加强大、坚忍和无畏,一定会成为生活的强者。我愿意像树一样活着!(有删改)5.文章开头描写暴风雪过后的景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文章开头描写暴风雪属于自然环境描写(本题需要结合段落在文中的作用),鉴赏环境描写要注意分析环境对主题思想的暗示,对写作形象的烘托,对文章氛围的创造以及对推动行文这四个方面的作用。答案作者以排比的手法描写了暴风雪过后大街上一片狼藉的景象,表现了暴风雪的威力之大,衬托出了黄河口地区最普通的白蜡树遭受摧残却能挺立不屈的品质。6.文章在描写山椿树陪伴“我”度过童年时光时,主要选取了哪些生活细节?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做好本题,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1)确定区间;(2)筛选信息;(3)整合信息;(4)组织答案。题干中有“童年”两字,因此,考生在筛选信息时,首先要找到山椿树与“我”的童年相关的内容,即第二、三段。对这两段内容进行分析概括,便可以得出两方面的生活细节。分析作用时,要联系上下文。答案作者主要选取了两个生活细节:①在浓浓的绿荫下,看娘织布纺线,跟奶奶学唱童谣;②睡醒后到树下逮椿咕咕把玩。通过这两个生活细节,说明这棵山椿树陪伴“我”长大,带给“我”生活的乐趣,使文章更加生动。7.文章的标题是“像树一样活着”,这里的“树”有怎样的象征意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第5章专题2 增分突破3演练反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620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