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03年MAM高考历史仿真试题(七)
试卷类型:A2003年MAM高考历史仿真试题(七)MAM:M-MarchA-AprilM-May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8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3.考试结束后,考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之所以把夏商周三代称为我国的“青铜时代”,是由于A.青铜铸造是主要手工业部门B.青铜器普遍用于农业生产C.青铜铸造生产规模处于鼎盛时期D.青铜器的制造已日益产业化2.“王城(当时梵衍那国的国都,今邻邦阿富汗)东北山阿,有立佛石像(巴米扬大佛)高有四五十尺,金色晃曜宝饰焕灿。”此佛像建于公元五世纪,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下内容正确的是A.此佛像与云冈石窟的开凿大体同时B.此佛像建于莫高窟石窟艺术创作最为繁盛之时C.张骞出使西域时曾见过此大佛D.郑和去印度时曾到此大佛前膜拜祝祷3.下列古代冶炼技术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用水利鼓风冶铁②用木炭作冶铁燃料③用煤作冶铁燃料④用焦炭作冶铁燃料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②①④③4.汉高祖采取的措施中,有利于扩大西汉统治阶级力量的是A.兵皆罢归家B.各归其是,复故爵田宅C.民以饥荒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D.轻田租,什五而税一5.完颜阿骨打领导女真族进行抗辽到灭辽、灭宋说明了A.从进步性转向非正义的破坏性B.为了女真族人民的利益C.女真族向封建社会过渡D.是野蛮落后的社会制度征服先进的文明6.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是指太平天国A.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B.不能充分依靠人民群众C.缺乏科学的革命理论指导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7.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下列洋务活动哪一项符合上文思想A.创办天津机器制造局B.创办京师同文馆C.组建北洋舰队D.创办轮船招商局8.19世纪70年代,有一个官员说:“彼之人(外国人)无礼乐教化,无典章文物,而沾沾焉惟利是视,好勇斗狠,恃其心思技巧,为此为国强之计。……而所谓天赐勇智,表正万邦者,要不在区区器械机巧之末也,日有本在,本何也?在民。”上述引文的基本主张是A.民为邦本,要依靠人民使国家富强B.学习西方,把先进技术用来维护礼乐教化C.实行变法,既学习西方又保持传统D.反对洋务,借“民为邦本”来拒绝任何变化9.辛亥革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的前提条件,主要是A.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B.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C.设立了农工商总局D.倡导了“实业救国”10.近代前期中国文化明显具有“新旧过渡”的特点,而其中“旧”是指A.科学与人权并重的思想B.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D.“优胜劣汰”的观点11.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时,为使其他帝国主义国家能够接受而采取的措施是A.首先谋求英国的支持B.推行“大棒”加“金元”的政策C.首先承认各国已取得的在华特权D.与其他帝国主义结成同盟12.1933年“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与红军签订《抗日停战协定》,表明A.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党派内部矛盾交织B.中日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C.中共党内“左”倾错误尚未全面推行D.红军与国民党内抗日反蒋力量结成统一战线13.抗战相持阶段到来后,日本改变侵华战略方针A.表明日本坚持侵华战争的速战速决战略B.表明日本坚持单凭武力征服中国的政策C.表明日本改变灭亡中国的基本方针D.战略方针的改变表现为从反蒋到拉蒋的转变过程14.据统计,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28%,1952年比1949年增加40%,超过抗战前最高年产量的9%,据此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民政府为恢复经济做了大量工作B.翻身做主的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C.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对恢复生产起了重大作用D.土地改革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15.1957年春,反右斗争开始时,毛泽东估计全国只有几百名右派,属人民内部矛盾;6月认为有4000人,属敌我矛盾;9月已划定右派6万余人。20多年后才知道,到反右派斗争结束时全国右派分子划定56万人。这表明A.右派分子越来越多B.反右斗争取得重大胜利C.毛泽东对严重形势估计不足D.反右斗争出现严重失误16.1953年,我国开始通过农业合作化的道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以后,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下列对这两项政策的评述最准确的是A.是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B.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C.后者是对前者的全盘否定D.都是为了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以发展农业生产力17.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到空前严重的挫折,而中国却走上了健康的社会主义道路,其根本原因在于A.中国较早摆脱了苏联模式的束缚B.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C.中国改革开放比苏联、东欧早D.中国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取得成功18.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给我们提供的历史经验是A.港、澳的社会经济制度、生活方式必然发生变化B.党和政府有能力雪洗清朝遗留下来的民族耻辱C.要完成统一大业必须遵循实事求是原则D.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19.中共“二大”与“十三大”两次会议最重要的贡献是A.对当时社会发展阶段提出了科学性结论B.及时总结了革命的经验与教训C.制定出正确的路线和政策D.实现了党内政治思想上的统一20.以下各项,不属于19世纪自由资本主义主张的是A.实行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B.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事务C.实行自由经营和自由竞争D.彻底解除封建主义束缚21.美国的“西进运动”与英国的“圈地运动”所产生的影响,其不同点是A.给当地居民带来深重灾难B.开拓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市场C.导致农村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化D.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劳动力条件22.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是A.笛卡尔创立解析几何学B.牛顿创立力学体系C.门捷列夫发现化学元素周期律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23.下列各项不属于二战经验教训的是A.绥靖政策只能是既害人又害己B.帝国主义的非正义战争可以演变为正义的战争C.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都可以为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做贡献D.组成统一战线是防止局部战争演变为世界大战的重要途径24.20世纪90年代至今,前南斯拉夫地区及中东地区局势不稳的主要原因是A.地理位置优越B.民族矛盾和宗教分歧C.主要世界强国的插手争夺D.冷战结束,东西矛盾掩盖下的问题突出25.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均以失败告终,就其实质而言,相同原因是A.个人专断、政治生活僵化B.以重工业为中心,农、轻、重比例失调C.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D.没有改变趋于僵化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MAM高考历史仿真试题(七)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5分)注意事项:1.第Ⅱ卷共5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题号262728293031Ⅱ卷总分得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徽州的别称。明、清时期的徽州,下辖歙县、婺源等六县),江北则推山右。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成串的钱)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谢肇淛《五杂俎》材料2大抵徽俗,人十三(十分之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所蓄聚,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王世贞《龛州山人四部稿》材料3(徽商所至),则大之而为两京,江、浙、闽、广诸省;次之而苏、松、淮、扬诸府,临清、济宁诸州,仪真、芜湖诸县,瓜州、景德诸镇。——万历《歙志·货殖》沿江区域,向有“无徽不成镇”之谚。——民国《歙县志·风土》材料4徽郡商业,盐、茶、木、质铺(典当业)四者为大宗。茶叶六县皆产,木则婺源为盛,质铺几遍郡国,而盐商咸萃于淮、浙。——陈去病《五石脂》材料5江南各地的徽杭大贾,不仅贩布,而且染布、踹布(将布踹压平整,使其紧薄有光),不仅贸丝,而且开车缫丝,……——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请回答: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徽商的主要特点,说明其对明朝社会产生的作用。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1912年初“工业建设会”发表成立旨趣:政治革命,丕(大)焕新猷(计划),自必首重民生,为更生之要义;尤必首重工业,为经(治理)国之宏图。……往者忧世之士,亦尝鼓吹工业主义以挽救时难而无效也,则以专制之政毒未除,害我工业之发达……。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形容众人归向)望治人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竟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1912年2月28日《民声日报》材料2为革命之事毕矣,而革命之目的尚未全达,是何也?不良之政府虽倒,而良善政治之建设则未尝有也。故民国成立已届年余,而政治之纷扰,无一定策划如故也;政治之污秽,无扫荡方法如故也。以若斯之政府,而欲求得良善之政治,既不可能,亦不可望也。——宋教仁1913年3月《代草国民党之大政见》材料3现在看透孙、黄,除捣乱外无本领。……若彼等能力能代我,我亦未尝不愿,然今日诚未敢多让。彼等若敢另行组织政府,我即敢举兵征伐之!国民党诚非尽是莠人,然其莠者,吾力未尝不能平之!——袁世凯1913年5月《传语国民党人谈话》回答:材料1反映的是什么社会思潮?这种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理由是什么?材料2中的“良善政治”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民国成立已届年余,而政治之纷扰……污秽……如故!”材料3袁世凯发表谈话的背景是什么?表明了什么?综合三段材料评价材料1和材料2的观点。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美国革命在当时具有深远的影响,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在欧洲广泛地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切实可行——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材料2我们看到,《人权宣言》的发表形成了法国大革命的高潮,这并非偶然的,起草该宣言的委员会承认,“这一崇高的思想”产生于美洲。在北美洲确立起自由的那些事件中,我们已进行合作;北美洲向我们表明了我们应将对于自身的保护建立在什么原则的基础上。……材料3重要的一点是,美国已成为自由和机会的一个象征。它作为没有以往数千年的负担和积淀的一块新的土地而受人羡慕。例如,德国的音乐家和诗人舒伯特宣称,在美国,十三扇“金色的大门各向不容异说的专制政治的受害者们敞开着”。材料4当时的英国政治家埃德蒙·伯克已意识到美国革命意义:“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革命的发生并不同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国家,它已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变化,就像一个新行星的出现会在太阳系中引起一个巨大变化一样。”——均引自《全球通史》请回答:你如何理解材料4中美国的一个“新的种类的国家”?依据材料1、2分析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之间的相互影响?上述材料对美国革命的意义的认识有何共同之处?对此,你如何评价?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9题15分,第30题13分,第31题13分,共计41分。29.关于制度、人才对唐朝前期兴盛的作用,史学界有两种说法:(1)制度和人才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其中制度是主要的,人才是次要的。(2)制度和人才相辅相成,其中人才是主要的,制度是次要的。你同意哪种观点?结合所学,阐述你的理由。30.中共七大、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中共八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中的三次重要会议。试从会议召开的时机、中心内容等方面的史实来概括其相同之处。并用史实说明这三次会议在指导中国革命或建设的实践中产生的历史作用有何异同。31.亨利·基辛格在《大外交》一书中写道:“尼克松及其顾问不认为把共产党视为敌友兼具的对象去对待,有任何矛
本文标题:2003年MAM高考历史仿真试题(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668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