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古代诗歌鉴赏——炼字篇《考试说明》要求: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1.品味“炼字”“诗眼”及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反复地推敲选择力争一字传神。其中那些精练传神、体现诗人情感的字又叫“诗眼”,对这些富有表现力的“推敲”字,要好好品味。技巧解密1、关照谓语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例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例4“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蒸”、“撼”具有夸张色彩。以“噪”衬“静”,以“鸣”衬“幽”,使“静”的特点更为突出,更为鲜明。“红杏枝头春意闹”,一“闹”字以动态写静态,表现出春天的勃勃生机,给人以美好享受。“微风燕子斜”,一“斜”字,化动为静,刻画出一种悠然的情态。炼动词化静为动“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穿拍卷答题步骤: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答:同意。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例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一个“忽”字,突出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关注修饰语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炼形容词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剪梅》南宋·蒋捷)红绿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a.叠词:在诗文中,叠词出现的频率比较高。作用:或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有些叠词绘声绘色,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b.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c.表颜色的词:作用: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红”中。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红”与“绿”道出了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炼数词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咏雪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永不见。——清·郑板桥咏雪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永不见。全诗几乎都是用数字堆砌起来的,从一至十至千至万至无数,却丝毫没有累赘之嫌,读之使人宛如置身于广袤天地大雪纷飞之中,但见一剪寒梅傲立雪中,斗寒吐妍,雪花融入了梅花,人呢,也融入了这雪花和梅花中了4、改变词性(词类活用):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早梅半篙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半篙流水夜来雨,几点早梅何处春。元遗山认为既指明了“一树”,就不能又说表疑问的“何处”,同时,一树梅花也绝非早梅,于是他就把“一树”改为“几点”,“几点”本身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用在这里描绘逐水而流的梅花,却符合生活的真实,也使全诗气机流畅,韵味平添。七、[牛刀小试]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1、“直”写出烽烟之劲拔,“圆”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2、“生”字写出明月从深沉广阔的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动感,结合得准确传神。3、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3、“尽”与“闲”把读者引入一个寂静的世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地清幽平静,写动见静,以动衬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探究园地题玉泉溪【唐】湘驿女子红叶醉秋色,碧溪弹夜弦。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问】你认为诗中哪一个字最为精练传神。试简析之。醉:①写出了秋色的浓艳。②连缀起“红叶”和“秋色”两词,将不可触摸的秋色,写得真切可感。弹:①写出了溪流声富有音乐性。②以动写静。将万籁俱寂的夜色烘托得更加幽静。③运用拟人,赋予玉泉溪人的情态。生动形象。规律方法总结诗歌中的关键词1、谓语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4、改变词性(词类活用):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巩固训练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很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这首诗写于作者搬家之时。作者来辞别最喜爱的湖上亭,微风中,亭边的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伸出手臂牵扯人的衣襟,不让离去。用“系”字既切合都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的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般般挽留,凄凄惜别,也容易让人联想到离人伤心的啼哭。这两句把花鸟视为挚友,抒写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南舍的深厚感情,达到了物我交融、彼此两忘的地步。绝句四首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请分析诗歌前两句写景很有特色,请加以赏析。“翠柳”是新绿,刚刚披上绿衣的柳枝上黄鹂在欢唱,充满生机;蓝天上白鹭在自由飞翔。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两句中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传达出无欢快的感情。还原语序1.主语后置。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象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2.宾语前置。辛弃疾《贺新郎》词:“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晋代的陶渊明怎么会酷似三国时的诸葛亮呢?原来作者是把他们二人都用来比喻友人陈亮的,分别说明陈亮的文才和武略,按句意实为“看风流酷似渊明、卧龙诸葛”。宾语“渊明”跑到了主语的位置上。3.主、宾换位。叶梦得《贺新郎》“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门户生光彩),卢纶《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林暗风惊草)“霜信报黄花”显然是“黄花报霜信”的意思。这种主宾换位的词序表面上仍是“主—动—宾”的格式,但在意义上必须将它倒过来理解。4.以宾语面貌出现的状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笑春风”表面上是动宾词组,实际上“春风”不受“笑”的支配,而是表示“在春风中笑”的意思。5.定语位置。A、定语挪前例1、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例2、刘叉《从军行》:“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例3、陆游《昼卧》:“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B、定语挪后“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一月夜飞渡镜湖”。“月夜”这个偏正词组本为句首的时间状语,现被分拆为二,定语“月”远离中心语而居于句末,仿佛成了宾语的中心部分,但作者“飞渡”的显然只能是“镜湖”,而不可能是“月”。《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锦官城花重)6、其他:例1、苏轼《念奴娇》:“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应笑我多情。例2、毛泽东《沁园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寒秋,(我)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湘江北去”。例3、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欲目穷千里”。语序颠倒的原因1、是声律的要求例晁无咎《临江仙》“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2、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例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3、兼而有之例1、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例2、杜甫“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古代诗歌鉴赏常用词语清新平淡绚丽明快含蓄自然简洁洗炼雄浑豪放沉郁悲慨俊爽冲淡旷达语言风格(一)、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二)、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归园田居(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三)、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绚丽浓烈:辞藻华丽,文采绚丽。《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四)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梦微之(白居易)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酬乐天频梦微之(元稹)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两诗都写梦,但写法截然相反。白诗用记梦以抒念旧之情,元诗一反其意,以不曾入梦写凄苦心境。白诗用入梦写苦思,是事所常有,写人之常情;元诗用不曾入梦写心境,是事所罕有,写人之至情。题义公禅房孟浩然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1.这首诗所描写的景物具有怎样的特征?2.这首诗的语言特征怎样?答:山谷秀美、山峦清净、空气清新、和润阴凉、自然幽雅。答:表现自然明快、词句清谈秀丽。(五)、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红”分别借代绿叶和红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实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
本文标题:古诗炼字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734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