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 20年代的浪漫抒情小说
20年代的浪漫抒情小说一、抒情小说兴起原因:1、文学传统:中国古代文学有强大的抒情传统。古代中国是诗歌与散文的国度,以诗《诗经》、骚《离骚》并称,传统分别代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源头,但《诗经》本身也是诗体,所以现实主义的表达方式中带有极大的抒情成分,并不奇怪。在五四的问题小说和人生派写实小说、乡土小说的作者群中,起初的创作也都有一种普遍的主观抒情倾向,这种倾向到后来才逐渐消退。这是那个富于个性与青春气息的时代,给予文学的恩惠,也是中国文人固有的抒情气质所造成。2、时代原因:五四退潮后,要求个性解放而又遭到社会压抑的年轻一代,在本国文学承传和外国抒情文学的双重影响下,不能自禁地要通过写作来渲泄自己内心的激情,表达梦醒之后,无路可走的感伤之情。因此,自叙传抒情小说与其它主观抒情小说的出现是一种必然。3、日本私小说的影响:自叙传抒情小说的作者多集中于创造社。创造社的主要成员在日本留学期间,较多地接受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于是强调本着内心的要求,从事于文艺活动,同时又吸收了日本私小说的创作特点和现代主义小说的手法,加以创造性的发展。私小说:1921-1926年间正风靡日本,主张再现作家自己的生活和心境,减弱对外部事件的描写,而侧重于作家心境的大胆暴露,包括暴露个人私生活中的灵与肉冲突以及变态性心理,作为向一切旧道德旧礼教挑战的艺术手段。所以说郁达夫的自叙传小说虽受私小说的影响,但在开掘自我悲剧的社会根源方面,突破了私小说多写身边琐事的局限。(日本代表作:1907年,田山花袋《棉被》发表,赤裸裸地暴露自我心灵深处的性苦闷,遂有私小说鼻祖之称。)理论倡导:早在1920年,周作人在介绍俄国库普林小说《晚间的来客》时就曾运用了抒情诗的小说的概念,强调小说不仅是叙事写景,还可以抒情,并指出内容上必要有悲欢离合,结构上必要有葛藤、极点与收场,才得谓之小说,这种意见,正如19世纪的戏曲的三一律,已经是过去的东西了。在理论上为抒情小说作为新型的文体开辟了道路。代表流派及作家:五四小说领域里将表现自我的主观性推至极端的,便是以创造社作家为主干的浪漫主义抒情小说流派(郁达夫、淦女士)。其他与客观写实的小说叙事相异的,也有少数文学研究会的女作家(庐隐),以及浅草社、沉钟社的作家们(陈翔鹤、陈炜谟、冯至、林如稷等)以及乡土抒情小说家语丝派的废名等。二、郁达夫与自叙传抒情小说(一)自叙传抒情小说的定义及特点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是自叙传抒情小说,作者多集中于创造社。创造社的作家从理论到实践都强调小说的主观性和抒情性,尤以郁达夫为代表。自叙传抒情小说定义:作品中大都有一个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作者不着意于通过人物的性格刻画,以某种思想意识教化读者,而是直接抒发主人公的强烈感情,去打动读者。这种小说侧重于作家的自我暴露,以及个人私生活和心理的描写,这是接纳日本私小说和其他一些外国小说的影响而形成的。郭沫若把这种小说的美学追求称为主情主义,这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是一种全新的样式,也是对传统小说观念的一种新发展。自叙传抒情小说作为一股创作潮流还是从郁达夫1921年出版的《沉沦》小说集开始的。(二)郁达夫自叙传抒情小说创作概况郁达夫(1896-1945)自1921年的处女作小说《银灰色的死》起,到1935年最后一篇小说《出奔》止,共创作近五十篇短、中篇小说,这些带有主观抒情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曾震撼了封建卫道者所固守的旧文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青年读者,在当时产生了深广的影响。(三)独特的创作观念:《茑萝集》封面郁达夫认为一切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因此他大部分小说都直接取材于他本人的经历、遭遇、心情。把郁达夫的小说连起来读,基本上同他的生活轨迹相合。他曾反复地说明作者的经验除了自己的之外,实在另外也并没有比此再真切的事情。所以郁达夫作品中的叙述人总是用第一人称写我,即叙述者自己,如《茑萝行》、《青烟》、《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过去》、《迷羊》;或者虽然采用第三人称,写的仍是自己的化身,称他(《银灰色的死》)、于质夫(《沉沦》、《南迁》、《茫茫夜》),甚至古人的名字黄仲则(《采石矶》)都无不可,但无不染上作者的身影。但是这种自叙传小说并不等于自传,郁达夫写小说的目的也不是为自己立传,而只是想赤裸裸地把我的心境写出来,以求世人能够了解我内心的苦闷就对了。(四)郁达夫小说的思想内容:郁达夫五四时期的小说创作:1、描写性的苦闷,展现灵与肉的冲突(对女人-色)。这部分作品多为留日期间写成的如《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等小说。1921年在他与郭沫若等人组建创造社不久,便以创造社丛书的名义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沉沦》,包括以上三篇小说,这是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出版后,立即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特别是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受到热烈欢迎,但也受到一些维护旧道统的社会守旧人士的反对。其中影响最大、最足以代表郁达夫早期小说思想艺术特色的是《沉沦》。《沉沦》通过对一个在异国留学青年屈辱和苦闷生活的描述,和对他在祖国时学习和生活的回顾,发出了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的愤懑和控诉,和向旧礼教挑战的个性解放的呼声,字里行间充溢着爱国主义激情。小说主人公留学日本,处于青春期的他,强烈希望获得同性的友谊和理解以及异性的爱情,但弱国子民的身份却使他倍受歧视和冷遇,他酒醉后,于妓院荒唐一夜失身后,在发出渴望祖国强大的呼唤后,蹈海自杀。郁达夫小说中每常出现的生活和心灵三部曲--追求合理的人生--合理追求的幻灭--终至沉沦和自戕。性苦闷产生的原因--近代中日文化冲突中的弱国子民意识。古代日本积极学习中国文化,流传至今的典章制度、风俗文化、文字都是证明。近代日本,与中国一样造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1853年美国人柏利率舰队打开了国门,引发了倒幕运动,1868年由京都迁都东京,1868-1873年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大量引进西方文化,不但在政治经济上迅速强大起来,成了足以与西方列强争雄的帝国主义国家,而且社会思想、伦理道德观念、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17岁以前的郁达夫是在中国文化环境中长大的,接受的几乎全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突然跻身于日本文化环境之中,两种有着巨大差异的文化便在年轻的心灵中发生了激烈的冲撞。这种冲撞是全面的,从灵到肉,从实际生活到社会思想,从个人到整个民族的矛盾,从两性关系到社会生活,等等。这种冲撞引起了郁达夫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如此年轻的郁达夫是无法理解和承担这由历史和民族造成的剧烈而实际的矛盾痛苦的,也很难找到具体解决的办法,因而这种矛盾和痛苦极易积聚为苦闷,表现出哀伤乃至颓废的色彩。对于青年郁达夫来说,影响最直接也最强烈的是两性关系的观念。中国传统儒家道德以严男女之大防、男女授受不亲为训条,这不但能以直接的形式影响到郁达夫的道德观念,而且更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在他的身上得到传承。在传统中国这样的文化环境中,很守规矩的少年郁达夫几乎不可能养成与同龄异性自由进行交往的习惯,也不可能获得追求异性之爱的起码的知识与能力。在性本能觉醒后,他又突然落入了性开放程度极高的日本文化环境之中,道德观念与本能欲望的冲突便大大地被强化了。拘谨、腼腆、畏葸等在中国文化环境中形成的习惯妨碍他在异性面前自由地表现自己,但本能的欲望和要求又使他羡慕、嫉妒能自由交往的日本青年男女。这里有性压抑带来的苦闷,也有固有道德观念受到摇撼时的惶恐、烦乱和焦急,使其心理发生变态。这种性的苦闷又是与社会的人生的苦闷交织在一起的。在古代,日本对汉文化是仰慕的,日本民众对汉民族也怀着自然的仰慕之情。然而,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民族的这种对先进文化的仰慕已经转向了西方,自身的发展又加强了日本民族的尊严感,于是,便对尚处于贫穷落后状态的中华民族表现出了潜在的或明显的歧视,而象郁达夫这样一些留学日本的青年学生则是这种歧视的直接承受者。当时,日本人口中的支那人(CHINA的音译)一词本身便包含着贫穷和愚昧的含义,这使象郁达夫这样的留学青年感到自己在异性面前没有与日本青年平等竞争的权利。这样,性的苦闷、人生的苦闷(金钱、荣誉)和社会的苦闷(中华民族的贫穷和落后)便有机地交织在一起了。对民族贫弱状况的意识愈益加强了青春期的性苦闷,而性的苦闷又愈益加强了对民族贫弱状况的自觉意识。民族贫穷落后--个人贫穷、不受尊重--在异性面前感到自卑、不能自由地争取异性对自己的爱--性的压抑与性的苦闷--对民族贫弱状况的愈加痛苦的意识,这是郁达夫在留学日本时所体验到的心灵痛苦,也是地在《沉沦》中艺术地表现了的痛苦体验。小说的情感爆发点在性,在性爱的要求:知识我也不要,名誉我也不要,我只要一个安慰我体谅我的心。一副白热的心肠!从这一副心肠里生出来的同情!从同情而来的爱情!我所要求的就是爱情!而作品的思想归结点则是祖国的富强: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沉沦》所表现的内心苦闷,在某种程度上也正是新旧文化交替时期中国知识青年共有的苦闷,因而它在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中间产生了巨大反响。归国后,承续着《沉沦》自我暴露传统的有《茫茫夜》等作品,但不论其内在热情和社会意义都在无形中有了变化。《茫茫夜》依然有着自我暴露和社会表现的特定意义,但郁达夫已经跨过了性本能与道德禁忌激烈冲突的青春期苦闷,其性心理自身的典型意义也便无形中降低了。作品的社会反映也渐趋减弱。2、描写生的苦闷,风格趋向自我暴露,形成中国零余者形象系列。(对金钱--穷)。这部分作品多写于作者归国之后,郁达夫从日本回国后,所面临的已不是两种文化冲突所造成的内心苦闷,这时的自我潦倒感也带上了更多的传统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旧情调。以《零余者》、《茑萝行》(古词排名)及《十一月初三》等为代表。郁达夫小说中的自我形象与屠格涅夫笔下的零余者有密切关系。《零余者的日记》是屠格涅夫带着热爱写成的一部中篇小说,小说以一个自称零余者的患痨病的破落贵族青年,死前二十天的日记写成。回顾自己三十岁的短促生涯,唯一有光辉的日子就是与地方官的女儿恋爱,但恋人很快被一个从首都来的青年公爵占据了。《日记》自叹在我这一辈子里,我老是发觉我的位置给人家占去了,我就像轮子里的松鼠那样打转。因此这部中篇作品一经问世,零余者这个词遂流行于俄国文坛。郁达夫小说中的自我形象,多有屠格涅夫笔下零余者的孤独内向,懊恼悲怆的性情。《零余者》为题的小说,描写了一个袋里无钱,心头多恨的青年的漫步与自省。生活的困苦使他渴望有钱,并仇视富人的荒淫,但一当有钱,他又觉得玷污了自己的人格,又近乎变态地诅咒金钱,将之放在鞋底践踏以维护自己的尊严。《茑萝行》的主人公审视自己生计无着落,婚姻不美满之后,也自怨自艾是一个生则于世无补,死亦于人无损的零余者,天生卑怯,从小害着自卑狂,在这样的社会上,谅来也没有我的位置了。《十一月初三》是郁达夫28岁生辰写的。抒情主人公觉得自己是人类中最不幸最孤独的一个。把自己比喻成失去中心点的剪刀,这半边剪刀物件虽是物件,然而因为中心点已经失掉,用处是完全没有的。这些小说中的抒情主人公都是所谓零余者,即五四时期一部分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他们是遭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他们或者是《沉沦》里由于个性解放(包括性的要求)和爱国情怀的受压抑,以致绝望而麻醉自己、戕害自己的人;或者如《茑萝行》、《杨梅烧酒》里的人物,原来也希望为祖国做一番事业,可社会给予他们的则是经济困窘与政治压迫,最终逼使其有的失望去国,有的颓唐堕落。3、描写社会苦闷,展示归国后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作品的客观写实性增强,(对职业-愁)。郁达夫自己也说:《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多少也带一点社会主义的色彩。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色彩,是说这些作品不再纯是个人痛苦的宣泄,同时还反映了下层社会群众的疾苦,表现工对劳动群众的同情。《春风沉醉的晚上》(1923)写一个贫苦的知识分子和一个烟厂女工同住在贫民区,两人发生交往的一段过程。女工陈二妹对剥削和妄图侮辱她的资本家及其走狗恨之入骨,为此,她劝阻别人不要买
本文标题:20年代的浪漫抒情小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814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