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读《教师要学陶行知》有感-读后感-模板
读《教师要学陶行知》有感_读后感_模板读《教师要学陶行知》有感(一)侯振闲暇间,拿起在书架上放置已久的《教师要学陶行知》,随手一翻,陶行知的四块糖的故事映入了眼帘。读完这个故事,深感陶先生教育有方。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任校长时,有一次在校园里偶然看到王友同学用小石块砸别人,便当即制止了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谈话。放学后,王友来到校长室准备挨骂。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奖给你,因为你按时到这里来,而我却迟到了。”王友犹豫间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又是奖给你的,因为我教训你不要砸人时,你马上不砸了。”王友吃惊地瞪大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给王友:”我调查过了,你用小石块砸那个同学,是因为他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同学。”王友立即感动得流着泪说自己不该砸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掏出第四块糖递过去说:”为你正确认识自己错误,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吧。”读完这则短小的故事,心中怎么也难以平静。四块小小的糖果,让我们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教育艺术魅力,在这个故事中蕴含着令人深思的教育哲理。1、”润物细无声”,这是我对这则故事的第一个感受。短短的几分钟,陶先生便使教育感化他人毫无痕迹地完成了。我想王友同学收获不仅仅是那四块糖,还有准时赴约、尊重他人、善良、正直、知错就改、对人的宽容、亲和、平等等做人的美好道德。2、在教育犯错的同学时,陶先生很快捕捉到孩子的几个细微变化,通过正面激励与引导,让孩子始终处在积极的转化之中。王友还来不及反思自己的错误时,一些美好的道德准则已悄然地注入了他的心田。3、走在路上,王友也许还在准备着怎样去挨骂,”可一见面,陶先生却掏出一块糖给他”着实让他吃惊不已。孩子需要与成人进行有效沟通,这四块糖就架起了陶先生与王友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可有多少成人实际上却是忽视了孩子们的需要,站在成人的角度上,喊着为你好的口号对孩子进行说教,这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我似乎也品尝到了着四块糖果的甜味,让我懂得了如何去与孩子有效地沟通。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来说,言语失当,或是犯些行为错误,都是些很自然的现象,我们无需记着纠错或惩罚。其实当一个学生知道自己犯了错,内心都有改过的渴望,假如别人宽容对待,负罪感便会令其不安,他往往会主动承认错误。当孩子改正了错误或者取得进步时,我们不要忘记及时给予鼓励、喝彩,因为老师的宽容和鼓励是孩子进步和成长不可或缺的助推器,这正是我们的教育追求,也是教育的魅力所在。珍惜和学生在一起的时光,用爱的教育呵护他们,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尽情地绽放光彩。读《教师要学陶行知》有感(二)细细品读《教师要学陶行知》我受益匪浅,书中文章短小精辟,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仿佛在细细聆听一位位老师是如何学习陶行知的。而陶行知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的教育名言和”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以及他实实在在的教育行为,都深深震撼我的心。”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一语道出我们应该做一个怎样的老师。世界上有两种不合实际的教学方式:1、只会教书,只会拿一本书要学生读它、记它。2、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注意的中心点是从书本上移到学生身上来。这两种教学方法学生都是处在被动的地位,知识是无限的,老师能教给学生的却是有限。想想自己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想得更多的就是如何把知识教给学生,或者说把学生看成一只鸭子,把知识当作粮食,只知道把鸭子喂饱,今天看来这就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只注重了老师的教,没有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那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课堂教学呢?陶行知先生为我们指出了课堂教学的出路:就是要把教与学联系起来:一方面要教师负指导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他又为我们指出了具体的做法: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教师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妥当,指导他,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我仔细思量,他的想法含义深刻,不仅为我们指出了教师教的方法,还为我们指出了学生该如何去学,同时也告知我们学生到底要学什么。想想我们开展的活动教学,要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教师要提出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的问题,正是学生解决问题所要进行得的手续、程序,一起讨论问题设置得恰到好处,学生就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解决问题提的方法,同时也就是依靠了自己的能力解决了问题,掌握了新知,最后还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再想想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陶行知的这种教学思想不正是为我们指出了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具体方法?老师把”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妥当”实际上也就是为学生创设了教学的活动,强调了教学活动的过程,让学生根据手续程序在过程中学习,学生自然会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失败、成功中掌握学习的方法,最终掌握学习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在整个过程中一定伴随着学生的情感与态度,伴随着学生学习的价值观。再想想在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教师把”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妥当,指导他”这正是体现了教师引导作用、指导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真正是把学生放在了学习的主体位置,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学陶行知》是一本很值得看、值得学习的一本书,我也将把它置于案头,时时翻阅,让它指引我的教学之路走得更远、更好。读《教师要学陶行知》有感(三)假期我读了《教师要学陶行知》,其中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在我工作上给与莫大的鼓励,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一、为人师表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一直以为”在其位,谋其职”就是把书教好,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教育学生作一个品行端正的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为人师表。教师素质重在师德,教师职业道德充分体现了教师特有的职业思想、职业情操。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二、要有爱心。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在这点上,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做的事有过之而无不及。用爱心培养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最后来谈谈陶行知”每日四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第一问强调身体是工作的坚实后盾,没有健康的体魄如何把工作做好,现在我们每天坚持的师生同操,同运动就很好地缓解了教学压力,也让我们更加健康。第二问强调要终身学习,没有广博的学识如何教好学生。第三问强调工作要”做好为止”.第四问强调师德,没有好的职业道德如何身先示范,教书育人。我们要把陶行知先生的”每天四问”作为行动指南,力求每天都能身体进步一点点,学问更上一层楼,工作步上一个新台阶,道德越来越完善。《草房子》读后感350字(潘幼康)今天我读完了作家曹文轩的作品《草房子》,这是一本很吸引人的小说,它主要围绕桑桑这位主人公难忘的小学生活来写。桑桑淘气、富于幻想、精力旺盛又不谙世事,每一段故事都对我触动很大,书里面桑桑竟把蚊帐改造成了渔网,还有许多新鲜离奇的人和事,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秃鹤”。“秃鹤”是一个爱捣乱、报复心强的男孩。比如有一次四个小学组织舞蹈比赛,“秃鹤”因不受大家欢迎不让他上台,他就坐在主席台上不肯下来。蒋一轮老师说,“秃鹤”只要戴上帽子就可以上台,可是“秃鹤”故意跳着跳啊着帽子扔出去。他把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明显是对老师和同学开始不让他上台的报复。我就想啊,我们可不能做这样的人,我们应该相互宽容、理解,这样人与人之间才会彼此多一份关爱。我废寝忘食地读完了《草房子》,里面的故事真是太吸引我了,你也来读一读吧,看看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位同学呢?《乔布斯传》读后感这是我读过的第二本人物传记,那年读第一本人物传记时没有写下读后感,觉得挺遗憾的,现在也不知道讲什么了,所以这次决定写篇读后感。本来打算3天读完这本书的,那是我第一天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的一个短期目标,后来我跟个朋友说估计得花四天了,再后来直到第五天,才差不多读完。想到这里觉得挺惭愧的,因为在乔布斯看来,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曾跟别人说他觉得自己并不会很长寿(真遗憾他直觉很准),这在他那次著名的斯坦福演讲中关于死亡的论述中似乎略有暗示,“人的潜力是逼出来的”,乔布斯用他认为上帝完美的创造——死亡来暗示自己,尤其在04年胰腺癌手术之后,他很清楚上帝留给他的时间已经进入倒计时,而他离改变世界的距离还很遥远,所以之后7年创造了至少3样改变世界的产品,让苹果公司成为最有价值科技公司。想想当初为什么给自己定了一个三天读完的目标,最主要的原因是十几天后要考试了,当然考的是一门以后没有半点用处的课程(或许还是有点用的),时间紧迫需要先预习后复习,在面临挂科的巨大压力下我毅然坚持把书读完。当年乔布斯选择了自己认为最有艺术细胞的大学——里德学院,放弃了他认为无聊透顶的斯坦福大学等高等院校,但是上了十八个月就辍学了,原因很简单,大多课程都是坑爹的,这点跟我们很像,不过我们的大学差不多一两个月就能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这点,到十八个月后我们早已麻木都懒得去辍学了,而那些辍学的却基本上是做毙高手突发意外……于是得找了个让自己待下去的理由,我不可能辍学因为我是普通青年,文艺青年可以卖艺不卖身,技术青年可以车库创业。面对一堆事实上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基本没用的课程(对于一个不是想搞研究的人来说),也确实,我就想不明白现在学电磁学量子学相对论概率论以后用来干嘛,现在教我们这些课程的老师也有曾表示说书并不是这样教的,也为现在大学教育模式感到失望,但是没有办法,这是学校的规定,还有就是对于大多数老师而言,教书只是个副业。乔布斯对于规定从来就是视而不见,他可以将他那辆大名鼎鼎的奔驰停在残疾人车位上,他可以一分钟内批准一个项目而在正常公司这种项目至少需要花1个月进行市场调研在做决策,他吸过毒服过迷幻剂甚至觉得那是他一生中做过的几件让他觉得自豪的事。我于是希望从这一大堆课程中学到一种临时学习能力,在很短的时间内预习复习过了那些无聊的考试,至于过个年放个暑假回来还记不记得学了啥那得看考试成绩啦,欣慰的是大家好像都是这么做的,呵呵,thisistheageofnakedexam!于是,我还要为这个伤感的借口继续着大学梦。想到乔布斯一个培养儿子的细节,在他快死之前,他带他儿子参加了他在苹果公司的最后一个董事长会议,他希望儿子能最后看看工
本文标题:读《教师要学陶行知》有感-读后感-模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996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