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阶段检测(九)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文艺与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7·浙江11月选考)在中国思想文化第一个枝繁叶茂期,有思想家针对“百家异说”局面,认为人的认识应当力避“私(偏爱)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其观点旨在表达()A.倡导独立思考精神B.不同学派应相互竞争C.吸收各家思想精华D.理论认识应格物致知解析:选C材料引文的意思是“他们偏爱自己平时积累的学识,只怕听到对自己学识的非议;他们凭自己所偏爱的学识去观察与自己不同的学说,只怕听到别人对那些不同学说的赞美”。根据材料“认为人的认识应当力避”,可知其观点是希望人应该吸收各家思想精华,故C项正确,B项错误;A项在材料中未体现;D项是宋明理学家的主张。2.(2018·浙江11月选考)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解析:选C材料“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意在说明理论符合实际的需要。秦国时,商鞅推行变法,奖励“耕战”,推崇严刑峻法,达到了富国强兵的效果,商鞅是法家的代表人物,故答案选C项;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未得到重用,A项错误;道家思想在汉初得到推崇,墨家思想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故B、D两项均错误。3.(2016·浙江10月选考)先秦时期,思想家孟子主张“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思想家荀子主张“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他们的主张()A.都属于春秋时期的同一思想流派B.都强调施政为民的重要性C.都否定了法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D.都被当时诸侯国国君采纳解析:选B孟子的“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和荀子的“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反映的都是要求统治者要得民心和爱民,体现施政为民的思想,B项正确。4.(2017·浙江11月选考)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央官学,培养《五经》博士,“自此以来,公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中央官学的建立()A.推动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B.结束了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局面2C.有利于学生思想创新和个性发展D.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进一步发展解析:选A汉武帝设《五经》博士,每经置一博士,各以家法教授弟子,从此博士成为专门传授儒家经学的学官。由此可见中央官学的建立推动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故选A项。5.陈寅恪认为,在政治体制、生活行为以及日常观念等方面,即使释、道两教极盛,也未能取代儒家的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但在意识形态特别是哲学理论上,释、道却风靡了数百年。材料意在强调()A.社会传统信仰改变B.儒学正统地位已动摇C.儒学自身存在不足D.文化呈现多元化状态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虽然佛教和道教在许多方面未能取代儒学在古代社会中的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但二者在哲学理论上有着胜过儒学的优越性,并风靡数百年,这说明儒学与佛教和道教相比,自身存在不足,故C项正确,A、B两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文化的多元化,故D项错误。6.(2018·浙江4月选考)思想家王守仁说:“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者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其主张()①重建儒学信仰②人人都有良知③无私则无心④道德自我完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D“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说明人人都有良知,故②正确;“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说明要不断地完善自身的道德修养,故④正确;重建儒家信仰是理学兴起的目标,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①错误;“无私则无心”是李贽的思想,故③错误。故选D项。7.王夫之的著作在生前身后相当长时间内未曾整理出版。1840年湖南人邓显鹤主持校刻《船山遗书》,形成著作18种150卷。1865年由曾国荃主持重刻、曾国藩校阅的《船山遗书》正式出版,共56种280卷。这主要体现了()A.传统思想文化具有持久生命力B.洋务思想植根于湖湘文化C.近代士人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感D.王夫之唯物思想的先进性解析:选C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距离晚清不过一百多年时间,刊印王夫之的著作不能说明传统文化具有持久生命力,故A项错误;洋务思想是受到列强入侵冲击下的产物,故B项错误;曾国藩等刊印王夫之的著作,是在西方冲击下传承传统文化,体现了近代士人的历3史责任和使命感,故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王夫之的唯物思想,故D项错误。8.徐光启《农政全书》系统地介绍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棉花栽培经验,内容涉及棉花的种植制度、土壤耕作和丰产措施,其中最精彩的就是他总结的“精拣核、早下种、深根、短干、稀科,肥壅”的丰产十四字诀。徐光启()A.弘扬了著书立说的光荣传统B.吸收了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C.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种植结构D.秉承了精耕细作的生产理念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徐光启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棉花栽培经验的总结,其总结的丰产十四字诀符合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要素,秉承了精耕细作的生产理念,故D项正确。9.(2018·浙江11月选考)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文学形式异彩纷呈。明清涌现出著名的四大小说,其中更有一部大历史境界的“为后人说不尽的奇书”。它是()A.《三国演义》B.《红楼梦》C.《水浒传》D.《西游记》解析:选B“为后人说不尽的奇书”指的是《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通过贵族家庭的变故,揭示了专制帝国和封建社会由强到弱的必然命运,展示了其“大历史境界”,故本题选B项。10.某学者在论中国画的特质时说:“诚如诗人发现逃避都市的竞争的最好出处是自然,以及哲学家在自然里寻求道德的典范和人生的指引,画家也在悠悠的溪旁沉思,在深山中忘怀了自己,感到这种莫名的精神在这些无言而永恒的事物中,比在纷扰的人生和人们的思维中,表现得更清楚。”该学者认为中国画的特质是()A.诗画同源B.典范指引C.类型多样D.崇尚自然解析:选D材料没有强调诗画同源,故A项错误;“典范指引”过于片面,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类型多样,故C项错误;“最好出处是自然……也在悠悠的溪旁……”体现了崇尚自然,故D项正确。11.(2017·浙江4月选考)北宋画家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该认识反映的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A.注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B.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C.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D.强调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构图4解析:选C山水画在创作上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故C项正确,A项错误;B、D两项分别是花鸟画和人物画的特征。12.后人用“高华庄重,法度森严,笔画似方似圆,结构布置精严,上承下覆,左揖右让,局部险劲而整体端庄,无一处紊乱,无一笔松塌”来形容唐代某一书法作品。该作品最有可能是()A.王羲之《丧乱帖》B.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C.张旭《古诗四帖》D.苏轼《黄州寒食诗帖》解析:选B根据“法度森严”“结构布置精严”“无一处紊乱,无一笔松塌”等信息可知该作品的字体为楷书。王羲之的《丧乱帖》用笔挺劲,结体纵长,轻重缓疾极富变化,时行时草,属于行草体,且属于魏晋作品,故A项错误;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用笔方正,法度森严,是楷书的范式,故B项正确;张旭的《古诗四帖》行文跌宕起伏,动静交错,满纸如云烟缭绕,实乃草书巅峰之篇,故C项错误;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是行书中的上乘作品,且属于北宋作品,故D项错误。13.(2018·浙江11月选考)清代有《都门竹枝词》写到:“鼠尾钉头力不坚,竖觕(粗)横细四方肩。逢人便说欧公体,糟蹋欧公太可怜。……但将二两银交去,看戏何须问主人。谱得燕兰韵事传,年年岁岁出新编。……公会筵开白昼间,嗷嘈丝管动欢颜。新排一曲《桃花扇》,到处閧(哄)传四喜班。”据此判断()①京剧艺术的特点已经形成②徽戏进京为京剧形成助力奠基③戏曲已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④该竹枝词折射出“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选B该题的关键词在材料中最后一句的“到处閧(哄)传四喜班”,可知材料所描述的是京剧,且时间确定为清代乾隆年间。清代乾隆年间,“三庆”“四喜”等徽戏班进京,京剧是在徽戏和汉戏基础上,融合秦腔、昆曲等一系列剧种优点逐渐演变而成的,故②正确。京剧特点形成是在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之后,①排除。通过材料中“哄传”等字眼可见当时人们对戏曲的喜爱,③正确。④在材料中未体现。选B项。14.(2018·浙江4月选考)有学者品鉴古代书艺谓:“书以晋人为最工,亦以晋人为最盛。晋之书,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尚也。”晋代开始盛行并确立的书体是()A.篆书B.隶书C.楷书D.行书解析:选D材料意在突出“书”在晋代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晋代开始盛行并确立的书体是行书,该书体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故D项正确;篆书是秦代流行并成为官方文字,隶书始于秦,通行于汉魏,楷书形成于汉末时期,故A、B、C三项错误。515.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被后人誉为西方“史学之祖”,他在其著作《历史》中声明:“我的职责是记录人们所讲的一切,但我绝无义务相信他们,这适用于整个这部书。”这种主张()A.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B.反映了理性的研究历史的精神C.表明他注重历史的客观真实D.说明希腊人对历史规律的探索解析:选C辩证唯物主义是指从正反两方面认识事物的规律,与材料内容不符,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我的职责是记录人们所讲的一切”,可知与不受权威影响的理性研究历史的精神不符,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我的职责是记录人们所讲的一切,但我绝无义务相信他们”,可知该作者既如实记录人们的言论,又不受个人思想的影响,表明他注重历史的客观真实,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希罗多德对历史的态度,没有涉及对历史规律的探索,故D项错误。16.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了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强调的是()A.物质生活B.科学精神C.自由权利D.理性价值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苏格拉底强调的是理性价值,故D项正确。17.来雅典讲学的哲学家普罗泰格拉在其著作《论神》中说:“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认识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第二是人生短暂。”结果其著作被公开焚毁,普罗泰格拉被控“不敬神”,只好逃离雅典并死于途中。由此可见古代雅典()A.人文主义思想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B.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C.人们心中神的地位至高无上D.统治阶级利用神权来巩固统治解析:选A普罗泰格拉的观点不被认同说明人文主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故A项正确;普罗泰格拉不是雅典公民,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够说明神在雅典公民心目中地位很高,故C项错误;材料未提及统治阶级对神权的利用和态度,故D项错误。18.(2018·浙江4月选考)针对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推崇教会文本的权威,崇拜圣徒,有学者批判道:他们“轻视人的本质,不知道我们生下来是为了什么、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这反映了该学者主张()A.人性解放B.政治启蒙C.禁欲主义D.与上帝对话6解析:选A依据材料中“针对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推崇教会文本的权威”、批判“不知道我们生下来是为了什么”并结合14~17世纪文艺复兴的相关内容可知,文艺复兴冲破了神学世界观的束缚,把人和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故A项正确;政治启蒙是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故B项错误;禁欲主义是中世纪的神学观,是材料观点所反对的,故C项错误;与上帝对话是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的主旨,而材料突出人文主义精神和人性解放,故D项错误。19.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普遍主张,人就应该公开地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只要能实现幸福的目标,采取什么样的手段都无所谓。这反映
本文标题:(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检测(九)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文艺与西方人文精神的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058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