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六年级10《古诗三首》课内阅读强化训练题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①,快走踏清秋。[注释]①金络脑:一种贵金的鞍具,借指马受到重用。1.先解释画线字的含义,再写出诗句的意思。(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如:似:(2)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何:清秋:2.诗歌的第一、二句主要写了哪些景物?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诗歌的三、四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在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①。何当金络脑②,快走踏清秋。【注释】①〔钩〕一种弯刀。②〔何当金络脑〕意谓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1.这是一首边塞诗,由哪些意象中可看出?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表达更为明显?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吟”是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2.解释下列词语。等闲:浑:清白:4.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的烧炼,其实象征着___;三、四两句描写了___的精神,表达了诗人的决心。4.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千锤万凿,()烈火焚身,()粉骨碎身,我()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用/表示朗读中的停顿,这首诗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句是()。A千锤/万凿/出深/山。B烈火/焚烧/若/等闲。C粉身/碎骨/全/不怕。D要留/清白/在/人间。2.《石灰吟》当然要紧扣石灰的特点。请举一句诗说明描写了石灰的什么特点?3.有一个同学默写时,把第二句写成“烈火焚烧若等嫌”,把第四句写成“要留青白在人间”。这说明他对这首诗的理解有什么不足?4.这首诗吟的是石灰,赞颂了什么人?这种写法用一个四字成语来表示,该怎么说?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1.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3.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竹石郑燮①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②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注】①郑燮:号板桥。清代著名书画家、诗人,为“扬州八怪”之一。②破岩:破裂的岩石缝隙。1.从“认、咬”两词中选择一个填入原诗空白处,应填。2.这首诗表面写竹,其实写人。诗人在赞美竹的品格的同时,寄寓了自己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答案马诗1.(1)如:像似:像大漠的沙子像雷一样,燕山的月儿像钩子(2)何:什么清秋:清爽的秋天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树功勋呢?(意思对即可)2.沙月边疆战场的辽阔,马有驰骋之地,暗指英雄有用武之地。(意思对即可)3.渴望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思想感情。(意思对即可)4.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意思对即可)马诗1.由大漠、燕山、钩、马等意象可看。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渴望早日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两句表达更为明显。石灰吟1.明于谦吟诵2.平常全高尚的情操3.志士仁人无论面临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平常不怕牺牲为国尽忠,坚守高尚节操4.无论不管即使也石灰吟1.A2.“烈火焚烧若等闲”,石灰是烧制而成的。3.“等闲”是平常的意思,写成“等嫌”就毫无意义了。“清白”比喻品质,“青白”是颜色。4.赞扬了不怕任何艰险,坚守高尚节操的志士,用了“以物喻人”的写法。竹石1.写的是生长在高山破岩中的竹子。2.用拟人手法,很形象。写出了竹子不屈不挠,刚毅顽强的性格。3.借物喻人,托竹抒情。表现了作者不向恶势力低头,铁骨铮铮的形象。竹石1.咬;2.坚韧,执著(意思对即可)
本文标题:【精品】六年级下册语文10《古诗三首》课内阅读强化训练题(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097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