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中小企业合理避税的问题研究
龙源期刊网中小企业合理避税的问题研究作者:薛宇来源:《中国经贸·下半月》2012年第05期摘要:中小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国家税收制度的改革和不断完善,税收种类也发生不断的变化,中小企业合理避税对于国家税收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合理避税有利于企业发现税收隐患,及时纠正,挽回损失,维护纳税人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同时,采取合理避税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有积极促进的意义,一方面可以促使国家税法完善,另一方面又能使企业与社会的资源有效配置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等,更好的促进中小企业的快速健康的发展。关键词:中小企业;税法;合理避税一、中小企业合理避税的政策依据避税是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以合法的手段和方式来达到纳税人减少缴纳税款的经济行为。合理避税是一种合法的避税手段,与偷税漏税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合理避税是利用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空间来节约企业税务开支的一种方法,其前提就是合法性。由于任何法律法规和现行政策都有一定的宽度和优惠政策,所以企业的合理避税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当然,并不是任何企业任何项目任何税种都可以避税的,只是在同等的条件下,使企业不是不交或是少交税金,是尽量地避税和少交冤枉税。避税的种类按其特征和内容分为国内避税、国际避税和税负转移三种形式。一般地说,避税可以认为是纳税人采取利用某种法律上的漏洞或含糊之处的方式来安排自己的事务,以减少他本应承担的纳税数额。如此来说,即使避税是不合乎道德要求的,但是是合法的,而且不具有欺诈性质。企业避税是有条件的,不是企业可以随意的打擦边球,企业合理避税的前提条件是:依法纳税、依法尽其义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细则和具体税种的法规条例,按时足额交纳税款。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进行合理避税,才能视合理避税为企业的权利,才能受到法律和社会的认可和保护。二、中小企业合理避税的现状1.中小企业对合理避税政策理解上的误区。中小企业由于发展的时间短,企业老总的阅历不高,对如何发展和管理企业的不成熟,特别是对国家的税收政策了解的不多,多数人认为国家的税收是不能改变的,税率是固定不能调整和改变的,很少有人研究企业避税的问题。而企业的财务人员,尽管与税务部门接触的比较多,但对避税方面的知识和政策了解较少,甚至根本就不知道如何避税。加上中小企业懂税法和税收政策的人几乎没有,基本上是在逃税、漏税的问题上做文章的行为比较普遍。2企业缺少专业的税收政策研究人才。由于中小企业合理避税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来支持,扎实的理论知识要求等。而实际上中小企业龙源期刊网缺少研究国家税法的机构和人员,多数企业几乎没有,企业老总一般都希望少交税金,但又不知道如何处理。因为作为纳税人,对其素质是要求全面的,除了对法律、税收政策和会计知识相当精通外,还应该通晓工商、金融、保险、贸易等方面的知识。要求纳税人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企业的基本情况、涉税事项、涉税环节、筹划意图,在获取真实、可靠、完整的筹划资料的基础上,选准策划切入点,制定正确的筹划步骤,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出最符合企业的有效筹划方案。3.社会为中小企业提供避税的咨询机构并不多。近些年来,由于中小企业发展速度较快,但政府针对中小企业的各种服务机构却发展缓慢,特别是为中小企业的政策咨询、税收增收与税法解释的服务不到位。社会上有一些咨询服务机构,因收费过高和解读政策上的模糊,使中小企业干脆放弃咨询。国家的税收政策随着经济发展的阶段的变化,不断的调整税率和增减税种,使很多企业和财务人员望而生畏,使本应该合理避税的企业多交了税金,影响了的发展。4.政府税收征管部门的避税服务不到位。税务部门一般执行的税收正常征管和足额纳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顺利进行,但对中小企业的合理避税不持有积极支持的态度。因此,中小企业的合法避税得不到税务征管部门的支持,更没有为中小企业避税提供服务的机构和人员。中小企业的避税问题,只能依靠企业自身的能力,通过各种丰富的经验和手段,来实现合理避税的目的。三、中小企业合理避税的有效途径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小企业由于发展的时间短,遇到的困难多、资金薄弱、创新能力差和竞争力不强的弱点,在赋税如此之重的中国,中小企业的运用税法合理避税,是寻求发展的有效途径。1.材料计算避税法(1)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以材料先入库则先发出这一假定为前提的,并根据这一假定成本流转顺序对发出材料和结存材料进行计价的一种计算方法。因此,在先进先出法下材料费用进入成本时,是根据材料的入库时间,按先后次序,将先入库的材料优先计入成本。(2)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在计算材料单位成本时,用期初存货数量和本期各批收入的材料数量作权数计算材料平均单位成本的一种方法。(3)移动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是指在每一次收到材料后,以各批收入数量与各批收入前的结存数量为权数计算材料平均单位成本的一种方法。在移动平均法下,企业材料入库每次均要根据库存材料的数量和总成本计算新的平均单位成本,并以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确定领用或者发生材料的计价。这种方法实际上也是一种加权平均法。2.利用企业分立节税。企业分立是指将一个企业依照法律规定,分成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新企业的法律行为。这种实质上的企业存续,为合理避税提供了可能。企业分立的筹划思想和龙源期刊网利用两档优惠税率筹划的思想类似,就是把较大税率的企业分成两个或更多的较小税率企业,从而从总量上减少纳税数额,以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但企业的分离不但会对企业的业务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且分立公司所需的费用将直接减少企业的利润,中小企业需结合自身情况并对成本进行周密的预算后谨慎使用。3.企业联合避税。几个企业之间组成经济组织,企业内部之间相互提供产品可以避免交易外表,消除营业税;同时经济组织对利润采用“先分后税”的方法,各企业拿回各自利润后再并入企业利润一并征收所得税,可以起到一定的避税作用。采用“先分后税”的办法,由联合各方按协议规定从联合组织分得利润,拿回原地并入企业利润一并征收所得税。这就给企业在瓜分和转移利润上提供了机会。例如,为了鼓励再投资,中国税法规定,对向交通、能源、老少边穷地区投资分得的利润在5年内减半征收所得税,以分得的利润再投资于上述地区的免征所得税。作为企业就可以通过尽可能挂靠“老少边穷”和交通、能源,以达到避税的目的。4.利用“预提费用”账户转移税负。我国会计制度规定:预提费用账户核算企业预先提取、计入现期成本费用中,而在以后可能发生的大额费用,如预提的修理费等,预提费用预提时,直接加大“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但不需要以正式支付凭证为依据入账,待实际发生费用时再从预提费用中列支。一些企业正是看中这一点,为减少本期应纳的所得税,在使用与提费用账户时,人为的扩大与提费用的计提范围,提高计提标准,甚至有的企业巧立名目虚列。预提费用,实际上提而不用,长时间挂账或者用于其它不合理开支,加大本期的产品成本和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直接截留利润,从而直接减少本期应纳的所得税。费用分摊就是指企业在保证费用必要支出的前提下,想方设法从账目找到平衡,使费用摊入成本时尽可能地最大摊入,从而实现最大限度的避税。5.安置下岗失业与残疾人员享受优惠税收政策。国家规定:“新办的服务型企业,安排失业、下岗人员达到30%的,可以免三年营业税和所得税。”安置“四残人员”占生产人员35%以上的民政福利企业,其经营属于服务业企业,免交营业税;残疾人员个人提供的劳务,免交营业税。6.挂靠科研避税法。我国税法规定,对大专院校和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机构进口的仪器、仪表等,享受科研用品免税方法规定的优惠,即免征进口关税以及增值税。同时,为了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对属于火炬计划开发范围内的高技术、新技术产品,国家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由此产生了挂靠科研避税法。即企业通过一系列手法向科研挂靠,争取国家有关优惠,以达到避税目的。例如:企业以高新技术企业的名义,努力获取海关批准,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设立保税仓库、保税工厂,从而按照进料加工的有关规定,享受免征进口关税和增值税优惠。挂靠科研避税法的采用应满足3个条件:(1)获取高新技术企业的称号;(2)获取税务机关和海关的批文和认可;(3)努力掌握国家优惠政策项目,并使本企业进出口对象符合享受的条件。7.缩短摊销期限和折旧年限。新会计准则规定,待摊费用账户核算为企业已经支出,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摊的费用,如低值易耗品的摊销,出租出借包装物的摊销,预付保险费,固龙源期刊网定资产修理费,以及一次性购买印花税票和一次缴纳印花税较大需摊销的费用等。一些中小型企业往往利用待摊费用账户,调节企业的产品成本,不按照规定的待摊期限摊销,特别是在年终时集中摊销计入产品成本,加大摊销额,截留利润。通过以上几种途径,企业可以减少大量的赋税,最终使得企业得到最大的利润。企业还可以提高坏账准备的提取比率,坏账准备金是要进入管理费用的,这样就减少了当年的利润,就可以少交所得税。折旧是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逐渐损耗(包括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而转移到产品成本或商品流通费中的那部分价值。折旧的核算是一个成本分摊的过程,折旧的计提会影响到所得税,企业可尽量的缩短折旧年限,这样折旧额增加,所得税减少。8.利用筹资避税。一般来说,企业筹资渠道有:(1)财政资金;(2)金融机构信贷资金;(3)企业自我积累;(4)企业间拆借;(5)企业内部集资;(6)发行债券和股票;(7)商业信用、租赁等等形式。从纳税角度看,这些筹资渠道产生的税收后果有很大的差异,对某些筹资渠道的利用可有效地帮助企业减轻税负,获得税收上的好处。常情况下,站在避税的角度,企业内部集资和企业之间拆借方式效果最好,金融机构贷款次之,自我积累效果最差。债务筹资的所需要支付的利息具有一定的减税作用,可以抵减当其的所得税,合理安排筹资将会为企业带来一定的避税作用。9.投资方式选择避税。是指投资者以何种方式投资。一般包括现汇投资、有形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等方式。投资方式选择法是指纳税人利用税法的有关规定,通过对投资方式的选择,以达到减轻税收负担的目的。以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为例,投资者可以用货币方式投资,也可以用建筑物、厂房、机械设备或其他物件、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场地使用权等作价投资。无形资产虽不具有实物形态,但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甚至可创造出成倍或更多的超额利润。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它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投资者利用无形资产也可以达到避税的目的。
本文标题:中小企业合理避税的问题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158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