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苏教版一下教材分析及建议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一、人教版教材和苏教版教材的比较人教版苏教版二、全册教材的基本内容1.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最为基础的知识之一,也是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之所以要把这部分内容与20以内的进位加分开编排,主要是为了分散学习难点,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练习、形成技能。2.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是在认识常见几何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平面图形。让学生体会面在体上。3.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内容是“整数的认识及其运算”的第二个教学循环。所以要把100以内的加减法分成两个单元,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计算内容较多。二是学生形成运算能力时间。三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需要。4.元、角、分的认识。“元、角、分”的知识属于“常见的量”内容板块。通过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有助于学生拓展解决问题的范围、丰富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5.综合与实践活动。我们认识的数小小商店进一步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体会解决问题过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6.期末复习。重点让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增进理解、沟通联系、提高能力。三、各单元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第一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1.本单元内容分三段安排。例1:十几减9(操作学具,探索算法。)例2:十几减8、7(突出想加算减的思路。)例3:十几减6、5、4、3、2(用想加算减的思路计算。)重点:列出算式,操作学具,探索算法。操作学具常出现的情况:去掉9个的方法不同,思路就不同;只注重结果,不利于算法抽象;不容易想到“相加算减”。建议:1、画图引导学生“相加算减”。2、算法多样化不是个体的一题多解。1、十几减9呈现了三种计算方法,平十减、破十减、想加算减法,是算法多样化的一种体现。2、建议每小节讲授前都做一些与内容相关的填未知数和拆数的练习,为学新课做准备。3、在讲解新课的同时,要注重当堂的巩固练习,对于算法的理解、表述、运用要在练习中突出训练,这样学生的计算熟练度才能提高。4、虽然不要求在本课时就要求学生掌握想加算减的方法,但要尽量引导学生相加算减。•图:第2页第2、3题。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在一节课中呈现所有的十几减9的算式,并通过排列规律教会学生速算的方法。•图:第3页第1、2题。1.依托具体的情境来学习十几减8。2.算理的呈现过程从实物过渡到小棒,用小棒来理解每种计算方法更容易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算理。3.进一步强化想加算减的方法。4.十几减8和十几减7分开来教学,这样学生掌握得将更加扎实。5.重点:操作小棒,理解算理,抽象出算法;不同算法的讨论、交流。•图:第7页第1题,第8页第6题。从练习中,可以看到“一加算两减”方法的渗透,这个方法可以放在练习课上运用,为后面学习十几减6、5、4、3、2扫清障碍。1.教学十几减6、5、4、3、2,主要是在前面学习了十几减9、8、7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推算的方法来学习。2.教材运用了对比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想加算减”,也可以“想减算减”。3.如果在前面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提前做了铺垫,那么这部分内容就是强化和巩固的过程。4.教学中,我们可以把一部分经历放在解决问题的学习中,让学生充分掌握求总数和求部分数两个类型的解决问题。(参考人教版)小学数学减法意义三阶段:减法意义的教学三阶段:1.总数里去掉一些,求还剩多少(一上)2.把总数分成两部分,去掉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3.已知两个加数的和和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图:第9页第1题。•图:第10页第3题,第11页第3题。除了依据加减关系推算,也可以依据其他运算规律推算。在练习的过程中,要运用不同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计算能力,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从求“还剩多少”到求“整体的一部分”,进一步丰富对加减数量关系的理解。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二)编排特点及建议1、直观认识:对图形的整体性认识,以感知(尤其观察和操作)为主的认识,在头脑里形成图形的表象,作为记忆、识别、区别图形的主要依据。本单元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画图—找图—命名—找图,具体—抽象—具体)。2、难点是“体”与“形”的联系和区别(看看、比比、体会。)3、突出从“几何体”、“几何体上的面”,到“平面图形”的抽象过程。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平面图形的共同特点:它们都是物体某个面抽象的结果,平面图形都只有一个面。抽象出三角形的几何体叫作“三棱柱”。这里的三棱柱是一种“直三棱柱”。4、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多种学习方式:看、画、围、折、拼等,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与人教版相比,减掉了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图:第17页第2题。•突出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区别,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通过围图形,让学生从操作技巧上,发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可以让学生自行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能进一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这个活动目的有两个:进一步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清楚长方体和正方体六个面的特征。•考虑特殊的长方体(两个面是正方形),所以提示语是最多能画出几种不同的长方形。利于丰富有关平面图形的感知,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折纸突出相关平面图形的联系,展现关平面图形的特征。•图:第19页第1、2题。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激发学习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图:第20页“动手做”。•图:第20页思考题。数组合图形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有难度。教学中,教会学生从单一到两两组合,再到多个组合。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从以前学过的20以内数的认识入手,利用小棒实物进行数数,更容易理解数的含义。•重视拐弯数的数法,要利用小棒图,让学生明确拐弯数的产生和来源,理解满十进一的道理。•开展多种数数活动和游戏,如数数接龙、正数、倒数、跳数等。•经历数数的过程,感知数所表示的数量是多少;感知每个数在自然数序列中的位置;感知基本的计数原理(满十进一)。•认识新的计数单位“百”,并知道“十”和“百”之间的进率关系。•理解一百是排在99后面的一个数,同时它也是一个计数单位。•根据事物在数量上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数法。•将钟表上的知识引用,一方面可以增强数数方法的运用;另一方面提前渗透钟面上的知识。•数的组成是教学的重点,读数和写数都要建立在对数的组成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在上学期20以内数的读数和写数的基础上。•教学过程要遵循从实物(小棒)到计数器上表示数,通过每个数位表示的含义来读数和写数,最后说数的组成。•通过数的组成分析认识“数位”,感受“位值原则”的初步应用。•熟记数位表。当例题中出现有百位的数位顺序表时,教师要强化数位顺序表的顺序要从左边看起,要让学生脑子里记住数位顺序表,这样才有利于学生通过数位顺序表来进行读数和写数。•通过观察比较,总结读数和写数的方法,重点强调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体会两位数的意义,加强数概念的教学。•一图四式,其余两个在联系中。•认识加法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是难点,结合图意理解,多反复,多练习,促进记忆。•通过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来计算整十数加减一位数,可以让学生对数的组成有一个更加巩固的认识。1.进一步体验两位数的意义,感受十进制计数法。重点学习数与数的顺序、数与数之间的关系等。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百数图中隐含的诸多规律,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3.在学生探究百数图规律的基础上,可以开展一些找数游戏,利用规律找数,增强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4.以百数图中的一个数为例,观察发现横行、竖行、相邻数之间的关系特点。1、框数。2、猜数。理解两位数的意义,锻炼推理能力。•图:第30页第2、3题。•在大小比较中理解方法,发展数感,锻炼思维。•判断百以内数的大小,主要依据有三个。比较大小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三条。•位数不同,比位数;•位数相同,比最高位;•位数相同,最高位也相同,比下一位。•图:第33页例6.•具体情境中的大小关系是相对的,要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根据具体情境中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时,要强调思考过程。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用来描述数之间大小关系的语言是一个相对概念,在三个数或三个以上的数比较时,相对于其它的数而言的描述比较,不是独立存在的,并且比较的对象不同,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也就发生改变。•对于部分数感不好的学生而言,不太容易掌握,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数轴上的数来让学生观察更直观。•图:第34页第3题。•图:第36页第6、7题。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关注教材中呈现的两种方法:第一种计算方法体现的是整十数相加的算理,第二种计算方法是整十数相加最常见的算法。•第二种方法可以说是第一种方法的抽象表示法,也是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方法,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真正理解“4”是表示4个十。图:第44页(白菜大卡以下,到蘑菇小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的计算,要突出“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教学中,要通过小棒图、计数器的操作,让学生理解算理。•两位数加整十数与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对比,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这个一位数该怎样选择与它相同单位的数相加。•计算过程中,要让学生利用数的组成来分解两位数。•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来练说算理及算法。•从图到图文结合的解决问题,首要培养学生的就是从图文中,找到有用的数学信息和问题的独立读题能力。•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简单的数量关系的梳理。•新教材比较注重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注意练习题中的多余条件的解决问题。(第49页第5题)•计算教学要依托于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情境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竖式计算的算理和算法来源于小棒图、计数器的操作,让学生通过小棒图和计数器,理解相同数位要对齐的道理所在。•及时梳理竖式计算的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利用加法的计算原理,进行知识迁移,尝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竖式计算。•初次学习竖式的书写,教学中要当作一个重点内容。•例7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即求相差数。•利用两数比较的一一对应方法,通过操作,让学生理解相差数与减法含义的关系。•通过一一对应的两数关系,让学生明白两数之间同一种数量关系在不同情境中有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从而加深对求两数相差多少的数量关系的理解。温馨提示1、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2、课前认真备课(课后练习)。3、认真研读教师教学用书。4、必须使用教具、学具。5、坚持口算训练。6、结合人教版教材,取长补短。谢谢聆听,欢迎交流!
本文标题:苏教版一下教材分析及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170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