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管理思想史复习要点(综合)
第-1-页《管理思想史》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一、广义的管理是指一种活动,它发挥某些职能,以便有效的获取,分配和利用人的努力和物质资源,实现某个目标;狭义的管理是指: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职能活动,去有效配置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二、管理学研究的对象:1、影响管理科学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2、管理科学产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过程;3、管理科学发展变化的只要规律;4、通过对各种管理思想的广泛运用而产生的主要社会影响;三、最早研究分工的是英国斯图亚特;第二章: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一、古典管理理论形成的宏观背景1、市场和企业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2、对企业制度化管理的重视程度投入增强;3、管理者和管理组织的出现;二、古典管理理论形成的现实原因1、劳资关系及激励问题;2、管理人才的缺乏;3、工人掌握技能及工人的劳动效率问题;4、政府机关如何提高管理效率;三、科学管理:泰勒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认为工人“磨洋工”的原因是:1、管理问题;企业管理当局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管理,不懂得工作程序,劳动节奏和疲劳因素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2、工人的认识问题:工人认为加快工作会使另外一些人找不到工作;3、工人的传统习惯问题:工人们使用但凭经验的代代相传的工作方法,缺少训练,没有正确的操作方法和适用的工具;4、科学管理的前提假设:1)科学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率;2)工人是“经济人”,关心的是如何提高物质收益;3)单个人可以去得最大效率,集体行动反而导致效率下降;科学管理就是探索使单个人提高效率的有效方法;5、科学管理的目的:获得最高的效率;泰勒认为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6、科学管理的内容:1)作业管理2)工人的选择和培训;3)激励性的报酬制度;4)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5)职能工长制;6)例外原则;7)管理哲学;四、法约尔一般管理:1、法约尔是管理过程学派创始人,被成为“管理过程之父”。起代表作是《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2、法约尔认为管理的五项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其定义的管理就是实行这五项职能;3、法约尔管理14项原则:1)专业分工;2)权责对等;3)遵守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7)合理报酬;8)适当集权与分权;9)等级制度;10)秩序;11)公平;12)保持人员稳定;13)首创精神;14)人员团结;4、对法约尔管理思想的评价1.法约尔对管理普遍性的论述是管理思想发展上的一个重大贡献。2.法约尔的管第-2-页理思想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理论性。3.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被誉为管理史上的第二座丰碑。五、韦伯的行政组织思想:1、韦伯的知识范围涉及经济、政治、法律、宗教、音乐等社会生活领域到社会科学方法论都有重要的建树;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2、韦伯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具有如下特征:1)确定的目标;2)分工明确;3)指挥链;4)非人格化的人员关系;5)规范录用;6)实行任命制;7)管理职业化;8)公私有别;9)遵守纪律;3、韦伯把权力分为三种类型:1)合理的法定权力;2)传统的权力;3)神授的权力;六、吉尔布雷斯是动作研究之父;厄威克是组织设计理论的主要代表之一;他最大的贡献是对古典管理理论进行了综合;4、古利克提出了有名的管理7职能论,分别是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及预算,相比法约尔的过程管理他增加了人事,和预算,少了控制;第三章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一、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62-631、行为科学产生的政治背景;工会运动;2、行为科学产生的经济背景:经济危机及古典管理理论的失效,社会迫切需要一种与社会化大生产新形势相适应的管理理论;3、行为科学产生的人文背景:二、人际关系学说(一)人际关系学说1、梅奥与霍桑试验:1)阶段一;车间照明试验结论:车间照明只是影响员工产量的因素之一,而且是不太重要的因素;由于牵涉的因素太多,难以控制,无法测出照明对产量的影响。2)阶段二:继电器装配试验;试验的结论:工作条件、休息时间以至于工资报酬等方面的改变,都不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第一位的因素。最重要的是企业管理当局同工人之间,以及工人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3)阶段三:大规模的访谈计划:访谈试验试验的结论:任何一位员工的工作成绩,都要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4)阶段四:继电器绕线组试验:群体试验试验的结论:第一,非正式组织不顾企业管理当局关于产量的规定而另外规定了自己的产量限额。第二,工人们使上报的产量显得平衡均匀,以免露出生产得太快或太慢的迹象。第三,非正式组织制定了一套措施来使不遵守非正式组织定额的人就范。对电话线圈装配工中社会关系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霍桑试验的结论:第一,职工是社会人。第二,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第三,新的企业领导能力在于通过提高职工的满足度来提高其士气。(二)人际关系学说的建立,人际关系学说理论要点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管理的关键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2、新型的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梅奥认为,工作条件、工资报酬并不是决定生产效率高低的首要因素,首要因素是工人的士气,而工人的士气又同满足率有关。工人的满足率越高,生产效率就越高。新型的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以鼓舞职工的士气,提高劳动生产率。三、个体行为理论(一)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其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激励和保健因素理论:1、保健因素:会造成职工不瞒的因素,如果改进它们能够消除职工的不瞒,但不能使职工感到满意并激励职工士气,只能保持职工现有的士气,维持现有的工作状态,故保健因素也称之为维持因素;他们多与环境有关,主要与公司政策,行政管理,工资福利,工作监督以及各种人际关系等第-3-页2、激励因素: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如果改进他们能让职工感到更满意,并激励职工士气,提高劳动生产率,如果没有改进也不会产生不满意,他们多与工作本身有关,主要与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等。(三)麦克利的成就需要理论麦克利提出个人在工作情境中有三种重要需要:1、成就需要:追求卓越,争取成功的一种需要;2、权利需要: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一种需要;3、亲和需要:渴望被他人喜爱和接纳的一种需要;(四)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弗鲁姆认为,个人在工作中的积极性货努力程度是效价和期望值的乘积,使用公式如下:M=V×E(M标示激励力;V表示目标效价;E表示期望值)(五)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理论1、努力=效价×期望值,即人们的努力及努力程度取决于对事物的效价和期望值的评价;2、人们的工作绩效取决于他的能力太小、努力程度以及对所需完成任务理解的深度;3、奖励必须以工作绩效为前提,因为他会影响到人们衡量下次完成同样事情的期望值;4、奖励不一定带来员工的满意;5、满意会影响到员工的效价评价;四、“人性”理论(一)麦格雷戈的X-Y理论:X理论:1、人生性好逸恶劳,尽量逃避工作;2、人生性不愿负责,为了逃避承担责任,宁愿被人领导;3、人生性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自身需要而漠视组织需要;4、人生性保守,反对变革;5、人生性愚蠢,易于受骗,随时被煽动者当做挑拨是非的对象,做出不适宜的举动;Y理论:1、人并非好逸恶劳,要求工作是人的本能,如同要求游戏和休息一样自然;2、人并非生性不愿负责,在适当条件下,人们不但能接受,而且会追求责任,逃避责任是经验的产物而非人的天性;3、人并非生性以自我为中心,只要管理适当,人们会把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统一起来;4、多数人都具有相当的想象力,灵敏度和创造力以及做出决策,只是人们智力的潜能往往只得到了部分发挥,其余的没有充分利用而以;(二)埃德加;沙因的复杂人假设:1、理性经济人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哲学和亚当。斯密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相当于麦格雷戈的X理论。2、社会人假设3、自我实现人假设:首先由马斯洛提出,相当于麦格雷戈的Y理论五、群体行为理论(—)勒温的群体动力学理论六、领导行为理论(—)领导品质理论1、亨利的领导品质理论:2、库赛基和波斯纳的领导品质理论:(二)领导方式理论:布莱克和莫顿的管理方格论,分为五种典型的领导方式:1.1型领导:贫乏型领导;1.9型领导:俱乐部型领导;9.1型领导:任务型领导;5.5型领导:中庸型领导;9.9型领导:团队型领导;(三)领导权变理论:1、菲德勒的领导权变模型2、赫塞和布兰德的情境领导类型:又名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领导方式应由任务行为,关系行为,下属成熟度三个因素决定;根据任务行为,关系行为两个维度,可以组合出四种领导风格:指示型(高工作-低关系),推销型(高工作-搞关系),第-4-页参与型(地工作-搞关系)及授权型(低工作-低关系),情景领导理论认为:随着下属成熟度的由低到高,领导方式按以下序列推移:高工作-低关系--高工作-高关系--地工作-搞关系--低工作-低关系。七、对行为科学理论的评价:(一)历史贡献1、行为科学理论使管理对象的重心由物转移到了人;2、使管理的范围由正式组织扩大到了菲正式组织;3、是管理的方法由监督管理转变为人性化管理;4、借鉴和吸收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形成了完善的学科体系;第四章管理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一、数学,系统思想、计算机运用是管理科学的三大基础;二、系统理论基础(一)一般系统理论1、路德维希。贝塔朗菲的观点:主要观点:1)整体观点;2)动态观点;3)层次观点;2、维纳和控制论:维纳首次提出“控制论”;3、申农和信息论:申农和韦弗发表了《信息联系的数学理论》一书;(二)系统分析思想及其理论系统分析的步骤:1、确定目标是系统分析的重要一步;2、收集资料;3、建立各种分析模型;4、分析对比各种方案的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5、实施、总结、反馈;三、管理科学理论的发展(一)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统称“老三论“,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老三论”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协同学,突变论和耗散结构论,一般称之为“新三论”。第五章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一、巴纳德与社会系统学派(一)巴纳德的代表作《经理人员的职能》,其主要思想是:协作是整个社会得以正常运转基本而又重要的前提条件,巴纳德认为,个人若要与他人建立协作关系,就必须处理好相关的社会因素,具体包括:1、协作体系中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2、个人和集体之间的相关作用;3、作为协作体系影响对象的个人;4、社会目的和协作的有效性;(二)西蒙的主要思想与经典著作1、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就是管理;2、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1)管理就是决策;2)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3)合理性的决策标准;由于组织处于不断变动的外界环境影响之下,在决策时很难求得最佳方案,原因如下:信息的不完全想;预测的困难性;穷尽可行性的困难性;4)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例行的反复出现的决策属于程序化决策;不经常出现的,非常规的事情做出的决策一般都是非程序化决策;(三)经验主义学派1、德鲁克被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他也是第一个提出“管理学“概念的人;他对管理学最大的贡献就是提出任务(或目标)决定管理,并据此提出目标管理法;2、经验主义学派认为管理学就是研究管理经验;(四)权变理论学派:该理论认为:在企业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1、卢桑斯是权变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2、菲德勒被称为:权变管理的创始人;3、权变学派的主要观点:1)突破了传统理论把组织看成是静止的,相对封闭的系统的局限,认为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理想的组织管理模式;2)提出环境变量和管理变量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这种函数关系就是权变关系;第-5-页3)为了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要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然后把组织的情况进行分类,建立模型,据此选择和调整有效的组织方式;(五)经理角色学派:明茨伯格;经理工作的6个特点:1、工作量大,步调紧张;2、工作的简短,多样和繁琐;3、把现
本文标题:管理思想史复习要点(综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172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