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纺织服装 > 中外美术史—第四章南北交融、-东西并汇——魏晋南北朝美术
第四章南北交融、东西并汇——魏晋南北朝美术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佛教美术第三节人物画的新发展第四节山水画的兴起第五节南朝陵墓雕塑第六节工艺美术第七节书法艺术第一节概述南朝:西晋、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北朝:北魏、北齐、北周汉末以来剧烈的社会动荡与变革,引起了社会思想的深刻变化。独尊儒术的局面终被打破,各家思想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佛教在这特定的历史时期极度兴盛;长期被冷落的老庄思想也被士族文人视为新的精神支柱。佛教的发展和魏晋玄学的兴起,对这个时代的美学思想和文学艺术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六朝美术新的特点:1、佛教艺术兴盛:出现新疆的克孜尔石窟,甘肃的敦煌莫高窟、炳灵寺、麦积山,山西云冈,洛阳的龙门等一大批佛教艺术石窟和一些画佛像的名家,对我国民族传统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2、人物画的发展:注重传神,以线为造型基础的方法不仅在艺术实践上贯穿始终,而且进一步提高到理论上予以充分的肯定。3、山水画独立成科:更多的文人士大夫参与绘画活动,专业画家在画史上不仅有了较详细的记载,而且画家论画的风气渐盛,出现了顾恺之等一大批在中国绘画史上有重大影响的画家和一些绘画理论著作。总之,在这个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中,思想文化南北交融,东西并汇,我国美术的各个门类在内在精神和风格式样上都有所转变,有所发展,为唐代美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第二节佛教美术一、佛教美术的兴起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至5世纪的古印度。佛教美术是为了传播佛教思想而兴起的。佛教在西汉传入中国内地。但是在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汉代,佛教一般被视为道术的附庸,并无多大的市场。进入魏晋南北朝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佛教和佛教美术便在我国迅速地兴盛起来。西北丝绸之路是佛教文化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传播通道。我国著名的石窟,如新疆克孜尔千佛洞、甘肃的敦煌莫高窟、炳灵寺、麦积山,山西的云冈,洛阳龙门等石窟,都是沿古丝绸之路由西向东分布。应该说这个时期佛教美术的重头戏是在北中国展开的。佛教美术的分类:壁画建筑雕塑二、早期的石窟壁画二、早期的石窟壁画新疆(古称西域)是古代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地方,也是印度佛教传入我国内地的桥梁。最能昭示当年佛教美术辉煌的是占新疆石窟总数3/5的龟兹地区的石窟艺术。龟兹石窟主要分布在库车、拜城、新和境内,最具代表性的有库木吐刺、森木赛姆、克孜尔尕哈、克孜尔、托克拉克埃肯等石窟。克孜尔石窟中3世纪至4世纪的壁画题材主要为佛传故事画、游化说法、因缘故事、涅槃故事等。壁画的表现技法:衣纹起伏较大,线条奔放;而那种细劲均匀流畅如“屈铁盘丝”的线描则同秣兔罗的笈多风格一脉相承。但那种圆脸、小眼、五官集中于面部中央的人物造型,和色彩强烈的对比,以及常常在菱行画格中绘出一个故事情节的做法,具有鲜明的西域民族和地区特色。舍身饲虎图(局部)克孜尔石窟第38窟4世纪敦煌是汉唐河西走廊交通要道的咽喉,东西文化艺术交汇之地。莫高窟开凿于敦煌东南约20公里的断崖上。前秦建元二年直至元代,历代均有建造。被誉为举世无双的东方艺术宝库。莫高窟壁画内容,大体可分为4大类:一是佛像画,即以佛为主体的说法图,是供人们供养礼拜的“神像”;二是故事画,是向人们宣传佛教教义,具有一定情节性的绘画;三是装饰性图案,这些图案都具有象征性意义;四是民族传统神话题材,如西王母、东王公、女娲、伏羲等。在早期壁画中,故事画占据了很大比重。故事画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宣传释迦牟尼生平事迹的佛传故事;二是宣扬与佛有关的度化事迹的因缘故事;三是讲述释迦牟尼成佛前从善积德的本生故事。莫高窟早期壁画中最富人间气息和艺术魅力的作品多为本生故事画。这些故事画通过生离死别、水淹火烧、狼吃虎啖、自刎投岩等悲剧性场面的描绘,将所谓“忍辱牺牲”、“施舍”等大慈大悲的主题思想形象地表现出来。尸毗王本生图莫高窟254窟壁画北魏萨埵那太子本生图莫高窟254窟壁画北魏鹿王本生图莫高窟第257窟北魏三、石窟造像三、石窟造像在魏晋南北朝时代,佛教造像中最重要、最能体现佛教艺术兴盛景象的,无疑是石窟造像。魏晋南北朝时代的石窟造像,就其风格发展演变而言,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十六国时期为第1阶段;北魏孝文帝迁都以前为第2阶段;北魏迁都至正光末年(524)为第3阶段;东西魏至隋统一中国之前为第4阶段。第1阶段以莫高窟、炳灵寺、麦积山诸窟中的造像为代表。第2阶段(即北魏前期)以云冈石窟造像为代表。第3阶段(即北魏后期)以洛阳龙门宾阳洞造像为代表。第4阶段以河北响堂山、山西天龙山等处石窟的北齐造像为代表。第1阶段以莫高窟、炳灵寺、麦积山诸窟中的造像为代表。这个时期造像特点大致都是面相浑圆,宽额丰颊,长眉高挑,形体姿态显得稳重平衡,流露出一种神秘超然、肃穆冷峻的情态,给人以雄伟和威严之感,印度和西域风韵甚浓。一佛二菩萨像(局部)炳灵寺第169窟西秦第2阶段(即北魏前期)以云冈石窟造像为代表。云冈石窟地理位置:以北魏洞窟为主体的石窟群,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的大同市。年代:公元5世纪~公元12世纪。发掘年代:1949年。简介:云冈石窟是中国著名的三大石窟之一。它始凿于北魏年间,沿山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东西绵延约1公里左右。现存主要洞窟53个,小龛110余个,大小造像51000余尊。整个石窟群规模宏大,雕刻精细,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云冈石窟以其气势雄伟、内容丰富的石刻造像著称于世。窟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米,最小的佛像高仅几厘米,各种造像生动活泼,栩栩如生。云冈石窟的雕刻艺术继承了秦汉时代的艺术成就,同时吸收了外来艺术的精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它对后来的隋唐时代雕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意义:云冈石窟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石窟的发展历史和造像艺术,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云冈第20窟大佛北魏云冈石窟20窟第3阶段(即北魏后期)以洛阳龙门宾阳洞造像为代表。龙门石窟座落在洛阳南郊伊水两岸,太和17年(493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在此开始了规模宏大的石窟营造。首先开凿的是古阳洞,,“褒衣博带”式袈裟与略显丰满的面相和体态的并存,两壁的菩萨也是瘦身秀面,脖颈细长,服饰繁杂华丽,神采潇洒飘逸。这种面相清秀、褒衣博带、神采飘逸的造像,与印度、西域以及以往北方造像风格已是大相径庭。它标志着外来佛教艺术与民族传统艺术、鲜卑与南方汉民族审美风尚相融合而生发的新风格的确立。龙门宾阳中洞主佛北魏龙门石窟古阳洞飞天伎乐浮雕第4阶段以河北响堂山、山西天龙山等处石窟的北齐造像为代表响堂山石窟凿于南北响堂二处,其造像式样标志着北魏末期以来佛教造像风格的演变至此已完全确立了——一种不同于清癯俊秀、神情飘逸的龙门式样的新风范。这种新风范具体表现为:面相丰满圆润而略呈长形,肩宽胸硕而腹细,整个造像上大下小呈圆筒状。衣纹轻薄贴体。佛陀的神态温和端庄,给人以敦实沉稳的力量感和质朴亲近的世俗感。响堂山佛像北魏响堂山石窟四、佛教建筑中国佛教建筑是我们民族传统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建筑主要有塔、寺庙、石窟三大类。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北魏第三节人物画的新发展返回主目录返回节目录一、承上启下的人物画发展三国及西晋时期的绘画,就现存的文献资料来看,宣扬儒家思想的三皇五帝、忠孝节义、祥瑞之类的题材仍占重要地位。这个时期美术史上作出最初贡献的画家是曹不兴和卫协。这两位艺术家因开启了从汉代画风向魏晋式转折的新风而留名。二、南朝的人物画玄学风气对当时的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和艺术实践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绘画领域中顾恺之“传神写照”理论的建立及南朝人物画风范的形成与当时的人物品藻之风有着直接的联系。顾恺之(约346~407),字长康,小字虎头,东晋人,出身士族家庭。少年时就以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闻名,并为上层人士所器重。他是典型的士大夫专业画家,并有“三绝”(画绝、才绝、痴绝)女史箴图(摹本局部)顾恺之东晋《列女传.仁智图》洛神赋图卷(摹本局部)顾恺之东晋这个时期在人物画创作和理论探索上有影响的画家有戴逵、陆探微、张僧繇、谢赫等人。陆探微江苏人,主要活动在刘宋孝武帝到南齐武帝时期(453-493年)。他以图画古今名人肖像而著名于世,也兼作一些风俗画和宗教画。他师承顾恺之,用线行笔紧细,气脉贯通,人物造型为“秀骨清像”,给人以生动传神之感,反映了南朝十大夫特有的审美趣味。陆探微也无作品传世,其画风在出土的创作于南京西善桥等地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印壁画等绘画遗迹中得到印证。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拓片局部)南京西善桥砖印壁画晋末张僧繇(yóu),梁武帝时期的名画家,吴中(今江苏苏州)人,一说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生卒年不详。梁武帝天监(502年-519年)中为武陵王国侍郎、直秘阁知画事,历任右军将军、吴兴太守。擅写真、顼道人物,亦善画龙、鹰、花卉、山水等。擅作人物故事画及宗教画,时人称为超越前人的画家。画龙点睛的传说有一年,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这些龙画得维妙维肖,栩栩如生,好像活的一样。游人纷纷前来观看,赞不绝口。但是,大家觉得美中不足的是,这四条龙都没画上眼睛。於是,大家请求张僧繇把龙眼睛点上。张僧繇说:“如果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的!”他这话人们认为很荒唐,根本不可相信,就一再要求他给龙点睛。大家一再要求,他推辞不下只好挥舞画笔,把其中两条龙的眼睛画上。刚刚画完,只见雷鸣电闪,风雨交加,两条巨龙撞毁墙壁,腾云驾雾,凌空而起,飞向天空去了。没有画上眼睛的那两条龙,依然留在墙壁上。于是后来“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讲话或写文章画画时,一两句关键的话(画)会使它们立刻生动起来职贡图(宋摹本局部)梁元帝萧绎东晋以来,系统的绘画理论著作接连问世,如,顾恺之的《画评》、《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宗炳的《画山水序》、王微的《叙画》、谢赫的《古画品录》、萧绎的《山水松石恪》、姚最的《续画品》等。其中谢赫的《古画品录》是探讨人物画理论为主的专著,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较系统的美术史论专著,在画史上享有不朽的声誉。顾恺之画论:顾恺之在绘画理论上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在总结前人理论和艺术创作实践经验上建构的“传神写照”理论体系,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承上启下的理论价值。顾恺之的画论有《魏晋胜流画赞》、《论画》、《画云台山记》3篇。他的画论中最重要的是提出了“传神写照”“迁想妙得”的美学命题,“迁想”是“妙得”的前提,“妙得”是“迁想”的结果,就是说画家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要把主观的情思投注到客观对象中去,使客体之神与主体之神融合为“传神”的、完美的艺术形象。2、谢赫与《古画品录》:谢赫生活在南齐时代(479-502年),是著名的人物画家和美术理论家,擅长肖像和仕女画,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默写功夫。《古画品录》是一部品评体的绘画史籍,保留了汉末以来的若干珍贵史料。文章首先强调了绘画的功能:“图画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指出绘画为封建统治服务是最基本的要求。提出了品画的艺术标准六法论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气韵生动---指画一张画的总体感觉生动与否,系画之魂。骨法用笔---指中国画的用笔必须有骨力,所谓笔力遒劲是也。应物象形---写形、造形。随类赋彩---着色要分类别甚至要分季节及气候条件经营位置---构图传移模写---写真“六法”是一个互相关联的有机整体,“气韵生动”是品画的最高美学准则,实际上是对顾恺之“传神论”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强调作品不仅要表现出人物外在形色,更要注重表现内在的精神气质和性恪特征,画面才有生动感人的艺术魅力。“骨法用笔”与“气韵生动”强调通过用笔来提取人物的骨相法则(刻画容貌),进而揭示他的风神韵度,这是对顾恺之“形神”关系具体生动的解释。后面几法谈的是绘画的观察认识、施色、构图及学习方法。谢赫的“六法”与顾恺之的“传神论”是一脉相承的,他们的理论奠定了中国绘画基本的美学原则和独特的表现法则。三、北朝的人物画校书图(宋摹本局部)可能为杨子华首创北齐山西大
本文标题:中外美术史—第四章南北交融、-东西并汇——魏晋南北朝美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380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