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让初中学生学习物理背后的故事
初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途径初探第1页(共5页)让学生学习物理背后的故事——初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途径初探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朱峻明一、背景《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试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课程的目标是三维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不仅是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培养目标的补充和完善,更是在科学教育本质的认识上的一种飞跃。但由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难把握,时效性又不显著,因此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看得可有可无的现象比较普遍。二期课改实施的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此《课程标准》把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列为课程最重要、最核心目标之一。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它们不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那样容易测量,但是,它们可以制约或者促进认知活动的发展,作为“非智力因素”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布鲁姆认为,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最主要的变量有三个:学生的认知前提、情感特征和教师教学的质。其中情感特性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内在因素和动力。它包括情绪、情感、动机、信心、态度、习惯、思想意识、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非智力的心理品质。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爱、快乐、审美情感等丰富的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伴随着人的一切活动之中。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更与人的需要、利益、兴趣、愿望密切相关。成长中的青少年,需要情感体验过程,这种体验应是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的。物理学科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在情感教育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在物理课上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我们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二、实践如何开发物理学科在情感教育方面巨大的潜力呢?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物理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效途径。物理学史反映了初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途径初探第2页(共5页)物理学的“昨天”,它集中体现了人类探索和逐步认识物理世界的现象、特性、规律和本质的历程。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是物理学的“今天”,现实生活中处处都有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的应用。最新物理成果是物理学的“明天”,现在的学生是未来的创造者和实践者。具体实践方法:在物理课上,让学生自己把物理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以故事的形式演讲给其他同学听,全班学生对其打分评价。(一)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拟订物理故事的主题1.以物理学家的生平为主题在初中物理课本中出现了三十多位著名的物理学家,其中有爱因斯坦、牛顿、伽利略、迪卡尔、摄尔西斯、焦耳、开尔文、法拉第……特别是有发现地球磁偏角的沈括和首先进行小孔成像的研究的墨翟。学习物理学家的生平故事。牛顿、焦耳、瓦特等物理学家,童年时家境贫寒,没有受过完整的正规教育,但对自然现象有强烈的好奇心,在逆境中不懈地努力和追求,最终登上科学顶峰。布鲁诺为捍卫科学真理走上火刑场;伽利略被终身监禁而矢志不移;法拉第经十年的不懈努力做了三百多次的实验,最终得出电磁感应的条件。物理学史上大量事例表明,科学的探究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都是经过曲折和磨练,这需要科学家顽强的意志甚至是献身精神。这些感人的事例,对于培养学生科学思想,顽强意志及忘我牺牲的精神非常有感染力。学习物理学家揭开科学奥秘的探索历程。例如,伽利略通过观察教堂的吊灯的摆动进而发现单摆的等时性;瓦特研究水蒸气冲起锅盖的现象,最终发明蒸汽机;墨翟通过对光的长期观察,作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倒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倒像的原理……这些故事讲述了物理学家从观察生活,到揭开奥秘的历程。故事不仅能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印象深刻,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现象和思考生活原理的良好习惯。2.以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为主题物理规律(包括定律、定理、原理和定则等)是物理现象、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必然趋势及其本质联系的反映。现有的物理知识都是人类与物理世界的长期对话中,经过无数的曲折与反复、抽象、概括而获得的,但物理课本中那种公理化、逻辑化的讲授方式,却掩盖了重要概念、定律和理论的发展过程。学生如果具体了解到它们是根据什么科学问题和实际原型被提出来的,又由于哪些矛盾和发现而得到修正和初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途径初探第3页(共5页)发展,经历了哪些重要发展阶段,为什么呈现出目前的状态,才能真正懂得它们的本质,理解它们丰富的内涵。例如,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伽利略利用理想实验——斜面实验得出结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笛卡尔进一步补充完善: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改变原来的方向。最后牛顿综合他们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创造性研究,系统地总结了牛顿第一定律。此前,多数学生都有与亚里士多德一样的看法,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发展过程以后,学生认识到根据直接观察所得出的直觉的结论不是常常可靠的,必须用实验去验证。理想实验的方法是物理学研究方法之一,是在可靠的实验事实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推理得出的,其结论是可靠的。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3.以生活中物理学的应用为主题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就在同学们身边,发现生活中物理,拉近物理课与学生的距离。学生寻找与思考身边物理学的应用。以“假若没有摩擦力,生活将会怎样?”、“生活中的杠杆”、“轮轴的使用”、“过山车”等等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为主题,让学生发现身边的事例,去解释和总结物理规律,学生听起来熟悉,接受起来也就容易了。生活中物理学应用,丰富我们的课堂,活跃教学气氛,简化概念和规律。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4.以最新物理成果为主题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物理学科最新成果层出不穷,结合初中教学内容,巧妙地把相关的物理知识包装成主题,隆重地介绍给学生。结合核能知识,介绍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过程,以及和平利用核能的秦山核电站和大亚弯核电站的发展情况。在天体运动教学中,介绍长征运载火箭的发展历程及辉煌成就、神州系列航天技术的发展以及中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的地位等等,会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进而增强学习的动力。初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途径初探第4页(共5页)以“厄尔尼诺”、“热岛效应”、“噪声污染”、“核泄漏”等现象为主题,让学生意识到当今世界的环境污染,已严重地危害了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其程度已危及到人类的生存。技术的发展,使物理学的许多原理得到实际应用,从而造福人类,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的物理污染(包括噪声污染、热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及核污染等)。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污染的严重性,要树立和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与大自然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使学生“学会关怀”,关怀社会,关爱环境,热爱大自然,关怀人类社会的发展,关怀人类的命运,关怀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问题,并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二)以发展学生能力为本,选择物理故事的展现形式教师提前一周,对全班学生公布下一周物理故事的主题,学生一个人或几个人认领感兴趣的主题。学生利用网络收集资料,并且根据自己的观点加以整理,最终以多媒体课件为载体,向全班同学进行演讲。1.收集资料,培养学生有效获取信息的能力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源泉。网络环境最突出的优势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和资料。强大的搜索引擎为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了便捷的路径,短时间内接受了大量的信息,扩展了学生的视野,打破书本局限。学生根据所选的主题在网络中搜索相关的资料,培养学生有效地、高效地获取信息的能力。2.整理资料,培养学生独立判断的能力由于主要资源不再只是课本而是因特网,学生拥有相对无限信息的资源。在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学生必须熟练地、批判地评价、使用搜索的到信息。在分析判断的过程中,学生学会取舍,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把资料整理成课件,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独立判断的能力,符合信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3.演讲资料,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物理课上,学生在讲台讲述自己准备的物理故事,面对全班同学尝试做一名小老师。每个同学都会充分准备,字斟句酌,生怕自己表达不清或者是表达不好。每一个学生都愿意表现自己的,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只要教师提供给他们宽松和谐的氛围,就能在演讲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把学生培养成有思想、善交往,善于表达自己思想的具有健全品质的人。(三)激发学生情感,对物理故事进行评价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发挥。对学生讲述物理故事的初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途径初探第5页(共5页)评价,可采用全班参与的方式,以描述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为主。充分体现评价的民主性,营造和谐、团结的评价气氛,从而,达到相互交流和激励的目的。教师进行小结,将自己对学科的深入探索和执着追求的精神,热忱和感受随着教学内容一道带给学生,以拨动、引发、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涟漪和共鸣。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敢于提出个性见解,表达个人想法。鼓励性评价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本学科的热忱和兴趣,而且能进一步影响学生的的态度,价值观。三、体会与反思(一)依据课标,挖掘物理课程教材的资源让学生讲述物理故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在物理教学中落实三维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目的是否能够达到,选择的主题是关键。实践证明只有主题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适时地穿插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落实起到促进作用。课本中蕴含丰富的资源,如“你知道吗?”的知识专栏、文学与科学栏目、指路牌栏目等,提供大量的相关内容。这些内容不是考试的知识点,很容易被教师和学生忽略,但一旦被挖掘,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的认识。(二)利用网络,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潜力现在的初中生对网络的使用,大多是从喜爱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开始的。让学生根据主题利用网络获取有效的信息,增强学生上网的目的,引导他们对网络的功能形成正确的认识。初中物理课程教材涉及的物理领域很多,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利用网络深入学习。从网络中获取有效信息,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潜力。(三)教学相长,提高教师理解课标的能力有人说,课程改革“成也教师,败也教师”。对三维课程目标的深刻内涵,教师不可能仅仅通过理论学习就能完全理解,必须通过大量的课堂实践不断摸索形成。让初中学生讲述物理背后的故事,能够帮助教师真正了解学生对物理的认知水平。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现有的认识水平,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物理学本身就是科学知识、科学过程与思维方法和科学文化的统一。三维课程目标是物理学本质的特征在物理教育中的反映。学生讲述物理背后的故事,主动了解物理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有利于激发学习热情,拓展视野;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收集、整理、演讲资料”,领略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本文于2007年11月发表于上海教学研究)
本文标题:让初中学生学习物理背后的故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464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