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上海市进才中学2013届高三期中考试试卷
上海市进才中学2013届高三期中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物理学科试卷(2012年11月)命题教师王肇铭审题教师史长青一、单项选择题(一)(每题2分,共16分)1.在任何相等的两段时间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不同的运动是()A.自由落体运动B.平抛运动[C.匀速圆周运动D.竖直上抛运动2.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开普勒根据大量观察资料和万有引力定律,提出了关于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B.伽利略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并首先给出了单摆的周期公式C.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卡文迪什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3.科学研究发现,在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没有磁场,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1/6;若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在空中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氢气球和铅球,忽略地球和其他星球对月球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氢气球和铅球都将下落,且同时落地B.氢气球和铅球都将下落,但铅球先落到地面C.氢气球将向上加速上升,铅球加速下落D.氢气球和铅球都将上升4.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作用下,木块A、B保持静止。若木块A与B接触面是水平的,且F≠0。则关于木块A和B的受力个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A一定受4个力,木块B可能受6个力B.木块A一定受4个力,木块B可能受5个力C.木块A可能受3个力,木块B可能受5个力D.木块A可能受3个力,木块B可能受4个力5.有一个在y方向上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其位移-时间图像如图甲所示.关于图乙的下列图中可作为该物体的速度v-t图像的是()6.如图所示,木块M可以分别从固定斜面的顶端沿左边或右边由静止开始滑下,且滑到A点或B点停下。假定木块M和斜面及水平面间有相同的动摩擦因数,斜面与平面平缓连接,则()A.距离OA等于OBB.距离OA大于OBC.距离OA小于OBD.无法做出明确的判断7.一质量为M的球放在一个光滑的无盖盒子里,盒子的大小比球略大些,盒子沿一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滑下,则()A.球对盒子前壁的压力为MgsinαB.球对盒子前壁的压力为零C.球对盒子后壁的压力不为零D.盒子对球的总作用力为Mg8.图甲为打捞“南海一号”宝船的示意图。图中A为沉箱,A形状如一个中空且上下底面敞开的长方体。打捞作业时,先将沉箱沉入海底,靠控制方位及控制沉入海底深度使宝船B全体进入沉箱腔体内,然后潜水员在海底部分清淤后,将宝船与沉箱加因成一个刚性结构。起吊时,吊钩P起吊与沉箱连接的钢缆,使沉箱连同宝船一齐上浮。整个起吊过程极其缓慢,经历数小时。图乙是起吊宝船至海面过程中吊钩受力F的可能示意图(G为沉箱与宝船的重力),其中最可能符合实际情况的图是()二、单项选择题(二)(每题3分,共24分)9.如图所示,两相同轻质硬杆1OO.2OO可绕其两端垂直纸面的水平轴O.1O.2O转动,在O点悬挂一重物M,将两相同木块m紧压在竖直挡板上,此时整个系统保持静止。fF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摩擦力的大小,NF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正压力的大小。若挡板间的距离稍许增大后,系统仍静止且1O.2O始终等高,则()A.fF变小B.fF变大C.NF变小D.NF变大10.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50N,分力F1的方向与合力F的方向成30°角,则()A.如果分力F2的大小为35N,分力F1的大小是唯一的B.如果分力F2的大小为35N,分力F2的方向是唯一的C.如果分力F2的大小为25N,分力F1的大小是唯一的D.如果分力F2的大小为25N,分力F2的力向可取任意方向MAOBFFFFGGGGOtOtOtOt(A)(B)(C)(D)乙甲PABθ11.如图所示,水平高台上有一小车,水平地面上有一拖车,两车之间用一根不可伸长的绳跨过定滑轮相连。拖车从滑轮正下方以恒定速度沿直线运动,则在拖车行进的过程中,小车的加速度()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12.一水平抛出的小球落到一倾角为的斜面上时,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运动轨迹如右图中虚线所示。小球在竖直方向下落的距离与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之比为()A.tanB.2tanC.1tanD.12tan13.质量相同的两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并进。当它们同时从车上推下质量相同的物体后,甲车保持原来的牵引力继续前进,乙车保持原来的功率继续前进,经过一段足够长的时间后()A.甲车超前,乙车落后B.乙车超前,甲车落后C.它们仍齐头并进D.甲车先超前乙车,后落后乙车14.在xOy平面内有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为2m/s,振幅为A。M.N是平衡位置相距2m的两个质点,如图所示。在t=0时,M通过其平衡位置沿y轴正方向运动,N位于其平衡位置上方最大位移处。已知该波的周期大于1s。则()A.该波的周期为53sB.在t=13s时,N的速度一定为2m/sC.从t=0到t=1s,M向右移动了2mD.从t=13s到t=23s,M的动能逐渐增大15.目前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小的黑洞,其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数量级为12210m/s,质量M和半径R的关系满足22McRG(其中c为光速,G为引力常量),则该黑洞的半径约为()A.212mB.45kmC.90kmD.165km16.近地人造卫星l和2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分别为T1和T2,设在卫星l、卫星2各自所在的高度上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分别为g1、g2,则()A.4/31122gTgTB.4/31221gTgTD.21122gTgTD.21221gTgT三、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16分)17.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B.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18.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1=3kg,m2=4kg,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甲、乙间的动摩擦因素为1=0.6,物体乙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2=0.5。现用水平拉力F作用在乙物体上,两物体一起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F突然变为零,且甲、乙两物体仍保持相对静止,则()A.物体甲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力B.物体甲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大小为18NC.物体甲的加速度方向向右D.物体甲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19.在空气阻力不计时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上升时间为t1,下降时间为t2,如果有空气阻力且大小不变时,用同样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上升时间为t3,下降时间为t4,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1大于t3B.t2大于t4C.t1+t2可能等于t3+t4D.t1+t2小于t3+t420.如图所示,三角形板ACD在竖直平面内绕C点沿顺时针方向以角速度匀速转动,∠ABC为直角且AB=BC=L.一质点P沿AD边作匀速运动,当三角形板ACD转动一周时P恰好从A点运动到B点,关于质点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P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B.质点P在B点的速度为LC.质点P在A点的动能大于B点的动能D.质点P在A点的速度方向与AB边的夹角为)122(1tg四、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21.如图所示,重为G的匀质直角三角形薄板ABC,AB边长为L,∠BAC=θ,A为光滑的固定转动轴。现用垂直于AB边的力F作用在B端,使薄板的AB边处于水平方向且平衡,则三角形薄板的重心距离转动轴A的水平距离为。如果要求维持上述平衡状态的作用力最小(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均可以改变),则该最小作用力为。AFBCθF甲乙22.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冲上倾角为30º的固定斜面,物体的加速度为35g(g为重力加速度),物体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则物体在一这过程中动能损失了___________,机械能损失了___________。23.在均匀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均在同一直线上。图中正方形方格的边长均为1.5cm,波源在坐标原点O。t=0时波源开始向y轴负方向振动,经过0.24s时间第三次形成如图所示的波形。则此波的周期T为________s,波速为________m/s。24.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在水平面上用水平力拉一质量为1kg的物块,使物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该同学测得不同时刻物块的速度v和拉力F,并绘出v-1/F图像(图乙),其中线段AB与v轴平行,所用时间为2s,线段BC的延长线过原点,所用时间为4s,v2为物块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此后物块的速度和拉力保持不变。不计空气阻力,则2s末(B点)拉力的功率为W,这6s内物块的位移为m。25.用铁锤将一铁钉击入木块,设木块对铁钉的阻力与铁钉钉入木块的深度成正比。如果铁锤每次做功都相等,击打三次恰好将铁钉钉入木块,测得第三次钉入木块的深度为0.58cm,那么第一次钉入木块的深度为cm,该铁钉的长度为cm。五、实验题(共24分)26.(4分)由两个波源产生两列波长相同的机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相遇并叠加,图中的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已知两列波的振幅分别为A和2A,P点位于M、N连线上靠近M点的位置。则P点的振幅()A.约为AB.约为2AC.约为3AD.约为3A/227.(6分)(1)某物理兴趣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深入研究平抛运动。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A.B小球处于同一高度,M为A球中心初始时在水平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使A球沿水平方向飞出,同时松开B球,B球自由下落。A球落到地面N点处,B球落到地面P点处。测得mA=0.04kg,mB=0.05kg,B球距地面的高度是1.25m,M.N点间的距离为1.500m,则B球落到P点的时间是____s,A球落地时的动能是____J。(忽略空气阻力,g取10m/s2)F图甲1F/N-1Av/(m·s-1)12BC2.4v20图乙30º28.(6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力传感器和光电门传感器探究“动能定理”。将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重物G相连,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水平轨道上A、B两点各固定一个光电门传感器,用于测量小车的速度v1和v2,如图所示。在小车上放置砝码来改变小车质量,用不同的重物G来改变拉力的大小,摩擦力不计。(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①测量小车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1,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重物G相连,正确连接所需电路;②将小车停在点C,由静止开始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除了光电门传感器测量速度和力传感器测量拉力的数据以外,还应该记录的物理量为_________;③改变小车的质量或重物G的质量,重复②的操作。(2)右侧表格中M是M1与小车中砝码质量之和,E为动能变化量,F是拉力传感器的拉力,W是F在A、B间所做的功。表中的E3=__________J,W3=__________J(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9.(8分)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1)某同学尝试用DIS测量周期。如图,用一个磁性小球代替原先的摆球,在单摆下方放置一个磁传感器,其轴线恰好位于单摆悬挂点正下方。图中磁传感器的引出端A应接到____________。使单摆做小角度摆动,当磁感应强度测量值最大时,磁性小球位于____________。若测得连续N个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则单摆周期的测量值为____________(地磁场和磁传感器的影响可忽略)。(2)多次改变摆长使单摆做小角度摆动,测量摆长L及相应的周期T。此后,分别取L和T的对数,所得到的lgT-lgL图线为____________(填:“直线”、“对数曲线”或“指数曲线”);读得图线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为c,由此得到该地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_。次数M/kg|v22-v12|/m2s-2E/JF/NW/J10.5000.7600.1900.4000.200
本文标题:上海市进才中学2013届高三期中考试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543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