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南京市2013江宁区物理一模试卷及答案
2013年江宁区九年级模拟物理试题(一)本试卷中g取10N/kg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在“有关声音的探究活动”中,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设计并完成了图中的四个实验,活动后他们彼此交流了自己的活动情况,各自的表述如下:①甲图中,用力敲击鼓面时,看到鼓面上的纸屑跳起来;②乙图中,用抽气机向外抽气时,听到的玻璃罩内闹钟的铃声逐渐变小;③丙图中,把发声的音叉放入水盆中,看到音叉激起水花;④丁图中,用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发生变化;以上可以“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的是xKb1.ComA.①②B.①②③C.①③D.①③④2.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3.针对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第1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第2题图第7题图A.甲图是光由空气进入水中时发生的折射现象B.乙图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丙图是凸透镜起“放大镜”效果形成的D.丁图是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成像”观察和矫正自己的舞姿4.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物体距透镜5cm时,成正立的虚像B.当物体距透镜1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大D.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也应使光屏远离透镜5.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B.用鼻子闻到花的香味,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xkb1.comC.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能够吸引纸屑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D.太阳是太阳系中心,也是宇宙的中心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止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B.静止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灯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物体只有受力时,才会运动D.力不是使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原因7.为了探究压强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老师准备了如图所示的器材:①用钉子做腿的小桌、②海绵、③砝码、④木板、⑤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⑥装有沙的容器等供同学们选择.同学所选的四组器材中,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A.①③⑤B.②⑤C.③④⑤D.②③④8、.图中所示家庭用电的一些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的是9、举重是我国的优势体育项目.某运动员先后举起甲、乙两个不同的杠铃,所做的功W与杠铃上升高度h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甲、乙两个杠铃的重力大小关系是()A.G甲G乙B.G甲=G乙C.G甲G乙D.因为举的高度不相同,无法判断10、关于能量和能源的利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第8题图第9题图A.化石能、水能、风能均是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无法被人类直接利用C.目前的核电站都是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D.因为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存在能源危机11.对物理量的估测,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A.人沐浴时水的温度一般是60℃B.家用挂壁式空调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5AC.两个鸡蛋的重力约为10ND.初中生跑100m所需的时间约为8s12、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能说明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的是()..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8分)13、(5分)图中⑴是小明同学利用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组装的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1)小明同学从冰箱内取出了一些小冰粒来做这次实验,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其中某次温度计示数如图⑵所示,此时的温度计示数是▲℃。直到水沸腾6min后停止读数,但继续加热。(2)图(3)是小明根据实验所得数据作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小冰粒熔化过程经历了▲min。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内能▲(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3)根据所画的图像分析可知当时的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4)小明发现自己组的水比邻组的水先沸腾,水先沸腾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14、(3分)如图甲所示,将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水平推力F1向右缓慢推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推动木板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对桌面的压强▲。木板受到桌面摩擦力▲(“变小”、“不变”或“变大”)。第12题图第13题图第14题图15.(2分)在甲、乙、丙三幅图描述的现象中,揭示的物理原理相同的是▲两幅图,其物理原理是▲。16、(3分)一个重力为0.5N的鸡蛋悬浮在密度为1.02×103kg/m3的盐水中静止不动如图甲。此时鸡蛋受到的浮力是▲N。为了使鸡蛋浮出水面,应该向容器内加▲(选填“盐”或“水”)。将图乙所示的鸡蛋从容器中取出后,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7.(3分)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N的物体在10s内被匀速提升了1m.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500N,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1)做的有用功是▲J,(2)拉力F的功率是▲W。(3)要提高此装置的机械效率可采用措施有▲(写出一种即可)。xkb1.com18、(4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15V,电阻R0=30Ω,滑动变阻器标有(100Ω2A),电路两端电压U=24V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电压表的示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滑动变阻器能够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为▲Ω,这个电路中消耗的最小电功率是▲W。19.(2分)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屏上标出了三个区域,其中能让温度计示数明显升高的区域是▲;能识别人民币真伪的区域应该是▲。20(2分).现有三个轻质带电小球A、B、C被细线悬挂在空中,它们静止时的情况如图所示.若小球B带负电,则小球A带▲电,小球C带▲电.(选填“正”或“负”)第16题图第17题图第15题图第22题图第20题图第19题图第21题图第18题图21、(2分)如图所示为内燃机工作时的某冲程示意图,该冲程是▲冲程,该冲程中能量转化方向是▲能。22、(2分)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闭会后,要使电阻R1、R2并联,甲表是___▲___(选填“电流表”或“电压表”,下空同),乙表是_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题共l0小题,共48分.31(5、6)各2分、32题6分,解答31(4、5)、32题时应有公式和解题过程)23、(3分)(1)如图所示,测得一枚纽扣的直径是________cm。(2)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s。:(3)如图所示,在练习使用电流表的实验中,某同学发现电流表(0~3A)的量程刻度值标示不清,根据你对电流表的了解,电流表的正确读数是A.24、(6分)(1)完成图(1)中的光路。(2)画出图(2)中物体A所受的重力和A对B的压力(3)在图(3)中,标出小磁针的N极及磁感线的方向。25.(4分)小方同学为了测量某物体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A.如图甲,将适量水倒入量筒内,读出其体积V1;B.如图乙,用细线将物体系住浸没在水中,读出其体积V2;C.如图丙,将物体从水中取出,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m;D.计算物体的密度。(1)老师提醒小方,在图丙中操作有误,这个错误是▲;(2)小方改正错误后,天平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丁所示,则物体质量是▲g。(3)老师再次提醒小方,如果不考虑细线的体积,这样测量的密度结果比真实值要▲(选填“偏大”、“相等”或“偏小”),原因是▲。xkb1.com第25题图第26题图第23(1)题图第23(2)题图第23(3)题图第24(2)题图第24(3)题图第24(1)题图第27题图26(3分).小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取两个同样的棋子,把棋子A放在玻璃板的前方,将棋子B放置在玻璃板的后方。(1)实验前,他猜想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为了检验这个猜想是否正确,应采取的具体操作是▲。(2)调节棋子B的位置,直到▲时,棋子B的位置即为棋子A的像所在的位置;(3)取两个同样的棋子是为了比较像和物体▲的关系;27、(4分)小明、小华和小丽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XkB1.com小明猜想:物体的动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小华猜想:物体的动能可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小丽做了如下两个实验分别对两位同学的猜想进行了探究。实验一:让不同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撞击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看哪次木块被推得远(如图所示).xkb1.com(1)本实验研究的是▲(选填“木块”、‘小车”或“斜面”)的动能与它的▲的关系.(2)实验中通过观察▲来比较动能大小的。实验二:小丽接着又用所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探究另一个猜想是否正确。(3)小丽的做法是▲。28.(4分)小星和小明分别在两个小组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1)将杠杆安在支架上,并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a),这样做的好处是▲。(2)在支点左侧加挂钩码,在支点右侧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如图(b),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记录了左侧钩码离支点距离,及所挂钩码数(其中每个钩码重为1N),右第28题图侧挂钩离支点距离及拉力的大小。从图(c)读出的拉力为▲N。(3)小星保持图b中的相关数据不变,只改变拉力的方向,如图(d),仍然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并记录了相关实验数据,他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按图b所示进行实验,通过挂钩码分别改变F1、F2,通过对实验所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5)其他小组的同学认为小明的结论是不正确,你能利用上述▲图做实验即可验证你的观点。29(3分)、张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的电阻之间的关系”。若保持电源电压和电阻箱R1的阻值大小不变,移动滑片P,可测得不同的电流和电压值,如表1所示。然后,他又改变电阻箱R1的阻值大小,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如表2所示。(1)分析表1中的数据可知:▲;(2)分析表2中的数据可知:电流与电阻▲(成/不成)反比。张华觉得奇怪,自己得到的结论与别的小组得出的结论不一样呀!表1电阻R=5Ω表2(3)他决定再次做实验,并请别的同学帮他找出实验中的问题。小丽同学发现当张华当把3Ω换成6Ω的电阻时没有调节滑动变阻器港滑片的位置就直接记录了电流表的示数据。你认为当把3Ω换成6Ω的电阻时,应将图中所示滑片P向▲(选填“左”或“右”)滑动。30.(5分)小华和小丽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他们将质量相等的两瓶煤油中都浸泡着一段金属丝,甲烧瓶中的金属丝是铜丝,电阻为R1,乙烧瓶中的金属丝是镍铬合金丝,电阻为R2。(R1<R2)。(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他把实验电路连接完整.(1分)(2)实验中在两个烧瓶内分别插入温度计,这样做是为了▲来反映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3)实验中,小华和小丽发现乙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升高快.这表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越▲,产生的热量越多。实验序号U1/VI/A110.221.50.3320.4实验序号R1/ΩI/A130.5260.33390.25第29题图第31题图第30题图(4)小丽提议利用该装置改成“比较水和煤油比热容的大小”的实验,则他们应将将甲烧瓶中的煤油换成▲相等的水;将铜丝换成镍铬合金丝,并且与乙烧瓶中的镍铬合金丝的▲相等.通过实验观察,发现装有水的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变化较小,说明▲比热容较大.31、(9分)周六,爸爸开着家里的小汽车带着小明去参观长江四桥,他从电视上知道,南京长江第四大桥位于南京长江第
本文标题:南京市2013江宁区物理一模试卷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554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