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2019年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许巷初中中考物理模拟试卷(解析版)
2019年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许巷初中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4分)下列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取盆子的夹子B.剪铁皮的剪子C.起重机的吊臂D.端着茶杯的前臂2.(4分)一般大型超市出口处都装有报警器,一般是由防盗天线,检测门,检测器构成。使用时只要在商品上贴上具有磁性的软标签,即可达到保护商品的目的。正常购买时,营业员在结帐后,会将具有磁性的软标签消磁,如果商品的软标签未经消磁,当经过检测通道后,检测天线便检测到商品上的标签信号,从而转化为电信号,发出报警声,及时提醒保安人员,从而达到防盗目的。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判断报警器的原理与下列哪个实验相同()A.B.C.D.3.(4分)小明家里有一个球形鱼缸,有一次小明观察鱼缸中的鱼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从鱼缸上方和鱼缸侧方水平观察都能看到鱼,但是,从鱼缸侧方水平观察到得鱼比从鱼缸上方看到的鱼要大,对此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从上方看到的鱼是折射成像,比实际的鱼位置浅,从侧面观察到的鱼是凸透镜成像,为正立放大的虚像B.从上方看到的鱼是反射成像,比实际的鱼位置浅,从侧面观察到的鱼是凸透镜成像,为正立放大的实像C.从上方看到的鱼是反射成像,比实际的鱼位置深,从侧面观察到的鱼是凸透镜成像,为正立放大的实际D.从上方看到的鱼是折射成像,比实际的鱼位置深,从侧面观察到的鱼是凸透镜成像,为正立放大的虚像4.(4分)物理学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法”、“类比法”等科学方法。在下列研究实例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A.研究电流的形成原因时,将电流与水流相比较,从分析水流的形成来分析电流的形成B.判断导体中有无电流的时,根据电流产生的效应来判断电流的大小C.研究多个电阻组成的电路时,求出电路的总电阻,用总电阻产生的效果来代替所有电阻产生的总效果D.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大小关系时,保持电阻大小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值,观察电流如何随电压变化而变化5.(4分)小利同学观察到学校楼道里的消防应急灯,平时灯是熄的,一旦停电,两盏标有“36V”灯泡就会正常发光。图所示是小利设计的四个电路,其中可以起到消防应急灯作用的电路是()A.B.C.D.6.(4分)如图所示是小明设计的一个简易电子身高测量仪的示意图。其中,电源电压恒为6V,电阻R0=20Ω;R是一只固定着的、竖直放置的硬电阻棒,总长为40cm,其接入电路的电阻与接入电路的棒长成正比;金属棒cd和MP(右端P是滑片)与电路接触良好,电阻不计。小明用该测量仪对小聪、小英和小亮的身高进行了测量,其数据见下表。若已知小英测量时,滑片恰在电阻棒ab的中点位置,则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不正确的是()小聪小英小亮A表示数I/A0.200.150.12V表示数U/V2.03.03.6身高h/m1.6A.电阻棒的总电阻是40ΩB.小聪的身高是1.7m,小亮的身高是1.5mC.电阻R0有保护电路作用D.从理论上分析,该测量仪的身高测量范围是1.4~1.8m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40分)7.(6分)某科普杂志报道“火车为何频频出轨”的一篇文章,文中叙述:“高速行驶是近半年来火车出轨的重要原因。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实施火车提速的计划,火车速度越大,惯性也就越大。火车提速后,必将面临类似出轨的安全问题…”。(1)上述文中科学性错误之处是。(2)当我们坐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时,能感觉到迎面而来的火车速度特别快,是因为我们以为参照物。(填“自己乘坐的火车”或“迎面而来的火车”)(3)在火车站或地铁站站台侯车时,人必须站在站台上标注的安全线以外,这是因为疾驶而过的火车周围的空气,人离运动的火车太近易发生事故。8.(4分)如图是指纹的一些图片。指纹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可用来鉴别人的身份。(1)人手掌上也有许多象指纹那样的纹线,在抓物体时能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有利于增大。(2)为了更清晰观察和研究指纹,我们可以借助。(填写一种仪器)三、探究与实验题(每空3分,共48分)9.(9分)在学习了“灯泡的电功率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知识后,小明已经知道:①电功率跟电压有关:电压越高,电功率越大。②电功率跟电流有关:电流越大,电功率越大。课后活动时为验证上述结论,小明与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实验。如图是同学画的实验部分电路图,目的是控制电流相同验证①。为了保证实验顺利成功,实验时应关注:(1)实验中需通过观察比较(填现象)来比较灯泡功率的大小。(2)在该实验中,需要收集的数据是(须明确指明什么的数值)。(3)在验证电功率跟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后,爱动脑筋的小明猜想:“电功率跟电阻之间也可能有一定的关系。”于是,他用一些定值电阻换下小灯泡再和其他相关器材进行实验,所得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表一表二R/Ω510152030R/Ω510152030I/A0.20.20.20.20.2I/A1.20.60.40.30.2U/V12346U/V66666P/W0.20.40.60.81.2P/W7.23.62.41.81.2根据表二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电功率跟电阻阻值之间的实验结论是:。四、分析计算题(共52分,27题6分,28题8分,29题4分,30题8分,31题10分,32题8分,33题8分.)10.(6分)如图所示,雨后的夜晚,路上有些积水,甲、乙两同学在较暗的月光下,在路上相向而行。甲同学看到的现象是水面比路面亮,那么乙同学看到的现象是怎样的?请你对乙同学看到的现象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11.(8分)如图甲所示,某桥梁工程部门在一次工程作业中,利用汽车通过滑轮牵引水下一个圆柱形的物体。在整个打捞过程中,汽车以2m/s的速度匀速向右移动。图乙是此过程中汽车输出功率P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设t=0时汽车开始拉物体。不计滑轮的摩擦和绳重,不考虑水的阻力。试回答:(1)乙图中(填“AB”、“BC”或“CD”)段表示物体被打捞完全离开水面;圆柱形物体的质量是。(2)圆柱形物体上升过程中所受浮力的最大值。12.(10分)会飞汽车不是梦!美国一家公司研制出了“会飞的汽车”(如图),这款车的车身和一般汽车相似,但车门多了两个可折叠的翅膀。在陆地行驶时,翅膀折叠,在空中飞行时,翅膀张开。从汽车到“飞机”的变形在30秒内完成,驾驶员在车内即可完成操作。该车已获准可在美国的空中飞行和公路行驶,是允许上路的第一辆飞行和地面行驶混合车。以下是该车的一些信息:汽车质量600kg发动机功率75kw空中最大飞行速度200km/h最大飞行距离800km地面最大行驶速度150km/h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4×0.03m2(1)该汽车可以在具备长约760米跑道的任何普通机场起飞或降落,汽车降落后,需要在跑道上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下,这是因为汽车具有的缘故。(2)该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3)该汽车以最大飞行速度飞行了800千米,则汽车发动机做功多少?13.(8分)图1是小明设计的调光电路图,他将粗细均匀的电阻丝AB通过滑片P连入电路,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6V.闭合开关S后,滑片P从最左端A滑到最右端B的过程中,小灯泡的I﹣U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电阻丝AB的阻值不随温度变化)求:(1)小灯泡的额定功率;(2)电阻丝AB的阻值;(3)当AB连入电路的阻值R1=2.5Ω时,灯泡消耗的功率为3.2W,此时灯丝的阻值为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解答】解:A、取盆子的夹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夹子属于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故A不符合题意;B、在使用剪铁皮的剪子时,目的是为了省力,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B符合题意;C、起重机的吊臂在工作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C不符合题意;D、人在端茶杯时,若把前臂看成杠杆,支点在肘关节的位置,肱二头肌收缩抬起前臂是动力,茶杯作用在手上产生的力是阻力。端茶杯的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解答】解:据原题中“从而将机械运动转化为电流,显示在仪表上”可知,该过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A、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故是电动机原理,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错误;B、该实验是电磁感应实验,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正确;C、该实验是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影响因素的实验,故错误;D、该实验是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故错误。故选:B。3.【解答】解:(1)从上方看鱼,当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鱼的位置稍高一点,即看到鱼的像比实际的鱼位置浅;(2)从侧面看到的鱼,鱼的身体和玻璃缸之间的水形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凸透镜。鱼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4.【解答】解:A、研究电流的形成原因时,将电流与水流相比较,从分析水流的形成来分析电流的形成,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类比法;B、判断导体中有无电流时,根据电流产生的效应来判断,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电流不能直接观察,根据电流产生的效应间接知道了电流的存在或大小,采用的是转换法;C、研究多个电阻组成的电路时,求出电路的总电阻,用总电阻产生的效果来代替所有电阻产生的总效果,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等效法;D、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大小关系时,保持电阻大小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值,观察电流如何随电压变化而变化,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故选:D。5.【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各图可知,当照明电路正常工作时,电磁铁具有磁性,吸引衔铁,使消防应急灯所在电路断开,而当停电后,电磁铁失去磁性,衔铁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弹起,与触点接触,两灯泡连接,且为并联。因此,对照各图发现,只有图C符合这一要求。故选:C。6.【解答】解:电阻棒的总电阻是R=2×=2×=40Ω,故A正确。已知总长为40cm,所以1cm的电阻为1Ω,小聪量身高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1===10Ω,所以接入电路的长度为10cm,所以小聪的身高是160cm﹣20cm+10cm=150cm=1.5m,小亮量身高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2===30Ω,所以接入电路的长度为30cm,所以小亮的身高是160cm﹣20cm+30cm=170cm=1.7m,故B不正确。当滑片在a点时,滑动变阻器全部接入电路,所以测量范围最大是160cm﹣20cm+40cm=180cm=1.8m,当滑片在b点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为0,所以测量范围最小时160cm﹣20cm=140cm=1.4m.故D正确。电阻R0有保护电路作用,故C正确。故选:B。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40分)7.【解答】解:(1)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有关,所以文中“火车速度越大,惯性也就越大”是错误的;(2)以自己乘坐的火车为参照物,迎面而来的火车相对速度更大,所以感到速度特别快;(3)火车行驶时,火车两侧附近的空气流速很大,压强变得很小,在外面大气压的作用下,火车附近的物体会受到向火车的压力作用,容易发生危险。故答案为:(1)火车速度越大,惯性也就越大;(2)自己乘坐的火车;(3)流速很大,压强很小。8.【解答】解:(1)人手掌上也有许多象指纹那样的纹线,在抓物体时能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2)放大镜属于凸透镜,当将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距以内时,可看到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这就是放大镜的原理,因此,为了更清晰观察和研究指纹,我们可以借助放大镜。故答案为:(1)摩擦;(2)放大镜。三、探究与实验题(每空3分,共48分)9.【解答】解:(1)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灯泡越亮。所以实验中可通过观察比较灯泡的亮度来比较灯泡的功率大小,这里用到的转换法;(2)由猜想知,灯泡的电功率大小与灯泡的电流和电压有关。为了验证①,需要控制通过灯泡的电流相等,使灯泡两端电压不同,所以实验中要测量两灯泡两端的电压U1、U2;(3)由第二个表格中数据可知,电压相同,电阻增大为原来的几倍,功率就减小到原来几分之一,所以可得结论为:电压相同时,电功率跟电阻成反比。故答案
本文标题:2019年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许巷初中中考物理模拟试卷(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612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