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黑龙江省哈尔滨十九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十九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8单项选择,9-12多项选择,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积小的物体一定能看成质点B.路程总是大于位移的大小C.天宫一号发射升空是在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整,这是时刻D.速率是矢量2.皮球从3m高处竖直下落,又被地板弹回,在距地面1m高处被接住,则皮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A.4m、4mB.3m、1mC.3m、2mD.4m、2m3.如图所示,我国运动员刘翔获得雅典奥运会110米跨栏冠军,成绩是12秒91,在男子110米跨栏中夺得金牌,实现了我国在短跑中多年的梦想,是亚洲第一飞人.刘翔之所以能够取得冠军,取决于他在110米中()A.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B.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C.平均速度大D.起跑时的加速度大4.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4m/s2,那么()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4m/sB.每秒钟物体的速度增加4m/sC.第3秒初的速度比第2秒末的速度大4m/sD.第3秒末的速度比第2秒初的速度大4m/s5.如图所示为一个质点的x﹣t图象,则下列图中与之对应的v﹣t图为()A.B.C.D.6.2006年我国自行研制的“枭龙”战机04架在四川某地试飞成功.假设该战机起飞前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所需时间t,则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A.vtB.C.2vtD.不能确定7.甲、乙两辆汽车速度相等,同时制动后,都做匀减速运动,甲经3s停止,共前进了36m,乙经1s停止,则乙车前进的距离为()A.9mB.18mC.12mD.36m8.一个自由下落的物体,前3s内下落的位移是第1s内下落位移的()A.2倍B.3倍C.6倍D.9倍9.下列所描述的运动的中,可能的有()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B.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C.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D.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10.某物体从A点开始沿一直线运动,它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第1s末和第5s末离A点距离最远B.物体在第2s内和第3s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C.物体在4s末返回出发点AD.物体在1s末、3s末、5s末速度方向改变11.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火车,在第10s末的速度为2m/s,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前10s内通过的位移为10mB.加速度是0.2m/s2C.10s内平均速度为1m/sD.第10s内通过位移是2m12.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m甲:m乙=5:1,甲从H高处自由下落,乙从2H高处同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B.在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二者速度相等C.甲、乙在空气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2D.甲落地时,乙距地面的高度为H二、实验题(共1小题,共14分)13.用接在50Hz的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的运动情况,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量得0与1两点间的距离x1=3.0cm,1与2两点间距离x2=4.6cm,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1点时小车的运动速度v1=m/s,小车的加速度a=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0=4m/s,加速度为a=2m/s2,求:(1)物体运动的前2秒时间内的位移是多少?(2)物体运动到第2秒末的速度是多少?15.直升飞机静止在空中,跳伞运动员飞机上跳下,他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3s后打开伞,以2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4m/s,(g取10m/s2)则:(1)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的速度为多少?(2)飞机距离地面多高?16.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甲以a=2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匀加速行驶,乙在甲的前方s=12m处以v=4m/s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匀速运动,问:(1)甲何时追上乙?甲追上乙时的速度为多大?(2)在追赶过程中,甲、乙之间何时有最大距离?最大距离为多少?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十九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8单项选择,9-12多项选择,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积小的物体一定能看成质点B.路程总是大于位移的大小C.天宫一号发射升空是在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整,这是时刻D.速率是矢量【考点】2F:矢量和标量;16:时间与时刻.【分析】质点是只计质量、不计大小、形状的一个几何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的科学抽象,能否看作质点与物体本身无关,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解答】解:A、体积很小的物体不一定能看做质点,比如原子体积很小,在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的时候是不能看成质点的,故A错误;B、路程总是大于等于位移的大小,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物体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故B错误;C、天宫一号发射升空是在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整,这是发射升空的时刻,故C正确;D、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为标量,故D错误.故选:C.2.皮球从3m高处竖直下落,又被地板弹回,在距地面1m高处被接住,则皮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A.4m、4mB.3m、1mC.3m、2mD.4m、2m【考点】15:位移与路程.【分析】位移是从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而路程是物体运动路线的长度.【解答】解:由题,皮球运动的起点距地面3m,终点距地面1m,则皮球通过的位移大小为x=3m﹣1m=2m.皮球通过的路程S=3m+1m=4m.故选:D.3.如图所示,我国运动员刘翔获得雅典奥运会110米跨栏冠军,成绩是12秒91,在男子110米跨栏中夺得金牌,实现了我国在短跑中多年的梦想,是亚洲第一飞人.刘翔之所以能够取得冠军,取决于他在110米中()A.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B.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C.平均速度大D.起跑时的加速度大【考点】19:平均速度;1A:瞬时速度.【分析】平均速度反映物体在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内运动平均快慢程度,110m栏,位移一定,平均速度大的用时少,由此可得答案.【解答】解:110米栏,选手在跑完110米的过程中看谁用时短,由于位移110米一定,用时短的平均速度大.在跑完全程的过程中某时刻瞬时速度大不能说明全程平均速度大,同理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也不能说明全程用时少,起跑时的加速度大不能确定跑完全程用时最短,刘翔之所以取得冠军,是因为在110m栏中他第一个冲过终点,即在相同的位移用时最短,也就是平均速度最大.故选C.4.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4m/s2,那么()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4m/sB.每秒钟物体的速度增加4m/sC.第3秒初的速度比第2秒末的速度大4m/sD.第3秒末的速度比第2秒初的速度大4m/s【考点】1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4m/s2,即物体的速度每秒增大4m/s.【解答】解:A、物体的加速度为4m/s2,任意一秒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4m/s.但由于时间未知,无法明确末速度比初速度大多少;故A错误.B、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为4m/s2,每1s内物体的速度均增加4m/s.故B正确.C、第3秒初与第2秒末是同一时刻,速度相同.故C错误.D、任意一秒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4m/s,所以第3秒末的速度比第2秒初的速度大8m/s.故D错误故选:B.5.如图所示为一个质点的x﹣t图象,则下列图中与之对应的v﹣t图为()A.B.C.D.【考点】1I: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根据位移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求出各段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再选择速度图象.【解答】解:由位移图象得到,物体在0﹣1s时间内,速度v1==;物体在1﹣2s时间内,速度v2=0;物体在2﹣5s内的速度为=故选B6.2006年我国自行研制的“枭龙”战机04架在四川某地试飞成功.假设该战机起飞前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所需时间t,则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A.vtB.C.2vtD.不能确定【考点】1E: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19:平均速度.【分析】飞机的初速度为0,末速度为v,整个过程都是做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以求得全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进而可以求得总的位移的大小.【解答】解:整个过程中飞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得,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所以总的位移为x=vt,所以B正确.故选:B.7.甲、乙两辆汽车速度相等,同时制动后,都做匀减速运动,甲经3s停止,共前进了36m,乙经1s停止,则乙车前进的距离为()A.9mB.18mC.12mD.36m【考点】1E: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制动后两车都做匀减速运动,根据位移等于平均速度与时间的乘积,对两车分别列式,联立后求解即可.【解答】解:制动后两车都做匀减速运动,甲、乙两辆汽车的初速度相等,设为v.末速度均为零.根据公式x=,即位移与时间成正比,故:=;得x乙=x甲=×36m=12m故选:C8.一个自由下落的物体,前3s内下落的位移是第1s内下落位移的()A.2倍B.3倍C.6倍D.9倍【考点】1J:自由落体运动.【分析】此题我们可以根据自由落体规律先解出前三秒的位移,再解出第一秒内的位移,然后取比值.【解答】解:设物体第一秒内下落的位移h,时间t1;前三秒下落的位移为H,时间t2由自由落体规律得:h=H=解得:=9故选:D9.下列所描述的运动的中,可能的有()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B.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C.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D.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考点】1B:加速度;17:速度.【分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可知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的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物体速度无关,即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解答】解:A、根据a=可知加速度a由速度的变化量△v和速度发生改变所需要的时间△t共同决定,虽然△v大,但△t更大时,a可以很小.故A正确;B、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变化量的方向,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正,故B错误;C、如果物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那么速度就会增大,如果加速度变小,速度增加得越来越慢,故C正确;D、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大,故D错误;故选:AC.10.某物体从A点开始沿一直线运动,它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第1s末和第5s末离A点距离最远B.物体在第2s内和第3s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C.物体在4s末返回出发点AD.物体在1s末、3s末、5s末速度方向改变【考点】1I: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1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根据速度的变化分析物体离出发点的距离变化,所以可判定2s时,6s时离出发点最远.v﹣t图象的斜率代表物体的加速度.速度匠正负表示速度方向.【解答】解:AC、由v﹣t图象可知0~2s,物体沿正方向运动,4~6s内,物体沿负方向运动,根据v﹣t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位移为正,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位移为负,则物体在0~4s内位移为零,物体在4s末回到出发点,所以物体在第2s末离A点距离最远.由于物体作周期性运动,所以第5s末离A点距离最远.故A错误,C正确.B、v﹣t图象的斜
本文标题:黑龙江省哈尔滨十九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646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