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佛系:都行,可以,没关系。儒系:稍等,抱歉,对不起。法系:免谈,不见,按规矩道系:爱谁谁,别跟我说,上天了。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人,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主张是“无为而治”。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在社会历史观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无不为”,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老子哲学思想可归结为客观唯心主义。他的思想和学说,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大的影响。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老子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后退隐,著《老子》。(函谷)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关于《老子》《老子》又称《老子五千文》、《道德经》或《道德真经》。原为先秦诸子中道家的代表作,后为道教奉为主要经典。《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是其的核心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著名的哲学概念,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它宣扬自然无为的天道观和无神论。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道”,老子反对天道有知,提出了天道无为的思想以及“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即道是构成万物的基础,道并不是有目的地构成世界万物,道是世界万物自身的规律。(顺其自然的出现世界万物)课本中所选的《老子》五章集中体现了他的哲学思想,是其思想的内核和精华。三、课文讲解节选一:道可道(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关键词】道①②③;非常;名①②③;徼jiào道①②③;非常;名①②③;徼【关键字词】这里的“道”指的什么?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特点?(1)“道”具有不可言说性,精深玄妙;(2)“道”是万物的根源和初始。【解析】在这里,“道”指一切存在的根源,是自然宇宙的本体,“道”先于天地万物,至高无上,不依赖任何东西,“道”不是一个实体,难以用语言解释、描述、说明,具有不可言说性,不可以概念化,如果一定要用语言来说明它,只能说它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和本源。老子是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在著作《老子》中认为天地万物大的本原为“道”,老子设立“道”这一个最高范畴,主要是为了方便阐述其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全书围绕“道”这一范畴展开。“无”和“有”都是对“道”的说明,说他“无”,是因为天地初生时,除了“道”,什么东西都没有;说它“有”,万事万物萌发于此。因此说:“道”生“无”,是一切存在(状态)的根源,“无”生“有,万物由此产生。也可以说“道”是“无”中“有”,“有”中“无”。“道”永远存在,运行不息。可以说:“‘道’是中国古典哲学无可争议的最高范畴,道论则可称为中国哲学的缩影”。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理解】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则以随遇自在(自然)作为法则。“自然”:“自”便是自在的本身,“然”是当然如此。老子所说的“自然”,是指道的本身就是绝对性的,道是“自然”如此,“自然”便是“道”,它根本不需要效法谁,“道”是本来如是,原来如此,所以谓之“自然”。“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含意是什么?这表现了老子怎样的宇宙观?在老子看来,“无”,是天地万物发生的最原始状态;“有”是天地万物发生的根子。“有”属于物质范畴,而“无”则是和物质概念相对立的一种哲学概念。如果把“有”界定为具体的物质,那么,“无”就是具体的物质之所以存在的结构方式、时空关系、运动和变化形式等等,也可以用“自然规律”来概括。“有”和“无”不可分,有“有”就有“无”,有“无”就有“有”,纯粹的“有”和纯粹的“无”是不存在的,它们相互对立、相互依存,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有无相生”。一章结束!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节选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第二章)————阅读理解【解释关键词】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认为,道是绝对的、永恒的,但是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事物都是相对的、变动的。美与丑、善与恶、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等等称谓、概念与价值判断,都是在相对的关系中产生的,同时这种相对关系也不断地变动。“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说明一切事物在相对的关系中,显现相成的作用,互相依赖,相互补充。——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解析】【思考】处于矛盾对立的客观世界,人们应当如何对待呢?【解析】老子提出了“无为”的观点。此处所讲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随心所欲,而是要以辩证法的原则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让万事万物都顺着自然之本性萌生、发展。他以圣人为例,教导人们要有所作为,但不要妄为(胡作非为)。用一句话概括老子这段话表达的思想:圣人治国应顺其自然,不恃功而骄。【思考】我们如何看待老子的“无为”思想?无为的思想,又是包含一种矛盾的思想:人有思虑,有知识,有情欲,有作为,都是自然而然的,“有为”,本就是人类生活之必然趋势。而故意放弃思虑,抛弃知识,放弃情欲,放弃作为,实在违反人类生活的自然趋势,所以人为是自然,而抛弃“人为”以返回“自然”,却正好是反自然,正是最大的“不自然”。2021/3/1【思考】我们如何看待老子的“无为”思想?但是道家教人不以得失祸福毁誉穷达使心忧伤,摆脱名利思想,依此修养,实可以得到一种精神的解脱;道家教人不要过分地伤毁自然,让万物按照其自然规律生长,不胡乱地消耗,这也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同时,道家在政治上极力反对强力干涉,反对苛政扰民,反对专制,反对分等级,也有它的重要意义。二章结束!2021/3/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放弃聪明和智慧,百姓才会有百倍的利益;抛弃了“仁”和“义”,百姓才能回到孝慈。放弃追逐巧利,盗贼就会消失。以上三条作为原则法度提出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的认识有所从属:表现单纯、持守朴素,减少私心与欲望,放弃学问,没有忧愁。节选三:绝圣弃智(第十九章)【理解】——这章具体陈述老子的治国主张,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天地大道,本无仁可言。讲求仁义,表明大道已失。对百姓怀有“仁”也属多事,必然会打扰干涉百姓生活,百姓、国家就不宁静。人的天性就讲孝慈。不讲仁义,百姓自然能回复到上慈下孝的状态。老子以为智谋巧虑的产生就意味着纯真本性的迷失,所以我们要防止智巧谋虑,恢复自然本真的状态,见素抱朴(表现单纯、持守朴素)。【深入解析】【延伸理解】在这一章中,老子主张抛弃知识、智慧,抛弃仁义等道德规范。他认为“圣”、“智”产生法制巧诈,用法制巧诈治国,便成为扰民的“有为”之政。抛弃这种扰民的政举,人民就可以得到切实的利益,自然就会产生“无为”治理效果。《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不要扰民,顺其自然发展)不要去管它(无为),他就自然成长(有为)。《老子》第十九章中提出了怎样的改造社会的主张?你如何看待这一主张?【提示】老子认为要想使社会风气淳厚清正,人民得到百倍的好处,必须抛弃聪明智慧、虚仁假义、伪诈贪欲,使人民重新回到单纯朴素、清心寡欲的原始状态,用“无为”的原则去管理。老子的主张显然是片面的。时代要前进,社会要发展,人类的聪明才智总要提高,这是主流。当然,聪明才智在某些人物身上也会带来负面效应——从自私自利到智慧犯罪,但这绝不是知识、智慧本身的罪过。老子关心并希望社会稳定,希望恢复人的自然本性,有积极作用,但作为给社会开出的药方,却是错误的。【解析】三章结束!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译文: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什么能胜过它,(因为)没有什么能代替它。弱能战胜强,柔能胜刚,(这道理)天下无人不知,(但却)没有人能实行。因此圣者说:要能承受国家遭受的耻辱,这才称得上国家的君主;要能承担国家的祸难,这才称得上天下人的君王。正面的话听起来像是反话。节选四:天下莫柔弱于水(第七十八章)【理解】本章以水为例,说明什么道理?弱可以胜强、柔可以胜刚。老子所举水的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老子认为,水虽然表面上看来是柔弱卑下的,但它能穿山透石,淹田毁舍,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阻止不了它战胜不了它;因此,老子坚信柔弱的东西必能胜过刚强的东西。这里,老子用水做喻,就是告诉我们,“圣人”能做到谦卑,言辞谦逊,才能使国家安宁。可用《老子》中“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来概括这种治国的“柔”性。这是老子总结出来的经验,强调在忍让和屈辱中求得生存的可能,积蓄力量,用以夺取最后的胜利。逐渐形成一种中国式的维护生存的生活辩证法。“卧薪尝胆”、“哀兵必胜”、“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宁受胯下之辱”等等。【思考】老子在他的著作中,一再强调“柔”“弱”的一面,我们该如何理解与评价?这一点,就是老子著名的“守柔若强”的思想。他告诫人们只有处于“柔”、“弱”的一方,才永远会立于不败之地。就是说不要过分暴露自己的智慧、力量和优势,要善于隐藏自己的强大,这样就能保持住自己,就能战胜对方而不会被转化掉。2021/3/1补充:上善若水(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上善若水”是老子水的人生哲学的总纲,也是老子人生观的综合体现。“上善若水”——一个人要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做到如水一样至柔之中的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器度。“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理解】“居善地”:一个人的行为如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心善渊”:心境养到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的深沉渊默;“与善仁”:行为修到同水一样助长万物的生命“言善信”:说话学到如潮水一样准则有信;“正善治”:立身处世做到像水一样持平正衡;“事善能”:担当做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和;“动善时”:把握机会,及时而动,做到同水一样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澄止;再配合最基本的原则,与物无争,与世不争,那便是永无过患而安然处顺。水之特性:谦卑、宽容、无争儒、佛、道三家圣哲对水之赞语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佛说:“大海不容死尸”。老子曰:“上善若水。”【理解】从中可看出儒家的精进利生,道家的谦下养生,佛家的圣净无生三面古镜,可以自照自明人生的趋向,应当何去何从;或在某一时间,某一地位如何应用一面宝鉴以自照、自知、自处。四章结束!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理解】国家小,人民少,有各式各样的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看重死亡)不用生命去冒险,不向远方迁徒。虽有车船,没有
本文标题:《老子》五章-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746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