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高级)自考宝典
第一单元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填空:1983年,在原国家教委和香港华夏基金会的资助下,除原有五所大学的附属中学以外,又在六个城市的七所中学开始了计算机选修课实验。同年,原国家教委主持召开了“全国计算机教育大会”,制定了高中计算机选修课的教学大纲。1984年邓小平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1991年10月,原国家教委在山东济南召开了“第四次全国中学生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自1986年“第三次全国中学生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以来,计算机教育所取得的经验和成绩,对其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了分析,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发展思路。济南会议指出: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会议提出今后发展计算机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从事实际出发,注重实效,巩固现有成绩,积极创造条件,分层次,有步骤,有重点的发展。2000年10月25日——27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做了题为“抓住机遇,加速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报告。会议主题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在中小学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指出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宇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的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认识和指导思想上经过了“文化论,工具论,基础文化”的变化过程。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是目前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措施。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运用信息技术从事教学活动是从1982年正式起步的。1982年,原国家教委跟据参加了在瑞士洛桑召开的“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会议”的专家的建议,要求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五所大学的附属中学在大学的帮助下进行计算机选修课的实验。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进程:(1)从重点试验到逐步发展阶段(1982——1991)(2)积极创造条件,加速发展阶段(1992——2000)(3)在中小学完成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阶段(2001——2010)制定高中计算机选修课的教学大纲的目的是:(1)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2)掌握BASIC语言的基本知识并初步具备读,写程序和上机调试的能力。(3)逐步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986年5月,原国家教委在福州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中学生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以下问题:(1)计算机教育发展的地位。(2)计算机教育发展的方向。会议指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计算机教育的工作方针是:积极稳妥的从实际出发,区别不同情况,注重实效,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扩大。(3)教材的编写采用“一纲多本”的原则。(4)发展计算机教育的其他重要途径。“第三次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从此,我国的中学计算机教育开始走上了有计划的扩大实验面,逐步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以福州会议精神为指导,着重进行了以下方面的工作(1,加强计算机教育的研究工作,2,研制中华学习机,3,组织教学软件的开发和评审4,注意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5,对非计算机课程教师进行计算机应用的培训)1982——1991称之为前10年,特征:用于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主要机型为苹果机和中华学习机,苹果机上有固化的BASIC语言,中华学习机除了固化BASIC语言外还增加了LOGO语言。所讲授的内容主要为BASIC语言程序设计。在软件方面,应用软件较少,主要为游戏软件和辅助教学软件。计算机教育的指导思想表现为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文化论起步,向80年代后期的工具论转化。教师队伍主要由数学和物理等学科的教师经短期培训进行组成。学生对计算机有新奇感和神秘感。20世纪90年代初至20世纪末,称之为后十年,特征:教学用计算机在机型上淘汰了苹果机和中华学习机,改为PC,并逐步转为多媒体计算机,即与社会上的通用机型一样。在软件方面,这10年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制作转为与课程整合的实验研究;计算机教育课程的内容扩大以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主的多个模块;网络技术和因特网应用成为主要教学内容之一;课程名称改为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学历和业务水平大大提高,具有计算机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逐渐增多,学生接触和学习计算机的机会大大增加,逐步消除了神秘感。信息素养包括四个方面: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根据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的精神,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具体对中小学生来讲,在信息意识方面,学生对信息技术要有持久的学习应用兴趣,有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强烈愿望;在信息知识方面,学生要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在信息技能方面,学生要掌握常用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的操作技能,会利用信息资源获取信息,有传输信息,管理信息和发达应用信息的能力;在信息道德方面,学生能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的使用信息技术。学生在这四方面所表现出来来的品质就是信息素养的标志。把这四个方面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有机的细化和量化,就可以形成学生各阶段的信息素养标准。信息素养的培养和形成的特征:1信息素养的时代的特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信息时代要求人们具有信息素养,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不断提升信息素养的水平。人们的信息素养必须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信息环境,也就是让学生跟上教育信息化的步伐,成为现代社会的学生。2信息素养与其他基础文化素养和谐发展的一致性特征:现代教育需要学生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良好的信息素养的形成又需要以语文,数学和其他社会与自然科学知识为基础。反过来,在现代教育环境下,信息素养又是实现现代教育理念的基础。这就是说,中小学生在某个阶段或说在某个水平上信息素养的形成是和其他基础文化素养相符相辅相成,和谐一致的。从这一点出发,要求实施信息技术教育的所有人员——领导,教师和工作者将信息技术和谐流畅的融入学校的整个教育工作中,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自然形成信息素养才是我们工作的任务和发展反方向。3信息素养的形成受制于信息环境的差异性特征:信息素养的信息能力形成和一般意义上的读,写,算能力的形成在条件上是有较大差别的。信息能力体现在对计算机和网络的操作和应用上,如果学生没有或很少由上级上网的机会,信息能力的培养就是一句空话。要满足学生上机上网的需求,就需要有相当数量和相当水平的信息设备与教学资源,没有经济条件是办不到的。正是由于这一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而同层次群体的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有很大差异的。4信息素养的实践性标志特征:中小学生在各阶段的信息素养水平应该并能够以在相应阶段接收信息技术教育并溶入学习生活的时间程度体现出来。5信息素养个性发展特征: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也是面向全体学生。对全体学生来说,是形成信息素养的基础,而对每一个学生来说信息素养的形成应该有广阔的个性发展空间。个性发展有学生家庭和学校条件,社会环境,个人兴趣爱好等因素促信息技术教育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1信息技术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作用: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创新发展的事实和对教育创新的引领作用,证明它是素质教育的坚定伙伴和素质教育条件与环境的创造者。2信息技术教育对课程改革的作用2003年3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这是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有一个里程碑。《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进一步确定了信息技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3信息技术教育环境对教学改革的作用:信息技术教育所实施的“校校通”工程,催生了学校信息化教育环境的建设。信息化的教育环境促使教学改革向深层次发展,促使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改变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方式,这又催生了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研究和实践。做一名业务上合格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达到的标准:1具有大学本科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的学历。2具有在学校信息化教育中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3具有在本学科教学过程中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能力。4有帮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5有帮助其他学科教师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研究的能力。课程的新目标和新理念:2003年3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虽然是面向高中阶段,但是它所折射出的理念是涵盖整个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1《课程标准》将信息素养的培养确立为课程目标。2《课程标准》在确立信息素养为课程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构建健康的信息文化的理念。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反思:《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把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新阶段的开始,必须面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反思,才能解惑释疑,从而走向新轨道,开辟新天地。1走出“工具论”,以信息素养为核心,构建信息文化。2走出“零起点”,建立起小学,初中,高中相衔接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3走出“单一化”,创造多元化。4走入“课程整合”,发挥信息技术学科作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主渠道的作用。5走出困惑,需要领导的重视,教师的努力,政策的支持。(困惑:1功利主义作怪,信息技术课程实际不受重视。2课程改革实践,教师顾此失彼。3新《课程标准》,新理念,深入贯彻尚需消化和磨合的时间。4教材众口难调,一本定乾坤可能行不通。5教师的任务重,水平待提升)创新思维: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它具有五个明显的特征: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活跃的灵感。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是根据初中教育的任务和培养目标,信息技术所能起得作用,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以及个性品质和世界观灯烦恼方面所应该完成的任务而做出的规定。课程整合教学的推广与存在的问题:1在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行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从上到下的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研究机构都在互换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解决途径:在提高政策支持力度和各地区学校领导积极推动的前提下,解决好课程整合的缺损链条和薄弱环节的建设是问题的关键;排除躁动,务实求效益是问题核心。现在看来,教师各自为战,一节课一节课地孤立整合效果不佳。从学校乃至整个地区的大系统考虑,寻求水到渠成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2目前看到的许多整合课,距离目标要求还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了种种尴尬现象。(解决途径: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学习,抛弃整合可就是课程整合的理念,走出整合课的小圈子,进入课程整合的大系统,从本科教学目标着手建设教学资源,着眼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出现了“泛化”与“虚化”倾向。(解决途径:由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在特殊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问题。目前,红红轰轰烈烈进行课程整合的繁荣掩盖了其基础理论的缺失。由于课程整合的推广带有很浓的行政色彩,急功近利的思想助长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泛化”与“虚化”倾向。)“整合课”:就是再在一节课堂教学中应用了信息技术,应用的适当也只能是信息技术相符教学,而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相差一个层次。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处理,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发学科学习的过程;在活动中理解感知信息的重要性,分析信息编码以及利用计算机等常见信息处理工具处理信息;发展积极参加信息技术活动,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工作原理和信息技术奥秘的兴趣;在参与信息实践活动的
本文标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高级)自考宝典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750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