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新中国教育出版事业从这里开始……立德树人·守正创新·强化素养——构建教本与学本互为一体的语文教材编写体系王本华人教社中语室邮箱:wangbh@pep.com.cn互动思考1.与语文教育有关的热词2.新教材与原教材相比突出的变化与语文教育有关的热词010302040506@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新教材与原教材相比突出的变化一、教材编写的基本理念教材整体意识整体规划,有机融合,自然渗透立德树人23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制教育语文学习11.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一、教材编写的基本理念2.遵循课标要求,坚持课改方向,守正创新。一、教材编写的基本理念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各版本教材比较研究教材纵横衔接研究教材适切性研究图文配合研究教材编写,研究先行学习策略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积累理解扬弃积累口语写作整合探究文化传承表达与交流语言与思维语文素养策略方法诵读品味梳理理解反思阅读与鉴赏一、教材编写的基本理念3.以学生为本,突出语文素养。1.双线组织单元,创建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重视“基本口粮”三、教材的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人文主题?文体组元?主题+文体?•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强化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按照课标的学段目标要求,细化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训练,落实到各个单元,努力做到“一课一得”,建构适合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体系。•避免两种倾向:强调知识和能力,反复操练,题海战术;淡化甚至取消知识,教学梯度被打乱。语文要素,即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要素,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七上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四时之景亲情之爱校园之美人生之舟生命之趣想象之翼*朗读一:体会语言之美*品味精彩语句*朗读二:体会思想情感*把握作者的情感*默读一:一气呵成*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默读二:圈点勾画*理清作者的思路*默读三:摘录积累*概括文章的中心*默读四:快速阅读*理解联想和想象七下群星闪耀祖国之恋凡人小事修身正己哲理之思科幻探险*精读一:字斟句酌*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情感*精读二:学做批注*学习主要抒情方式*精读三:熟读精思*掌握叙事角度,分清详略*略读:确定阅读重点*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比较阅读*学习主要描写方法*浏览:提取主要信息*对内容和表达有所思考和质疑二、教材的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1.双线组织单元,创建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七上七下整体安排二、教材的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1.双线组织单元,创建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文体阅读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性文章、议论性文章以及实用类文本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教材编写框架注意参照教师用书单元教学意识变化1.教学内容及方法确立性增强,便于教,也便于学。试教中发现:以往备课的惯性思维,导致忽略单元目标及课后练习题。A教读B课内自读C课外自读D整本书阅读•每单元推荐3—5篇•教读课文2—3课,自读课文1—2课•每册推荐6部•由“教读”到“自读”再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课外阅读成为课程的有效组成部分。二、教材的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2.“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设计——强化阅读2.“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设计——强化阅读二、教材的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力图实现三个转变:精读、略读不分,教师主导——学生自主阅读;单篇文章阅读——同类文章或整部作品的阅读;课内阅读为主——向课外延伸拓展,增加阅读量。•力求实现课标倡导的:独立阅读,自主阅读,个性化阅读。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名著导读•每册推荐4部课外自主阅读名著自读课本紧密配合单元课文,精选优秀文本,突出可读性课外古诗词诵读•每单元至少有一两课提供拓展、延伸篇目•每册8首,分2次安排二、教材的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2.“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设计——课外阅读拓展延伸篇目名著简介读书方法专题探究精彩选篇自主推荐主要推荐篇目自主阅读推荐七上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林海音《城南旧事》沈从文《湘行散记》西游记:精读和跳读屠格涅夫《猎人笔记》李汝珍《镜花缘》七下骆驼祥子:圈点批注茅盾《林家铺子》柳青《创业史》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阿西莫夫《基地》J·K·罗琳《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如何让名著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二、教材的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2.“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设计——名著导读注释导读•简明有效•提供背景•精心撰写•提供方法课外古诗词诵读七上七下峨眉山月歌/李白秋词(其一)/刘禹锡竹里馆/王维泊秦淮/杜牧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夜雨寄北/李商隐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贾生/李商隐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逢入京使/岑参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潼关/谭嗣同晚春/韩愈约客/赵师秀二、教材的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2.“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设计——课外古诗词诵读13.注重选文的质量,加大选文的开发力度。二、教材的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好适合教学•特别强调:增加古诗文的阅读量•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文白混编+集中编排•古代诗文总计130篇(首),约占总篇目数的52%。•综合性学习中有一个专门的传统文化专题。二、教材的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3.注重选文的质量,加大选文的开发力度。主题课文第一单元四季美景1春/朱自清2济南的冬天/老舍3*雨的四季/刘湛秋4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曹操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次北固山下/王湾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第二单元至爱亲情5秋天的怀念/史铁生6散步/莫怀戚7*散文诗二首金色花/泰戈尔荷叶·母亲/冰心8《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第三单元学习生活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10*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11*窃读记/林海音12《论语》十二章第四单元人生之舟13纪念白求恩/毛泽东14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15*走一步,在走一步/莫顿·亨特16诫子书/诸葛亮第五单元动物与人17猫/郑振铎18鸟/梁实秋19*动物笑谈/康拉德·劳伦兹20狼/蒲松龄第六单元想象之翼21皇帝的新装/安徒生22诗二首天上的街市/郭沫若太阳船/吴望尧23*女娲造人/袁珂24寓言四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伊索寓言》蚊子和狮子/《伊索寓言》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杞人忧天/《列子》七年级上册选文一览表从选文看变化二、教材的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4.多层次构建自主学习的助学系统,便于学生使用。•新编教材不只是教师的教本,更是学生自学的学本。•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为学习主体,教材编写也特别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从内容到形式,处处为学生考虑,适应学生自学的需要。•例如阅读单元课型的设置、综合性学习过程的指导、名著导读中阅读方法的提示等。文本意识学生意识二、教材的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4.多层次构建自主学习的助学系统,便于学生使用。(1)两类课型:教读和自读二、教材的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4.多层次构建自主学习的助学系统,便于学生使用。(2)加大两类课型的区分力度“预习”兼有助读和作业双重功能,或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或调动阅读期待,或与学生的经验、以前所学进行勾连,或提供必要的文本解读需要的背景知识,或照应单元重点提示必要的阅读方法,或指出阅读中需要思考的问题等,目的在于引导、铺垫、提高阅读兴趣等。教读课文内容、情感、主题、写法、疑难积累、品味、拓展、延伸,与文本以外的内容建立起广泛的联系两个层次练习,体现思维的渐进性,由课内到课外延伸拓展,由理解把握文本到积累梳理语言材料、扩大拓展学习资源,举一反三,内化为语文素养。试教后建议:关注预习提示和课后练习并按教学重点设计,基本就可以比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旁批随文设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或针对课文的关键之处、文笔精华以及写作技法做精要点评,或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启发学生思考。旁批力避结论的直接呈现,强调启发性和引导性。自读课文怎样用好旁批?独立阅读个性化阅读配合单元重点或选取文章的独到之处进行指导,指向学生的自主阅读、独立阅读,并尽可能向课外阅读和学生的课外语文生活延伸,增加阅读量,培养阅读兴趣。《窃读记》冰心《忆读书》冯亦代《书癖》柯灵《书的抒情》二、教材的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4.多层次构建自主学习的助学系统,便于学生使用。(3)教师要有文本解读的意识。课标:独立阅读、自主阅读、个性化阅读、多重对话关键点一:父亲与儿子的故事,不确切,应该是三个儿子的故事,两个父亲的故事,两个孙子的故事,朱自清一身三任的故事,四条生命的故事。(多媒体)让学生填空:生命的链条奶奶的背影(已逝的)父亲的背影(将逝的)作者的人生(壮年的)儿子的生命(未来的)关键点二:重点分析第三次流泪,结论:生命是坚强的,还是(脆弱的);生命是永恒的,还是(短暂的)师:你认为生命是个实实在在的存在,还是一个短暂飘渺的过程?生:生命是个实实在在的存在。师引导:生命是一个短暂飘渺的过程。转眼间祖母死了,父亲老了,作者有点接受不了。——主题:喟叹生命关键点三:解读“背影”为“背+影”:背的影是生命的虚幻,由背到影,生之背,死之影,那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生命轻,才愈珍重,生命轻,才愈珍重。案例:韩军教《背影》文本解读要适度,要适合阅读对象。◎怎样的“文本”——叙事的、描写的、抒情的、托物言志的、说明的、议论的、实用的……◎怎样的限定——语文教学◎怎样的对象——中学生关于案例的微信:理性上觉得学生很难接受,但最后学生真的就和他的理解一致了。苏立康评《品课》(教科社):教学过程中学生尽管有不同的理解,但最后不知不觉都统一到教师的引导中去了。克服文本解读的误区:泛读、浅读、窄读、偏读、错读、散读。二、教材的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4.多层次构建自主学习的助学系统,便于学生使用。(4)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多问一些“什么”或“怎样”:已有基础和经验,兴趣、爱好和个性,解读的能力、可能的障碍。•多给一些方法和习惯,让学生终生受益:圈点批注,朗读、默读、速读,精读、略读、浏览,归纳、概括,大胆发言,勤查字典词典,积累精言妙语……•多给一些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读。•读-思-写-评相结合,让学生思维清晰化,条理化。学生意识教学环节:跳读、美读、品读。品读环节第一个问题:品读,感知合欢树(第8段)你从合欢树上看到了谁的影子?与一个同学对话:哦,看到了母亲的影子,童年的影子(成长的影子)。合欢树成长经历和“我”怎么样?学生:有些相似。师:对。比如说没成活的合欢树就好像是作者的腿残废了,母亲有没有放弃?没有,还是精心地照顾着,终于发了芽,长大、茂盛了,开花了。对不对?就像“我”成长一样。学生站在那频频点头或简单回答“是”“对”“没有”等。◎赵丽宏点评:对《合欢树》的理解非常到位、深刻,整堂课像是在宣示自己对《合欢树》的理解、品读。案例:《合欢树》二、教材的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4.多层次构建自主学习的助学系统,便于学生使用。“人教杯”语文教师与作家同行二、教材的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5.读写结合,强化指导,力求“一课一得”。不同年级有不同的要求,尽可能与阅读配合又自成系统。写作兴趣、写作习惯、一般的记人写事能力文体写作,如说明文、消息、演讲;改编式写作,如仿写、改写议论文、文学创作尝试、扩写和缩写;作文程式学习,如审题立意、布局谋篇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七上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学会记事写人要抓住特点思路要清晰如何突出中心发挥联想和想象七下写出人物的精神学习抒情抓住细节怎样选材文从字顺语言简明二、教材的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5.读写结合,强化指导,力求“一课一得”。七年级写作安排没有细致的观察,没有对生活的热爱,怎么能了解这些细节呢?1.力求调动学生的兴趣,改变害怕写作的现状。二、教材的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2.力求“一课一得”,避免笼统和大而无当。二、教材的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写清楚有感情发挥联想和想象3.加强灵活性和指导性。提示:审题,打开思路,提供方法技巧•文学部落•我的语文生活•有朋自远方来•天下国家•少年正是读书
本文标题:王本华:立德树人·守正创新·强化素养——构建教本与学本互为一体的语文教材编写体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778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