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重温禹迹:绍兴大禹文化采风-钟2012.4
重温禹迹:绍兴禹文化印记——大禹陵文化历史采风大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的奠基者,夏朝的开国之君,又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治水英雄。4000多年前,大禹同炎黄二帝一样,成为华夏儿女共同敬奉和朝拜的立国之祖。大禹在治水中不畏艰险、身先士卒、公而忘私、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伟大品格,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传说远古时期,天地茫茫,宇宙洪荒,人民饱受海浸水淹之苦。尧帝开始起用禹的父亲鲧(gǔn)治理洪水。鲧治水逢洪筑坝,遇水建堤,采用“堙”的办法,九年而水不息。尧的助手舜行视鲧治水无功,将他诛杀在羽山。舜命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他从冀州开始,踏遍九州进行实地考察,决定采用因势疏导洪水的办法。当时的绍兴地区也受到洪水的祸害,被称为荒服之地。大禹治水到了这块荒蛮之地,凿山疏流,将水引入东海,使这片浅海沼泽之地重新成为平原,人民得以从事垦殖为生。每年谷雨时节的祭禹是绍兴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见证,已形成了特有的程序。自公元前2059年左右夏启开端,便有祭禹祀典。1995年4月20日,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公祭大禹陵。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兴的公祭大禹陵典礼已产生了全国性影响,形成了“北有黄陵、南有禹陵”的中华民族祭祀先祖的格局。2007年公祭大禹陵典礼成为“国家级”的祭祀典礼。据史料记载,早在夏、商、周时代就有传统的祭禹礼制和习俗,以后代代承传,延续至今。我们现在所见的大禹陵牌坊,建于1995年公祭大禹时,高12米,宽约14米。牌坊装饰有鸠鸟、应龙、双凤朝阳、椒图及辟邪等石雕,显示了古越族的图腾和大禹陵建筑的特性。199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视察了大禹陵,并亲笔题写了“大禹陵”三个字.1、禹迹·宛委山——大禹得“天书”大禹陵旁的宛委山,与治水英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山内重峦叠嶂,其主峰从谷底平地拔起,直冲霄汉,恰似天柱壁立,十分壮观。相传,黄帝曾建侯神馆于此,后被道教列为第十洞天的“禹穴”即在此。相传大禹在这里得黄帝“金简玉字书”,识山河体势,得百川之理,终于治平洪水。治水完毕,大禹将书藏于洞中,仅有一线缝隙。自司马迁“上会稽,探禹穴”以后,来此寻访“禹穴”,甚至隐居的名人不少。那些年,大禹到过的地方……2、禹迹·会稽山——大禹一生中许多大事件都发生在这里与大禹关系最为密切的还是会稽山。他一生中的几件大事:封禅、计功、归葬都发生在会稽山。据说,这会稽山原名为茅山,后来因为大禹治水成功后,登茅山以朝四方群臣,会稽治国之道,才将茅山改名为会稽山。“会稽”的意思不是计划,也不是记功,而是“会祭”,也就是一同祭祀。大约是在公元前21世纪,大禹治水成功后,舜将首领之位禅让给禹。禹在接受舜的禅让即位后,他在会稽(绍兴)又举行了一次封禅活动。典籍资料中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记载,说的是古代把祭祀天地和部队等同于国家的大事。禹“禅会稽”也就是“修社祀”。这是大禹的一项重大的政治发明,其目的在于通过召集天下诸侯一起祭祀“共同地域”的象征——“社”(国土之神)以建立统一的国家政权——“示天下悉属禹也”。这种政治结盟的形式,在后世叫作“宗庙会同”,实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会盟”之先河。其祭地设施也因此以“江山社稷”之名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按照现代人的说法,大禹在会稽召集天下所有群臣,目的就是向天下昭示,以后我就是领导了。当时,禹正在想用什么办法才能更好展现领导威仪,防风氏正好撞在枪眼上。迟到的防风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合适的理由给大禹展现领导威仪创造了条件。于是,禹就大手一挥,把防风氏“斩以示众”。于是,禹禅会稽和禹斩防风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君臣、示一体、别远近”的具有重要政治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的大会。更具影响力的是,大禹死后,将自己的遗体也安葬在了会稽山,也就是现在成为景区的大禹陵以及为其守陵的娰姓族人居住区域一带。据说,一生勤劳奔波的大禹,是在一次巡视浙江绍兴东南的会稽山时突然发病而死的。但实际上,在他死之前,他已经决定要归葬于会稽山,并设计好了自己的墓的规模形制,同时还不准后人对其墓葬作任何的变动。有专家分析,禹自己下令让群臣把他安葬在“会稽之山”,这“会稽之山”实际上指的就是良渚文化时期出现的那种大规模的土筑高台祭坛。禹还很具体地规定了陵墓的规格,并一再强调“无改亩”,即不许后人更改这个规格。将此事与良渚文化土筑高台祭坛上的大墓相联系,就可明白禹死前的这一努力是为了让自己始终处在领导位置上。当然这仅仅是一家之言,要知道更多的禹葬会稽的原因,有待于后人的研究和探寻。大禹陵由禹陵、禹祠、禹庙三部分组成,其现存的主体建筑,多为明、清及民国时代重建或重修的。大禹陵碑是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绍兴知府南大吉请当时的专家考证后选址建立的。“大禹陵”三字由南大吉题写,整碑高4.05米,宽1.9米,字体雄健有力,漆以朱红,十分鲜艳夺目。碑上原覆有一亭,1956年毁于强台风,1979年根据明代原貌重建,飞檐翘角,气宇轩昂,尤为壮观。“禹葬会稽”的记载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吕氏春秋》。汉时,司马迁在公元前126年专程上会稽,探禹穴,并载入《史记》。大禹陵景区内共有六十余方石碑,散落在景区各处,为便于游客观看,挑选了一部分有代表性的迁列于此。碑廊中,我们看到的最高大的碑,叫《会稽刻石》碑,篆刻于秦代。据记载在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上会稽,祭大禹,登秦望山,眺南海(今杭州湾一带)。感叹之余,命宰相李斯撰文,刻于石上以歌颂秦皇德政,故又名“李斯碑”。碑文字体属秦小篆,是秦统一六国后颁行的文字。字体清秀圆润,在中国书法史上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原碑在秦望山(一说石刻山)上,由于年代久远,早已湮灭。现存此碑是清乾隆年间绍兴知府李亨特根据早期的拓本命高手摩刻上石的。午门建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了,它是木结构建筑,有三个门。中间那扇门的门槛特别高,两边门槛略低。据说,中间的门是皇帝的专用通道,两边门是文武百官通行的,它与门上的七行七颗门钉一样,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一种标志。禹庙:据史书记载,早在夏代,禹的儿子启就建有禹庙。但早期禹庙屡废屡建,地址也不固定。现存禹庙始建于南北朝梁大同十一年(545年),宋代一度改为道观,叫“告成观”,含大禹治水大功告成之意。禹庙经历代重修,现存建筑主要是明末清初的格式。它自南而北,依次为照壁、峋嵝碑、午门、拜厅、大殿,随山势逐渐升高,气势宏伟。禹王殿:殿高、宽均为24米,进深22米,屋顶“地平天成’’四字为清康熙皇帝题写,意为治平大地水患,造福百姓。大殿是整个禹庙的最高建筑物,在民国18年(1929年)曾经倒塌。现存大殿是在民国22年(1933年)重新修建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但仍保持了明清风格。殿内朱梁画栋,斗拱密集,很有气势。大殿正中的大禹像是根据章太炎先生的考证,在1979年由浙江美院美工师塑造的。像后以9把斧头为背景,有三层象征意思:一是象征大禹治水成功划定九州;二是象征大禹治水所用的工具——钺;三是象征皇权,因为“9”是古代数字中最高的一个。大殿陈列四副对联,都是赞扬大禹的丰功伟绩及其高尚品德的。最前面的一副“江淮河汉思明德,精一危微见道心”,是康熙皇帝1689年来祭大禹时所撰,由当代著名书法家沙孟海补书的。“绩奠九州垂万世,统承二帝首三五”,是乾隆皇帝1751年下江南祭大禹时所撰,由当代书法家王蘧常补书。“乃圣乃神,疏九河人免为鱼,万世永赖;不衿不伐,拜嘉言贤无遗野,四海攸同。”这是由当代著名书法家赵朴初所撰写。“二仪清浊还高下,万国衣冠拜冕旒”是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集联书写的。3禹迹·涂山——大禹在这里娶女娇为妻绍兴城北有一座很不起眼的小山,叫涂山。传说,大禹治理洪水来往奔波于各地,有次路过涂山,看见一位女子,心中立马有了好感。大禹回来又经过涂山,看见涂山女还守候在那里,知道自己与涂山女有缘分,便决定娶她。而据《越绝书》记载:“涂山者,禹所娶妻之山也,去县五十里。”。新婚第四天,大禹便离家治水去了。他婚后离家十三年,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这种吃苦耐劳、克已奉公的忘我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标题:重温禹迹:绍兴大禹文化采风-钟2012.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782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