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37T 626-2006 中华绒螯蟹养成技术规程
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DB37DB37DB37DB37/T626—2006中华绒螯蟹养成技术规程2006-08-01发布2006-10-01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发布发布发布DB37/T626—2006I前言本标准由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本标准由山东省渔业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玉新、田功太、王继梅、马汝芳。DB37/T626—20061中华绒螯蟹养成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以下简称河蟹)的仔蟹培育、扣蟹培育及成蟹养殖技术。本标准适用于河蟹池塘养殖。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1607—1989渔业水质标准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NY5071—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2—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T5065—2001无公害食品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规范3术语3.1大眼幼体megalopa大眼幼体又称蟹苗,是由Ⅴ期蚤状幼体蜕皮变态而成,对淡水敏感,有趋淡水性。七日龄大眼幼体规格为16~18×104只/㎏。3.2仔蟹(juvenilecarb)蟹苗经蜕壳变态为外形接近成蟹的仔蟹。开始营底栖生活。蜕一次壳称Ⅰ期仔蟹,蜕三次壳称Ⅲ期仔蟹,蜕五次壳称Ⅴ期仔蟹。3.3扣蟹(youngcarb)仔蟹经当年培育,性腺未成熟,规格一般为80只/㎏~200只/㎏的幼蟹称扣蟹。4仔蟹培育4.1水源条件水量充沛,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水质符合GB11607的规定。4.2池塘条件4.2.1防逃设施蟹池周围设置高度50cm左右的防逃设施,材料以抗老化塑料布、石棉瓦、玻璃钢瓦、钙塑板等为宜,埋入土内10cm左右,压实,拐角处要呈弧形,不出现急弯死角。4.2.2土质以粘壤土或壤土为好,沙质土也可。4.2.3池塘底质池底淤泥以10cm以内为佳。4.2.4形状与边坡养蟹对池塘形状要求不严,各种形状的池塘都可养蟹,但池塘边坡须较缓,一般坡比1:2~3为宜。DB37/T626—200624.2.5面积以600m2~3000m2为宜。4.2.6水深水深0.8m~1.2m为宜。4.3放苗前的准备4.3.1清塘在放苗前半月左右选择睛好天气,池塘加水或排至10cm左右,每0.067hm2水面用生石灰100kg~150kg,化浆后趁热全池均匀泼洒(包括池塘边坡)。4.3.2加水放苗前10d~15d加注新水60cm~80cm,加水时须用60目筛绢过滤,防止敌害生物及其卵的进入。4.3.3移植水草放苗前在池塘周边斜坡带或底部移植水草,并用大眼网片拦护,水草面积占池面积的1/3~1/4为宜。4.3.4施肥放苗前7d~10d,新池塘每0.067hm2施发酵腐熟的有机肥200kg左右,老池塘可施用过磷酸钙每0.067hm2用量2㎏~3㎏。4.4蟹苗放养4.4.1蟹苗选择日龄达7d左右,淡化5d以上,盐度3以下。体质健康,颜色金黄,外壳硬朗,外表洁净,活力强,手握放开后能很快散开,嘴吹反应敏捷,规格均匀,以12~16×104只/kg为佳。4.4.2蟹苗放养放养前先向箱内蟹苗洒淋部分池塘水,缓冲温差,吸足水分,将蟹苗分多点放于池水边缘斜坡处,让其自行爬入水中,一般每0.067hm2放养蟹苗2kg~3kg为宜。4.5饲养管理4.5.1投饵蟹苗下塘初期至变态前,一般不用人工投饵,自Ⅰ期仔蟹开始,人工投喂鱼糜。Ⅰ期仔蟹投喂量为蟹体重的100%,每天喂6次;Ⅱ期仔蟹投喂量为蟹体重的80%左右,每天喂4次~5次;Ⅲ期至Ⅳ期仔蟹投喂量占蟹体重的50%左右,每天喂3次~4次。Ⅴ期仔蟹投喂量占蟹体重的20%左右,每天喂2次~3次。日投喂量均为白天占1/3,傍晚占2/3。投喂地点:以池塘斜坡处水下30㎝为主。4.5.2水质调节水位保持60cm~80cm,Ⅰ期、Ⅱ期仔蟹每周加水10cm~20cm,Ⅲ期至Ⅴ期仔蟹,每周换水量不超过池水的1/3,每10d左右全池泼洒一次生石灰,浓度为10×10-6。每口塘安装一台不小于0.75KW的空气压缩泵,通过塑料管且在管壁上扎上小孔,固定于离池底约20cm的水中。每天黎明前开机增氧数小时。溶氧保持4mg/L以上,pH值7.5~8.5,透明度30cm~40cm。4.5.3防病、防害、防逃疾病以防为主,蟹苗下塘后每半月泼洒一次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用法用量按NY5071渔用药物使用准则;及时清除塘内的青蛙、蟾蜍及其卵,防止水蛇、鳝鱼及老鼠等敌害侵入;经常检查防逃设施有无破损;经常查看进水口,严防仔蟹从进水口逃跑。4.5.4分塘捕获经一个月左右培育至Ⅴ期仔蟹,即可分塘进行扣蟹培育。仔蟹捕获以冲水诱集或水草诱集等方法捕获。5扣蟹培育5.1水源条件DB37/T626—20063按4.1规定。5.2池塘条件5.2.1防逃设施按4.2.1规定。5.2.2土质按4.2.2规定。5.2.3池塘底质按4.2.3规定。5.2.4形状与边坡扣蟹池形状与边坡要求同4.2.4,但扣蟹培育池以池中间有一土岛,周围有边沟为佳,土岛约占蟹池面积的1/4左右。5.2.5面积以0.067hm2~0.67hm2为宜。5.2.6水深水深以1.2m~1.5m为宜。5.3放养前的准备5.3.1清塘按4.3.1。5.3.2移植水草清明过后,可在蟹池周边移植水花生等水草,使其形成一定宽度的环带,然后用丝网围拦。水草面积一般占池塘总面积的40%左右。5月份以后,可定期向蟹池投放适量浮萍或芜萍,移放数量以满足扣蟹摄食需要而稍微有余为宜。5.4仔蟹放养5.4.1放养规格及密度Ⅴ期仔蟹2万只~3万只/0.067hm2。5.4.2放养时间5月至6月。5.4.3仔蟹消毒按NY5071渔用药物使用准则进行。5.4.4放养方法先用池水均匀地淋在仔蟹上,使其吸足水分,然后将仔蟹分多点放于池塘斜坡池水边缘,让其自行爬入水中。5.5饲养管理5.5.1饲料种类天然饲料:浮萍、芜萍、金鱼藻、菹草、小麦、土豆、地瓜、南瓜、野杂鱼、小虾、螺类、蚌类等。人工配合饲料:饲料质量符合GB13078和NY5072规定。5.5.2投喂量日投喂量:精料不超过池蟹体重的3%,其余投喂粗饲料。白天投喂量占全天的1/3,傍晚占2/3。5.5.3投喂方法土豆、地瓜等切成条或块;野杂鱼切成块,螺、蚌要去壳;水草、配合饲料直接投喂。所有饲料皆要多点投喂于30㎝以内浅水斜坡处。投喂饲料中植物性饲料要占50%以上,以防扣蟹性早熟。5.5.4投喂次数7月份之前每天两次,上午一次,傍晚一次;7、8月份隔天一次,9月份以后每天一次,傍晚投喂。5.6水质调节DB37/T626—20064水位保持在1m~1.5m,其中7、8月份保持最高水位,且每周换水30cm~40cm,每半月全池泼洒一次生石灰水,使池水呈10×10-6浓度。其它月份一般每2周左右加注一次新水,每次20cm左右。使水体透明度保持在30cm~50cm,pH值7.5~8.5,溶解氧4mg/L以上。5.7防病、防害、防逃按4.5.3规定。5.8扣蟹起捕采用蟹沟集捕,地笼张捕,流水刺激诱捕,灯光诱捕,水草上围网捕,放瓦聚捕等方法,反复多次,即可基本捕净。6成蟹养殖6.1水源条件按4.1规定。6.2池塘条件6.2.1防逃设施按4.2.1规定。6.2.2土质按4.2.2规定。6.2.3池塘底质按4.2.3规定。6.2.4形状与边坡按4.2.4规定。6.2.5面积以3×0.067hm2~15×0.067hm2为宜。6.2.6水深水深以1.0m~1.5m为宜。6.3放养前的准备6.3.1清塘按4.3.1规定。6.3.2移植水草移植水花生方法按5.3.2。漂浮性水草如水花生等约占蟹池面积的20%~25%,主要沿池周边设置;移植部分沉水性植物如伊乐藻、轮叶黑藻等,面积约占池面积的20%~25%,沉水植物设置在蟹池深水带区域。也可通过播种方法种植水草如轮叶藻、苦草等(水草移栽及播种方法见附录)。6.3.3加注新水放养前7d~10d加注经过滤的新水60cm~80cm。6.3.4投放螺类每亩投放活螺类200kg~300kg。6.4扣蟹放养6.4.1扣蟹挑选挑选体质健壮,附肢完整,体表洁净无附生物和铜锈,背甲呈黄绿色或淡黄色,腹部呈银白色或青白色,规格均匀适中的扣蟹,一般80只/㎏~200只/kg为宜。严格剔除性早熟扣蟹。6.4.2扣蟹消毒按5.4.3规定。6.4.3放养时间3月底至4月中旬为宜。DB37/T626—200656.4.4放养密度一般每0.067hm2放养600只~1000只为宜。6.5饲养管理6.5.1饲料种类按5.5.1规定。6.5.2投饵方法6.5.2.1饲料品种的合理搭配河蟹成蟹养殖要据不同生长阶段和季节合理搭配饲料种类。6月下旬之前,动、植物性饲料配比以60:40左右为宜,7月至8月以40:60左右为宜,9月至10月以65:35左右为宜。6.5.2.2“四定”投饵定时:10月中旬之前每天喂2次,上午8时左右一次,傍晚一次。10月中旬以后每天一次,傍晚投喂;定位:沿蟹池浅水(30㎝以内)斜坡处设点投喂,每隔1m左右设一点;定质:青、精、粗合理搭配,保证新鲜适口不变质;定量:3月至11月按蟹体重的2%~8%确定投饵量。投喂时应根据季节及水温变换、天气、水质状况及蟹的吃食情况灵活掌握。6.6水质调节3月至5月底保持水位0.6m~1.0m左右,每10d左右加新水一次,每次加注新水20cm左右,每半个月左右用10×10-6浓度的生石灰水全池泼洒一次;7月至8月份水位保持1.5m左右,每周换水一次,每次20cm~40cm,每10d左右用10×10-6浓度的生石灰水全池泼洒一次;9月份保持水位1.2m-1.5m,每两周换水一次,每次20cm-30cm;10月份以后水位保持1.2m以上,每三周左右加水一次,每次20cm。透明度保持30cm~40cm;最低溶解氧保持4mg/L以上;pH值7.5-8.5。6.7防病、防害、防逃按4.5.3规定。6.8收获6.8.1捕捞11月前后,用地笼张捕,晚上防逃墙边抓捕或干塘起捕等。6.8.2商品规格100g~200g。DB37/T626—20066附录A(规范性附录)水草移栽及播种方法A.1伊乐藻、轮叶黑藻移栽方法清塘后,塘底留水10cm左右,将其切成10cm~20cm段,按一定行距和间距插栽,一般每0.067hm2用量30kg~50kg,插实后加水30cm,每0.067hm2施化肥3kg~5kg催苗,水草在发旺之前最好把蟹种圈养,以利于水草生长。A.2水草播种方法(轮叶黑藻、苦草等)3月底4月初在池塘清塘消毒后,可在池底和斜坡播种轮叶黑藻或苦草等。播种前先将种子浸泡1d~2d。轮叶黑藻洗净外皮,加塘泥兑水后撒播,一般每0.067hm2用种子150g~250g;苦草种子浸泡后要搓去种子外皮,用半湿半干的细土拌合后撒播,一般每0.067hm2用种子50g左右。
本文标题:DB37T 626-2006 中华绒螯蟹养成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927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