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专门学中文的学校探讨汉字能否拼音化
专门学中文的学校探讨汉字能否拼音化利与弊早安汉语整理专门学中文的学校---上海早安汉语中文学校最近和学生一起讨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汉字能否拼音化。早安汉语的老师说,汉字拼音化,也就是走拉丁化的道路。如果我们认同西方语言学家语言发展的“四段论”,那么汉语目前的状态应该是处在第三阶段,也就是“半表音阶段”,而下一阶段就自然应该是完全表音阶段,即所谓“世界共同的拼音方向”。正如台湾作家李敖所言,由于中文的字,只有四百一十四个不同音的字,其它都是同音的字。好比说穿衣服的“衣”字,同一个字有一百五十八个。这么多的同音字,你用拉丁字母拼写成yi,把它辨别出来就很难。赵元任先生在上世纪的三十年代写的《施氏食狮史》一文,故意使用一组同一读音但字形不同的汉字讲了一个故事:“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这篇文章写成拼音文字“shishishi……shishishi”,恐怖不恐怖?看谁还敢来“试释是事”?早安汉语的老师把这个道理讲给外国学生听的时候,他们好像是理解了,但想了一下又问我:“那么你们中国人听不听收音机广播?”早安汉语专门学中文的学校的老师,说:“当然。”“好,既然可以听得懂广播,那汉语就应该可以拼音化。只要照着拼音念出来,读的人就像能听懂广播一样能够读懂拼音汉字。”不错,如果仅从区别同音字的角度讲,把一百五十八个发“yi”音的汉字放在一百五十八个白话语境里,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也一样可以使用拼音文字(除了“试释是事”的特殊情况和文言文以外)不致引起误会。但问题是,如果用收音机的技术来表达汉语,那不就像一台出了故障的电视机只有声音没有图像了吗?专门学中文的学校探讨的这个问题是对未来语言发展的必要研究,值得每个人关注。
本文标题:专门学中文的学校探讨汉字能否拼音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987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