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招聘面试 > 学科专业知识(小学语文)
实用文档小学语文学科专业知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高等教育对应于小学语文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知识和能力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知识和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评析与教学设计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基本理念*第三节语文课程的目标与内容*第四节语文课程的实施*第一节概述一、课程标准的涵义(一)定义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一卷)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师大出版社2002.4.51)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二)内容按门类制定:1.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实用文档2.提出指导性的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3.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三)内涵1.“课程标准”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2.“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3.学生学习结果行为的描述应该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4.“课程标准”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5.”课程标准”的范围应该涉及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三个领域: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特点1.揭示语文课程的新内涵2.明确语文课程的价值3.改变教学目标的体系4.树立新的语文教材观5.创建语文课堂教学的新理念6.重构新的评价体系三、语文课程标准的结构思考练习题1.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2.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内容框架,提出和建议。3.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要求。4.语文课程标准的结构包括哪些?实用文档5.语文课程标准的特点是什么?第二节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语文课程的性质*(一)语文课程1.语文2.语文学科3.语文课程(二)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工具、学习的工具、传承文化的工具……。2.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尊重人,尊重具体的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3.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育既要凸现其人文性,培育学生的心灵,关怀学生生命的成长和发展,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以夯实学生的人性根基,丰厚学生的人生积淀,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又要注重其工具性,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获得终生所需的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三)语文课程的地位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标准》(2011)实用文档1.工具性决定语文课程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2.人文性决定语文课程是正确的观念形成与人格发展的基础3.综合性、实践性又决定语文课程是人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的基础。二、语文课程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1.什么是“语文素养”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2.为什么提高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在语文基本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必然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新世纪素质教育对语文课程的要求。在语文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每个时期都有反映时代特征的基本理念。(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1.语文教育的特点实用文档2.如何把握语文教育特点(1)学习时要熏陶感染作用,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2)培养在实践中学习的能力(3)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自主学习是根本2.合作、探究是学习的重要方式3.语文综合性学习是重要途径4.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关键(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1.什么是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以学生的语文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为依据,强调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密切语文课堂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既强调语文教育的生活意义,又强调语文生活的教育意义。2.如何使语文课程开放有活力(1)选用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2)形成形式多样的、联系实际的教学形式。思考练习1.语文是最重要的,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实用文档2.《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形成和发展。3.《语文课程标准》(2011)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的。4.为什么说语文具有工具性?5.语文的人文性指什么?6.怎么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7.语文课程基本理念有哪些?8.什么是语文素养?第三节语文课程的目标与内容*一、语文课程目标(一)语文课程目标的涵义1.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根据国家、社会对教育对象的总体要求,根据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使教育对象达到的预期的发展水平和标准。2.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根据社会对教育对象的要求和教育对象本身发展的需要规定的行为目的,是预期的教育成果所达到的标准、规格和状态。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3.语文课程目标是根据国家制定的总体教育目标,从语文课程的角度来规定教育对象培养的规格和质量要求。(二)《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1.体例(1)九年一贯制(2)三个维度实用文档(3)五个领域2.特点(1)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着眼点(2)突出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明确地从过程和方法维度提出学习目标(4)强调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和整合二、《语文课程标准》中总目标与内容*(一)前五条从语文素养的宏观方面着眼,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过程与方法”方面有所侧重;(二)后5条目标从具体的语文能力培养方面着眼,侧重在“知识和能力”这个维度:三个纬度的侧重不是决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融和渗透的。三、《语文课程标准》中分段目标与内容*(一)阶段目标的总体特点1.注意体现学习目标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年级识字写字能力1-21600个(原为1600~1800)800个(原为800~1000)学习独立识字3-42500个1600个(原为2000)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5-63000个2500个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7-93500个原为:3000个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实用文档2.正确处理基础性与发展性的关系。3.明确提出情感态度和学习习惯方面的目标。4.第一次提出“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二)阶段目标的纵向解读1.第一学段目标(1)汉语拼音降低要求(2)识字“多认”“少写”,强调兴趣和习惯养成(3)阅读强调积累写话强调兴趣(4)提出“口语交际”(5)增设综合性学习2.第二学段目标(1)强调主动识字习惯的养成和独立识字能力的培养(2)阅读教学注重人文精神(3)写作教学提倡自由表达(4)口语交际强调言语交际基本技能(5)综合性学习,强调在活动中、在生活中学语文3.第三学段目标(1)识字写字中强调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体会汉字的优美(2)阅读中强调阅读体验,更强调独立阅读、探究性阅读(3)习作注重培养创新精神;(4)口语交际强调交际中情感态度(5)综合性学习强调解决问题的能力(三)阶段目标的横向解读实用文档1.识字与写字(1)每个学段都从三个维度提出目标,强化了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的情感和态度这一维度,注重识字能力的培养。(2)体现阶段性和连续性。(3)低学段的识字教学目标体现了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4)重视培养书写技能。(5)重视习惯养成2.阅读教学(1)强调阅读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2)注重阅读方法和能力的循序渐进培养(3)注重阅读体验(4)提倡个性化阅读(5)培养语感;注重积累3.写作从写作兴趣和习惯开始,以写作能力为核心,重视培养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1~2年级重在培养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3~4年级重在培养学生自由表达;5~6年级重在表达真情实感,使学生进行有个性的表达。4.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5.综合性学习综合实践特别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际能力,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实践和体验。强调参与和体验强调分享和合作强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用文档强调责任心和使命感强调学科知识与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思考练习1.课程标准根据、、三个维度设计目标,三个目标具体、有层次地体现在各个阶段目标中。2.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要求识字个,写字个;3.第三学段要求认字2500个()对或错?4.第二学段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或错?5.第二学段要求背诵优秀诗文篇(段),第三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万字。6.第二学段、第三学段要求课内习作每学年次左右。第四节语文课程的实施*一、关于“教学建议”(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1.形成健康的情感2.积极的人生态度3.正确的价值观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打好基础,注重养成以语文能力为核心,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学习习惯2.开发潜能,着眼发展培植自信心和主动意识,鼓励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激活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实用文档(五)具体建议1.关于识字、写字与汉语拼音教学(1)意义:拼音工具,识字写字是基础,语文基本功,人文化素养的体现(2)原则:形成良好习惯,坚持“多认少写”。(3)内容:拼音、识字、写字(4)方法:引导发现识字方法、识字规律,引导学生主动识字,引导学生在阅读、在运用中巩固识字;加强写字姿势、执笔方法的示范指导。2.关于阅读教学(1)认识阅读教学的意义(2)原则:处理阅读教学中的三方的关系(3)目标、内容:阅读能力、阅读方法、阅读知识、阅读习惯(4)方法:通过朗读理解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进行默读;通过背诵是语言和文化的储存、积累,在略读和浏览,搜集、处理信息。3.关于写作教学(1)认识写作教学的意义: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2)掌握写作教学的原则:贴近学生实际,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3)把握写作教学的目标和重点:第一学段定位于“写话”,第二学段开始“习作”(4)内容:养写作能力和习惯(5)方法:提供条件和空间加强写作指导指导观察,引导阅读,指导构思。4.关于口语交际教学(1)口语教学的意义: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实用文档(2)目标与内容:培养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3)方法: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贴近生活,形式灵活,注重课堂教学训练、加强学科渗透。5.关于综合性学习(1)含义: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2)应该注意的问题:应贴近现实生活,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强调合作精神,开放、多元,构建网络平台6.关于语法修辞知识(1)目的:帮助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形成语言应用
本文标题:学科专业知识(小学语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044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