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2014中考作文指导技法之引议联接
2014中考作文指导技法之引议联接引议联结法是议论文写作的一种常用技法,尤其多用于读后感、观后记、材料作文之中。请同学们先来阅读一篇文章:我勤奋,我优秀冰心的《繁星》里有一首这样的短诗:“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她当初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是的,成功的花朵,需要勤奋的浇灌。高尔基说过:“天才就是勤奋。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而迫使它熊熊燃烧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勤奋。”爱迪生也说过:“天才就是一分灵感加上九十九分汗水。”这些名言都在反复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不是看他有多高的天赋,而关键在于他是否勤奋。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是手工课上做出过“世界上最糟糕的小板凳”的孩子,也曾经是严重缺乏常识,想用自己的体温把鸡蛋孵出小鸡的人。但他,凭着自己坚持不懈的勤奋努力,终于成为顶尖级的科学家。“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梅兰芳年轻的时候去拜师学戏,师傅说他生着一双死鱼眼,灰暗、呆滞,根本就不是学戏的料,拒不收留。天资的欠缺没有使他灰心,反而促使他更加勤奋。他喂鸽子,每天仰望天空,双眼紧跟着鸽子,穷追不舍;他养金鱼,每天俯视水底,双眼跟着遨游的金鱼,寻踪觅影。后来梅兰芳终于把他的眼睛练就成一汪清澈的秋水,熠熠生辉,脉脉含情,终于成了着名的京剧大师。今天的我们不必再像古人那样“头悬梁,锥刺骨”,也不必“囊萤”、“映雪”,但勤奋依然是我们学习中最锋利的尚方宝剑。俗话说的好:“一勤天下无难事。”勤能补拙,勤出智慧,勤出成果。笨鸟先飞,终能领先;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在期末复习阶段里,我们更需要这种精神,希望同学们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铭记“勤学、好问、乐读、善思”的学风,养成“乐于学习、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学习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探讨好的复习方法,自主复习,刻苦钻研,做课堂的主人,做时间的主人,做学习的主人,争取取得优异的成绩。“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同学们,我们相信“天道酬勤”。我勤奋,我优秀。只要我们能“浸透奋斗的泪泉,洒下了勤奋的血雨”,我们一定能盛开惊艳的花朵,成为祖国优秀的人才,为学校的明日争光!这篇文章就是这类议论文的典型例文。下面便结合这篇文章,谈谈写作此类议论文时应掌握的几个要点。引--巧妙引入,提出观点。针对论题以肯定的判断提出一个鲜明正确的观点,是这类议论文常规的开头方法。观点的提出,可采用如例文那样以冰心的诗引出“成功的花朵,需要勤奋的浇灌”的观点。也可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转述材料的方法,讲小故事的方法等。议——阐释论题,概括议论。观点提出后,不要急于列举材料进行论证,一般先要就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议论:一是对论题作精要的阐释。二是对观点作提纲挚领的概括议论。如文中的第二段文字便是以极其精练的语言、高度概括的事实,既对观点作出初步的总体论证,又为下文选择材料确定了方向。可见,这种议论在证明型议论文中起着上承观点下启具体论证的枢纽作用。写作时有意识地进行这样的议论,可以帮助我们纠正急于列举材料加以论证而忽略以必要的议论作过渡的通病。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写作此类议论文主体部分的基本要求,就是要联系实际运用充分的材料——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论证观点的正确性。在初中阶段,重点是学会精心选择和组织典型的事实论据。如例文选择了爱因斯坦、梅兰芳、我们自己的学习生活等材料,并在举出材料后作出议论,以让材料与观点浑然一体。结——总括议论,激励劝勉。总括议论,就是要在结尾处对全文内容来个收拢,从而得出一个结论,回应开头处的观点。结束时可升华观点,可激励劝勉,如文章的最后。但我们应注意劝勉激励的话,既要精练而富有感情,更要注意得体而诚恳,在措辞语气等方面要符合自己的身份。本文是一名老师的讲话,所以字里行间寄语殷殷期望。作为学生,则不宜居高临下地劝勉和发号施令。以上所介绍的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初学者如能理解掌握,反复训练,定会走出议论文写作的困境。但因是常规写法易让人感到千篇一律,所以要在语言上下功夫,追求散文化语言。也可在结构上进行创新,如片断组合、排比构段等。[例文欣赏]成功在山后人生是一次登山,沿途有擦肩而过的荆棘刺痛,有粗砺的山岩的绊脚,但这一切均无损于山的光明磊落,山的坦荡忠诚。人们常常抱怨登山道路的坎坷,登山路途的遥远,害怕山中的荆棘和山岩。弱者在山的前面俯首臣服,不敢上前;强者不畏艰难险阻,涉水翻山。在翻越了大山之后,他发现:原来成功在山后。山险固然可怕,山路固然难走,但人们同时也应想到:登山道路周围的景色是何等之秀美,有青松翠竹的美景,有极目远望的无限风光,有鸟儿婉转的歌唱声,有泉水叮咚的悦耳声——居里夫人在实验室中,在提炼镭的艰苦过程中,她并不感到痛苦,而是觉得乐在其中,她乐此不疲,在不断的攀登之后,终于第一个提炼出镭元素,为科学的发展,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此她获得了诺贝尔奖。居里夫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其实,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去看待山。为什么不把山看作是磨练自己的工具呢?一路登山,一路欣赏美景,一路磨练自己。待翻越了大山,成功也就在你的前面了。生活中、学习中的困难是一座座的山,要想取得成功,你就必须不怕坎坷曲折,不惧山高路远,努力拼搏,战胜困难。也许你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感觉,也许你会感到精疲力尽,也许你心中会升起后退的念头,但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你应该认识到成功就在困难的后面,只要你鼓起风帆,坚持到底,终会到达成功的彼岸。成功,永远在山的后面,牵引着人一生不息的脚步,风霜雪雨,一路踉跄赶去。只有走过一生泥泞的道路,才能摘到芬芳艳丽的成功之花。点评:这篇考场佳作,切口小而巧,标题就是论点,观点鲜明,分析说理亲切自然,仿佛是在与你亲切地谈心,畅开心扉,谈心里话,如一道涓涓细流滋润着人们的心田。起笔即由“人生是一次登山”比喻引入,进而点明论点“成功在山后”,紧接着以“登山”作喻证,列举居里夫人的事例、引用先哲名言进行论证,以摘“成功之花“作结,意蕴深刻,富有哲理,耐人寻味,既呼应了篇首,又凸现了题目,深化了论点,给人深刻的印象。全文结构严密,条理清晰,一气呵成,很好地体现了引议联结的常规思路;同时,语言简洁流畅,排比句用得相当精彩。考场作文能写得这样出色,没有良好的素质与扎实的写作功底是无法做到的。[学生习作]放飞自己李亚茹你可曾见到傲立在悬崖上的孤松,在寒风中它岿然不动,那是由于它从巨石中探出身体时,已经饱受了苦难的摧残;你可曾见到清香扑鼻的梅花,在凛冽的寒风中依然亭亭玉立,那是由于它在严冬中成长时,已经承受了酷寒的考验;你可曾见过翩跹飞舞的蝴蝶,在阳光下它的双翅是如此矫健,那是由于破茧时,它用尽了一生的力气。这真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成长过程中不磨砺,不锻炼,能力又怎能形成呢?所以我们要学会放飞自己。从前有个人,养了一只鹰,后来这只鹰逃走了。几天后,在山上发现了鹰的尸体,主人很伤心,可是令他不解的是为什么鹰会无缘无故的死了呢?在守林老人的指引下,他剖开鹰腹,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鹰在这个人们为他制作的笼子里,生活无忧,自由自在,真可谓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来都不需要鹰自己觅食,没想到就在这养尊处优的环境中鹰竟失去了猎食的能力。现在飞回森林中就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活活饿死。我们难道不是一样吗?从来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小心的生活,从没有经过历练,遇到困难时,就像失去了罗盘的船只,在大海中漫无目的的航行。其实我们就是一群终究要离开笼子的鹰,每一个家庭都只是暂时的避风港,要出海的终究要出海,要经历风浪,终究是无法避免的。马卡连克曾一针见血的说:“过分的溺爱,对孩子而言是一种毁灭。”这并非危言耸听,清华大学曾经辞退了一名优秀大学生,原因是该大学生在学校竟不知如何穿衣服、系鞋带。还有一女学生在学校不知道鸡蛋怎么吃,竟哭着捏着两个鸡蛋跑回家,这些可笑的事居然会发生在现实生活中,这不禁令我们深思。其实并非是用甘蔗汁浇的甘蔗才甜,用香水浸泡的花才芬芳。人生的许多路,许多黑夜,都是需要我们独自去面对的,父母是无法取代的。人常说:不经风雨难见彩虹。只有大胆的放飞自己,让自己经历风雨,挫折,这样才能造出雄健的双翅,才能使自己飞得更高,更远。点评:本文思路清楚,以“引”“议”“联”“结”的常规思路行文,但却不给人以老生常谈之感,小作者的语言散文化,娴熟畅达,很值得称道。傲气?傲骨周玥国画大师徐悲鸿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不错,我们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赢得尊严,就必须克服傲气,挺起傲骨,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奋力拼搏。傲气能使人陷入困境,进而导致失败,在这方面的教训简直是太多了,也太深刻了。杨修为什么会招来杀身之祸?还不是他自持才高,锋芒太露,十足的傲气冲撞了曹操,日积月累,最终因“鸡肋”命丧黄泉。闯王李自成率大军驰骋疆场,转战东西,其声势之浩大如排山倒海,不可遏止。可为什么他最终也惨遭失败呢?闯王率军进住京城,张灯结彩,天天过年,结果傲气磨钝了起义军的锐气,使起义军功败垂成,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遗憾。老舍在《出口成章》一书中这样写道:“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的。”杨修和李自成不就是掉进了他们亲手掘好的陷阱,从而葬送了自己的前程吗?因此,我们要想干一番事业,必须时时刻刻抑制自己的骄傲情绪,绝不可让它滋生蔓延,否则,我们将一事无成。与傲气截然相反的是傲骨,它能使人坚定信念,增强勇气和力量;它能催人奋发向上,激励人们一往直前。童弟周就是凭着”为中国人争气”的信念,在外国人面前挺起了傲骨,通过潜心研究,终于完成了在洋人看来根本无法实现的青蛙卵到膜实验,为自己更为中华民族赢得了尊严。此外,还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手枪”的闻一多,“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不为日寇演出的梅兰芳,宁可丢掉“饭碗”也不向韩国老板下跪的孙天帅……可见,傲骨是一个人刚毅不屈的精神支柱,它来源于自尊,体现在自强。有了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了它,前进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都能克服。傲气不同于傲骨。气者,一吹即散,骨者,刚硬挺直;气者,浮光掠影,骨者,浩然长存。作为华夏子孙,龙的传人,让我们克服傲气,挺起傲骨,用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用聪明才智和满腔热情,把祖国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灿烂、辉煌。点评:首先,这篇辨析型议论文最主要的特点是结构明晰,严谨,对照鲜明。作者针对傲气先采用“破”的写法,揭示出傲气的害处。接着,十分自然地过渡到傲骨的一面,作者对此采取了“立”的写法,先“破”后“立”,十分有力地论证了傲骨的益处。在先“破”后“立”的基础上又形象生动地揭示“傲气”和“傲骨”的本质区别。其次,例证典型,说理透彻。文中列举了杨修、李自成这些历史上着名的例子来论证傲气能使人陷入困境,进而导致失败,充分有力。列举童弟周、文天祥、闻一多、朱自清、梅兰芳、孙天帅来论证傲骨能使人坚定信念,增强勇气和力量,催人奋发向上,激励人们一往直前。最后,提出希望,收束全文,强化了中心观点,收到了很好的说理效果。[写作例话]苏轼的一次失误王安石曾写过一首题为《咏菊》的诗,前两句是这样的:“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意思是昨夜的风吹落了菊花,好像满地是金子似的。苏轼看过后,认为菊花的花只会干枯,不会飘落,王安石这样写是不对的。于是,他就在原诗的后面写了这样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王安石读了苏轼的诗句后,笑着说:“苏轼呀苏轼,你虽然有过人的天赋,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世上的知识你也有不知道的呀。”后来,苏轼被贬职到黄州后,由于心中闷闷不乐,就经常与朋友饮酒赏月。九月的一天,当他又和朋友到后花园准备赏花饮酒时,他惊讶地发现地上落满了黄澄澄的菊花花瓣。这时,苏轼很是惭愧地说:“唉,是我错了呀。”接着,他就把自己改动王安石诗句的事给同行的朋友说了一遍。朋友听后说:“一般来讲,菊花是不落花瓣的,但在我们这里却不同于别的
本文标题:2014中考作文指导技法之引议联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150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