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8-高考作文-全国卷3-深度评析
高考作文全国卷3深度评析今年高考全国Ⅲ卷文考的什么?有何特点?怎样审题下笔怎样才能得高分?去年高考40周年,作文紧扣热点,写“我看高考”,考生谁都有话可说;今年改革开放40年,同样不回避社会热点。全国卷3要求围绕三个时代的标语写材料作文。题目看起来高大上,但是所给材料中的口号标语又通俗易懂接地气。但是要写好,比去年更考察考生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度和思考的广度及深度。可见,高考作文要写好,必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才能真正学好语文,写好作文。【原题如下】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981年深圳特区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2005年浙江时评标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7年雄安新区标语: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一、先说如何审好题:总-分-总,慢-稳-准考试作文审题是第一要务。磨刀不费砍柴工,慢一点更稳当。(一)审题首先审材料,把握材料的核心话题:材料是三句话:三个时期,三个区域,三则标语。但要注意:这并绝不等于有三个作文题,所以一定要注意合而观之,整体把握材料聚焦的主话题。从材料中特意标明的时间和地名可见:时间正是改革的几个时间节点;地名正是几个重要的改革地标;三条标语口号则是不同阶段流传度很高的改革发展理念和主旋律。这就一下子抓住材料的“魂”——原来材料是一部浓缩的“改革开放”三部曲。把握此主线,作文的立意就有了筋骨,有了“神”聚。这是审题首要的:注意把握材料主线,整体把握材料蕴意。(二)其次要深入把握三则标语的精髓,勾画标语里的关键词:第一则里的“时间与效率”;第二则关注“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第三则关键词抓“我们这一代”和“长征路”,蕴含着“传承与创新”,“牢记使命继续奋斗”的深意。这些标语口号分别奏响了各阶段的时代精神主旋律:从追求效率到关注环境生态,再到不忘初心持续进取的时代精神。可以说说是改革的里程碑,是发展中经验智慧的结晶,也是未来发展的警示和呼吁。(三)第三还要注意把握三则标语之间的关系。三则标语口号本身具有外在的号召力和内在的思想力量,同时也要注意三句话之间的构成的思维张力,注意思考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一句说改革要讲效率,那么可以只管发展金山银山而不要绿水青山吗?前两句时代口号对第三句“我们这一代走好长征路”又有何启示?这样的追问和思考可让你更能融合材料的蕴意,避免行文时泛泛而谈,让作文可深入下去。(四)最后是审要求,揣摩命题意图。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怎么立意呢?什么是最好的立意呢?要求里没直说“综合材料”,也没强调要“关联”,要求上好像有所放松。那到底怎么立意呢?动笔前一定要揣摩一下命题者的意图:为什么会考这个题目呢?这样才不至于偏离航道,立意更准确稳当。因为高考作文的导向就是要充分发挥“立德树人”功能,凸显时代精神。背景链接:一个多月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发出坚定改革开放的有力声音:“在新时代,中国人民将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这是面向世界的宣示,是面向未来的进发。今天的中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转型关键期的诸多挑战。唯有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才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关于改革开放,习总书记还曾这样说: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人民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遇到过困难,我们遇到过挑战,但我们不懈奋斗、与时俱进,用勤劳、勇敢、智慧书写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故事。(这些新闻及讲话你可在作文备考中关注过?)结合以上时事背景可知:这个命题导向在于:引导考生在回顾中反思,在反思中创新,在实践中超越,当然还要在挑战中展望未来,在奋进中砥砺前行,书写昂扬奋进的中国故事。至此,立意基本定向定下基调。只要扣住改革开放40年的主话题,应该都不算偏题。但行文中要注意结合几则材料进行具体分析阐释,一定不能避而不见,避而不谈几则标语口号。如果完全脱开改革开放40年的主线,比如单纯只谈“时间与效率”,我想也不会算偏题。因为一是命题要求没有像去年的全国1、2卷明确要求要“有关联”,也没有如今年2卷要求“综合”材料内容立意;二是因为高考作文阅卷在审题上有更宽的包容度。但不偏题不等于是最精准最切合的立意,想得一类卷高分可能有难度。虽然命题要求没有明确说要“有关联”,但也没有说“从材料中任选一则标语”来定角度。所以最稳妥的立意还是对材料整体把握。二、如何构思行文?具体结构具体思路可有不同路径,关键是要打开思维,打开视野。一种是宏观立意。这需要考生有大格局,并且本身对改革开放很关注,有思想有见地。可设置主问题展现思考轨迹:改革为什么会成功?中国的改革为何能越来越开阔?然后从材料中的口号标语中总结梳理改革经验。考生要在对宏大话题的把握中,去展示理想信念、精神状态;去领会当代青年的使命与挑战;去铭记改革前辈的光荣与梦想;一方面不忘初心,接力奋斗,一方面要砥砺前行,改革创新,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以下立意供参考:守正出新,不忘初心;与时俱进,改革之道也;新的长征路,我们当接力!在反思中砥砺前行;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标语里的中国故事;从口号里解读改革“密码”;标语里的中国故事改革开放40年,不走寻常路!具体结构思路可仿照去年“我看高考”的满分作文《从独木桥到阳光道》的纵向思路:从改革时间点看四十年波澜壮阔,过去,今天,未来,改革开放再出发-----或者可从改革地标横向展开改革图景:深圳、浦东、雄安……一个个“地标”,成为世界观察“中国奇迹”的最好窗口。这些地标串联在一起,勾勒出中国40年改革开放从农村开始,向城市推进,从沿海到内地的坚实足印,展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也可从历史到现实,从国家发展到个人担当:反思我们这一代如何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怎样才能担当起时代的使命?怎样才能坚持初心与梦想?第二种是以小见大,从微观层面切入。比如:从日常生活的小变化折射时代大变化,写改革对区域、对民生、对自现实生活的影响;可从一曲“春天的故事”写道“走进新时代”。擅长写记叙文的同学,可从家庭家族的变迁获几代人生活面貌的变化来折射怎样走长征路;可从从家乡的面貌或从一条回家的高铁路的变化来回顾改革之路。擅长议论的考生,可展开深度思考,彰显思维品质:反思改革发展的从走得快到走得稳,思考初心与梦想,效率与生态,守正与创新,经济发展与长征精神弘扬等之间的关系。不管议论和记叙,但都要注意要化大为小,选择小的切口,聚焦一个角度,才能把文章写得新颖而深入。总之,只要整体扣住改革开放40年的核心话题,围绕改革变迁的主线,行文时注意不断回扣对三则材料和口号的思考,就绝不会偏题。起码可得高考作文基准分45左右。三、第三个问题:什么样的作文可以得高分呢?钟老师概括一下,简单说,就是:要想得分高,就要写正、写真、写新、写深。好作文一定是思想和表达兼具,深度和新意齐飞!1.写正,写出正能量来首先写得切合题意。聪明的考生会注意这几点:开头和行文让一眼看出切合题意,开头又一下子让阅卷老师初步感受思想和基本思路;其次立意明确,主张鲜明,紧密贴合时代,让阅卷老师一下感受到你的主旋律和正能量。2.写真:就是写出真我风采来你的感触与思考是真实可干的,可见你一个有思想、有情怀、有担当、有见解的高中生,不模式化、不文艺腔,记叙有真切的感受,议论有真实的思考轨迹。真实有灵气有个性的文章肯定得高分。如:改革开放40年,人人都在讴歌着波澜壮阔的40年光辉岁月。我却深深陷入沉思:我跟这个时代有什么关系?这个时代既然没有辜负我,我有没有辜负这个时代?3.写新:材料和表达有新鲜感今年可能很多考生会像回答政治论述题一样,行文枯燥干瘪。高分作文会主要在表达上和思想深度上拉差距。所以,切入角度新颖和材料用语新鲜,是能脱颖而出的。这个对阅读面广的考生就很有用武之地了。比如:可引用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一书里的话做开头:“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锐不可当,万物肆意生长,尘埃与曙光升腾。江河汇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天地一时无比开阔。”这就是我们经历的改革四十年-----4.写深:展现良好思维品质运用思辨性思维,一分为二看问题。敢用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看问题。如:国家主席习近平2017年17日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了题为《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演讲中有这样几句:“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英国文学家狄更斯曾这样描述工业革命发生后的世界。今天,我们也生活在一个矛盾的世界之中。一方面,物质财富不断积累,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文明发展到历史最高水平。另一方面,地区冲突频繁发生,恐怖主义、难民潮等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贫困、失业、收入差距拉大,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上升。”想一想,你要是有这样的阅读和积淀,也有这样的思考勇气和全面看问题的眼光,那阅卷老师肯定佩服你!或者,展现哲学思考,引用传统文化的精粹,如引用《周易》,如:这个世界日新月异,因此我们的改革之路要懂得适时而变。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不像刻舟求剑中主人公那样不懂得变通,改革才会走得更长远。路漫漫且修远,吾辈且上下而求索!如能有这样的结尾,当然够味也够主旋律。何愁高考不增分?总之,从2018年高考作文可见,无论风云如何变幻,牢牢扎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引导考生关注思考时代生活,不禁锢和僵化学生的思维与思想,就完全可以笑傲考场。
本文标题:2018-高考作文-全国卷3-深度评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159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