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剧本创作:联想与想象的区别
联想与想象虽为思维活动,但在主管把握与控制上却有区别。一般而言,想象是一种自觉地(起码是半自觉的)创作思维,在它的实现过程中,总有或明晰或模糊的想象趋向。而联想则不然,在多数情况下,联想是一种非自觉的心理活动,它并没有预先的目标或大体趋向。因之,联想在其实现过程中,确实是“浮想联翩”的。比如在近似联想中就基本上没有联想着的既定导向,而呈任意东西、无所羁系的状态,联想出的物象相当繁多,乃至繁杂,没有主体重心或既定意旨。于是,在利用联想进行艺术思维时,就要分两步走。第一步,要发挥联想的优势,尽可能地站看广阔、丰富的联想,使头脑中出现与创作题旨有不同关联的尽可能多的表象群体。这样,就可以为下一步的艺术构思提供充实的“原材料”。第二步,对联想中出现的各种物象与情景,要能够有艺术构思时的情形把握,而避免让联想的丰富繁多扰乱了神思以至无所适从。艺术感受,艺术思维都脱离不了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的产生。对此,黑格尔论道:“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想,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活动。”想象是人脑在原有表象基础上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对想象,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加以理解:想象不是我们头脑中记忆表象的简单重现过程,而是我们在头脑中构思新形象的过程。例如,当与友人谈及到过的名胜或读过的文章、作品时,头脑中必然会浮现出故地形貌或篇章内容。但这不是想象而只是回忆。因为此时头脑中的表象只是我们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再现。相反,当我们阅读一篇作品或构思一个剧本时,会因作品的文字表述、构思意向而在头脑中出现各种栩栩如生却并没有亲眼看到过的形象一这种心理过程,就是想象了。想象不是对旧印象的回忆、也不是对现实事物的机械摹仿,它包含着想象者的主观能动性。想象所产生的新表象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之物,而是人的大脑通过对原有旧表象的加工改造生产出来的。艺术家想象出来的形象无论多么离奇古怪。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其构成的因素。例如《西游记》中孙悟空这个形象谁也没有感知过,但它却非作者的凭空捏造,而是对头脑中已有的人与猴的旧表象进行加工组合而创造出来的。因此我们说,想象是对旧表象改造创新的心理过程。文学创作,离不开想象。高尔基说:“想象是创造形象的文学技巧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为什么说想象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因为想象既是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而文艺创作本身的意义就在于创造新的艺术形象,所以两者必定要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于是,要想获得文艺创作方面的成绩,创作者就必须具备积极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艺术家的想像力除了天赋之外,后天的训练也是举足轻重的。因此,要让艺术家积极地开动脑筋,针对艺术创作中的主题、类型、手法、思想内涵、形式美感和色彩表现等方面,充分展开想像的翅膀,发挥艺术创作的想像能力,不拘束于个别的经验和现实的时空,而让自己的思维遨游于无限的未知世界之中。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与科学一样,没有想像力的艺术创作,是不可能有永恒的艺术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的。全文完!谢谢观看!好莱坞
本文标题:剧本创作:联想与想象的区别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207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