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51T 533-2011 大白菜生产技术规程
65.020.20B31DB51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T533—2011代替DB51/T533—2004大白菜生产技术规程2011-01-25发布2011-03-01实施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51/T533—2011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产地环境条件......................................................................14栽培管理..........................................................................15采收及采后处理....................................................................3附录A(规范性附录)大白菜生产主要病虫害及部分推荐农药..............................4DB51/T533—2011II前言本标准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局标准。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农科院园艺所、成都市双流县农业发展局、成都市彭州市农业发展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房超、刘独臣、刘小俊、梁根云、杨宏、骆维、倪国成。DB51/T533—2011I大白菜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大白菜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栽培管理技术、采收及采后处理。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大白菜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l6715·2瓜菜作物种子白菜类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DB51/335无公害农产品标准DB51/336无公害农产品(或原料)产地环境条件DB51/337无公害农产品农药使用准则DB51/338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肥料使用准则DB51/T339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蔬菜3产地环境条件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DB51/336和DB5l/T339的要求。选择土层深厚、理化性状良好、pH6.5~7.5、排水性良好、土壤肥力中等偏高的砂壤土、壤土及轻粘土为宜。提倡轮作,避免在十字花科或其它叶菜类蔬菜栽培后种植大白菜。4栽培管理4.1品种选择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l6715·2要求。4.2种子消毒药剂处理: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按种子用量的0.4%拌种;或用专用种衣剂拌种。4.3整地与基肥4.3.1整地采用高厢栽培,沟深15~20厘米。对长期种植蔬菜的老区和酸性土壤,若土壤pH低于6.5时,应在移栽前3d~5d,每667m2用石灰50kg~100kg,或其它石灰性物质与耕层土壤充分混合,使pH提高到6.5~DB51/T533—2011II7.0左右。4.3.2基肥施用的肥料应符合DB51/338的规定。每667m2施入有机肥1500kg~2000kg,过磷酸钙30~50kg,硫酸钾10~15kg作基肥。结合耕翻整地时与耕层土壤均匀混合。4.4播种4.4.1播种量每667m2用种量200g~250g。育苗每667m2苗床用种300~400g。精量穴播用种量30~40g。4.4.2播种方法春播一般育苗移栽,1月下旬~2月上旬播种,苗龄30d~35d。夏播和秋冬季栽培一般为穴播,夏季5月~6月播种,秋冬季8月中旬~9月中旬播种。行距4Ocm~5Ocm,穴距4Ocm,用细土或渣肥盖种0.5cm厚。4.5田间管理4.5.1间苗、定苗间苗要早,定苗宜晚,一般在2片~3片真叶时第一次间苗,5片~6片真叶时第二次间苗,7片~8叶时定苗,每穴留l株生长健壮的苗,缺苗的应结合间苗与定苗进行补苗。4.5.2移栽春白菜7叶~8叶时移栽,种植密度因为品种类型和熟性而异,一般每667m2栽3500株~4000株。4.5.3中耕除草移栽白菜成活后l5d左右除草,直播白菜结合间苗定苗进行。封垄前进行最后一次中耕。中耕宜浅不宜深。4.5.4浇水播种、移栽或补栽后及时浇水,保证苗齐苗壮;莲座初期浇水促进发棵;包心初、中期结合追肥浇水,后期保持土壤湿润。4.5.5追肥追肥应以速效肥和有机肥为主,坚持前轻后重的原则。一般追3次,分别在幼苗期、莲座期、结球初期施用。苗期追肥占总最肥的10%,莲座期追肥为总追肥量的40%;在结球初期重点追施氮肥,并注意追施速效磷钾肥,追肥为总追肥量的50%;。收获前20d内不宜再施用人苗粪尿。如后期缺肥,可叶面喷施0.3~0.5%的尿素与0.1~0.3%磷酸二氢钾混合溶液。4.6病虫害防治4.6.1农业防治选用抗(耐)病的优良品种。与非十字花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注意清洁田园,收获后深翻炕土,加强田间肥水管理。DB51/T533—2011III4.6.2物理防治采用银灰膜避蚜或黄板(柱)、性诱剂诱杀成虫,用黑光灯、频振式灯诱杀。4.6.3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利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4.6.4化学防治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规律和动态,有针对性地适时用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和生物农药,严格按照规定的浓度和安全间隔期要求进行,施药应均匀周到。使用的农药必须符合GB/T8321和DB51/337的规定。主要病虫害与部分推荐农药品种见附录A。5采收及采后处理5.1及时采收分批采收,确保品质,采收过程中的工具应清洁卫生,无污染。5.2采后处理剔除病、虫叶和老叶,清洁叶面用水应符合DB51/336的要求。产品质最应符合DB51/335的要求。5.3清洁田园采收后应及时清洁田园,将残枝败叶、杂草、农膜等清理干净,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DB51/T533—2011IVAA附录A(规范性附录)大白菜生产主要病虫害及部分推荐农药病虫害名称防治指标(适期)推荐药剂及使用剂量安全间隔期(d)病毒病发病初期2%宁南霉素水剂200~300倍液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1.5%植病灵乳油1000~1500倍液≥7≥7≥7软腐病发病初期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10霜霉病发病初期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10根肿病预防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60%多菌灵500倍液≥5≥5蚜虫有蚜株率达20%时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7~10≥7~10根肿病预防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60%多菌灵500倍液≥5≥5甜菜夜蛾低龄或二龄幼虫20%溴虫腈1000~1500倍液52.25%农地乐乳油1000~1500倍液≥10菜青虫低龄或二龄幼虫溴氰菊酯15~22.5克/公顷喷雾1.8%阿维菌素3000倍液≥7≥10注:如有适合无公害大白菜生产的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型生物、化学农药,应优先选用。DB51/T533—2011V
本文标题:DB51T 533-2011 大白菜生产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292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