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研究工作总结范文(十篇)
研究工作总结范文(十篇)第一篇范文: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总结----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总结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子课题小学语文“综合学习”的探索与研究研究主要工作本学期继续研究“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研究”这一课题下自己的子课题——“小学语文‘综合学习’的探索与研究”。研究期间阅读了关于综合性学习方面的文章,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更多的收获。此外,我认真参加课题研究活动,参与听课、评课共二十余节,并结合新基础教育的研究上了一节研究课《秋游》。研究中也积累了一些研究资料。研究体会与研究成果“语文综合性学习”尽管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研究性,但它不是按部就班的、逻辑严密的科学研究,而是一种学习,一种生活,一种特殊的文化生活,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时,要注重四点:一是语文实践的--------文化性,即所开展的语文综合性活动要有文化意味、文化内涵。二是语文实践的自主性。既然“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生活,学生便是学习的主人,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三是语文实践的体验性。语文学习本身十分注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综合性学习更是如此,要特别注重“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重视学生的情感激发和牵引,把情感的价值引导和学生的独特感受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不是抽象的分析和说教。四是语文实践的合作性。人际交往和合作是必不可少的生活形态,也是语言交流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很难想象在没有交际和交流中却学会了某种语言,因此,“语文课标”特别强调合作,它指出“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在具体实践中,可让几个同学共同完成某一项综合性学思习。考研究后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涉及其他学科的内容,但它必须姓--------“语”,其着眼点仍然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面,要努力实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宇文综合性学习应是人文精神与学科精神的相互融合。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二篇范文:研究工作总结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工作总结(2021年9月—2021年4月)学校:修文县扎佐镇中心小学教师:韦凤时间:2021年4月17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指导策略及校本资源开发的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总结(2021年4月—2021年4月)修文县扎佐镇中心小学韦凤2021年4月—2021年4月,我积极参与到本校的课题研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指导策略及校本资源开发的研究》中。结合课题,我们做了两方面的研究:一方面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指导策略的研究,另一方面是校本资源的研究。从2021年开始,至2021年12月,我们着重了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策略的研究,2021年着重对校本资源开发的研究。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指导策略的研究,我是这样做的:一、遵守学校制定的相关制度,积极参与每次培训、交流讨论,把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得出解决的办法后再进行实施。二、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以此来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三、做好自我反思。把课堂中的教学结合实际,梳理出来,进行反思,记录好自己对课题研究的得失。在此过程中,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事,从中得到收获:一、进行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学习中进行反思,总结。二、对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相关信息,以下是我的调查报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指导策略及校本资源开发的研究》调查报告修文县扎佐镇中心小学韦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研究课题的课程,这门课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怎样和别人交流。近几年,综合实践活动课虽然开展得很好,但还是有很多老师和学生都很茫然,老师不知道如何引导,学生不知道如何动手,就此,本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具体情况如下:一、调查目的了解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看法。二、调查对象及其情况调查对象:修文县扎佐镇中心小学三年级(1)班学生。学生情况:经过一学期的综合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只是知道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流程,对各方面的能力培养还需做进一步的指导。大部分学生对这门课都很感兴趣。三、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取的是全体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是在三年级(1)班班级现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本次调查共发出学生调查问卷58份,收回58份,回收率达100%。四、调查时间:2021年3月12日―――2021年3月15日五、调查内容本次学生调查问卷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单选题,主要调查了学生的喜欢参与度,教师是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对学科学习是否有影响,家长是否支持;参与后,爱护自然的能力是否增强,是不是更加关注社会;活动过程中有没有感受到分享合作的快乐,是不是更能善于发现问题,是否提高了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遇到问题是不是能想办法解决,有没有提高表达交流能力,是否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是否学到了课本学不到的知识,学到知识后能不能运用,有没有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是否掌握了动手操作技能。第三部分是多选题,主要调查学生喜欢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地方,不喜欢的地方,老师的主要评价方式,感到哪方面困难最大。第四部分是开放题,让学生写出在这门课程里的最大的收获,给出建议。六、调查结果修文县扎佐镇中心小学三年级(1)班学生问卷调查情况统计如下:1、基本情况修文县扎佐镇中心小学三年级(1)班学生总共有58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28人,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有4人,比较好的有14人,一般的有28人,不太好的有12人。学生父亲学历大学及以上的有13人,高中的有13人,初中及以下的有32人;学生母亲学历大学及以上的有16人,高中的有13人,初中及以下的有29人。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有一至两年。2、课程开展情况及课程开展所获学校每周有3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所有的学生都参与,有50位学生很喜欢参与,有5位学生有点喜欢,有2位学生不太喜欢,有1位学生很不喜欢,从而可以看出多数学生都很乐意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中来。老师都是按课表上课。课程的开展有50%学生人认为是老师在讲,有50%学生认为是老师引导。62%的学生认为本学科有助于学习,38%的学生认为和学科学习没有关系。有32位学生家长支持课程的开展,有20位学生家长同意参加,有6位学生家长从未管过。66%的学生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收获很大,32%的学生认为有所收获,1%的学生认为收获不大,1%的学生认为没有收获。大部分学生都认为通过此课程能增强爱护自然的能力,也能更加关注社会,小部分学生认为很不符合。活动中,74%以上的学生能感受分享合作的快乐,更善于去发现问题,能提高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能提高表达交流的能力,能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遇到问题能想办法解决,20%的学生认为基本符合,0.3%的为的学生认为不太符合,0.1%的学生认为很不符合。60%以上的学生认为能学到课本学不到的知识,并把学到的知识得以运用,还学会了研究问题的方法,掌握了动手操作技能,19%以上的学生认为基本符合,0.1%认为不太符合,0.1%的学生认为很不符合。3、喜欢的地方及老师的评价方式,感到困难的地方70%以上的学生认为让他们喜欢的地方是能探讨自己喜欢的问题,动手实践的机会多,老师讲得很有趣,19%的学生认为可以走出校门,1位学生认为不用考试。50%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合作中总是很被动,36%的学生认为占用了大量时间,38%的学生认为不知道该怎么做,12%的学生认为对老师确定的主题不感兴趣,21%的学生认为没有得到过表扬,29%的学生选择其他,这是他们不喜欢的地方。46%的学生认为老师的评价是打分,53%的学生认为是分等级,50%的学生认为是写评语,19%的学生认为是口头评价,14%的学生认为是自己评价,5%的学生认为不评价,10%的学生选择其他。有33%的学生认为没有困难,33%的学生认为得不到有效指导,64%的学生认为不能很好合作,28%的学生认为缺乏资料设备,10%的学生认为没有时间,17%的学生选择其他。4、最大的收获,给出的建议。有很多学生在这门课程里都觉得自己有很大的收获,如知道了怎样与人合作,与人交流,更喜欢作画。100%的学生都没有什么建议。七、调查分析根据此次调查,可以知道多数学生还是很喜欢这门课程,并很乐意参与,学生家长也很支持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他们都觉得这门课程对其他学科很有帮助,并能收获很多,不但能感受分享合作的快乐,善于去发现问题,能提高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能提高表达交流的能力,能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遇到问题能想办法解决,还能学到课本学不到的知识,并把学到的知识得以运用,学会了研究问题的方法,掌握了动手操作技能。这门课程让学生喜欢的地方在于能探讨自己喜欢的问题,动手实践的机会多,老师讲得很有趣,不喜欢的原因是觉得自己在合作中总是很被动,并且占用了大量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做,由此看得出,学生虽然很喜欢这门课程,但因为老师的有效指导不够,再加上自身的原因,产生了一种很矛盾的心理,既爱又怕,所以,老师的引导很关键,如何让学生在这门课程里学到技能,是上综合实践活动课老师所深思的。三、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集中学习,并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培训,至此,我共参与培训30余次,分别有校内、校外培训。通过这样的形式,我对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的认识越来越明确:第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常规教学一定要做好。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指导学生学会认真倾听,告诉学生在听的同时要做些什么。小组合作同样不能轻视。每次活动都离不开小组的团结合作,所以,指导学生学会合作,是活动的前提。评价是对活动的一个认识,这个环节能让学生认识到哪里做得不好,为什么会做不好,做得好,是怎样做的,在评价中反思,会让学生从优改缺。第二、课堂教学中的指导。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职责就是指导、引导、组织、管理与评价学生活动。指导以尊重学生兴趣、爱好和需要为前提。每堂综合实践课的指导目标是不统一的,可以是注重指导学生的说话能力,也可以是注重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还可以是注重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最主要的指导就是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能力。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对学生的指导并不是完成任务就可以了,而是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各方面技能,直到学生学会为止。针对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以交流讨论的形式进行探讨,在很多次的集中交流讨论中,使问题得到解决。如在2021年6月份,要开展一次镇内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研讨课,为了更好地展示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课题组的成员在朱老师的组织下,于5月份便进行了一次研讨课的讨论学习,主要针对上课的几位老师所上的课进行集体备课。在这次讨论中,先是每位老师说课,再从活动目标开始,讨论出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指导中要注意什么,每一步该怎么做,使我在这次讨论中感受到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学要融入到学生,融入到每个环节是那么的重要,也为6月份的研讨课做足了准备,使得研讨课上得很成功。在此期间,我参加了几次综合实践活动的观摩课,从中感受到综合实践活动课所带来的灵活的教学模式给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培养。并参加了中心校组织的镇内学习观摩课,上了一堂《整理资料》课。本节课,我虽然讲了具体的资料整理的基本方法,但还是没能让学生把资料初步地整理好。在讲缺失资料的记录方法的时候,因学生没有接触过资料的整理,所以对缺失资料的记录方法不是很明确,但还是有学生说到了用文字记录、打记号的方法,我又补充说了可以加空白页纸,与之前的预想多出了一种方法,而我在板书的时候没有把第三种方法明确地写出来,这一点应该注意。小组讨论分工汇报时,我没有注意引导学生做好评价,学生评价出来后,也没能做好教师的及时点评,对于小组分工的合理性没提示好,学生要有一个人专门分发资料,这样会更快些。因前面教学时间有
本文标题:研究工作总结范文(十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379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