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中物理总复习第一节力
第一节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在具体问题中能找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在具体问题中能画出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3、知道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名称可按力的性质和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二)能力目标:通过具体的例子,要求学生初步熟悉物体受力分析(能够根据力的性质进行受力分析)教学重点:力的概念教学难点:力的图示教学用具:磁铁、铁钉、弹簧秤、钩码、三角板(教师用)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平常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遇到的力的现象相当多,打过篮球吗?提过水吗?举过哑铃吗?帮人推过车吗?……都干过,这些事情通俗的话就是出点力(气),可在物理学里力是一个什么概念?产生力的条件又是什么?本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有关力的概念板书:第一节力二、新课教学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1)学生实验:①磁铁吸引铁钉②用手拉弹簧秤的挂钩引导回答出:磁铁对铁钉施加了力,同时,铁钉也在吸引磁铁;用手拉弹簧时,手也被弹簧所拉。(2)事例分析施力物体作用受力物体脚踢球手提水汽锤锻打工件机车牵引列车引导学生回答:只要有力发生,就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板书: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3)强调:一个孤立的物体不会存在力,力不能脱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在研究一个物体受力时,不一定指明施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一定存在且能找到。(4)巩固训练(出示小黑板)找出下列带“·”的物体所受的力,指出各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A木块..飘浮在水面上B手.里托着一本书2、力的大小和方向实验:(1)在弹簧的弹性限度以内轻轻地拉一下弹簧的挂钩,测一下拉力的大小。(2)测钩码的重力的大小引导得出:力的大小可用弹簧秤测量,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提问:在初中学习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浮力的作用,浮力的方向是什么方向?学生回答:竖直向上老师归纳:所以力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板书:力具有大小和方向,方向由具体的作用去定。3、力的图示提问:力的三要素是什么?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引导回答: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其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使物体发生形变。教师总结归纳引入:力的三要素决定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学中可以形象准确地表示出力的三要素,方法:就是力的图示。(1)教师板演: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向右的100N的力F,如何表示这个力呢?首先选一标度(比如1cm长表示20N的大小)。其次,从力的作用点向右画一根带箭头的线段,线段的长度要是标度的5倍,表示100N,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学生:根据过程总结什么是力的图示。板书:力的图示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2)力的示意图。在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时,只需要在图中画出力的方向,不画大小,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3)巩固训练作出A受到一个与水平面成300角的斜向右上方500N的拉力力的图示。说明:对“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要求的差别4、力的种类:提问:同学总结一下学过什么名称的力学生答:拉力、支持力、压力、重力、动力、阻力……教师分析:象拉力、支持力、压力、动力、阻力一听名称,同学够知道力的作用形式及效果,这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分类的。但这些力产生的条件及性质不一定是一样的。比如:象重力、拉力是不同性质的力,但都可以作为动力或阻力;而性质相同的力,又可产生不同的效果。比如支持力、压力是同种性质的力,产生的效果却不同。所以力的分类按效果和性质来分。板书:力的分类按性质分: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按效果分:拉力、压力、支持力、浮力、动力、阻力等。三、小结(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2)力的图示和步骤(3)能从效果和性质两方面区分力。以上内容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掌握的基本内容,我们下节课就分别学习按性质分类的三种常见力产生的条件及大小、方向的确定。四、作业1、P5练习一(1)(2)A300F=500N第二节重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会用公式G=mg(g=9.8N/kg)计算重力。3、知道用悬绳挂着的静止物体、用静止的水平支持物支持的物体,对竖直悬绳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4、知道重心的概念以及均匀物体中心的位置。二、能力目标1、让学生自己动手,找不规则薄板的中心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2、通过“重心”的概念,让学生知道等效代替是研究物理学的一种方法。三、德育目标:通过课本内容的完成,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观察、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多观察、多分析、看问题不要片面。教学重点:1、重力的大小和方向;2、G=mg中,g值因在地球的不同纬度而不同。教学难点:1、“重心”概念的理解2、“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的理解。教学用具:弹簧秤、钩码(二人一组)质地均匀的不规则薄板、细绳(学生准备)、木圆环、直角三角尺(教师用)重锤线(演示用)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日常生活中我们跳起来,总会落回地面,扔出去的东西,也都要落回地面,悬挂物体的绳子静止时总会指向地面,这都是因为在地面附近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下面我们来探讨有关重力的知识。板书:第二节重力二、新课教学1.重力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在预习后回答: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地球的吸引,所以人跳起来总会落在地上,扔出去的东西总要落回地面。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提问:有的同学说物体的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到底是不是呢?学生猜疑: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教师释疑:严格地说,重力并不是地球的吸引力,而是吸引力的一个分力,以后才会学到这些知识,现在知道就行了。所以说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而不能说地球的吸引力就是物体的重力。由于两者相差很小,通常可以用重力代替吸引力的。提问:物体所受到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谁?学生:是地球。强调:物体只要在引力范围内,就会受到重力的作用。2、重力的方向和大小[可以通过提问力三要素而导出重力方向大小及重心的研究](1)重力方向:(分析以下两个现象)A、重锤线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B、从静止释放的小石块总是竖直下落,归纳: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强调:竖直向下不能说成垂直向下,竖直向下指的是与水平地面相垂直,不能笼统指垂直方向。(2)重力大小:提问: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来测量,为什么?学生会从二力平衡角度回答:物体静止时对弹簧秤的拉力或对水平面压力的大小等于其重力。提问:根据初中知识回答,物体质量m与重力G的关系?学生马上得到:G与m成正比。板书: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G=mg(g=9.8N/kg)强调:g值在地球的不同位置取值不同,同学阅读课本内容可知,赤道上g值最小,而两极g值最大。一般的处理方法:在地面附近不太大的范围内,可认为g值是恒定的。(3)巩固训练:A、如图:已知小球、物块的质量均为m,悬绳对小球的拉力N。物块对地面的压力(两者均处于静止状态)是N。如果说悬绳的拉力等于重力,物块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这种说法对吗?B、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b、d)(a)、就是物体的重力(b)、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c)、这压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产生的(d)、这压力是竖直向下的。C、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如图所示,这个表示对吗?师生共评得到:A:只要在静止状态下,物体对竖直悬绳物体对水平支持物才有上述关系。B、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上面说法不对,只能说拉力(或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3、重心:通俗点讲,重心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就是在研究问题时,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就叫物体的重心。我们把物体的全部质量压缩成一点将不影响研究结果,这就是物理学的一种等效代替的思想。(1)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跟物体的形状有关。(2)质量分布均匀的形状不规则的薄板..的重心可用悬挂法找到。教师演示:木圆环,直角三角尺的重心。具体过程:先用悬挂法确定重心之后,在板上固定一条细线ab,让ab穿过重心c点,再在其重心c处拴上细绳提拉,验证薄板可以水平平衡。归纳: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之上,也木在物体之外。mmGbaCCba(3)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即跟形状有关,也与质量分布有关。比如:往高处叠放东西,重心不断随高度而上移。三、小结1、用小黑板出示小结内容(1)重力产生的条件以及重力与引力的区别(2)G=mg,g值在不同位置数值上略有差别,通常不特别说明的话,g=9.8N/kg(3)重心的确定四、作业课本P5、练习一3、4第三节弹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形变的概念,了解弹力是物体发生形变时产生的。2能够正确判断弹力的有无和弹力的方向,正确画出物体受到的弹力。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2通过课本显示微小形变,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重点、难点1弹力是在物体发生形变后产生的,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方向的判断是本节教学的重点。2弹力的有无和弹力方向的判断是教学中学生较难掌握的知识,在教学中应加以注意。教棉线、泡沫塑料、木板、弹簧、木块、激光器、平面镜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前边我们研究了重力的特点,这一节课我们一起研究力学中的第二种力——————弹力。二、新课讲授先来看几个小实验。用手拉压弹簧、用力压刻度尺,它们的形状都发生了变化。(1)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形变的原因是物体受到了外力。(2)形变的种类:拉伸形变(或压缩形变);弯曲形变;扭转形变。引导学生观察P6图1-7甲、乙,图1-8所示的演示实验。由以上实验可以看出:发生形变的物体(弹簧),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小车、圆木)会产生力的作用——弹力。(3)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个力叫做弹力。演示:木块压在泡沫塑料上,泡沫塑料形变后对木块产生弹力作用。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要有弹力作用,两个物体必须有接触;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引起的,若物体没有发生形变,就无需恢复,也就不会产生弹力,因此,弹力的产生是有条件的。(4)弹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发生形变。提问:泡沫塑料发生形变,对木块有弹力作用,它对泡沫塑料是否有弹力作用呢?木块是否发生形变?木块也发生了形变,只是很微小,我们用肉眼观察不到而已,所以木块对泡沫塑料也有弹力作用。实验P6图1—10桌面上放激光器、两个平面镜,激光通过两个平面镜反射后照到墙上。当用手压桌子时。手指发生形变,产生一个对桌面的弹力(通常叫压力)墙上的光点发生移动,这说明桌面发生了形变,产生一个对手指的弹力(通常叫支持力)【例1】把书放在桌面上,书压桌面,书和桌面都有微小的变形。书要恢复原状,对桌面有一个向下的弹力(压力)。桌面恢复原状有一个向上的弹力(支持力)。一般情况:凡是支持物对物体的支持力,都是支持物因发生形变而对物体产生的弹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并指向被支持的物体。【例2】用绳吊重物,绳对重物是否有弹力?物体受重力和绳的拉力。物拉绳,绳拉重物,重物和绳都有极微小的形变。发生形变的绳要恢复原形,对重物产生向上的弹力(拉力)。发生形变的重物要原状,对绳产生向下的弹力(拉力)。一般情况:凡是一根线(或绳)对物体的拉力,都是这根线(或绳)因为发生形变而对物体产生的弹力;拉力的方向总是指向线收缩的方向。(5)弹力的方向:轻绳(线)的弹力方向沿绳(线)收伸缩方向面面接触(或点面接触)物体间的弹力垂直于切面并指向受力物体。【例3】画出下列物体受到的弹力。应注意第3张图中斜面与球间无弹力,可采用把斜面移开的方法看物体的平衡是否被破坏来判断。(6)弹力的大小:[阅读课本P6并回答弹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跟物体发生的形变有关,跟形变物体的弹性有关。选学:胡克定律演示实验:探索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甲弹簧(原长:)123弹力大小(N)弹簧长度(m)弹簧伸长量(m)乙弹簧(原长:)123弹力大小(N)弹簧长度(m)弹簧伸长量(m)结论: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思考:弹簧被压缩时,弹簧弹力与弹簧的缩短量有什么关
本文标题:高中物理总复习第一节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505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