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人类文明的曙光——中西文化寻根
伍凤中西语言文化对比贺州学院外国语学院第一节河的赐予与海的磨砺一、中华文化的自然基础•温暖湿润的气候–1.光、热资源丰富。中国大部分领土属温带,亚热带区域也不小,最南部伸入热带,最北部伸入亚热带,全国各地的太阳幅射和热量都可满足各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2.水分分布不均。中国东南部受夏季风的强烈影响,一般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而西北内陆区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量一般在400毫米以下,这是东南部为农耕区,西北部为畜牧区的自然基础。–3.山地气候居多。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广大山区的气候条件对农业来说有有利的方面,即有多种垂直气候带,气候类型多样,利于发展多尺度、多层次的立体农业,发展林、牧、果、药等多种经营。•形成了中华文明•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中国(黄河流域)、古巴比伦(两河流域-底各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古埃及(尼罗河下段)古印度(恒河流域)。••封闭的地形环境–东临沧海,西北横亘广大的荒漠,西南耸立着“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和人迹罕至的横断山脉,南部是茫茫印度洋;地处大河流域,有肥沃的冲积谷地,内陆多山,宽阔的高原和崇山峻岭交错,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5%,地理环境相对封闭.•有利于中华文明延续–四面被山脉、沙漠和辽阔的大海隔断,使中国更少面临外人入侵,而发展自己的文明。–土壤和气候很好结合,有利于作物生长、因此人口繁衍快。–文化上,表意文字,共同书面语。–儒家道德准则扼杀创造力,培养人顺从的性格。•使中国半封闭–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绝—太平洋的浩渺无际—望洋兴叹—无法像地中海那样成为人类相互沟通的桥梁—文化交往与沟通的艰难—“丝绸之路”未能成为繁荣兴盛的大道—隔离机制—自成一体的延续性—保守意识—自诩世界中心—盲目自尊的大国心态二、西方文化的自然基础•环海–西、南、北三面环海,东接亚洲—古希腊人所居的巴尔干半岛及其附近岛屿,古罗马人所居的亚平宁半岛及其附近大陆,都濒临地中海—海岸线(3.8万公里)—整个欧洲距海较近(距海最远为500公里)—海陆交错,港湾林里—半岛和岛屿占总面积的34%—世界之冠•西方文化发源于古代希腊文化–黑格尔曾说:“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是在我们德国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今生,现世,科学与艺术,凡是满足我们精神生活有价值、有光辉的东西,我们都是从希腊直接或间接传来的。”•环境恶劣–古代希腊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西部海岸。希腊半岛是古希腊的主要领域,东临爱琴海,西接爱奥尼亚海,整个半岛山脉纵横,五分之四是山地,土地贫瘠,河谷里的小块土地是唯一适合耕种的地方,荒凉的山坡把平原分割成块,使得陆路交通极其不便利。–三面环水,海岸线有3000多英里,岛屿480余个,多良好的避风港,其资源是渔业、商业•激发勇气–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的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底无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大海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鼓励人们追求利润,从事商业。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里,把他卷入到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为的有限的圈子。”——黑格尔第二节农耕文明与商业文明一、华夏土地上的农耕文明•乡情文明–春播秋收、精耕细作—-“父母在,不远游”—-聚族而居,代代相传—-中国文人城市里住很久,是“客居”—迟早要还乡—农耕文明的思维方式—与航海家的海洋文明和马背上的游牧文明全然不同—后二者强调冒险、进取,前者则主张防守、和平。•保守文明–万里长城用来防守游牧文明的进攻的—杜甫写过“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是典型的农耕文明的思维方式—雄才大略如秦始皇、汉武帝,没有想过远征希腊和埃及—没有世界地理知识—其他文明的君王也没有世界地理知识—只要听到远方有财富有强权就骑上了马背—到很远的地方去征战。二、古代希腊罗马的工商业文明•发达的海洋贸易–公元前3000年,克里特岛和基克拉迪群岛的新石器时代向金属(青铜)时代的过渡—航海技术兴起—地域有限多山—人口增加,农业无法满足需求—畜牧业、渔业、海外迁移谋生存–古希腊时商人和海盗同为当地人尊敬的职业。–黑格尔曾说:“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水势使人合,山势使人离。”•契约意识–希腊克里特-迈锡尼人和意大利半岛的工商业者发展培育了西方人的契约意识(账目、收支报表)—使得后来西方人都是以商品贸易经济来体现人际关系—因为了弄清楚各自的商品归属需要出现契约—所有西方人之间的关系演变成了契约关系—家庭也是建立在契约之上的亲情关系—婚姻也是以契约体现在教堂的婚礼中第三节家国与城邦一、以血缘家庭为纽带的中国传统社会•集血缘承继、婚姻结合、生产经营、财政消费、社会教化、礼法管制—多功能统一体的社会单元—宗法制的社会结构—世代相续盘根错节的家族集团—个人的家族地位,依照关系网络中的位置而定•家族同一地区,世代繁衍—血缘与地缘关系相互扭结(张家花园、梁家巷)—议事兼祭祀祖先的公共祠堂、会馆、家塾—“邻保”、“里甲”村舍行政机构—中国的家族是“微型的邦国”•1“家天下”的宗主统治–天下为家”的父系王位继承–“以为天下厉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我以天下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渐焉,久尔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享受无穷……”(黄宗奚:《明夷待访录·原君》–“父有天下,传归于子,子有天下,尊归于父”(《汉书·高帝集》)•2“事君如事父”的忠孝原则–孝道伦理关系—孔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俗语说:“百善孝为先”。-—“君尊于上,臣恭于下,尊卑大小,截然不范”—专制主义—重社稷,轻科学,政治统帅一切—官本位体制—“人治为中心,政治伦理化”•3、大一统的专制政体–国家政治体制体现为“国君”、“皇上”为“万民之父”—“君临天下”—行政、立法、军事指挥、司法、监察、考试录用官员、文化道德倡导裁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程氏遗书卷五》)二、地缘政治为基础的希腊城市国家•1、城邦的建立–城邦制的独立自治—近代欧洲政治制度的楷模—克里特岛辉煌的城市和宫殿—雅典卫城和城堡—不同姓氏的居民向城市聚集—独立的城市为中心,向周围的乡村辐射—城邦经济以工商业为重点(斯巴达、雅典)—城邦的规模为十万—强制性的海外移民—移民城邦—文化的传播•2、民主政治体制–城邦的权力—贵族会议、贵族选出的执政官—公民会议无足轻重—新兴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和平民力量崛起—向世袭贵族挑战—政治民主改革(雅典的“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制的全盛–雅典的民主制和罗马的共和制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制(享有充分民主权利的是男子,妇女、外乡人、奴隶、被释放奴隶不能享有公民权)影响•1、中国文化:重血缘–国家组织的设置是以亲属尊卑为序,君臣、官属之间,没有以法为基础的领属、权责、制约关系,只有因为血缘的亲疏而自然形成的君恩臣忠、官令吏从的要求–每个人的血缘决定了他的特定位置,不能更换,所谓“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法律的制订、纠纷的处理也不例外•西方文化:重民主–是高于家庭、村落、部落之上的公民集体–人们地位的高低由其财产多寡决定–公民具有什么权利和义务,是由法律规定的–城邦中的每个公民,是平等、自由的•中国文化:讲一统–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令臣恭,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毛泽东)•西方文化:讲多元–各国政治富有差异,古代斯巴达是贵族、寡头政治,希腊是民主政治;当代英国是君主立宪制,美国是联邦制–即使一国内部政治结构也是多元的。如美国,各州有自己的法律制度,作业•了解四大文明古国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本文标题:人类文明的曙光——中西文化寻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514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