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定位与实现途径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定位与实现途径摘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国家就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国家科技发展和培育自主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国家层面的宏观目标在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可分解为教学目标、实践目标和素质目标三个方面,同时,科学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打造全方位立体化实践基地以及建设可持续性培育体系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定位实现途径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体现了国家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客观地说,虽然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支持指导下得到长足地发展,但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和实现途径仍需深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1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科学定位准确、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定位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长期战略目标的基本要求,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干,在创新创业教育培育体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理解、确定创新创业教育目标时分解为以下三个方面。1.1教学目标定位创新创业教育应体现在教学中并应该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一方面,应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将创新创业的思想、理念融入日常教学之中,以创新创业教育带动传统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另一方面,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充分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同时,重视学科交叉、学科互补,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使创新创业教育通过教学课程体系实现与专业教育的贯穿融合。1.2实践目标定位实践性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和落脚点。只有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将理论与课程教育转化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才能避免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化、形式化。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应以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建设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创业示范基地、创业实习基地,充分利用学校、政府、社会各项资源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实现教学与实践的互动、学校与社会的衍接。1.3素质目标定位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旨在培养学生终生受益的创新精神和创业品质的长期教育工程。从根本上讲是一种素质教育,核心目标是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这样的定位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决策能力、组织能力、管理协调力、领导能力等创业素质的主要渠道和方式,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塑造学生的创业品格,培育学生的创业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并通过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传递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扩展带动创新型社会的形成。2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实现途径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深层次的、根本性的教育机制,如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收到实效则是困扰高校教育的难题,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的实现途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2.1与专业紧密结合,科学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课程建设是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课程体系的设计必须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清华大学为创新创业学生制定课程培养方案,打破院系壁垒和专业限制,实行跨学科专业选修的创意、创新、创业“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高层次教学体系建设经验很有借鉴性。当然,各高校在设计课程体系时,既要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又要结合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通过必修课、通识课、选修课的设计,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2.2与社会紧密结合,打造全方位立体化实践基地近年来,“体验式、情景式”教学方法被很多高校采用,越来越多的高校引入创业园、创业孵化器、创业基地作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但是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不仅在课堂、校园,还在社会,因此,各高校在积极利用校内资源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的同时,还要将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延伸到社会,让学生真正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在最真实的创业环境中历练;帮助和鼓励学生到企业中实践体验,学习真实的营销、学会刚性的成本计算,学会有效的研发和管理,从中获得真知灼见。只有充分整合高校资源、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实践教育基地,才能结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硕果。2.3所有参与者紧密配合,建设可持续性培育体系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育体系不只包括高校,还应该包括政府、企业、家庭和学生在内。政府在政策制定、资金支持、舆论导向、部门协调等多方面能够为创新创业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各种类型的企业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担负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来自学生背后的家庭的鼓励和支持是学生实践创新创业的有力保障;最后的落脚点在学生,只有学生真正接受创新创业观念、勇于实践创新创业,才能说创新创业教育起到了实际的效果。在这一体系中,每一个参与的角色都需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支撑,才能构成一个具有可持续性的培育体系,并通过这一体系的良性循环最终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实现。
本文标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定位与实现途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637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