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44 T 512-2008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生产及使用规程
ICS65.020B16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备案号:23293-2008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T512—2008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生产及使用技术规程TheTechnicalRegulationsofProductionandApplicationforDendrolimusCytoplasmicPolyhedrosisVirusPesticide(印刷稿)2008-05-26发布2008-09-01实施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DBDBDB44444444DB44/T512—2008I目次前言...................................................................................II1范围..................................................................................12术语和定义............................................................................13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的生产......................................................14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的剂型......................................................25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的质量检测..................................................36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包装、运输、贮存...............................................37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的使用......................................................38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防治效果评价................................................4附录A(规范性附录)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生产情况记录表..........................5附录B(规范性附录)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防治效果检查表..........................6附录C(规范性附录)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防治效果检查表..........................7附录D(资料性附录)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基本知识................................8DB44/T512—2008II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广东省林业局科技与对外合作处提出。本标准由广东省林业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茂名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东省森林病虫害防治与检疫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思诚、古锦汉、陈沐荣、柯沛强、章宁。DB44/T512—20081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生产及使用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CPV)杀虫剂的生产工艺流程、产品质量检测及产品包装、运输、贮存、使用方法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的生产及使用。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增殖multiplication通过病毒在寄主体内的复制,扩大病毒数量。2.2CPB(cytoplasmicpolyhedrosisbody的简称)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包含体。2.3毒力toxity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致靶标害虫感病、死亡的能力,以感染率、死亡率表示。3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的生产3.1病毒的增殖3.1.1林间自然增殖方法在松毛虫虫口密度较高的松林中喷洒病毒种源,接种松毛虫林间自然种群,病毒种源在林间自然增殖后,回收松毛虫幼虫,加工提取病毒。林间自然增殖方法适用于病毒的规模化生产。3.1.1.1病毒种源选择病毒种源多角体含量达30亿/g以上,保存期限一年。3.1.1.2增殖林地选择用作增殖病毒的林地,应满足以下条件:——松树纯林,面积10hm2以上,交通方便。——树高不超过10m,针叶丰富,树下植被少。——近五年内未使用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平均虫口密度40头/株~100头/株,虫体发育正常,无明显的流行病迹象。3.1.1.3接种时机接种应在松毛虫幼虫3龄~5龄进行,虫口密度较高时,可适当提前。不同世代的增殖效果,以越冬代最好,第一代次之。3.1.1.4接种方式和浓度DB44/T512—20082接种浓度为106CPB/ml~107CPB/ml。用机动喷雾器作常量喷雾,均匀喷洒,喷后第三天重喷一次。3.1.1.5采收感染病毒的虫体按染病虫体中肠颜色的变化,将中肠病变程度划分为三个等级:Ⅰ级:中肠白色或黄白色,单虫病毒含量约2×108CPB~5×108CPB;Ⅱ级:中肠黄绿色,单虫病毒含量约1×108CPB~1.5×108CPB;Ⅲ级:中肠绿色,单虫病毒含量0.5×108CPB以下。接种8天后,每日抽样调查林间松毛虫中肠颜色的变化,当中肠病变程度达到I级的虫体占60%时,即可采收。死虫体内多角体大部分已随粪便排出,无采收价值,仅采收树上活虫。树高2m以下,可直接从树上收集活虫。树高超过2m时,振落树上活虫再从地面收集,也可用菊酯类化学农药与柴油配制成烟雾剂,喷烟击落松毛虫,再从地面收集。3.1.1.6虫尸的保存收集的染病虫体,按重量加入2%的食盐,装入塑料桶保存,待加工。3.1.2集虫围栏增殖方法用塑料薄膜围成200cm×100cm×80cm的围栏,四角用插杆固定,下方用土压实,上方设遮阴防雨棚。栏内架设长160cm的横杆2根(离地面高60cm),横杆上悬挂有丰富针叶的松枝。自林间采集松毛虫5龄~6龄幼虫,投入围栏内饲养,每栏投入约8000头。用1×107CPB/ml的病毒悬液喷洒松针,让松毛虫取食,3天后重喷一次。在8天后,每天抽样检查松毛虫感病情况。当染病虫体中肠病变程度达到I级的虫体数量占70%时,即可采收。集虫围栏增殖方法适用于高纯度病毒的生产,但不宜作病毒的大量生产。每个围栏的病毒产量约1.5×1012CPB~2.0×1012CPB。3.2病毒的加工提纯3.2.1净虫采回的染病幼虫虫尸,用清水漂洗,去除松针、树皮、砂石等杂物。3.2.2切片或铰碎用双滚刀切肉机或铰肉机将虫尸切片或铰碎,重复铰切1至2次,铰切成0.5cm以下的小块。3.2.3洗脱将虫尸碎片放入搅拌机,加入10倍清水,以80转/min~100转/min的速度搅拌30分钟,使中肠上皮组织中的多角体洗脱至水中。3.2.4初滤放出洗液,过120目尼龙纱滤网,滤液进入贮液罐,滤渣经脱水机脱水10分钟,重新加入搅拌机重复洗脱、过滤一次。第二次洗脱、过滤、脱水的滤渣进入排污池排掉。3.2.5沉降用潜水泵将贮液罐中的滤液抽至沉降塔,静置。沉降塔设透明的观察窗,当观察到塔内液体明显分层时,放出上层清液进入离心机离心,下层浊液以240目绢纱过滤,滤渣直接去掉,滤液重回搅拌机,DB44/T512—20083与后面的初滤滤液一起再次沉降。当天最后一次沉降产生的下层浊液,经240目绢纱过滤后,滤液直接进入离心机离心。3.2.6离心离心机安装在低于沉降塔的水平面上,以形成一定的落差,方便滤液自然进入离心机。离心机转速15000转/分钟。多角体在离心力作用下沉淀于离心管管壁上。取离心沉淀物加工,离心上清液进入排污池排掉。3.2.7研磨离心沉淀物,加入7%盐水或中性甘油,用打蛋机打碎。待该批次虫尸加工完毕后,将所有离心沉淀物混合,用磨浆机磨碎,逐次调低磨浆机的间隙,重复磨浆三次。最终的细度应达到所有的颗粒直径小于100µm,90%以上的颗粒直径小于50µm。3.2.8生产记录生产人员应作生产记录,将有关数据记入附录A的记录表。4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的剂型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可加工成水剂、油乳剂、油剂、粉剂。离心沉淀物直接加水磨浆即成水剂;离心沉淀物加等量中性甘油磨浆即成50%中性甘油悬浮剂;离心沉淀物加入矿物油及乳化剂、助悬剂及保护剂磨浆,可制成超低容量喷雾油剂;离心沉淀物加填料抽滤,真空脱水,加入湿润剂,可制成可湿性粉剂。5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的质量检测5.1质量要求每批次制剂多角体含量在1×109CPB/g以上为合格5.2检测方法用多点抽样的方法,称取1g药剂,逐级稀释,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对角线法取样,共取40小格,最后平均每格以4个~6个为宜。按下式计算多角体含量:每克药剂多角体含量=平均每格多角体数×稀释倍数×(4×106)含量未达质量要求时,应重新加水混匀、过滤、沉降、离心。6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包装、运输、贮存6.1包装方法塑料或玻璃容器密闭包装。6.2包装上的标志包装上标明产品名称、厂名、厂址、批号、净重、毛重、执行标准、质检人、出厂日期、保存方法及保质期、含量、防治对象、使用方法。6.3运输DB44/T512—20084避免曝晒、受热和紫外光照射。6.4贮存6.4.1常温贮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处,保存期一年。6.4.2低温贮存置4℃以下冷库或冰柜中,保存期七年。7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的使用7.1防治对象各种松毛虫、松茸毒蛾。7.2使用条件应保证病毒在喷洒后能被害虫取食。在广东防治松毛虫、松茸毒蛾,全年均可使用。一般情况下,在气温高于20℃低于35℃,相对湿度70%左右时,使用效果最好。7.3防治时机在虫口上升期,大部分幼虫发育至3龄时施药防治。7.4使用剂量使用剂量1500亿CPB/hm2~3000亿CPB/hm2。虫口密度低、虫龄小时使用较低的剂量,虫口密度高、虫龄大时适当增加病毒用量。7.5施药方法7.5.1地面常量喷雾地面常量喷雾使用水剂、油乳剂或可湿性粉剂,常采用隔行喷洒,以正常步速行进,喷液量75000ml/hm2。按预定的喷液量及药箱容积计算好病毒用量,量取病毒,以少量清水稀释,倒入药箱,加入清水定容,搅拌均匀,喷雾。7.5.2地面超低容量喷雾地面超低容量喷雾使用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油剂,直接喷洒不需稀释,特别适合于山高、路陡、林密等地形及缺乏水源的地区使用。一般采用10m宽的喷幅,喷液量3000ml/hm2。7.5.3航空低量喷雾航空低量喷雾使用水剂或油乳剂,仍需以清水稀释。每架次喷洒面积控制在133hm2以内,药液中加入1%的食盐作助沉剂。7.6混配剂的使用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与一些致死速度快的微生物杀虫剂、抗生素或低毒化学农药的合理配伍使用,可兼具速效与持效的作用。通常选用苏云金杆菌(B.t.)、阿维菌素及酯类化学农药参配。混配时,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的用量为750亿CPB/hm2~1500亿CPB/hm2,其它参配药剂以亚致死剂量或正常用量的1/3混入。DB44/T512—200858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防治效果评价8.1死亡率单对角线法于防治区设置标准木40株,在类似条件林地设对照区并设标准木10株。铲光标准木树冠投影范围内的地被物,施药后第8天始每日调查记录死虫数,数据记入附录B的调查表,杀虫死亡率计算公式如下:100%×+=存活虫数死虫累计数死虫累计数死亡率)(8.2校正死亡率在自然死亡率5%~10%之间,可进行校正死亡率计算。1001%×−−=对照死亡率对照死亡率防治死亡率校正死亡率)(8.3感染率喷药后25天,振落标准树上活虫,用剪刀在背上轻剪一刀,露出中肠,根据中肠病变程度判断是否感染(Ⅰ级、Ⅱ级为感染,Ⅲ级为未感染),相关调查数据填入附录B的调查表。以下式计算感染率:100%×=调查虫数感染虫数感染率)(8.4持续感染效果在防治后的松毛虫第n代种群中,按8.1方法取样,按8.3方法计算感染率,相关数据填入附录C的调查表。附录A(规范性附录)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生产情况记录表病虫来源增殖方法接种浓度接种时间
本文标题:DB44 T 512-2008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生产及使用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714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