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 2018临床执业医师考前冲刺模拟习题(医学心理学四)
临床执业医师考前冲刺模拟习题(四)58、不属于B型行为的是A.容易满足B.悠然自得C.随遇而安D.有时间紧迫感E.无竞争敌对倾向59、A型行为的特点A.积极工作B.雄心勃勃C.争强好胜D.急躁易怒E.以上说法均正确60、心身疾病诊断要点包括A.确定躯体症状B.寻找致病的心理社会因素C.排除躯体疾病和神经症的诊断D.关注疾病症状与心理应激反应的相似性E.以上说法均正确61、C型行为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的疾病是A.高血压B.胃溃疡C.糖尿病D.乳腺癌E.支气管哮喘62、与A型行为密切相关的心身疾病是A.肺癌B.冠心病C.糖尿病D.支气管哮喘E.十二指肠溃疡63、面对威胁性的应激源,通过各种适当的心理和行为对策来消除或缓解个体的紧张状态,称之为A.激励B.解脱C.回避D.应对E.超脱64、人生会遇到无数应激源的作用,只有那些对人有意义的刺激物才能引起心理应激反应,这些事物是否对人有意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A.应激源的强度B.应激源的性质C.应激源的数量D.人的认知评价E.人的智力水平65、使用Holmes-RaCh的社会再适应量表测量某人的生活事件,LCU总分为250,预示以后两年内患心身疾病的概率为A.无可能性B.30%C.50%D.70%E.100%66、汽车正在行驶中,一名儿童突然冲向马路对面。司机急刹车。汽车在发出刺耳的刹车声后停住,儿童在车前的半米处跑过。这时司机顿感心跳加快,头上冒汗,手脚无力。这种情绪状态是A.心境B.激情C.情感D.应激E.情操67、下列关于应激的概念描述最为准确的是A.外界刺激和环境要求B.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特异性防御反应C.对环境适应的反应D.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非特异性防御反应E.内外刺激因素68、人们在遇到压力、痛苦、困境时。引起自杀的主要原因是A.逃避应激源B.排除应激源C.难以应对应激源D.没意识到应激源E.想超越应激源69、不影响个体对应激的认知评价的是A.人格特征B.生活经历C.应激源性质D.对应激源的敏感度E.当时个体的心身状态70、不应列为心理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的是适应性调整,恢复内稳态C.使原有的疾病复发D.损害适应能力,引发心身症状E.与其他因素共同影响引发新的疾病71、下列关于人格的投射测验说法错误的是A.投射性测验与精神分析的理论有关B.该理论认为一个人对一事物的感知、联想或反应有时是由潜意识或内心深处的矛盾冲突所决定的C.它包括洛夏墨迹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D.测验的方法是把一些模糊的云雾状墨迹或无一定意义的图像或不完整的句子呈现给受试者E.范畴测验72、心理评估是心理干预的A.重要前提B.效果推测C.效果判定D.效果评价E.以上都是73、心身疾病是A.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B.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精神疾病C.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器官系统的功能性改变D.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神经症E.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生理反应74、下列关于心身疾病的诊断标准表述最正确的是A.有明确的临床症状、体征B.有明确的病理学改变C.有明确的心理社会因素,并且与上述改变构成因果关系D.排除神经症、精神病和理化、生物学因素引起的疾病E.以上都是75、与心身疾病的诊断无关的是A.有明确的临床症状B.有明确的体征C.有明确病理学改变D.有明确的心理社会因素E.无需排除神经症因素58、【答案】D【解析】A型行为的特点:争强好胜,雄心勃勃,积极工作,而又急躁易怒,即具有时间紧迫感和竞争敌对倾向等特征。相反悠然自得,容易满足,随遇而安,无时间紧迫感,不争强型行为类型。59、【答案】E【解析】A型行为的特点:争强好胜,雄心勃勃,积极工作,而又急躁易怒,即具有时间紧迫感和竞争敌对倾向等特征。60、【答案】E【解析】心身疾病诊断要点包括:①确定躯体症状;②寻找致病的心理社会因素;③排除躯体疾病和神经症的诊断;④关注疾病症状与心理应激反应的相似性。61、【答案】D【解析】行为医学界认为“C型行为”与癌症的发生相关。研究显示,“C型行为”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的现象。62、【答案】B【解析】1959年美国心脏病学家Friedman和Rosenman在对冠心病患者的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A型行为类型”的人,认为这种行为类型与冠心病有密切联系,故又称为“冠心病易患模式”。63、【答案】D【解析】应对是指个体面对应激源的威胁时,采取的各种行为和策略以适应环境的要求以缓解情绪的紧张。64、【答案】D【解析】首先,同一环境事件对某人可能有应激性,而对他人可能不具有应激性。大多数外部刺激不能绝对地被定义为具有应激性。个人的认知评价才使某一事件具有应激性。其次,同一个体在不同场景会把同一时间解释成具有应激性或不具有应激性。因为身体条件、情绪和动机等心理状态的不同而影响评价过程。事件本身是不具有应激性,只有当真的丧失和感到丧失或觉察并估价到一种威胁时才会变得具有应激性。由此提出了心理应激学说中的认知评价理论。65、【答案】C【解析】霍尔姆斯对经历了不同事件的人进行多年的追综观察,认为生活事件与10年内的重大健康变化有关。如果在一年中,LCU超过200单位,则发生疾病的概率增高,如果LCU超过300单位,第二年生病的可能性达70%。66、【答案】D【解析】应激是指机体对各种内、外界刺激因素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的过程。应激的最直接表现即精神紧张。生活中遭遇突发事件时,由于紧急的情景刺激了有机体,就能使其激活水平很快改变,引起情绪的高度应激化。在危险的境遇下独立地采取果断的决定,在瞬息变化的情况下作出迅速的反应,这些都是应激状态。应激可能使人的活动变得积极,思想变得清晰明确。人的个性特征在应激反应中起决定作用,迅速的判断力、意志自觉性、意志果断性、坚毅的精神、类似的行为经验,都是积极应激反应不可缺少的条件。67、【答案】D【解析】应激的概念最初由加拿大心理学家塞里于1936年首次提出,认为应激是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非特异性防御反应。拉扎卢斯于1968年提出了心理应激的概念,认为心理应激是人对外界环境有害物、威胁、挑战经认知、评价后所产生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68、【答案】C【解析】逃避应激源是心理应激状态下的一种行为反应。回避与逃避:回避是指事先知道应激源将会出现,立即采取行动,避免与应激源的接触;逃避是指已经接触应激源后,采取行动远离应激源。两种方式都是为了避免发生强烈的应激反应所造成的心理和身体的伤害。69、【答案】D【解析】考虑敏感度没有影响到认识和判断,但表现得更为敏感。应激源性质会影响个体参应激的分析和判断。70、【答案】B【解析】应激的消极意义:①频繁、强烈而突发过度的应激可造成机体唤醒障碍(唤醒不足或过度),耗损过度,适应能力减弱,使心身功能和社会活动障碍,作业能力受损,工作、学习效率下降,引发事故和车祸。②持久和慢性应激,使机体处于适应不良和易感状态,耗竭机体储备,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导致心身疾病,引发精神障碍,加重原有的躯体和精神疾病。③应激引起适应不良,造成个体认知上的悲观预测,社会适应功能下降,出现行为障碍。71、【答案】E【解析】投射性测验:投射性测验与精神分析的理论有关。该理论认为一个人对一事物的感知、联想或反应有时是由潜意识或内心深处的矛盾冲突所决定的。测验的方法是把一些模糊的云雾状墨迹或无一定意义的图像或不完整的句子呈现给受试者,让受试者根据自己的认知和体验来解释、说明及联想,以诱导出受试者的经验,使他的人格特点能“投射”到这些测验材料上。包括:洛夏墨迹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72、【答案】E【解析】心理评估是心理干预的重要前提和依据,同时心理评估还可对心理干预的效果作出判定。73、【答案】A【解析】心身疾病是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74、【答案】E【解析】心身疾病的诊断标准①有明确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病理学改变。②有明确的心理社会因素,并且与上述改变构成因果关系。③排除神经症、精神病和理化、生物学因素引起的疾病。75、【答案】E【解析】心身疾病的诊断标准:①有明确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病理学改变。②有明确的心理社会因素,并且与上述改变构成因果关系。③排除神经症、精神病和理化、生物学因素引起的疾病。来源:金樟教育集团医考事业部
本文标题:2018临床执业医师考前冲刺模拟习题(医学心理学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799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