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三生物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
高三生物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生物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40分)1.下列对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A.遗传物质为DNA和RNAB.都由核衣壳和囊膜组成C.衣壳能决定它的抗原特异性D.营腐生生活或寄生生活2.下列有关大肠杆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可利用纤维素酶处理大肠杆菌获得原生质体B.通常以大肠杆菌数量作为食品卫生标准之一,是因为它对人体有害C.大肠杆菌可以被高浓度食盐溶液杀死D.大肠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会形成大而扁平、边缘呈波状的菌落3.在培养基的配制过程中,具有如下步骤,其正确顺序为()①溶化②调pH③加棉塞④包扎⑤培养基的分装⑥称量A.①②⑥⑤③④B.⑥①②⑤③④C.⑥①②⑤④③D.①②⑤④⑥③4.如右图所示为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下列微生物中能利用这套装置正常培养的是()A.蓝藻B.硝化细菌C.圆褐固氮菌D.酵母菌5.现有两瓶密封的罐头已过保质期,甲瓶瓶盖鼓起,乙瓶外观无变化,打开后发现两瓶罐头均已变质。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①甲罐头变质是被异养厌氧细菌污染,细菌代谢的产物有CO2和乳酸②甲罐头变质是被异养厌氧细菌污染,细菌代谢的产物有酒精和C02③甲罐头变质是被异养需氧细菌污染,细菌代谢的产物有C02和H20④乙罐头变质是被异养厌氧细菌污染,细菌代谢的产物是乳酸⑤乙罐头变质是被异养厌氧细菌污染,细菌代谢的产物是酒精A.①④B.③⑤C.②⑤D.②④6.啤酒酵母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发酵,可将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如改在碱性条件下培养,可将葡萄糖转化为甘油。对上述现象合理的解释是()A.碱会使啤酒酵母发生基因突变B.发酵条件不同,产物可能不同C.酒精和二氧化碳是初级代谢产物,甘油是次级代谢产物D.酒精在碱性条件下转变为甘油7.有4个代谢产物u、p、q、s和影响其代谢的相应的突变基因。第一个突变型的缺陷可以在加有u、s或q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而不能在加p的培养基上生长;第二个突变型的缺陷是只有在加q的培养基上才能生长;而第三个突变型在加u或q时均可生长。这些代谢产物的形成顺序为()A.s→p→u→qB.p→q→s→uC.q→u→s→pD.p→s→u→q8.下列关于微生物群体生长曲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调整期是大量合成诱导酶的阶段,代谢活跃B.衰亡期细胞形态多样,死亡速率超过繁殖速率,菌体逐渐解体,释放出代谢产物C.调整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共同构成了菌种的“S”型生长曲线D.稳定期种内斗争趋于激烈9.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B.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C.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10.如右图,若茎的a侧生长素浓度在曲线B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下列对b侧生长素浓度范围的描述较为准确的一项是()A.在0A段范围内B.在BC段范围内C.在BD段范围内D.在BA段范围内11.下面叙述的变异现象,可遗传的是()A.割除公鸡和母鸡的生殖腺,并相互移植而出现的第二性征B.果树修剪前后所形成的树冠,具有的特定形状C.用生长素处理未经授粉的雌蕊得到的无子果实D.开红花的一株豌豆自交,后代部分植株开白花12.下列哪项是甲状腺激素功能的正确叙述()A.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身体逐渐消瘦B.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代谢缓慢、心跳减慢C.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使神经系统兴奋性减弱D.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呼吸困难、心跳减慢13.下图表示甲状腺活动调节的示意图。对这一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B.a与b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C.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释放激素的调节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14.某同学用嘴往气球里吹气,吹了一段时间后感到头晕,其原因主要是()A.呼吸肌运动过于剧烈,使呼吸中枢疲劳B.呼吸肌运动过于剧烈,使血糖浓度过低C.呼气长,吸气短,吸入的新鲜空气少,使脑供氧不足D.呼出的C02过少,过量的C02抑制了呼吸中枢15.右图是反射弧示意图,其中E表示感受器、A表示效应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进行电刺激,则在A、E处均能测到膜电位变化B.②处进行电刺激,则该处膜内电位将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C.②处进行电刺激,则B处将会出现兴奋传导现象D.①处进行电刺激,能引起C处释放递质、传导兴奋16.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错误叙述是()A.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生长的正常孩子神经突起及突触数量将会增多B.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电流在膜内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C.在传入神经纤维中兴奋只能由树突——胞体——轴突方向传导D.传出神经元的轴突上某一点受到刺激,兴奋会向轴突两端进行传导17.下列与动物行为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蜘蛛结网是一系列非条件反射按一定顺序构成的本能行为B.婴儿的吮吸反射、小鸭的印随学习、小鸡模仿扒地索食均属先天性行为C.狗看到主人端着食盆向它走来便分泌唾液是与生俱来、不需学习的行为D.动物的性周期和性行为都是在性激素的调节下完成的,神经系统的影响甚微18.右图对人体细胞与内环境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乳酸进入②,则②中的CO2的含量明显增加,PH明显降低B.若因蛋白质等物质摄入不足造成营养不良,可引起③大量增加C.在肝脏组织中,b端液体与a端液体相比,明显增加的物质有CO2、尿素等D.人饥饿时,在胰腺组织中b端液体与a端液体相比,明显减少的物质有O2、葡萄糖、胰岛素等19.钾是组成生物体的一种重要的化学元素,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钾是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之一B.植物体的幼嫩器官比衰老器官的含钾量高C.人体含钾量过低会导致心律失常D.人体排钾的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20.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列反应正确的是()A.垂体合成并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增加,代谢活动增强B.肾上腺合成并分泌的肾上腺素的量增加,产热量增加C.皮肤血管舒张,皮肤的血流量增加,抵御寒冷D.下丘脑里的冷觉感受器兴奋,骨骼肌战栗,产热量增加21.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胰岛素含量增加会促进肌肉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B.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会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C.在数小时内不进食时,胰岛B细胞就会增加胰岛素的分泌D.在小肠大量吸收葡萄糖时,胰岛A细胞就会减少胰高血糖素的分泌22.下列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对于较重的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饮食外,还需按照医生的要求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②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在对症下药治疗的同时,还可以采用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来辅助降低体温③当人体摄取食盐较多时,通过肾可排出多余的钠,摄取食盐少时,尿中几乎不含NaCl,因此,人体的钠排出量几乎等于摄入量④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针刺没有感觉但能运动。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3.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B.移植的器官被排斥C.抗SARS病毒的抗体清除SARS病毒D.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24.下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过程都需要细胞膜糖被的参与,⑤过程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B.骨髓造血干细胞可分化成B细胞,不能分化成T细胞C.一种抗原往往具有多个抗原决定簇,一个效应B细胞可以产生多种相应的抗体D.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可在短时间内发生⑤反应,因为③过程可迅速完成25.下列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进行细胞免疫时,抗原也需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B.细胞免疫主要消灭侵入人体细胞内部的抗原C.效应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淋巴细胞D.记忆T细胞接受同一种抗原再次刺激时,会迅速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26.禽流感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禽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现有多种禽流感疫苗,有人注射了一种禽流感疫苗后,在禽流感流行期间未患禽流感,但禽流感再次流行时,却患了禽流感,其原因不可能是()A.禽流感病毒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B.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短C.禽流感病毒与注射的禽流感疫苗不是同种类型D.禽流感病毒发生了突变27.下列与各种疾病和诊断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人在幼年时期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就会引起侏儒症B.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和风湿性心脏病都属于免疫缺陷病C.目前利用DNA探针可以迅速地检查出肝炎病毒,为肝炎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D.当血糖含量低于45mg/dL时,机体出现昏迷等现象的原因是骨骼肌得不到血糖的供应28.如右图,为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的图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若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A,4染色体上相应位点的基因为a,一定是发生了基因突变B.1与4、2与5、3与6为三对同源染色体C.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分裂结束形成2个完全相同的子细胞D.该细胞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29.关于生物个体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A.指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后开始,发育成具有繁殖能力的新个体的过程B.玉米种子和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分别储存在胚和胚乳中C.在没有授粉的番茄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就可以获得单倍体无籽番茄D.包括受精卵发育成幼体以及幼体从卵膜孵化出来或从母体生出来两个过程30.下图表示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中①过程表示原肠胚的形成,②过程表示胚后发育B.受精卵发育为囊胚的过程中,每个细胞的DNA含量不断地增加C.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幼体所需要的原料全部来自卵黄D.原肠胚到性成熟的个体的过程包括了胚后发育的过程31.下列各图中不正确的是()A.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胚干重的变化B.单位时间内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C.卵裂时每个细胞体积的变化D.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32.某种植物果实甜味对酸味为显性(A),子叶宽大对狭窄为显性(B),经研究证实A和B独立遗传,结合右边植物杂交实验的简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果皮1和种皮1的基因组成都是aabb,与传粉过程中花粉的类型有关B.果实l的味道是甜味,果实2的味道是酸味C.胚2发育成的植株的基因型有9种,但这些植株所结果实的味道只有2种D.胚乳l的基因型全为AaaBbb,胚乳2的基因型有9种3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对在细菌体内合成蛋白质正确的叙述是()A.原料、模板和酶来自细菌B.模板、酶来自噬菌体,核糖体和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C.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细菌,氨基酸原料来自噬菌体D.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噬菌体,核糖体、氨基酸原料和酶由细菌提供34.关于下图DNA分子片段的说法,正确的是()A.②处的碱基缺失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B.限制性内切酶可作用于①部位,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C.把此DNA放在含14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占总数的1/4D.该DNA分子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的种类和(A+T)/(G+C)的比例35.龙葵叶绿体DNA上的一个正常基因决定了植株对某除草剂表现敏感。它的突变基因则决定了植株对该除草剂表现抗药性。以敏感型龙葵(全部叶绿体含正常基因)为父本,以抗药型龙葵(全部叶绿体含突变基因)为母本进行杂交,所得F1植株将表明()A.敏感型B.抗药型C.抗药型:敏感型=3:1D.抗药型:敏感型=1:136.在一个细胞周期内,T和U两种碱基被大量利用时,细胞的生理活动是下表中的选项()选项大量利用的碱基细胞生理活动AUDNA分子正在复制BU和T正处于分裂间期CT正在大量合成转运RNADT正在大量合成蛋白质3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生物基因结构中的编码区能转录为相应的RNA,经加工后决定蛋白质的合成B.非编码区有调控遗传信息表达的核苷酸序列C.内含子上有RNA聚合酶的结合点D.内含子也属于可以转录的序列38
本文标题:高三生物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958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