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二年生物春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卷
高二年生物春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卷(范围:必修3与选修3专题1,5)命题人:叶鹏海审题人:苏晓玲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供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A.喝牛奶,进入胃中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C.口服抗菌药物D.肌肉注射青霉素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血浆是红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1/3,细胞外液约占2/3C.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D.血浆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淋巴中蛋白质较少3.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稳态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通过汗液和尿排泄代谢废物B.血液运输氧气和代谢废物C.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D.血液中的CO2增加,会使呼吸加深4.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后,可导致疾病发生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就不会发生疾病5.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6.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A.刺激强度的大小B.感受器的兴奋性C.中枢突触数目的多少D.效应器的兴奋性7.下列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正确的有:A.在a中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1中内容物释放至2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C.细胞中的线粒体形成了结构1D.1中内容物可以使b产生兴奋或抑制8.吞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在体液免疫中所起的作用是A.对抗原的处理、传递、识别B.对抗原的处理、识别、传递C.对抗原的传递、处理、识别D.对抗原的识别、处理、传递aebf1239.运动性失语症和听觉性失语症所表现的部分症状分别为A.不能运动;没有感觉B.听不懂别人的谈话;看不懂文字C.不会讲话;看不懂文字D.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思;听不懂别人的谈话10.人体下丘脑不能完成的生理功能是A.体温调节B.血液pH的调节C.内分泌的调节D.水平衡的调节11.在下列关于机体水和无机盐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机体大量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B.血浆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增加C.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D.机体大量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12.正常人在饥饿状态下,体内血液中:①葡萄糖大幅度下降②葡萄糖浓度相对稳定③胰岛素含量减少④胰岛素含量增加⑤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⑥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A.①③⑤B.②③⑤C.①④⑥D.②④⑥13.人体血浆中葡萄糖的含量仅能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几分钟的需要。那么,在一定时间内,能使血糖基本维持在O.8g/L左右的器官是A.大肠B.胃C.肝脏D.骨骼肌14.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控制内分泌系统的活动B.内分泌腺只受垂体控制C.垂体的活动能影响内分泌腺与组织的活动D下丘脑是神经系统控制内分泌系统枢纽15.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会发生骨骼肌不自主地战栗.这时A.温度感受器兴奋B.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增强C躯体运动中枢兴奋D皮肤血流量增加16.下列各项中,只属于细胞免疫功能的是A.吞噬细胞吞噬病菌B.使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的机会C.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直接接触,导致靶细胞死亡D.使细菌外毒素失去毒性17.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小体内的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以胞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B.神经冲动的传导不可能由树突细胞体轴突C.神经调节过程不一定要经过反射弧D.神经调节作用的时间较短,但范围较广18.科学家研究发现,SARS病人在病毒感染后能产生特殊的抗肺组织的“自身抗体”,可见,SARS病毒引起了机体的A.过敏反应B.自身免疫病C.先天性免疫缺陷病D.获得性免疫缺陷病19.“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造成这现象产生的激素及影响激素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生长素、温度B.细胞分裂素、重力C.生长素、单侧光D.细胞分裂素、湿度20.在顶端优势现象中,侧芽生长素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能大量积存于侧芽部位,由此说明生长素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属于时间K种群大小年龄个体数甲年龄个体数乙A.自由扩散B.渗透作用C.极性运输D.主动运输21.可以证明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而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例子是A.植物的向光性B.根的向地生长C.茎的背地生长D.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22.如图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株幼苗切面端的不同位置上,然后从左侧给予光照。此实验的结果不会:A.甲向右侧弯曲生长B.乙直立生长C.丙向左侧弯曲生长D.甲、乙、丙都弯向光源生长23.1.在某一养分充足的淡水湖中,有很多绿藻,使得这一水域不适合人们消遣。下列哪一种方法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大量地减少这些藻类()A.大量地引入肉食性鱼类(如鲸鱼)B.大量地引入吃浮游动物的鱼C.完全除去吃浮游动物的鱼(有选择地捕捞)D.完全除去肉食性鱼类(有选择地捕捞)24.下面的叙述,不属于种群的是A.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B.一片树林中所有的鸟C.一个蜂群中的工蜂、雄蜂和蜂王D.一棵棉花上所有的棉蚜25.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5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A.50只B.42只C.96只D.140只26.如右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与死亡率基本相等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27.下面哪一描述,不适于种群特征A.迁入率B.性别比例C.年龄组成D.出生和死亡28.图甲、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是A.衰退型和增长型B.增长型和衰退型光、、、等COHON222蝉→螳螂→黄雀→蛇绿色植物细菌C.稳定型和衰退型D.稳定型和增长型29.右图一棵树上生活着三种不同的鸟类甲、乙、丙,每种鸟在树上生活的高度不同。第四种鸟丁与乙生态位相同、食性相似,从X点处进入该环境后,乙种鸟类最可能A.与丁种鸟和睦相处B.移到本树的上层或下层,与甲种鸟或丙种鸟共同生活C.还在原处生活,但食性会发生变化D.与丁种鸟发生竞争30.下图中表示物种Ⅰ和物种Ⅱ属于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关系的是31.以下属于初生演替的是A.藓→地衣→草本植物B.地衣→草本植物→藓C.地衣→藓→草本植物D.草本植物→藓→地衣32.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A.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和地被物层B.一片竹林中的竹子高矮不一C.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D.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33.土壤动物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改良土壤结构,其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下表是某农田使用两种肥料后4类土壤动物物种数和密度(个/m2)调查数据:动物类群样地跳虫类蜱螨类线蚓类线虫类物种数密度物种数密度物种数密度物种数密度有机肥田1016738304012019339化肥田479164l1832752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A.化肥田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减少,营养结构简单B.有机肥田的土壤动物数量大大增加,有机质减少C.化肥田土壤动物个体总数减少,但是生物多样性提高D.有机肥田的各类土壤动物密度总是大于化肥田34.根据右图回答,正确的是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D.蛇属于第五级消费者35.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A.缺少生产者B.分解者很少C.没有消费者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36.下列对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作用(应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施放性引诱剂,诱捕害虫B.喷洒保幼激素,让农作物上的蝴蝶幼虫延长生长期C.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D.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37.右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③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图中A、B分别代表分解者和生产者C.温室效应只是由⑦过程造成的D.农业生产中的中耕松土可以增大⑤过程38.“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主要说明了草原的A.恢复力稳定性较强B.抵抗力稳定性较强C.恢复力稳定性较弱D.抵抗力稳定性较弱39.鼎湖山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其完整保存了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地带性植被——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被中外科学家誉为“北回归线沙漠带上的绿洲”。建立该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A.物种B.种群C.群落D.生态系统40.下列黏性末端属于同一种限制酶切割而成的是: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41.某温带草原里有鸟、昆虫、鹰、鼠、蟾蜍和蛇等6种动物,它们之间的关系是:①猫头鹰可以捕食蛇、鼠、鸟②草可被鼠、鸟、昆虫所食③蟾蜍和鸟都能吃昆虫④蛇能吃蟾蜍和鼠。则此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数量有A.3条B.4条C.5条D.6条42.清除田间杂草和鱼塘中肉食性的“黑鱼”,用生态学观点分析,其目的是A.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向B.使物质和能量尽快地流动C.保持生态平衡D.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4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自养型生物一定是生产者,异养型生物一定是消费者B.没有分解者的生态系统,通过自动调节也可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就越大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伴随物质循环进行的44.生物柴油是以植物油和动物油脂等为原材料制成的燃料。研究表明生物柴油燃烧后SO2物质排放很少,特别是CO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比化石燃料低11%—53%。使用生物柴油的优点是①减少空气污染②缓解温室效应③不可再生④减少酸雨危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5.关于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B.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都参与碳循环过程C.大气中的CO2要变成含碳有机物只能通过绿色物的光合作用D.如果碳循环过程不能进行,生态系统将会被破坏而消失46.有关生态学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大力植树造林,改善能源结构,是缓解温室效应的主要途径B.生物圈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生物的多样性C.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往往比较低D.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多47.下图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增长率为0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D.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点48.下列各选项与所给模型不相符的是A.若X表示种群数量,则①基本代表出生或迁入B.若X表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则①可能代表物种丰富度C.若X表示捕食链中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则②代表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D.若X表示环境中的碳元素,则②表示光合作用49.右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代表生产者,6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B.碳元素在①、②、③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C.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可能是①D.①、②、③中含有的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在群落和环境之间进行循环5020.右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从能量流动的特点来看,E捕食生物B和C最为经济B.生物G是一种杂食性动物,它占有四种不同的营养级C.
本文标题:高二年生物春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974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