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简介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简介一、民间文学(一)桐城歌申报单位:安庆市桐城市桐城歌是起源于安徽桐城的一种地方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一种韵文形式的民间文学,同时又是一种融词、曲、表演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桐城歌由山歌、民谣、小调三大类组成。具体类别可分为传说、风土、时政、劳动、生活、情爱、仪式、事理、趣味、灯歌、儿歌等。早在明代以前桐城时兴歌(情歌)就流布于湖北黄梅一带和江浙吴语地区。以其独特的七言五句式体式、委婉凝练的语言、优美动听的曲调等艺术特色,广为传唱,乃至刊布成帙(《明代杂曲集》及冯梦龙《明清民歌时调集》均收录桐城歌),不仅成为安徽歌谣盛行时期的主要本土民歌,而且还影响到“湘、鄂、赣以及浙西地区”等更大空间,历史上形成了一种范围广泛的“桐城歌谣文化带”,尤其对黄梅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基因性孕育与塑造作用。桐城歌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很多专家学者撰文给予高度评价,国家屡次编辑出版的《中国文学史》亦作了充分肯定与介绍。20世纪50年代搜集了大量桐城歌原生态音乐资料,80至90年代相继整理出版《桐城歌谣》、《桐城传统儿歌三百首》,先后举办六届桐城歌演唱会。桐城歌是中国歌谣发展史上值得注视的文化现象,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尚有很多原生态歌谣资料有待发掘,不少濒临失传的桐城歌曲调和吟唱表演形式,需要及时抢救与保护。发掘、保护、研究桐城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社会价值。二、传统音乐(一)当涂民歌申报单位:马鞍山市当涂县当涂民歌起源和流传很早,据记载,在明末清初就有民歌的演唱。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中,口头上创作了大量的民歌,干什么农活就唱什么歌。这些民歌曲词优美,内容丰富,结构严谨方整,节奏轻盈明快,以其清越、悠扬、婉转的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解放后,当涂民歌逐渐兴旺和繁荣起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到鼎盛时期。当涂民歌不仅数量多,而且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当涂民歌分布较广,由于地域差异较大,分平原、圩区、丘陵山区,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也各不相同。流行于当涂大公圩一带的是号子、牛歌、舞调;流行于博望、湖阳、新市一带的是船歌、渔歌、灯歌;流行于沿江采石、霍里、新桥一带的是秧歌、对歌、门歌等。由于民歌演唱的场合地点、条件不同,导致了体裁的多样化。当涂民歌不仅是反映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折射审美观念的载体,对当地文化也产生过许多影响。歌曲内容体现了大量的生产习俗和生活习俗,显示出独特的地方性民间音乐和语言艺术的魅力,以及特有的叙事抒情风格。当涂民歌,口头创作,口头演唱,口耳相传,使民歌具有一定的欣赏性和艺术性,是不可多得的音乐和语言艺术珍品。(二)巢湖民歌申报单位:巢湖市巢湖市位于皖中,襟江环湖,境内有距今三四十万年前的“和县猿人”遗址,证明这里曾经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巢湖民歌,伴随着巢湖古老的历史,经历了一个由简而繁,由单一而多样的演变过程,一直传唱至今。巢湖人爱唱、爱编民歌。“望风采柳”的创作形式,使聪慧的歌唱者可以见什么唱什么,走到哪唱到哪,干什么活唱什么歌,巢湖民歌有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品种齐全,内容丰富。建国以后,巢湖民歌有了长足发展。文艺工作者搜集整理了1000多首原始民歌,有500多首被编入各种歌曲集。其中111首被编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安徽)》,20首被编入《安徽民歌100首》,30多首被编入中学课本和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教材,20多首被上海唱片社录制成唱片在国内外发行,并馈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留存。1955年3月,巢湖民歌《姑嫂对花》被农民歌手胡吉英,刘宏英唱到北京怀仁堂,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巢湖民歌是巢湖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继承、弘扬巢湖民歌,对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巢湖民歌的题材内容和体裁特征,对研究安徽民歌史和中国民间音乐史,有着较高的学术价值。(三)五河民歌申报单位:蚌埠市五河县五河民歌种类繁多,曲目丰富,主要艺术表现形式为表演唱和白口,兼有独唱、对唱、说唱、小演唱等多种表演方式,曲调委婉,欢快流畅。五河,河湖纵横,素有“泽国”之称,三万年以前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传承文明,创造灿烂的历史文化。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土地,是五河民歌蕴孕的土壤,五河民歌在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就已形成,经过明清、民国时期的发展,至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五河、蚌埠为核心,播布皖苏两省十几个县市的广大地区,出现了《摘石榴》、《打菜苔》、《四季颂淮北》等一批优秀节目、产生了马流柱、曹新云、张红曼、薛胜友等一批著名民歌手,鼎盛时期“姐在南园摘石榴,哪一个讨债鬼隔墙砸砖头”的优美旋律随风飘荡,不绝于耳。五河民歌类型有劳动号子、秧歌(田歌)、小调三大类,初步普查统计有70余首,其中以小调类的民歌较多,也最具有五河特色。五河地处淮北、淮南、苏北交界之处,其语言、文化等方面既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也受到吴文化和楚文化的渗透,其民歌风格、旋律,既包含着淮北那种侉腔侉调、粗犷豪迈的元素,又有着节奏平稳、小波浪式的旋律线条,带有很强的抒情性,成为淮河中下游地区优秀的民间音乐。(四)徽州民歌申报单位:黄山市徽州不仅拥有美丽神奇的黄山,更有着很多与之相辉映的徽州民歌。它联袂着徽商、徽学、徽画、徽医,组成了一个璀璨的星座,向世界闪烁着黄山山水的俊伟旖旎,向世界倾诉着黄山人的丰富的内在情怀。早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徽州本土的音乐工作者,力排当时音乐界的所谓“徽州没有民歌,至少徽州是个民歌贫乏区”的错误认为,根据当时文化部关于抢救民歌的指示精神,深入各区县全面深入挖掘,整理徽州民歌。历经二十几年,徽州民歌一批又一批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它们象一朵朵朴实无华的山花,它们象一滴滴透亮晶莹的泉水,人们为之惊讶,为之感叹。徽州民歌不但内容丰富,而且体裁多样有号子、山歌、小调,小调中又有不少民俗、歌舞另外还有一些佛教、道教歌曲。早在八十年代初徽州民歌中屯溪民歌《小石桥》歙县民歌《牧牛花鼓》、《猜谜对歌》、《十二月花》等由中国唱片社录制成唱片向国内外发行,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将屯溪民歌《小石桥》作为听众欣赏节目向听众播放。1994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向国外播放屯溪民歌《小石桥》歙县民歌《十二月花》,2005年屯溪民歌《小石桥》被列入中学生音乐教材。从此徽州民歌以她不带修饰的天然风流从山壑崖隙,从水边地头,从阡陌幽巷向人们走来,徽州先人,在辛勤劳作之余,用他们的民歌装点生活,用他们的民歌弘扬“徽骆驼”的精神,用他们的民歌记录徽文化中最本质无染的一页。(五)大别山民歌申报单位:六安市在皖西在六安,大别山纵横千里,淮河水穿境而过。皖西大别山民歌以山而生、以水而传。山水相连,生生不息。民歌多以山歌、茶歌、秧歌、排歌、小调、劳动号子为主。皖西大别山民歌在音乐上,传承了上古时期部落的民谣,在内容上,反映了古代时期的社会演化过程,体现了近现代时期的革命、劳动、生活等发展面貌。如:有反映皋陶治法、大禹治水、楚汉之争,以及辛亥革命、红军起义等民谣民歌;还有反映社会建设时期的生活、生产的民歌;以及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六安社会风土、人情、民俗等民谣民歌。最有影响的是《八月桂花遍地开》、《送郎当红军》等革命民歌唱遍全国。在原汁原味本乡本土的皖西大别山民歌中,最有影响的是《挣颈红》、《慢赶牛》等曲调,曾在安徽乃至全国产生过巨大的反响。主要特征有:1、原生态特征;2、明显的地域特征;3、综合的艺术特殊。主要价值有:1、历史学价值;2、美学价值;3、社会学价值、艺术学价值。皖西大别山民歌以山水相依的独特地域性,兼收了通过水路流传来的其他不同形式民歌艺术特点,又不失自己的本土的大山山歌之特色,既具有山的沉稳、豪迈、厚实之特点,又具有水的流畅、悠扬、灵动之风格,是极其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六)道教音乐(齐云山道场音乐)申报单位:黄山市休宁县休宁县齐云山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泱泱古岳1200余年。正一派道场音乐作为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道教各类大小斋醮科仪活动相辅相成,同系一脉,道有多久,乐有多长,沿袭至今。道乐演奏人员为道场中的“文场”,由器乐、声乐两部分组成,道场上道士们有说有唱,有音乐有舞蹈,登场者少则七、八人、多者十四、五人。锣鼓笙箫,经声悠扬,喧闹悦耳而又庄严肃穆。齐云山道场名目繁多,主要有《绪天科》、《小火连度》等25种;演奏道乐的民族乐器有:鼓、大锣、磬、木鱼、二胡、琵琶、箫、笛、唢呐等。道乐主要曲牌名有:《步虚韵》、《主云飞》、《真香初炷》、《大开门》等。齐云山道场音乐以原始老谱“工尽”谱(工、尺、上、乙、是)五个音符进行演奏,韵律优美,缥缈飞翔,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一种精神与心灵上的抚慰。它是我国传统文化、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极富生命力的民间传统音乐。它以其强烈而又独特的宗教信仰色彩,彰显出我国正一道与地域文化紧密结合的魅力。三、传统舞蹈(一)花鼓灯申报单位:蚌埠市、淮南市凤台县、阜阳市颍上县花鼓灯是安徽省优秀的民间艺术,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作为汉民族舞蹈的代表之一在舞蹈艺术中有着广泛影响,是安徽省流传较广、参与人数较多、较为丰富多彩的一种民间歌舞艺术。花鼓灯主要流传于蚌埠、淮南、怀远、凤台、颍上为中心的淮河流域的二十多个县、市约3万平方公里面积、700万人口的广大地区。据《凤台县志》记载,花鼓灯“历史悠久,宋代就流传于淮河流域的凤台、怀远一带”。民间传说,包公放粮赈济,百姓为感恩德,以“玩鼓灯”的形式欢庆,相沿至今。花鼓灯主要由舞、歌、锣鼓演奏组成,以音乐、舞蹈、灯歌相结合的艺术形式,通过情节和人物来表现生活事件和群体情绪,它把情节性的双人歌舞与情绪性的集体歌舞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了比较完整、系统的民间歌舞艺术,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民俗特征,是淮河文化在舞蹈方面的集中表现。兴盛时期,花鼓灯形成了以地域为特点的怀远、凤台和颖上三大流派,涌现了《抢板凳》、《抢手绢》、《游春》等完整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传统舞蹈节目,产生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民间艺人。花鼓灯艺术热烈、奔放、优美、细腻,较为充分地体现了汉族民间歌舞的特点。近年来,还应邀参加国际艺术交流活动,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二)火老虎申报单位:淮南市凤台县火老虎是流传于凤台境内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主要流行在该县的刘集乡山口村和大山镇淮丰村。火老虎的形成,来源于五代十国的一个传说,后周与南唐争夺淮南,激战寿春(今寿县),这次战争在凤台人民群众中留下许多传说,其中就有后周将领赵匡胤率领数万精兵攻打寿春,使南唐将领余洪被迫逃到八公山篼笼冲。后周名将刘金定率领精兵追赶,并放火烧山,八公山上和淮河岸边芦苇大火,林中老虎被烧起火,急跑下山。火老虎根据这个历史事件和传说衍生而来。火老虎在制作上,采取夸张和写意的手法,把一只威武凶猛的老虎展现在人们面前。火老虎表演角色有老虎、雄、雌狮、幼狮、土地神、领狮者。在表演中通过老虎的扑、剪、扫等动作与狮子打斗,在打斗的过程中,加上音乐锣鼓的烘托,使整个场面激烈,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火老虎最大的特点就是表现一个“火”字,所以只有在晚上才能看出艺术效果。同时它受季节限制,一般情况下在春节期间演出,表演者穿厚紧身衣服,然后再系上扎制的虎皮,特别是结束时表演者要跳入水塘里,一是表示老虎被狮子打败,二是为了扑灭身上的火,所以表演者即要忍耐烟熏火烤,又要抵抗寒冬腊月冰水寒冷的能力。火老虎的形成,反映了淮河人民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这种表演形式,不是任何人都能表演的,只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可以表演。这一民间艺术,反映了凤台的历史背景,人文景观,对研究淮河中段历史文化、社会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三)傩舞(祁门傩舞)申报单位:黄山市祁门县流行于祁门的傩舞是中国远古时腊月里驱鬼逐疫的一种祭仪,源于原始巫舞。人们戴着面具,把自己装扮成比臆想中的鬼疫更凶猛狰狞的傩神,跳着凶猛、狂热的舞蹈来驱邪。在徽州汉代就开始有“方相舞”和“十二神舞”的名称。后来傩逐步向娱人悦众方面演变,加强了其娱乐成分,内涵也大为丰富,其中包含了驱邪扶正、祭祀祖先、祈福求安、祝祷丰收等内容,出现了表现劳动生活与民间传说故事方面的节目,发展成为傩事。傩舞,亦称鬼舞、舞鬼。
本文标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简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99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