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先秦服装一、概述二、原始社会服装三、夏、商、周时期的服装四、春秋战国时期的服装五、先秦时期的服饰配件一、概述先秦包括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等五个时期。先秦服装,是中国服装史的奠基阶段(距今180万年前至公元前221年)。由于年代久远,服饰,尤其是织物质料不好保存,因而相对来讲,现存的资料相当少,只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借助于某些神话传说与器皿纹饰、雕刻、壁画等加以推断和设想。1、历史背景中国的服饰制度在夏、商、西周时期已基本确立。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诸子论辩、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动荡的社会局面和活跃的思想状态,使服饰得到了广泛的交流和快速的发展。作为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表征,先秦时期服饰的整体特征是以“礼教”为中心的,其中反映了一些中国早期朴素的宇宙观和道德观,它对于维护当时的统治秩序产生了重要作用。2、社会对服装的影响因素(1)、等级制度与先秦服装(2)、原始宗教与先秦服装(3)、诸子百家与先秦服装二、原始社会的服饰1、古代纺织工具的发明石器时代后,人们掌握了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方法,发明了骨锥和骨针.从而创造了原始服装。约五千年前,中国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人们的生活日趋稳定,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开始用织成的麻布来做衣服,后又发明了饲蚕和丝纺,人们的衣冠服饰日臻完备。古针(北京山顶洞人时期)2、古代纺织原料进入新石器时代,我国就创造出最早的纺织工具纺锤和原始的织具腰机,对于天然纤维的利用已经步入完善,可以织出真正的纺织品了,如葛布、丝织品、麻织品等。龙凤虎纹绣罗(马山楚墓出土)3、原始社会的服装原始服饰(根据出土的骨针、骨锥等制衣工具想象复原的)在纺织技术尚未发明之前,动物的毛皮是人们服装的主要材料。当时还没有绳、线,可能用动物韧带来缝制衣服。在山顶洞人的遗址及其它古墓里,发掘出大量的装饰物,其中有头饰、颈饰和腕饰等,材料有天然美石、兽齿鱼骨和海里的贝壳等,当时佩戴这些饰物,可能不仅是为了装饰,同时还包含着对渔猎胜利的纪念。三、夏、商、周时期的服装中国古代服装制度诞生在原始社会进入奴隶制社会的历史剧变时期,其间经历了中国历史上奴隶社会初步建立的夏朝、形成发展的商朝和成熟鼎盛的周朝,中国古代服装形制和冠服制度就是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建立并完善的。(一)夏朝——服装制度的形成距今4000年前,中国渐渐进入里父系氏族社会,农业生产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劳动内容。原始社会解体,奴隶制社会建立。有关夏朝的服装样式和纹样,至今尚未发现形象资料,只能依据史籍记载来推断。《易•系辞下》中“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之乾坤”的记载,说明当时可能较典型的服装形制是上身为衣,下身为裙的上衣下裳制。古笄(二)商朝——服装发展的基础商朝是中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根据众多的考古发现,这一时期的汉服基本样式已经完全成型。这一时期的服装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上衣和下裳。袖口较窄,没有扣子,在腰部束着一条宽边的腰带,肚围前再加一条像裙一样的“蔽膝”。这个时期的织物颜色,以暖色为多,尤其以黄红为主,间有棕色和褐色。经现代科技分析,商周时期的染织方法往往染绘并用,尤其是红、黄等正色,常在织物织好之后,再用画笔添绘。上衣和下裳(三)周朝——服饰制度的完备周朝以封建制度建国,以严密的阶级制度来巩固帝国,制定一套非常详尽周密的礼仪来规范社会,来安定天下。服装是每个人阶级的标志,因此服装制度是立政的基础之一,规定是非常严格的。周朝服饰大致沿袭商代服制而略有变化。衣服的样式比商代略为宽松。衣袖有大小两种样式,领子均为交领右衽。不使用钮扣,一般腰间系带,有的在腰上还挂有玉制饰物。裙或裤的长度短的及膝,长的及地。(1)冕冠冕冠是帝王卿相在祭祀典礼时头上戴的尊贵的冠类首服。其基本形式从上到下为冕板、冕旒、通天冠、充耳等组成。冕冠(2)冕服按规定,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绘有章纹。此外还有蔽膝、佩绶、赤舄等。组成一套完整的服饰。这种服制始于周代,历经汉、唐、宋、元诸代,一直延续到滿清,绵延两千多年。冕服十二章先秦帝王礼服上十二种纹饰的合称。“十二章”是指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其造型和象征意味是:日、月、星辰均象征光明,象征帝王如三光名耀天下。山,象征安稳。龙,象征应变。华虫即野鸡,象征文采。宗彝即长尾猴,两者象征忠孝。藻,象征洁净。火,象征温暖。粉米,象征营养。黼,象征决断。黻,绘两兽向背,或绘弓字形和反弓字形相背,象征明辨。冕服中十二章分布为:衣绘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花纹,裳绣藻、火、粉米、宗彝、黼、黻六章花纹。冕服中十二章分布(3)冕服配件冕服配件由带、蔽膝、佩绶、赤舄等组成。带有革带和大带两种。蔽膝系于革带下,垂于膝前,其制为上宽一尺,下宽二尺,长三尺。革带上挂绶配玉。舄是一种复底鞋,绸面木底。2、深衣深衣盛行于西周后的春秋战国时期,其不同与西周以前的衣裳分属制而为衣裳连属制。自天子至庶人均可穿着,它是比朝服次一等级的礼服,百姓则将其作为吉服。深衣2、胡服战国时期的服饰有较明显的变化并比较重要的是胡服的流行。所谓胡服,实际上是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服装,它与中原地区宽衣博带式汉族服装有较大差异,一般为短衣、长裤和革靴,衣身瘦窄,便于活动。首先采用这种服装的赵武灵王,是中国服饰史上最早一位改革者。短衣齐膝是胡服的一大特征,这种服装最初用于军中,后来传入民间,成为一种普遍的装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复原图五、先秦时期的服饰配件(一)先秦时期的梳妆1、商代男子发式商代男子发式,以梳辫发为主。从形象资料来看,这个时期的男子辫发样式较多,有总发至顶,编成一个辫子,垂至脑后的;有左右两侧梳辫,辫梢卷曲,下垂至肩的;有将发编成辫子盘绕于顶的等等。本图为总发至顶,编成一个辫子,垂至脑后的。2、笄笄是我国在新时器时代就有的骨笄、蚌笄、玉笄、铜笄等用来固定发髻。周代男女都用笄,笄的用途除固定发髻外,也用来固定冠帽。古时的帽大可以戴住头部,但冠小只能戴住发髻,所以戴冠必须用双笄从左右两侧插进发髻加以固定。从周代起,女子年满十五岁便算成人,可以许嫁,谓之及笄。如果没有许嫁,到二十岁时也要举行笄礼,由一个妇人给及龄女子梳一个发髻,插上一支笄,礼后再取下。笄(二)冠饰自商朝起,男子就有戴冠的习俗。1、帽箍特点:长发,并将发梢拧在一起,盘在头顶、戴圆箍形冠。这种头饰是当时较为流行的样式。戴帽箍的商代男子(河南安阳股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2、冠商代的冠饰:头戴高巾帽、穿右衽交领窄袖衣、腰束绅带、佩带蔽膝(前身腰间系有一条象征权利的下垂物,物的下端呈斧口形,寓有斧能断割之意,后世将其加阔变为蔽膝)的贵族男子。(西周玉人,传世实物,原件现在美国哈佛大学弗格美术馆)高巾帽作业:以先秦时期的服装为灵感,进行服装设计。要求:1、尺寸:A32、内容:灵感来源图、款式图(款式说明)、效果图(附设计说明)。
本文标题:先秦服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011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