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高二生物下学期月考试卷3
高二生物下学期月考试卷试卷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在于()A.有无核物质B.有无细胞质C.有无细胞膜D.有无核膜2.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A.染色体与核糖体B.中心体与核糖体C.中心体与线粒体D.高尔基体与线粒体3.在生物体内,作为生命活动的体现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膜结构的主要成分的化合物,依次分别为()A.糖类,脂类、核酸B.蛋白质、磷脂、核酸C.蛋白质、糖类、核酸D.蛋白质、核酸、磷脂4.在唾液腺细胞中参与合成并分泌唾液淀粉酶的细胞器有()A.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B.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叶绿体C.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D.中心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5.与DNA相比,RNA所特有的成分是()A.脱氧核糖和鸟嘌呤B.核糖和尿嘧啶C.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D.核糖和胸腺嘧啶6.当生物体新陈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时,生物体内()A.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与此无关;B.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会降低;C.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会升高;D.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不变7.下图中,横轴表示酶的反应条件,纵轴表示酶的反应速度,能正确反映温度、pH、时间和底物浓度与酶反应速度关系的是()A.甲、乙、丙、丁B.甲、甲、丙、丁C.甲、丁、乙、丙D.甲、甲、乙、丁8.ATP在细胞内能够释放能量和储存能量,从其化学结构看原因是()①腺苷很容易吸收能量和释放能量;②第三个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断裂和再结合;③第三个磷酸基团很容易从ATP上脱离,第二个高能磷酸键断裂,使ATP转变成ADP;反之亦容易形成ATP;④ADP可以在酶的作用下迅速与一分子磷酸结合,吸收能量形成第二个高能磷酸键,使ADP转变成ATP。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④9.某广告宣称某种品牌的八宝粥(含桂圆、红豆、糯米等)不加糖,最适合糖尿病人食用,你认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糖尿病病人应少吃含糖的食品,该八宝粥未加糖,可以放心食用B.这个广告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不加糖不等于没有糖C.红豆和糯米等食物中有较多的淀粉,糖尿病人食用该八宝粥需慎重D.不能盲目听信厂商或广告商的宣传,应询问医生10.某学生完成了下面的实验:他用碘液检验一块干面包,面包变成了深蓝色。然后他嚼碎了另一块干面包,并用本尼地溶液(一种用来检验麦芽糖的试剂)检验之,嚼碎的面包变成了红色(麦芽糖与试剂反应的颜色),因此,他做出结论,认为当面包被嚼碎时淀粉变成了麦芽糖。这位学生的实验设计的错误..在于()A.未对唾液做淀粉检验B.未对嚼碎的面包做淀粉检验C.未考虑面包的制作时间D.未对干面包做麦芽糖的检验11.给某人踝关节处注入局部麻醉药,此处暂时失去了痛觉,但还能运动,该局部麻醉药作用的结构是:()A、神经中枢B、突触C、感受器和传入神经D、传出神经和效应器12、病毒侵染后正确的免疫反应程序是:()①自然杀伤细胞激活作用;②抗体产生;③病毒对T细胞的刺激;④病毒侵入A、④②③①B、①④③②C、③②①④D、④③②①13.假如你是一位农民,在棉花种植过程中,为了防止棉花脱铃,你应该及时喷洒的一定浓度的植物激素类似物是:()A、萘乙酸B、赤霉素C、脱落酸D、细胞分裂素14.用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滤纸条上距离滤液细线由近到远的颜色依次为()A.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B.蓝绿色、黄绿色、橙黄色、黄色C.黄绿色、蓝绿色、黄色、橙黄色D.黄色、橙黄色、黄绿色、蓝绿色15.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当①受到刺激时,该处的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C、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D、若从③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①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16.有人在草原上实验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实验区罩上,后来发现,实验区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经分析,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实验区加网罩后()A.使食物链缩短B.使食物链延长C.食物网消失了D.食物网变复杂17.按照现代进化理论,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可以表述为()A.可遗传的变异、自然选择、隔离B、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C、突变、自然选择、隔离D、突变和基因重组、地理隔离、生殖隔离1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19.有5个营养级的一条食物链,若第五营养级的生物体重增加1kg,理论上至少要消耗第一营养级的生物()A.25kgB.125kgC.625kgD.3125kg20.一片树林中,树、昆虫、食虫鸟的个体数比例关系如图所示。下列选项能正确表示三者之间能量流动关系的是()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得分。21、体液调节的特点是()A.调节准确、快速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C.调节物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D.调节作用范围广泛22、吞噬细胞参与()A.非特异性免疫B.体液免疫C.细胞免疫D.合成并分泌抗体23、如图所示,将植物横放,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这与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和根、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有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处的生长素浓度较B处高,茎对生长素敏感性高,A处的生长受抑制,B处生长快,茎向地生长B、D处生长素浓度较C处高,根对生长素敏感性高,D处生长受抑制,C处生长快,根向下生长C、C处生长素浓度较D处高,根弯曲向下生长害虫DBCAO蜘蛛时间引入蜘蛛种群数量D、B处生长素浓度较A处高,茎弯曲向上生长24、下列有关生物或化学物质鉴别的叙述错误的是()A.向蛋白质液中滴加双缩脲试剂后水浴加热可出现紫色B.向蔗糖溶液中滴加斐林试剂后水浴加热可出现砖红色沉淀C.DNA与甲基绿试剂作用,出现黄绿色D.脂肪可以被苏丹III试剂染成橘黄色25、在证明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影响的实验时,有学生取两支试管分别将淀粉溶液与唾液混合后,分别将试管放在冰水、沸水中5min后,待试管冷却后分别加入3滴碘液,结果两支试管都变蓝,证明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此实验的不足之处是()A.酶与淀粉不能在设置各自温度之前接触B.缺少温度为37℃的对照实验C.这两支试管都不应变蓝D.不能用碘液检验是否存在淀粉26、为了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应选择带有较多嫩叶和幼芽的一年生枝条B.采用浸泡法处理插条基部,应使用较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C.必须严格控制不同插条的浸泡时间D.应采用“土培法”培植插条27.下列关于酶及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系统的作用密切相关B、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C、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他细胞D、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28.属于竞争关系的两种生物,因为争夺资源和空间表现为()A.相互抑制B.相互捕食C.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居劣势D.一方占优势,另一方灭亡29.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往往取决于环境条件B.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种群之间的地理隔离C.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D.环境条件稳定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30.为了除去危害农作物的某种害虫,引入了一种蜘蛛。引入蜘蛛后,对蜘蛛和该害虫两个种群进行调查,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中蜘蛛和害虫是竞争关系B.在AD段,农作物和害虫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C.在BC段,蜘蛛数量减少的原因是蜘蛛的食物不足D.D点农作物的产量最高与AD段发生的两个种群的相互作用有关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9个小题,共80分。31.(9分)右图是某种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试据图回答:(1)图中[2]的主要成分是,与其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2)太阳能通过图中结构[]中进行的光合作用后,才能进入生物界。(3)细胞核是遗传,是细胞的控制中心。(4)若该细胞是西瓜的红色果肉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若该细胞是洋葱的根尖细胞,则图中不应该具有的结构是[]。(5)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供给。(6)如果该细胞是低等植物细胞,则图中还应该有的细胞器是。32.(7分)某同学按下表所示制成临时装片进行有关实验。组别材料实验条件观察内容A浸泡过的花生种子清水、苏丹Ⅲ染液、50%酒精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B人的口腔上皮细胞X染液线粒体C菠菜叶清水叶绿体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0.3g/mL蔗糖溶液质壁分离E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清水、解离液、0.3g/mL蔗糖溶液质壁分离将上述各组实验材料按表中实验条件进行相关处理后,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回答:(1)上述实验中需要的材料用具除显微镜外,还需刀片、镊子、滴管、吸水纸、。(2)A组实验的目的是,50%酒精的作用是。(3)B组实验的X染液是,显微镜下看到的线粒体呈色。(4)在C组实验中,要选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原因是。(5)在E组实验中,显微镜下看不到质壁分离现象,原因是层被破坏失去了选择透过性。33.(10分)右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所设计的一个实验装置。开始时锥形瓶中装满了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了适量的酵母菌,将装置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后记录下初始液面的数据,实验过程中液体会进入玻璃管,从玻璃管的刻度上可以读出进入玻璃管的液体量。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与初始液面数据的差值。(单位:mL)时间(min)4℃10℃20℃35℃55℃90℃500.20.40.7001001.01.31.20.10150.11.92.22.80.20200.23.13.34.40.30250.34.04.55.00.40(1)该同学作了以下四种假设,你认为最合理的假设是()A、温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B、温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C、氧浓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D、氧浓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2)假设实验的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很低,则表中数据可以反映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的量。(3)从表中数据分析得知最有利于酵母菌发酵的温度是,实验过程中应该用方法控制温度,不可直接加热。对于在90℃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你认为原因是__(2分)。(4)实验开始前,实验装置必须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以便消耗装置中的。(5)写出该实验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反应式:(2分)34.(7分)人体必须从外界环境中摄取各种现成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所摄取的营养物质中,不作为能源物质的是等;同质量下,贮能最多的物质是;糖类中,作为细胞主要能源物质的是。(2)从人体消化道中获得A、B、C三种酶,已知A、B、C三种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2.0、9.0、7.0,在适宜条件下,将三种酶液分别与淀粉混合,结果汇总如图甲;将三种酶液分别与蛋清混合,结果汇总如图乙;将三种酶液分别与多肽混合,结果汇总如图丙。根据实验结果推测,A、B、C三种酶分别为、、。35.(8分)下图为吞噬细胞杀灭细菌的示意图,图中的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请据图回答:(1)图中①过程称为____________作用,①和③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2)图中②溶酶体释放水解酶将细菌分解,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_免疫。(3)有些毒性很强的细菌经过上述过程还不能被清除,只是将内部隐藏的_____________暴露出来,呈递给记忆细胞,使之迅速增值分化成______________。当该菌体在体液中活动
本文标题:高二生物下学期月考试卷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053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