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塑胶常见缺陷及塑胶喷漆检验项目
A.檢驗項目與塑膠成型常見問題1﹑缺料2﹑毛邊﹑溢漆3﹑凹陷﹑縮水與真空泡4﹑噴漆﹑結合線﹑波紋5﹑氣泡﹑燒焦﹑冷卻痕6﹑霧狀﹑剝落﹑黑點7﹑焦紋﹑濕紋﹑氣痕8﹑光澤與光澤差異塑膠機型材料種別設定成型條件檢驗項目檢驗工具a設定溫度+10°外觀結構目視b設定壓力+10MP尺寸卡尺c設定速度重量電子稱d設定時間+10''(射入)間隙厚薄規e設定時間+10''(射出)實配手拭色差色差機材料目視不良原因一﹑缺料一.材料充填不足.3.增加保持時間.2.射出壓力已到達最高設定值.1.延長射出行程.2.檢查螺桿.3.螺桿已到達最前端.8.檢查噴嘴大小.1.射出壓力未到達最高設定值.1.延長射出行程.2.增加保持壓力.原因分析改善對策1.增加射出壓力.2.增加射出速度.3.增加模溫.4.增加料筒溫度.5.檢查膠口尺寸.6.檢查流道尺寸.7.檢查噴嘴溫度.一﹑缺料1.改善排氣效果.2.減低射出速度.1.改善排氣效果.2.增加射出壓力.3.增加缺料部分厚度.1.增加排氣點.2.增加射出壓力.3.改變澆口位置.4.增加溢流區,改變塑膠流動方向.1.增加厚度.2.增加射出速度.3.增加模溫.4.增加料溫.5.增加保持壓力.6.改變澆口位置.7.增加擾流設計.1.澆口附近較薄處肋缺料.四.遲滯現象二.排氣不良1.缺料位於塑膠流路末端.2.缺料位於其它部分.1.於產品中心(不在邊緣).三.包封現象塑膠機型材料種別設定成型條件檢驗項目檢驗工具a設定溫度+10?外觀結構目視b設定壓力+10MP尺寸卡尺c設定速度重量電子稱d設定時間+10''(射入)間隙厚薄規e設定時間+10''(射出)實配手拭色差色差機材料目視不良原因二﹑毛邊﹑溢料1.毛邊出現在澆口附近三.鎖模力(clamping'內壓(cavatypressure)1.無過飽和現象四.吻合面間隙太大1.特定位置.原因分析改善對策2.毛邊出現在分離面(parting)且已飽和.3.澆口附近凹陷但又發生毛邊.一.過度充填1.降低射出速度.(尤其通過澆口時的速度).1.降低計量長度.(提高切換到飽壓).2.降低射出速度(尤其是切換飽壓前之速度).3.減低模溫.二.因流阻太大使模腔'內壓(cavatypressure)1.毛邊又短射.(或流路末端凹陷)五.模板變形4.減低料溫.5.減低保持壓力.1.降低計量長度.(提高切換到飽壓).2.降低射出速度(尤其是切換飽壓前之速度).3.減低模溫.4.減低料溫.5.嘗試以上各對策消除毛邊後延長保持時間.1.增加模溫.2.增加料溫.3.增加射速.4.增加肉厚.2.減低飽壓.3.提高模板強度及剛性.5.改善塑膠料之流動性.1.提高鎖模力1.修復模具.1.提早切換至飽壓.二﹑毛邊﹑溢漆塑膠機型材料種別設定成型條件檢驗項目檢驗工具a設定溫度+10?外觀結構目視b設定壓力+10MP尺寸卡尺c設定速度重量電子稱d設定時間+10''(射入)間隙厚薄規e設定時間+10''(射出)實配手拭色差色差機材料目視不良原因三﹑凹陷﹑縮水與真空泡三.表面固化太慢#註:表層未凝固成堅固之固化層時.當中心收縮時會將表面向內收縮成凹陷.甚至由內向外擴散的熱量會將表面層在度熔解而產生光澤.相反的在厚的部份如果表層足夠堅固則中心部的收縮會形成真空泡.1.延長計量行程.6.增加模溫.5.增加流道或澆口尺寸.4.增加保持壓力.3.增加射出速度.2.減低模溫.1.延長保持時間.5.檢查澆口位置(由厚向薄射出).4.增加射出速度.2.減低料溫.1.減低模溫.4.減少澆口斷面積.3.減低料溫.6.添加發泡劑於塑料.5.使用低收縮率之塑料.4.調整肉厚(如肋部減薄.厚薄變緩).3.塑流通過厚肉區時減速使固化層較厚.3.增加冷卻時間.2.減低料溫.1.減低模溫.#備注:第1.2.3.項會增加真空泡的發生機率#二.有效時間不足.1.凹陷出現在澆口或厚的部位.1.厚的部位出現凹陷或光澤.1.凹陷或真空泡是在開模取出後才發生.四.冷卻時間太短.原因分析改善對策一.充填量不足1.全面性凹陷.2.凹陷出現在流路末端或薄的部位.3.增加模溫.2.提高料筒(cylinderbarrel)溫度.1.增加保持壓力(尤其是初期).7.增加料溫.2.檢查螺桿逆止環三﹑凹陷﹑縮水與真空泡塑膠機型材料種別設定成型條件檢驗項目檢驗工具a設定溫度+10?外觀結構目視b設定壓力+10MP尺寸卡尺c設定速度重量電子稱d設定時間+10''(射入)間隙厚薄規e設定時間+10''(射出)實配手拭色差色差機材料目視不良原因四﹑噴痕發生在塑膠流動斷面由小急遽變大的位置;當塑膠由小斷面進入大斷面如速度沒有適當降低,則塑膠像噴射般向前進.這些塑膠溫度冷卻後與後來流入之塑膠無法均勻融和而形成外觀之不良.不良原因五﹑結合線塑膠射出時兩股以上的膠流相遇,壓力與溫度不足.相遇膠流之圓形先端無法融合.而形成表面的溝狀痕跡.不良原因六﹑波紋當膠流進入較冷的模腔,由於冷卻速度快,使得靠近模壁部分之塑膠形成固化.這固化層妨礙了後續流動之塑膠貼近模壁;但此固化層受流動壓力拉伸延展,又受到膠流之壓力相互擠壓.相互作用一再重演在成品外觀上流下一成層層之波浪狀.2.增加射出壓力.3.增加模溫.4.增加料溫.5.避免流道太小.6.檢查排氣效果.原因分析改善對策1.增加射出速度.2.增加模溫.3.增加料溫.4.增加保持壓力.5.變更膠口位置.6.避免射料方向由上向下.原因分析改善對策1.增加射出速度.2.增加模溫.3.增加料溫.4.變更膠口位置.5.增加膠口斷面積.原因分析改善對策1.減低射出速度.四﹑噴痕﹑結合線﹑波紋塑膠機型材料種別設定成型條件檢驗項目檢驗工具a設定溫度+10外觀結構目視b設定壓力+10MP尺寸卡尺c設定速度重量電子稱d設定時間+10''(射入)間隙厚薄規e設定時間+10''(射出)實配手拭色差色差機材料目視不良原因七﹑氣泡射出時塑膠料包含太多氣體或混合了空氣.則成品內部或接近表面會有空氣之現象.不良原因八﹑燒焦射出進行中因排氣不及.氣體受到絕熱壓縮產生極高溫度而將塑膠料燒黑.不良原因九﹑冷卻痕在射出過程中.於噴嘴的先端或澆口部分產生冷卻.這些冷卻料在被射出時如未被擋在流道系統的冷料井或者是再熔解.則在澆口附近留下長條的流痕.原因分析改善對策1.降低鬆退速度或檢小鬆退量.2.提高背壓.3.檢查塑膠粒狀態.4.檢查可塑化機構.5.檢查計量長度是否太長.原因分析改善對策2.產生於包封處1.產生於流路末端1.減低射出速度.2.改善排氣效果.3.減低鎖模力.1.調整肉厚.2.改變澆口位置.3.減低射出速度.4.減低鎖模力.5.增加排氣點.原因分析改善對策5.降低射出到澆口之速度.1.增加噴嘴孔徑.2.增加噴嘴溫度.3.減低鬆退量.4.檢討模具系統流道的設計.五﹑氣泡﹑燒焦﹑冷卻痕塑膠機型材料種別設定成型條件檢驗項目檢驗工具a設定溫度+10外觀結構目視b設定壓力+10MP尺寸卡尺c設定速度重量電子稱d設定時間+10''(射入)間隙厚薄規e設定時間+10''(射出)實配手拭色差色差機材料目視不良原因十﹑澆口周圍的霧狀在澆口(尤其為小澆口)周圍高分子配向的凝固層(強度較弱).如在高速的流動場中.受分子鍊被拉開而形成一些小缺孔.很多小缺孔構成澆口周圍的霧狀痕跡.不良原因十一﹑表層剝落成品的表面層在塑膠料流動和固化1.檢查塑膠料是否含有太多水份.速度不同的情形下.一層一層的堆積2.增高模溫.所形成.如果因塑膠料含有不均勻的3.減低射出速度.成份或受過高切段力及過熱所破壞4.減低料溫.則層與層間之熔合就不足而產生剝5.檢查塑膠機的性能及設定條件.落.6.檢查塑膠料之色劑或添加物是否相容.7.檢查塑膠料之是否混入其它材質.不良原因十二﹑黑點原因分析改善對策1.減低射出速度.2.增加澆口的斷面積.3.改變澆口位置.3.增加模溫.4.減低料溫.2.減低塑膠料在加熱管內停流時間.原因分析改善對策原因分析改善對策1.減低料溫.1.塑膠料含有雜質或其它不相容物質.2.塑膠料在製造過程中受到污染.3.塑膠料在製造過程中受到破壞.1.檢查塑膠料是否含有雜質.3.清潔熱流道及噴嘴.2.降低回收料的添加比例.3.檢查塑膠料之色劑或添加物是否相容.1.檢查送料管路及烘料筒.2.清潔螺桿及加熱筒.六﹑霧狀﹑剝落﹑黑點塑膠機型材料種別設定成型條件檢驗項目檢驗工具a設定溫度+10?外觀結構目視b設定壓力+10MP尺寸卡尺c設定速度重量電子稱d設定時間+10''(射入)間隙厚薄規e設定時間+10''(射出)實配手拭色差色差機材料目視不良原因十三﹑焦紋塑膠料因熱受損分子量會降低或發生熱分解.使成品外觀出現銀色或棕色的紋狀瑕疵.同時也會降低強度.不良原因十四﹑濕紋塑膠料在儲存或加工中.如吸收水份.則在高溫加工時所形成之水氣會受流動推擠到模壁而形成成品表面條狀的痕跡.不良原因十五﹑氣痕在射出過程中.氣體'來不及排出.被推往表面或在進料後鬆'退.吸入空氣.而在射出時被推往澆口'之附近.原因分析改善對策1.出現在澆口附近.2.出現在其它部分.1.降低鬆退速度或行程.2.使用可閉噴嘴.1.減低射出速度.2.增加被壓.3.改變澆口位置.4.設計時避免尖角及凹凸太深之形狀.1.檢查塑膠材料的乾燥度.2.提高背壓.3.檢查模壁表面是否含有水份.4.檢查材料之包裝與儲存.2.減低塑膠料在加熱管內停流時間.3.減低射出速度.4.增加噴嘴孔徑..原因分析改善對策原因分析改善對策1.減低料溫.七﹑焦紋﹑濕紋﹑氣痕塑膠機型材料種別設定成型條件檢驗項目檢驗工具a設定溫度+10?外觀結構目視b設定壓力+10MP尺寸卡尺c設定速度重量電子稱d設定時間+10''(射入)間隙厚薄規e設定時間+10''(射出)實配手拭色差色差機材料目視不良原因十六﹑光澤與光澤差異3.增加模溫.4.減低料溫.2.足夠的保持時間.1.增加保持壓力.2.調整孔部型狀.1.改變澆口位置.2.避免模腔內壓力過高.2.減低射出速度.3.減低模溫.1.調整咬花面.3.增加模溫.2.增加射出速度.1.改變澆口位置.原因分析改善對策塑膠成型品之表面,光澤決定於模具表'面加工及射出成形'之冷卻速率或收縮'差異所產生的表面'狀態.1.模具打光面光澤不足.2.咬花面光澤不足.3.接合線處的光澤差異.2.增加射出速度.1.模面再打光.4.增加料溫.4.孔部周圍的光澤差異.5.肋部或厚駁差異急變處.6.在頂針或滑塊處光澤差異.1.檢查模溫之差異.4.調整厚薄變化.使其變化趨緩.3.降低通過問題處之速度.八﹑光澤與光澤差異九﹑面板變形量圖示x1,x2為線變形量,(實裝case時面板同側板的間隙)y1,y2,z為面變形量,(實裝case時面板同側板同上蓋的段差.)x2x1y1y2x1y2x2y1ZB.噴漆制程檢驗項目•1.名詞定義•2.色差•3.洒精•4.硬度測試•5.印刷及打印•6.光澤度•7.膜厚度•8.變形•9.YAMA噴涂流程1.0定義﹕1.1縮水﹕塑膠件成型冷卻收縮時﹐因補料不足而出現的表面凹陷低下的縮痕。1.2結合線﹕塑膠件在模具中凝料時結合線留下的線條狀痕跡。1.3流漆﹕烤漆表面漆太厚導致漆下流﹐同時伴有漆堆積現象。1.4表面膜厚不均﹕烤漆表面所涂裝之漆附著力差﹐易脫落。1.5溢漆﹕烤漆時漆噴涂到不允許烤漆之區域。1.6色差﹕塑膠件或烤漆件之顏色超出規定之顏色誤差范圍。1.7毛屑﹕經過噴漆后粘附在產品上之雜物。1.8變形﹕如整體結構變形﹐不對稱﹑凸凹超過客戶標准影響功能依圖紙定義且不影響功能﹐間隙﹑段差及組裝的情況下接受一﹑名詞定義二﹑色差一.色差:此試驗旨在考察顏色差异.試驗儀器:a.色差儀b.標准色板(必須注意標准色必須在有效期內,且其必須保存好)試驗步驟:a.用色差儀測樣件之a2,b2,L2值,并算出標准板与樣件之Δa,Δb,ΔL,ΔEb.Δa=+-0.5,Δb=0.5,ΔL=0.7,ΔE=1.0或比這些數值小a,b,L是考查顏色之三個參數,其值之偏向反映偏向黃色,明亮,等等---請看相關
本文标题:塑胶常见缺陷及塑胶喷漆检验项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05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