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密码基础知识2005-1
内部文件,注意保密密码技术基础知识内部文件,注意保密主要内容1.基本概念2.密码的发展历史3.密码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简介4.我国的密码管理体制5.密码系统(设备)设计的安全要求内部文件,注意保密1、基本概念密码是一簇算法。密码是密码算法、密钥、密码管理程序等的统称。在密码机中密码存储于相应的载体上,构成实际使用的密码。密码学分为密码编码学(Cryptography)和密码分析学(Cryptanalysis)。密码编码学包括密码算法的设计和研究。密码分析学包括密码算法的分析和破译。内部文件,注意保密1、基本概念Crypto-秘密、隐藏Cryptology密码学、密码术Cipher密码、暗号Code代码、电码、密码EncryptEncipher加密Encode内部文件,注意保密2、密码的发展历史古典密码:从古代至1949年的整个历史时期。人类最早的有记录的密码术:公元前1900年,一个古埃及书写员就在一个铭文中使用了非标准的象形文字;现代密码:1949年,Shannon发表“保密系统的通信理论”,标志着科学的秘密密钥学时代的开始,提出了秘密密钥密码模型。1976年,Diffie和Hellman发表“密码学的新方向”,开创了公开密钥密码的新时代,证明了发信者和接收者之间不必传送秘密密钥就能进行保密通信的可能性。密码的神秘色彩源于:过去,密码常和军事、机要、间谍等工作联系在一起;长期以来,这门技术只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秘密研究着,应用部门也限于军队和政府部门;内部文件,注意保密2、密码的发展历史密码的现状密码应用范围日益扩大,社会对密码的需求更加迫切,密码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密码科研也从专用机构走向社会和民间,密码技术得到了空前发展。当前,密码学不仅在保护党政领导机关的秘密信息中具有重要的、不可代替的作用,同时,在保护经济、金融、贸易等系统的信息安全,以及在保护商业领域如网上购物、数字银行、收费电视、电子钱包的正常运行中也具有重要的应用。密码在信息安全中的应用将会不断拓宽,信息安全对密码的依赖会越来越大。内部文件,注意保密3、密码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简介一个简单的保密通信模型信源(发送者)密码机(加密)密码机(解密)密钥管理密钥K密钥信道密钥K’密钥管理接收者内部文件,注意保密保密学基本概念加密:把明文变换成不能直接看懂的密文的作业,通常记为E(Encryption)信源(发送者)密码机(加密)密码机(解密)接收者密钥管理密钥K密钥信道密钥K’密钥管理解密:把密文还原成原文的作业;通常记为D(Decryption)密钥:加密和解密操作中的控制变量,在一个已经研制成功的保密系统中,密钥是唯一可变的因素,通常记为Key3、密码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简介内部文件,注意保密3、密码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简介密码的作用信息的保密性:保证信息不泄漏给未经授权的人;信息的完整性:防止信息被未经授权的篡改;信息的可用性:保证信息和信息系统确实为授权者所用,防止由于计算机病毒或其它人为因素造成系统的拒绝服务,信息的可控性:对信息和信息系统实施安全监控管理,信息的不可否认性:保证信息行为人不能过后否认自己的行动;内部文件,注意保密密码体制的分类对称密码体制(秘密密钥密码体制)特征:加密密钥K=解密密钥K’,或可以相互推导;分类:序列密码体制:将明文转换成数据序列,同密钥序列进行逐位加密生成密文序列。分组密码体制:将明文分成固定长度大小的“块”,算法和密钥把加密成固定长度的密文块,典型例子:DES、AES非对称密码体制(公开密钥密码体制)特征:加密密钥K≠解密密钥K’,也称为公钥密码体制或双钥密码体制;典型例子:ECC、RSA3、密码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简介内部文件,注意保密序列密码体制的基本模型有记忆的计算元件有记忆的计算元件KK安全信道密码流zj密码流zjEzj(mj)明文mj密文cjEzj(cj)明文mj图:序列密码体制的基本模型内部文件,注意保密序列密码算法的应用同步序列密码:相同的密钥K;相同的控制时钟;典型应用:数字电话密码机;传真密码机;数据密码机;在使用同步序列密码的密码系统中需要提供辅助的手段,在密码失步的情况下,重新建立密码同步。内部文件,注意保密序列密码算法的应用自同步序列密码:明文消息参与运算;在因信道问题丢失密文比特造成密失步,可以在有限时间内自恢复同步;适用于物理层的加密;内部文件,注意保密序列密码算法的应用公司目前使用自同步序列密码的设备:一次群密码机;DDN;会议电视密码机;内部文件,注意保密序列密码体制特点序列密码的加密变换是随时间参数变化的(称为“时变”),密码流通过是有记忆的元件计算得到;序列密码按数字序列中的位置加密处理每个比特;密文传输的错误不会在解密的明文中扩散——没有误码扩散;对于密文的主动篡改攻击,序列密码没有免疫力;内部文件,注意保密明文:1001011密码流:0101101密文:1100110密文:1100100明文:1001001传输解密加密××内部文件,注意保密QT-TRANSFERRMB¥001000TOACCNT12345-67AMzorSpLTxMfpUn70XortIm42ZuweeMoqaptITweptanAMzorSpLTxMfpUn70XohtIm42ZuweeMoqaptITweptaQT-TRANSFERRMB¥101000TOACCNT12345-67传输解密加密0010110100101100蓄意篡改内部文件,注意保密分组密码体制的基本模型无记忆的计算元件无记忆的计算元件KKKK安全信道明文M明文明文MM图:分组密码体制的基本模型C密文内部文件,注意保密分组密码的基本特征分组密码的加密变换是不随时间参数变化的(称为“非时变”);在密钥K的控制下,对明文块M进行的代替变换;分组密码与序列密码不同之处在于输出的每一比特不是只与对应时刻的输入明文比特相关,而是与M中每一个明文比特相关。有误码扩散;内部文件,注意保密分组密码算法的应用多种工作模式,能根据应用场合使效率、错误扩散和同步之类的特性达到最佳化;ECB:密钥的加密;身份认证;CBC:认证系统;文件加密;内部文件,注意保密分组密码算法的应用CFB:自同步序列密码;OFB:同步序列密码;卫星、无线通信加密内部文件,注意保密分组密码的安全性分组长度n要足够大,使得攻击者能够获得的明文、密文对远远小于2n;64比特,128比特密钥量要足够大:DES的最大弱点就在于其密钥太短;分组密码最为有效的攻击方法为:差分分析;线性分析;内部文件,注意保密数据加密标准DES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IBM公司开发出来;1977年确定为美国联邦信息处理标准(FIPS46-3)保护商业信息和政府无密级的敏感信息;每隔5年就要重新审议其安全性;1998年后不再作为美国联邦信息处理标准;内部文件,注意保密数据加密标准DES1998年5月,美国EFF(ElectronicFrontierFoundation)宣布成功破译DES:20万美元,专用解密机;56小时;内部文件,注意保密数据加密标准DESDES仍是目前较为优秀的一个密码算法:在DES公布10多年后,密码研究人员研制出破译DES最为有效的几项技术,DES的设计者们在DES的设计之初就已经考虑了,其设计技术是很高明的;DES的致命弱点:密钥太短——都是计算机发展的错;设计原则没有公开,怀疑它有陷门;我国政府对DES是禁止使用的;内部文件,注意保密高级数据加密标准AES直接目标——取代DES;开发进程:1997年1月2日,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宣布启动高级加密标准(AES)的开发研究计划,并向全世界公开征集候选密码算法;1998年8月20日,NIST在第一次AES候选算法会议(AES1)上宣布了十五个AES候选算法;1999年3月召开的第二次AES候选算法会议(AES2)从中选出5个密码算法;2000年10月2日,美国商务部长宣布美国最终推荐的高级加密标准是Rijndael内部文件,注意保密高级数据加密标准AESRijndael:分组密码体制——128比特分组,密钥长度128、192、256比特;研制者:JoanDaemen博士和VincentRijmen博士(比利时);已经作为“联邦信息处理标准”发布:美国政府机构保护敏感(无密级)信息的正式加密算法;每隔五年进行一次正式评估;AES的潜在安全期会超过二十年;内部文件,注意保密3、密码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简介三类实用密码的特点序列密码编码手段丰富,基础理论成熟,广泛应用与信息加密。无差错扩散特性分组密码比较成熟的密码体制,适用于数据的加密存储及传输错误扩散特性公钥密码理论上未完全解决,但实际认为可用(迫切需要)适用于密钥管理和数字签名内部文件,注意保密3、密码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简介密钥管理Kerckhoff首先提出的“密码的安全必须全部寓于秘密密钥之中”的思想,成为密码学的基础观点。按照Shannon的不可破理论,密钥长度至少与明文一样长(完全保密、一次一密),但绝大部分情况下这是不现实的。在现实中,以较少的密钥提供足够长的密钥流模拟至少与明文一样长的密钥来达到加密的目的。故必须通过密钥的更换达到安全的目的,达到一次一密的目的。密钥管理包括密钥的产生、分配、存储、使用、更换、销毁等全过程。内部文件,注意保密3、密码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简介密钥管理密钥管理的重要性:通信的保密性归根结底是密钥保密性;同一密码系统中的逻辑隔离;密钥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多用户系统中密钥的分配以及安全管理;密钥更换频繁程度与密钥分配量之间的矛盾内部文件,注意保密3、密码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简介密钥管理是分层次进行的,达到以尽可能小的管理代价换取合理安全程度。一般密钥种类主密钥:用于高层或最高层,用于加密低级密钥密钥加密密钥:用于加密低级密钥工作密钥(日密钥、会话密钥、基本密钥):用于加密数据信息。消息密钥:用于加密数据信息系统密钥(结构密钥):用于区分使用系统。内部文件,注意保密3、密码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简介密钥管理体制自动管理体制密钥管理中心负责整个加密系统密码设备密钥的生成以及密钥的在线分配密码设备之间自动进行密钥的自动管理人工管理体制人工进行密钥的生成(借助密钥生成设备)和分配,一般通过密钥注入设备(IC卡、电子钥匙、密钥盒、密钥枪等)进行密钥的输入内部文件,注意保密4、我国的密码管理体制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中央密码工作领导小组密码工作领导小组(省、部等)保密委员会(科研单位等)内部文件,注意保密4、我国的密码管理体制管理机构:中央密码工作领导小组(国家密码管理委员会)中央办公厅机要局(中央密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密码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密码管理局)总参机要局(全军密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军密码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科技处普密处国家商用密码管理办公室科装处密码处数据所30所56所数据所30所56所内部文件,注意保密4、我国的密码管理体制密码分类核心密码及专用核心密码:严格限制在党政领导机关和机密要害部门使用,用于加密传输包括绝密信息在内的一切秘密信息和内部信息。普通密码:在不需要配用核心密码的当和国家有关部门使用,用于加密传输机密级及其以下的秘密信息。商用密码:用于经济、文化、科技、商贸、金融、行政等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保护经济和社会活动中不属于党和国家国家秘密的内部信息、行政信息和经济信息。四类密码都是党和国家的核心秘密,都是保密的密码。它们之间的区分,主要的是密码编码、装备使用上的分割,不存在谁重要、谁次要,谁保密、谁不保密的问题。内部文件,注意保密5、密码系统(设备)设计的安全要求安全性设计的目的:“进不来、取不走、读不懂、没有用、赖不掉”;安全性设计的内容:密码算法的使用与存储安全;密钥的使用与存储安全;设备使用的权限控制;安全审计;内部文件,注意保密5、密码系统(设备)设计的安全要求安全性设计的基本技术:硬件的安全防护;抗解剖;防辐射;逻辑安全防护:密码加密;分割存储;逻辑隔离(如API);内
本文标题:密码基础知识2005-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077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