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2
1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一、学情分析:本学期四年级一个教学班,22人,机房有电脑25台,每人可一台电脑。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供四年级下学期使用,全册共有三个单元,第一单元是“制作班级课程表”。主要是让学生学习表格的规划、建立、编辑和美化。第二单元是“记录成长的足迹”,主要是认识和使用博客。第三单元是“班级活动收获多”,主要是通过展示开放班级、中队活动情况,初步学习使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多媒体作品。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要求: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4、能够在他人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2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初步学会用计算机处理文字、表格的技能,养成当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1、认真组织教学,认真对学生进行辅导。2、实行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3、由于学校存在人多机少的情况,所以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注重每个学生的学习,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一节课的任务。4、对课堂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解决一些突发事件,使学生能集中精力学习。5、尽可能地多安排上机时间,让学生更多地熟悉软件环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五、教学内容安排:3周次起始日期单元教学内容课时一2.15-2.16网络安全教育1二2.17-2.21第1单元制作班级课程表第1课建立班级课程表1三2.24-2.28第2课编辑班级课程表1四3.03-3.07第3课美化班级课程表1五3.10-3.14第4课完善班级课程表1六3.17-3.21单元综合练习1七3.24-3.28第2单元记录成长的足迹第5课认识和申请博客1八3.31-4.04第6课写博文畅所欲言1九4.08-4.11第7课传照片和加好友1十4.14-4.18单元综合练习1十一4.21-4.25第3单元班队活动收获多第8课难忘的入队仪式1十三5.04-5.09第9课少先队知识问答1十四5.12-5.16第10课好人好事我宣传1十五5.19-5.23第11课参加班队委竞选1十六5.26-5.30第12课多彩的班队活动1十七6.03-6.06单元综合练习1十八6.09-6.13期末测试1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第1课建立班级课程表一、教材分析4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用“word”软件进行简单文字处理的基本知识,以及电脑基本操作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让学生了解表格在文档中的作用、表格的组成以及插入空白表格、在表格中输入文字内容的操作。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对表格制作的学习兴趣,为文字处理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本课是介绍课程表格制作的第一课,本着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本课安排了一下几个知识点:插入空白表格、在单元格中移动光标位置、输入表格内容(包括复制、粘贴)、课程表的保存。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表格和单元格等基本概念的含义。2、熟练掌握插入表格的方法。3、学会插入空白表格和输入内容。(过程与方法)1、教师演示课程表操作过程,学生自己练习,在练习过程中熟练掌握插入表格的方法,巩固快速输入文字的方法技巧(如复制、粘贴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表格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激发学生学习表格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让学生在制作课程表的过程中,理解表格是一种很好的组织信息的形式。三、教学重点:1、理解并合理规划课程表,插入空白表格。2、在表格的单元格中输入内容。5四、教学难点:1、理解并合理规划课程表。2、在单元格中行色移动光标位置。五、课时: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谈话:通过平时的观察,老师发现女生获取信息的速度要比男生快。2、提议进行比赛,看谁能快速从老师给的资料中找到老师提出的问题的答案。(男生的材料为文字材料,女生为表格材料。)3、揭示比赛结果及原因。4、请同学说一说,为什么女生使用表格材料,能轻易获胜?5、老师总结表格的特点。(分类清晰,简单直观)6、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表格,最后出示一张设计精美的课程表。7、引出课题,同学们想不想用Word软件制作一个我们班的课程表?8、板书课题:建立班级课程表。二、教学新授(1)规划表格1、出示课件,明确表格的组成部分(如行、列、单元格等)。2、请同学们数一数课件中表格的行、列、单元格的个数。3、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制作课程表的步骤都是什么呢?4、教师总结:首先要规划课程表的行、列数,接着画出表格,最后填上文字。65、请同学们想一想,课程表要用几行几列,将结果填在课本上。(2)插入表格1、出示任务:根据刚才的规划,浏览课本,在Word中插入一个表格。2、请最先做好的同学演示,教师适当点评。3、教师总结插入表格的方法:单击“插入表格”按钮—拖动到合适位置—松开鼠标。4、教师演示操作插入表格的另一种方法:选择“表格”—“插入”—“表格”命令。(3)填写文字1、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根据我们班的实际课程,为课程表填上文字,比一比哪一组最先完成任务。2、任务要求:(1)所有成员完成才算本小组完成任务。(2)先完成的同学可以帮助其他同学,但君子动口不动手。3、任务提示:(1)填写文字前要先把光标移动到要填写的单元格里。方法一:将鼠标移动到要填写的单元格里单击。方法二:使用键盘上的方向键。(2)相同的课名,可使用复制、粘贴的方法提高输入效率。4、将文件以“课程表”为名,保存到相应的文件夹中。三、巩固练习分别使用“插入表格”按钮和“表格”菜单,插入一个7行6列的表格。7四、课后作业根据学校作息时间,制作一个作息时间表。五、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什么,掌握了哪些本领呢?说一说,插入表格的步骤都有哪些?第2课编辑班级课程表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前一节课“创建课程表”的基础上,对刚建立的课程表进行编辑,包括插入行或列,删除行或列,合理设置单元格文字对齐方式等。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知道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对表格进行各种编辑调整,使课程表越来越美观、实用。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表格中单元格的多种对齐方式。2、熟练选中表格的单元格、行或。3、能够在表格中插入行或。4、设置表格中单元格的对齐方式。过程与方法1、教师通过演示操作、任务驱动等教学过程,学生自己练习,在练习过程中熟练掌握在表格中插入行或、删除行或的方法,以及设置单元格的对齐方式,巩固设置文字的方式技巧(如字体颜色、字号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编辑课程表的基本方法的介绍,以及写作学习知识能力的培养,使同学们在学习中建立友爱、合作的情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教学重点:1、插入行或列。82、删除行或列。3、设置单元格对齐方式。四、教学难点:设置单元格的对齐方式。五、课时:1课时六、教学过程:环节内容教学双边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复习旧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复习文字的选定操作。提出问题:在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文字的选定方法,下面请同学们回顾下选定文字的方法。学生活动:打开文档“班级课程表”,按要求进行操作,教师随堂观察。屏幕广播:班级课程表编辑前后的对比。提问:下面是同一个课程表的两种不同效果,大家认为哪一个样式比较好?并说说好在哪里?学生活动:观察、小组讨论,选出学生代表,讲述观察结果。教师概括:第二个课程表进行了文字修饰,还增加了一行“午休”,使得课程表看上因为选定文字操作是对文字格式修饰的基础,所以应先进行复习,玮学生学习新知识打好基础。通过强烈的对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习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通过提问激疑,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收集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总结,增强理性认识。自然过渡,引入主题。9去整齐划一,很清晰。引入新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就是编辑班级课程表。新课讲授居中对齐标题提出任务:首先,我们看标题文字,编辑后的课程表标题很突出,更加引人注意,主要是对它进行了字号、字体、加粗、和居中设置。明确任务:请同学们参照课本完成标题的设置。学生活动:打开班级课程表,,对标题进行设置。教师总结。通过引导,提出任务,提高学生注意力。因为这一知识是学习过的,所以直接让学生操作,不明确的可以采用3中途径获取帮助:教师、同学、课本。10新课讲授添加“午休”行提出任务:在课程表的上、下午课程之间,插入了一个空行,添加“午休”,使课程表更易于观看。讲解演示一:1、移动光标:在课程表第五行任意一个单元格中单击,将光标移动到该单元格中。2、插入空行:选择“表格”、“插入”、“行(在上方)”命令,插入一个空行。3、输入“午休”:在新插入空行的第一个单元格中,输入汉字“午休”。明确任务:请学生添加“午休”行。学生活动:成功添加“午休”行。教师提问:1、如果在一个表格中插入一列该如何操作?2、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插入空行?学生活动:相互讨论,尝试回答提问。教师总结:插入列的方法和插入空行的方法雷同,也可将光标移至第4行的任意单元格内,选择“表格”、“插入”、“行(在下方)”命令,插入一空行。学生活动:根据教师的提示,完成自己的操作。通过引导,提出任务,提高学生注意力。教师演示,学生观察,让学生掌握基本操作。学生动手感知。通过提问,提高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善于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道知识的迁移。通过总结,对知识进行归纳,便于学生系统掌握,举一反三。学生操作,不明确的可以采用3中途径获取帮助:教师、同学、课本。11新课讲授对齐表格文字提出任务:为使课程表文字居于单元格的中央,需要设置文字在表格中的对齐方式。教师演示二:1、选中表格。2、设置居中对齐。明确任务:对齐表格文字。学生活动:动手操作,尝试对齐表格文字。教师强调:1、选定时,注意要单击表格全选按钮,选中整个表格。注意选中表格后的状态。2、右击选择“单元格对齐方式”命令时,一定要在选中的表格上右击。学生活动:根据教师提示,完成任务。由教师讲解,利用网络教学软件,将操作过程广播给全体学生,,使学生能过方便地观察全过程,同时,注意与学生的沟通,掌握学生的接受情况。学生操作,不明确的可以采用3中途径获取帮助:教师、同学、课本。课堂实践巩固提高呈现任务:完成课本“做一做”中1、2题的操作。1、增加一行。2、删除“列”。教师提示:删除和增加操作方法雷同,先将光标移动到要删除的列中,选择“表格”、“删除”、“列”命令即可。学生活动:自主探究完成任务。教师巡视:点评,提出不足之处。通过研究性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所有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应用于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信息素养。分层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2第3课美化班级课程表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前两节课创建表格和编辑表格的基础上,对课程表进行修饰美化。在教学内容上,本课安排了三个知识点:设置文字格式、设置表格边框、填充底纹效果。其中的设置文字格式的基本方法在前面已重点介绍过,本课介绍就相对简单一些;设置表格边框和填充底纹的操作方法有好几种,教材中只根据实际需要介绍了简单且易于操作的方法。对作品进行美化、修饰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编辑完表格后,对其进行修饰时展现学生个性的机会。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过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及实际动手能力。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熟练设置表格的文字格式。2、掌握佘彪表格的边框和填充底纹颜色效果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表格中的文字进行一定的修饰,使学
本文标题: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141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