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中毕业班生物综合测试
高中毕业班生物综合测试(一)生物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答题卡试卷类型(A)涂黑。在答题卡右上角的“试室号”栏填写本科目试室号,在“座位号”列表内填写座位号,并用2B铅笔将相应的信息点涂黑。不按要求填涂的,答卷无效。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及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起催化作用的物质就是蛋白质B.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氨基酸有200种C.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中的碱基包括C、G、A、T、UD.促使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的酶也是蛋白质2.下列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的是A.由一个细胞分裂为二个子细胞B.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C.萎蔫的植物细胞出现质壁分离D.细胞膜糖蛋白的识别过程3.科学家用15N的硝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数据如下,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为19.3hB.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在第19.3h~第21.3h中活动旺盛C.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是第0h~第2hD.基因重组发生在第19.3h~第21.3h4.以下曲线图显示一片绿叶在正常情况下一天中的气体交换情况,该绿叶的呼吸速率保持不变。请判断在12:00时,该叶‘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分别放出和吸收的二氧化碳量。5.下列有关生物传种接代过程中细胞核内的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每条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B.三者都能复制和传递C.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D.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平行关系6.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观察细胞质流动时,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这时应该使用较小光圈或换平面镜采光B.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在高倍镜的视野中可以看到一个细胞从分裂前期到中期的变化C.观察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时,最好选择均处于分裂中期的正常细胞和变异细胞进行观察比较D.取人口腔上皮细胞,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并制成临时装片,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蓝绿色的线粒体7.下列图中,①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②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8.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了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现代生物技术也是利用这一点来改变生物遗传性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人工诱变因突变率的提高而实现了定向变异B.转基因技术造成的基因重组,产生了定向变异C.体细胞杂交技术能产生染色体变异,突破了生殖隔离的限制D.现代生物技术能改变许多生物,使之更适合人的需要9.在果实形成的过程中,激素的作用是A.赤霉素促进果实细胞的分裂B.乙烯促进果实成熟C.生长素促进果实的衰老D.落酸促进细胞的伸长10.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两者之间变化的关系与右图走势相符的是11.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a中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该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①中内容物以被动运输的方式释放至②中C.兴奋传递时,②处的组织液含有特异性受体D.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正电荷12.下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是A.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种类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B.生态系统的种类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C.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D.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13.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黄色短杆菌的质粒中脱氧核苷酸序列发生如下变化:→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可能用到的相关密码子:脯氨酸一CCG、CCU;甘氨酸一GGC、GGU;天冬氨酸一GAU、GAC;丙氨酸一GCA、GCU、GCC、GCG;半胱氨酸一UGU、UGC;终止密码一UAA、UAG)①该脱氧核苷酸序列控制合成的一段肽链中肽键数为3②该脱氧核苷酸序列控制合成的一段肽链中肽键数为2③该黄色短杆菌发生了基因突变④该黄色短杆菌没有发生基因突变⑤该黄色短杆菌性状会发生改变⑥该黄色短杆菌性状不会发生改变A.④⑤B.②③⑥C.①④⑥D.②③⑤14.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在小鼠体内S型、R型活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存在着S型、R型两种类型的细菌B.小鼠体内出现活S型细菌是由于R型细菌基因突变的结果C.曲线ab段下降的原因是R型细菌被小鼠的免疫系统作用所致D.曲线bc段上升,与S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增殖导致小鼠免疫力降低有关15.对实验狗的脊髓进行直接加温,引起狗的气喘、血管舒张和产热抑制等反应,而冷却其脊髓,又会引起寒战、血管收缩等反应。对该反射的分析错误的是A.脊髓中存在着感受温度变化的结构B.脊髓中有神经元参与该神经冲动的传出C.脊髓中存在着温度调节的效应器D.脊髓中有神经元参与该神经冲动的传人16.下列为人群中常见的患病类型,可以用孟德尔遗传定律预测后代患病几率的是A.传染病B.单基因遗传病C.多基因遗传病D.染色体异常病17.某种酶是由419个氨基酸形成的蛋白质。科学家利用生物技术做出5种不同长度的该酶的片段,并分别测定其活性如图所示,请分析该酶具有活性的部分最可能是下列哪一片段?说明:“+”表示有酶活性,“—”表示没有酶活性。图中数目代表氨基酸的编号,例如86—419代表此酶片段由第86号氨基酸到第419号氨基酸形成。A.第196号氨基酸到第419号氨基酸B.第1号氨基酸到第43号氨基酸C.第44号氨基酸到第196号氨基酸D.第197号氨基酸到第302号氨基酸18.当必须长期服用抗生素时,不能长期单一使用同一种抗生素,这是因为A.病人有可能对其中的一种抗生素过敏而不是对所有抗生素过敏B.多种抗生素可以筛选出致病的细菌从而有利于对症下药C.单一抗生素可能选择出抗药性强的病菌D.多种抗生素可以杀死体内的多种病毒19.癌症晚期患者发生癌细胞扩散,主要原因是癌细胞A.无限增殖B.细胞膜上的糖被减少C.形态发生了变化D.酶的活性增加20.下表为某学校的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某种遗传病在四个家庭中发病的情况。据表推断最符合遗传规律的是A.甲家庭的情况说明,此病一定属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B.乙家庭的情况说明,此病一定属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C.丙家庭的情况说明,此病一定属于显性遗传病D.丁家庭的情况说明,此病一定属于隐性遗传病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21.1988年,阿格雷成功地分离了存在于细胞膜上一种膜蛋白,该膜蛋白具有水通道的功能。离子通道是细胞膜上的另一种通道,细胞通过电位变化发出信号,控制离子通道的瞬间开放。离子通道是由蛋白质复合物构成,一种离子通道只允许——种离子通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通道运输离子具有选择性B.水通道运输水分时需要消耗能量C.水通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D.离子通道的开启是由细胞电位的变化决定的22.下列关于种群和物种的描述,错误的是A.一个个体具有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全部基因B.两个池塘中的所有鲤鱼是同一种群、同一物种C.东北虎和华南虎两个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可以交流,所以它们是同—物种D.不同物种间有生殖隔离,所以不同物种之间不能产生后代23.下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②中的染色体行为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B.细胞①、②、③、⑤产生的子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C.上图中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及分裂的顺序是⑤→③→①D.④细胞分裂形成精细胞及第二极体24.将某植物(其叶片如图一所示)放在黑暗中两天后,根据图二所示,处理其中一块叶片然后将整株植物置于阳光下4小时,取该叶片经酒精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显色,下列有关该实验结果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后的结果显示出X为蓝色,Y为棕黄色B.W和X两部分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C.X和Y两部分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水D.Y和木塞夹着的叶片部分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25.下列是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重要实验,其中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是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B.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C.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途径D.验证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26.田间种植的三倍体香蕉某一性状发生了变异,其变异可能来自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染色体变异D.环境变化27.用一个紫色洋葱的鳞片叶可做下列哪些实验的材料?A.观察植物细胞减数分裂B.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C.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D.叶绿体中四种色素的提取和分离28.下列属于探究化学信息传递的是A.观察动物对电视图像的反应B.用录音机记录鸟类繁殖时的呜叫声C.利用性外激素诱杀害虫D.花香吸引蜜蜂采蜜29.某研究者偶然发现了一株抗旱、抗盐的小麦,该抗旱、抗盐性状可以遗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小麦的细胞不可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现象B.可以通过研究该小麦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探索抗旱、抗盐机理C.该小麦的抗性性状由基因重组产生D.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大量生产该抗性小麦的人工种子3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调节大气C02平衡方面,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大于海洋生态系统B.发菜是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一营养级C.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意味着其营养结构越复杂D.生态系统在外界干扰作用下不受损害的能力叫做恢复力稳定性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80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80分。31.(10分)下图表示干细胞的三个发育途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A细胞形成的B细胞仍然保持着其特有的能力,A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是由控制的。(2)若D细胞是胰腺细胞,则结构⑦所起的作用是。(3)A细胞分化成D细胞的根本原因是。(4)若D细胞是正在衰老的细胞,该细胞中结构⑧发生的变化是。(5)由A细胞到形成多个卵细胞的过程,则必须经过细胞的分裂。(6)用丙酮从D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的单分子层面积是否大于D细胞表面积的2倍?理由是。32.(6分)左下表为某研究机构调查我国草原某地近五年植物种群变化所得的数据。请据表回答问题:(1)分析调查表中的数据,该植物群落的优势种群是。(2)在右上图中绘出加拿大一枝黄花和繁缕种群密度变化的曲线图。(3)某学校的研究小组也参与该项调查,其操作步骤如下:①在调查地区选取生长茂盛的1m2的正方形,统计其中植物种类和数量,做好记录和统计;②该数值即当年各种植物种群的数量;③连续调查5年并记录和统计,所得数据即可以代表调查地区5年中各种植物种群密度的变化。请指出该调查中存在错误并修改完善。。33.(8分)甲图是研究种子萌发的实验装置,两个瓶内的种子在实验前都经过适当的福尔马林溶液冲洗消毒,乙图表示两个保温瓶内的温度在6天中的变化。(1)该实验的目的是。(2)X瓶内的温度在第4天起不再上升,这是因为。(3)该实验设计对照组Y瓶的目的是。(4)假若Y瓶内的种子没有经过福尔马林液的冲洗,下列曲线图中,能正确显示瓶内温度变化的是,理由是。34.(5分)植物→动物1→动物2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下表是其能量流动的情况(单位:kcal·m-2·a-1,其中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
本文标题:高中毕业班生物综合测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763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