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我的第一本书牛汉学习目标1、把握文意,挖掘本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含。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3、认识生活的底蕴,感悟读书对于人生的意义。4、理解由物写人,生动表现人物个性的写作方法。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他一生坎坷,经历过战争、流亡、饥饿以及几次被囚禁,从事过种地、拉平板车、杀猪、宰牛等繁重的工作。牛汉先生认为他的诗一直是和历史和时代血肉相连的,和他所受的痛苦不可分离。是的,他的诗最能充分发挥他的生命潜在力,最能表达他对人生对时代的感受。他的每一首诗都同他经历的一切坎坷、屈辱无法剥离。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认为的,他是历史的伤疤,活着的伤疤。——《做自己的主人》蔡诚牛汉(1923-),诗人,原名史成汉,出版的诗集有《彩色的生活》(1951)、《爱与歌》(1954)、《温泉》(1984)、《海上蝴蝶》(1985)、《沉默的悬崖》(1986)、《牛汉诗选》(1998)。要求:A、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故事发生的过程。B、读音准确,口齿清楚,声音洪亮。C、语言简练生动,表达自然流畅。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互相补充、评议。“我的第一本书”的情节发展父亲回家,要“我”背书,发现课本只有半本。起因:经过:父亲问明原因,装订课本成两本书。结果:送书转学,到崔家庄念书。补叙:念书给“我”带来的快乐。交待与“书”有关的几个人的命运。插叙: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五种。顺叙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分叙,分叙的作用是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得眉目清楚,不条不紊。诗人来访引出话题回忆童年表达珍视铭记之情自然过渡呼应开头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理解句子的含义2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间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3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4作者的第一本书为什么“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5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本书。父亲行动品格关心“我”的学习知道原委,没有批评指责,只是深深地叹着气。在昏黄的油灯下,为“我”修补装订课本。带“我”到条件好的外村上学。温和善良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友情对孩子负责乐于助人敬爱之情家境贫穷,买不起书,只有“我”送给他的半本书;考试第一名;哭着告诉“我”他不能读书了;一辈子在村里卖纸烟、花生、火柴等。乔元贞聪明好学,但被生活所迫不得不放弃学业。深切同情老师“弄不成”为四个年级在同一教室上课;干什么事都弄不成;弄不到《算术》和《常识》两本课本,只上《国语》课;“我”和狗捣乱时,狠狠训斥“我”一顿,后又看在父亲面子上,不打“我”手板;还夸“我”的狗聪明,会念书。条件恶劣,生活窘迫友好淳厚,乡邻情深怀念之情二黄毛连一只手几个指头都说不上来;抗日战争期间,打仗不怕死,受人尊敬。不真傻,心眼有点死;在国难之时,积极抗日。尊敬之情小结:作者追忆“第一本书”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同时感情也是复杂的、百感交集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第一本书父亲的深情同学的友情童年的乐趣生活的苦难“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这之中更包含了作者对苦难生活的独特感悟,正是这样这一本小学课本才让人难忘,同时也深深打动了读者。小结:品味语言例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间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没有”----写其童年生活的艰苦而沉重,不仅自己家的生活是窘困的,几乎所有同学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哪有幽默可言呢?“只有”----但是,毕竟是童年,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也抹不去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淘气。“快乐和梦幻”----能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和小动物们在一起,回到大自然中间,就是快乐的。而且童年时代只要玩起来,什么困苦都会忘。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枉,白白地,无价值地,无意义地。作者的第一本书,不仅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如果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就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你忘记了过去,即忘本。“双关”的修辞。“本”是指课本,即“我”的第一本国语课本;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作者所指的主要是后者。这本书既是作者求知的第一本书,也是他成长的第一站,是他人生的起点与知识的源泉。作者一生的品格由此奠基,他从此学会了同情弱者,感悟人生。作者的第一本书为什么“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因为作者的第一本书,意味深长。它不仅表明第一次跨进学校大门,走进了知识的世界,更重要的是,那第一本书里镶嵌着父亲的深情、同学的友谊、童年的乐趣和生活的苦难以及在苦难生活中抗争的一段心路历程。它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本书。二者对比,作者后来到了条件好的学校上学,成了诗人,这是他的第一本书。但是元贞被生活所迫,只有这一本书,只念了几天学,最后只能在村里卖东西。两个人不同的命运从这一本分成两半的书中就可见到。作者在这里表达了对元贞的同情,对时代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引申拓展文中写到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但作者在文后补述了乔元贞的“出息”: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算是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交代,联系现实,谈谈你读了这篇课文后的想法。提示:乔元贞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但在他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段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还能有什么发展呢?在这里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总之,作者对那个时代的苦难进行了辛酸的诉说,对苦难生活中的小伙伴们寄予了深切的同情,也让读者从乔元贞的命运中严肃思考着生活与人生。知识改变命运在今天的生活和学习条件都比以前优越得多的条件下,我们更应珍惜我们所拥有的学习机会,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用能力来服务社会。字词积累我最棒酷()似哄()笑调()教kùhōngtiáo哄骗hǒng起哄hòng调动diào枉()读wǎng马鬃()zōng磨磨蹭蹭()cèng课内语段阅读:第四段1、“我”以为父亲会揍我,可是父亲并没揍我,你能说说为什么吗?因为父亲有同情心,很善良。2、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同学、朋友之情可以通过哪两个细节体现出来?我因元贞家买不起书,把我的书一分两半,一人一半;父亲了解元贞家的苦楚,深深叹着气。3、父亲为什么说“元贞比你有出息”?父亲认为元贞家那么贫困,元贞还坚持学习,他有顽强的毅力。B、父亲深深叹着气。他很了解乔元贞家的苦楚。为何叹气:乡村里文化贫瘠,经济落后,人们生活很艰辛。同情元贞家的贫困生活,同时对儿子的做法表示默许。A、书和红薯在我们村里都是稀奇东西。说明了:1、对题目“我的第一本书”所包含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指我拥有的那半本国语课本。B、我出版的第一部诗集。C、指我上的人生第一课,里面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D、与书有关的童年生活、同学友谊,是作者生命最初的快乐与梦幻。B2、读了“我的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来历后,你能从中感受到哪些感情?父亲的深情;同学、朋友间的友情;童年的乐趣(人与狗之间的默契、情趣);生活的苦难。3、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敬重、珍爱;复杂、百感交集:父亲的宽厚善良、纯真的友谊、孩提时代的快乐……1、文章第七自然段借用了唐代哪位诗人的哪首诗?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是吟诵出来的;歌,是唱喊出来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采取了长短参差的楚辞体句法。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字(“之”和“而”),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缓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俯仰古今——时间的绵长登楼眺望——空间的辽阔无限独自凭吊——心绪之孤单悲苦诗的前两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从时间的角度表现主人公的孤独。前贤不见,后贤不及,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屡受挫折,求贤主而不得,欲报国而无门,不禁悲从中来,感慨万端。遥想战国时燕昭王曾在此筑台招贤纳士,而今物是人非,徒增苍凉之感。登幽州台歌——鉴赏诗歌的后两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后两句从空间角度表现了主人公的孤独。浩瀚的天宇和苍茫的原野交融在一起,诗人寂寞地站在这个时间和空间的交汇处,感慨天地悠悠,叹息知音难求。登幽州台歌——鉴赏1、文中“我的第一本书”是指《从森林里来的孩子》2、指明下句中引号的作用:A、比那些伪善的、不容我也有常人应有的一席之地的“正人君子”光明得多。讽刺否定B、但是爱好并不等于“能够”。强调C、“文革”中成长的一代人。特定称谓3、“当我摩挲着我第一本装帧粗糙、纸张低劣的书的时候,我又悟到,我的痛苦,其实就是我的财富。”一句中“摩挲”一词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指用手反复抚摸;珍惜,爱护,因这书的得之不易而爱不释手4、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本文在写我的第一本书,开头六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交代我四十岁以前的痛苦的人生经验,正是由于这,才有了我的第一本书。也就是说,文章开头所述为写我的第一本书作了铺垫。5、文中说“除了痛苦的人生经验,我几乎是赤手空拳”。请问“痛苦的人生经验”具体指什么?第一段第二句“永远生活在……都没有6、第四段中说:“如果不是后来开放,使中国在政治形势上得到一个全面的突破和进展,无论是我,或是别的什么人,怎样拼搏也是无用的。”请结合所学说说是怎样的社会形势?正值“文革”结束,一切都是百废待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7、张洁的文章往往以“人”和“爱”为主题,请结合本文,谈谈从本文的哪段话能体现出来?末段全段8、文章中说“我的痛苦,其实就是我的财富”。你是如何理解的?痛苦的人生经验,是一个成长、成熟起来的阶梯,它丰富了人生,锻炼了意志,积累了经验,对于一个渴求进步的人来说,是一生取之不竭的财富这里的“第一本书”与牛汉的“第一本书”有什么不同?张洁的“第一本书”是指自己写的第一本书,这是作者用痛苦换来的财富;牛汉的“第一本书”则是作者自己小时候用过的第一本课本,它凝聚着童年时代的纯真友谊和难以忘怀的经历。9、比较张洁、牛汉各是怀着一种怎样的感情追忆“我的第一本书”的?张洁:因饱受痛苦而产生的感激与爱的情感;牛汉:崇敬感恩的情感作业从课文所写的人物中,任选一个,在课文所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发挥想像,虚构一个小故事。(如《二黄毛的故事》)要求:想像合情合理,条理清晰,故事完整。字数300字左右。2、“我的痛苦,其实就是我的财富。”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痛苦可以磨砺人的意志,使人变得坚强;生活在痛苦中的人,对生活的思考也许比幸福的人要深刻而丰富。3、这里的“第一本书”与牛汉的“第一本书”有什么不同?张洁的“第一本书”是
本文标题:我的第一本书-牛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769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