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考生物新陈代谢练习
跨膜速度膜外某物质浓度专题2新陈代谢1.下列关于“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描述中,不属于实验要求的是A.提取高等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B.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C.了解各种色素的吸收光谱D.验证叶绿体中所含色素的种类2.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参与形成ATP的大量元素有C、H、O、N、P、SB.生物体内ATP转化的总量是很大的C.ATP水解时释放出的能量是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D.植物体内形成ATP的途径是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3.下图表示的是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是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AB段(不包括A、B两点)相符的一项是4.根据生物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植物体内积累的元素一定是植物的必需元素B.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既能释放二氧化碳,又能产生大量能量C.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既有水的分解,又有二氧化碳的固定D.高等植物细胞壁主要是由果胶和蛋白质构成的5.生命活动中,酶是不呆缺少的生物催化剂,以下四种酶的作用部位分别是①DNA聚合酶②解旋酶③蛋白酶④ATP水解酶A.磷酸二酯键、氢键、肽键、高能磷酸键B.磷酸二酯键、氢键、羧基、腺苷C.磷酸二酯键、肽键、氨基酸、磷酸基团D.磷酸二酯键、脱氧核苷酸、多肽、ADP6.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产生的ATP与呼吸作用产生的ATP的量相等B.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总是同时进行C.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内能产生[H]的部位是叶绿体囊状结构、细胞质基质及线粒体D.绿色植物所有活细胞均能进行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7.如右图所示,烧杯内装有蒸馏水,下部封有半透膜的长颈漏斗内装有淀粉和食盐溶液,漏斗内的液面略高于烧杯内蒸馏水的液面.过一段时间后,用碘水和硝酸银溶液分别检验蒸馏水中的物质.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所能观察到的现象是①漏斗液面下降②漏斗液面上升③烧杯内液体遇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④烧杯内液体遇碘液变蓝色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8.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素都具有吸收、传递和利用光能的功能B.活跃化学能都储存在ATP中C.不同植物固定CO2的酶不同D.C5化合物是光合作用特有的9.下列物质与细胞膜功能的体现无直接关系的是A.糖蛋白B.载体蛋白C.血红蛋白D.水通道10.右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某物质浓度变化与该物质进入细胞膜内速度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B.该物质过膜时必须与载体蛋白结合C.该物质可能是水或甘油、二氧化碳、乙二醇D.该物质只能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移动11.表示生物界中存在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过程只能发生在叶绿体中B.乙过程只能发生在线粒体中C.无光时,甲过程一定不能进行D.有氧时,乙过程不一定能进行12.将发芽的小麦种子研磨后装入一半透膜袋内,扎紧袋口后将此袋放入装有蒸馏水的大烧杯中。一段时间后,从烧杯的液体中取样并等量分装于试管中,各滴入不同的试剂进行相应的检测,最可能观察到A.滴入碘液→摇匀→溶液变成蓝色B.滴入班氏糖定性试剂→隔水煮沸→有砖红色沉淀C.滴入苏丹III染液→隔水加热→溶液变成橘黄色D.滴入双缩脲试剂→摇匀→溶液变成紫色13.右图所示为某阳生植物释放、吸收CO2量与光照强度的变化关系曲线。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一般情况下,若适当提高温度,则Y点应向右移动B.若曲线表示阴生植物,则Z点应向左移动C.若曲线表示C4植物,横坐标为CO2浓度,则Y应向右移动D.当光照处于X点所对应的强度时,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14.已知胃液的pH为1.8,唾液的pH为7左右。现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入一容器内,调整至pH2.0,保存于37℃的水浴锅内。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CO2吸收量CO2释放量XYZW光照强度余的物质是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B.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C.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D.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15.有氧呼吸全过程的物质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①C6H12O6→丙酮酸;②丙酮酸+H2O→CO2+[H];③[H]+O2→H2O,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第③阶段反应极易进行,无需酶的催化B.第②阶段无ATP生成,第③阶段形成较多的ATPC.第①②阶段能为其它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D.第①阶段与无氧呼吸的第①阶段不同16.为了尽量延长新鲜水果的贮藏时间,贮藏条件最好是A.低O2、适当的湿度、零上低温和无乙烯B.低O2、适当的湿度、零下低温和无乙烯C.无O2、保持干燥、零上低温和有乙烯D.无CO2、保持干燥、零下低温和有乙烯17.图2示某种植物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若不考虑光照、水分、矿质营养等其它因素,最有利于植物体积累有机物的温度是A.t1~t2B.t2~t3C.t3~t4D.t4以上18.图4示实验装置,F、G为两个半透膜制成的小袋,内盛有溶液乙,上端分别接上口径相同的小玻璃管。与F相比,G体积较大。二者置于盛有液体甲的大容器内,最初两个小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相同。已知两种液体的浓度梯度顺序为甲乙。在图5中能显示今后一段时间F和G所接玻璃管内液面变化的是19.在最适宜的光照、温度和水、肥等理想条件下,空气中的CO2含量与植物光合产量(有机物积累量)的关系如图6所示。理论上分析,不正确...的是()A.在同等条件下,C4植物的a可能向左移B.曲线表明,植物的光合作用起始于a点C.杂交玉米的m值往往高于一般玉米品种D.若培育出a~b间距大的品种,m值有望提高20.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其中“主要”两字的含义是A.细胞内有氧呼吸还可在其它细胞器中进行B.有氧呼吸的主要过程在线粒体内完成C.细胞质基质也可以单独完成细胞呼吸D.细胞核指导和控制着线粒体内有氧呼吸的进行21.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温度℃5101520253035光照下吸收CO2(mg/h)1.001.752.503.253.753.53.00黑暗中释放CO2(mg/h)0.500.751.001.502.253.003.50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在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10℃时的2倍22.耕地施用有机肥后,土壤要进行适当的疏松,才有利于植物对土壤中氮素的吸收。其原因不可能是A.促进了植物根的有氧呼吸B.加强了有机肥的微生物分解C.加强了微生物的硝化作用D.提高了细胞膜的通透性23.生命活动中,酶是不可缺少的生物催化剂,以下四种酶的作用对象分别是①肽酶②解旋酶③纤维素酶④ATP水解酶A.碱基间氢键、肽键、细胞壁、磷酸基团B.肽键、碱基间氢键、细胞壁、高能磷酸键C.肽键、碱基间氢键、原生质体、NADPHD.R基、脱氧核苷酸、细胞膜、ATP24.在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H]的产生是在①光合作用的光反应②光合作用的暗反应③有氧呼吸第一阶段④有氧呼吸第二阶段⑤有氧呼吸第三阶段A.①③⑤B.①④⑤C.①③④D.③④⑤25.右图中的曲线分别表示四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释放或吸收CO2的速率的变化情况。据图可知,它们当中,最耐阴的一种是A.①B.②C.③D.④26.下列结构或物质中肯定不含胸腺嘧啶的是溶液马铃薯质量转变百分率Ⅰ+5%Ⅱ-5%Ⅲ-3%Ⅳ0%A.线粒体B.叶绿体C.核糖体D.染色质27.大豆种子萌发时,在能进行光合作用之前,会发生的生理活动有①细胞分化②呼吸作用③有丝分裂④蛋白质水解和氨基酸缩合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8.如果将1株绿色植物栽培在含H218O的完全培养液中,给予充足的光照,经过一段时间后,可发现18O存在于下列哪一组物质中①周围空气的氧气中②周围空气的二氧化碳中③周围空气的水分子中④光合作用生成的水中⑤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中A.只有①是正确的B.只有①③是正确的C.除④之外都正确D.①②③④⑤都正确29.下表的资料显示4组马铃薯条分别浸入Ⅰ~Ⅳ4种不同溶液1h后质量转变的百分率,由表可知溶液浓度最低的是()A.溶液ⅠB.溶液ⅡC.溶液ⅢD.溶液Ⅳ30.右图表示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被分解的速率,图中曲线表明酶的A.专一性B.高效性C.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D.催化需要适宜的PH31.呼吸作用对生命活动意义重大,下面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B.有叶绿体的细胞可以自行合成ATP,因此不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C.动物停止呼吸作用就不能合成ATP,作为生命基本特征的新陈代谢就此终结D.呼吸作用中有机物的分解必须有水和氧气的参与才能释放储存的能量32.在温室内由于有适宜的阳光、温度和充足的CO2,植物长势良好,如CO2发生器突然发生故障,此时测定叶肉细胞内的C3、C5、ATP和NADPH的含量变化情况,应该是A.下降、下降、上升、上升B.下降、上升、上升、上升C.上升、上升、下降、下降D.上升、下降、上升、上升33.在三个部位研究了番茄导管汁液的离子浓度(结果如图所示)。在叶脉和茎之间离子浓度的区别归因于()A.叶片的蒸腾作用B.叶细胞对水分的吸收C.叶细胞对离子的吸收D.茎中导管的毛细作用34.为了研究不同颜色的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培养皿中有潮湿的滤纸,各放人100粒莴苣种子,然后分别给予不同的光照,数天后结果如下表:甲乙丙丁光照条件用黑纸遮光照橘红光先照橘红光,再照远红光先照橘红光,再照远红光,最后再照橘红光数天后萌发种子数(粒)0994098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能得出的最恰当的一个结论是A.只要有光照,莴苣种子就能发芽B.不照光,莴苣种子不能发芽,远红光能抑制其发芽C.橘红光可促进莴苣种子发芽,远红光可抑制其发芽D.橘红光可促进莴苣种子发芽,但远红光可抵消橘红光的作用35.在某实验室里有三种植物细胞,分别取自植物的三种营养器官。在一定的光照、温度条件下,测得甲细胞只释放CO2而不释放O2,乙细胞只释放O2,而不释放CO2,丙细胞即不释放O2也不释放CO2。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可能取自于叶B.乙不可能取自于根C.丙可能是死细胞D.乙有可能取自幼茎36.下图是一晴朗夏日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C点与B点相比较,叶肉细胞内的C3、C5、ATP和[H]的含量发生的变化依次是A.升升升升B.降降降降C.降升升升D.升升升降37.在叶绿体中,能使ADP增多的部位是A.基粒片层B.基质C.内膜D.外膜38.下图是氢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转移过程,下面对其分析正确的是A.[H]经①→②转移到葡萄糖中,首先[H]与A结合,该转变过程属于光反应离子浓度茎叶柄叶脉B.[H]经②→①转移到水中,其过程需氧气参与C.[H]经②→④过程需要缺氧条件,该转变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D.②→①产生的[H]和①→②产生的[H]全部来自于水39.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酶是分泌腺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B.唾液淀粉酶被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C.质粒与外源基因的黏性末端在DNA连接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了碱基对D.纤维素酶可用于除去细菌的细胞壁40.(多选)下列生理过程消耗ATP的是A.干种子吸水B.O2进出红细胞C.有丝分裂D.胰岛素41.光照下正常生长的某绿色植物,若突然停止供应CO2,其它条件不变,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合成量的变化为(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合成量)ABCD42.下图示某植株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随温度而变化的走势。相关叙
本文标题:高考生物新陈代谢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80059 .html